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721章

作者:从前慢

  这活儿,她就没干的这么起劲儿过。

  笑容温柔的回了屋,英子拿起脸盆就要去打水,等会儿建国忙完了,擦把脸舒服些。

  “英子。”

  听见叫声,她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杨建国已经把手里的纸笔放下了。

  “忙完了,我的大领导。”

  英子揶揄打趣,上前细细打量着他。

  这几天没进食,只靠输液,人看着憔悴消瘦了些。

  但整体的状态还行,多亏他底子打得好。

  “你呀,工作归工作,也得注意身体,叮嘱你这些年,你是一句没往心里去。”

  杨建国心虚有愧,只能尴尬赔笑,哪儿还敢跟他还嘴。

  见他一副任罚任打的样儿,英子心里那点气也消了,“你的事儿,我没给孩子们说,医生说就是疲劳过度,我也想看看什么情况再决定。”

  “你做的对,不用麻烦孩子们,工作都挺忙,来回一趟不容易。”

  “可你宝贝闺女要知道了,非得怪我不可。”

  “没事儿,她哪儿能知道啊!”

  杨建国这边正笑着,房门就被人粗暴推开,身形狼狈,面色憔悴,两眼红肿的志怡直愣愣的站在门口。

  看着手拉着手,满是柔情暧昧缠绵的爸妈,一时间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第八百八十六章 西北铸造的钢铁顽石,小李出息了

  “您也真是的,这么大事儿也不跟我说,还想瞒着我们。”

  病房里,志怡坐在床边削着苹果,不忘数落母亲。

  角落里安静如木头的志远,虽然什么话都没说,可他像大山般沉稳的样子,反倒让英子倍感压力。

  这孩子,怎么越来越像个老头子了。

  “是我交代你妈,不让她打扰你们的。”

  “您都昏迷了,怎么交代?”

  “我不能提前交代。”.

  父女俩没说两句,就顶上嘴了,志怡一脸不服气的看着父亲,倔强的神情看着看着就红了眼眶。

  “是我,都怪我,你们父女俩就别斗嘴了,多大人了,怎么还跟孩子似的。”

  英子连忙将责任拦到自己身上,真怕父女俩在医院闹起来。

  这俩人,脾气一个比一个倔。

  要说家里最像建国的,就是他这个宝贝闺女。

  跟他一样,纯纯一倔驴。

  “妈,这事儿你确实做得不对。”

  角落里的闷葫芦终于说话了,可惯着闺女,不代表也惯着他。

  眉头一横,英子干脆说道:“有什么不对,你要有心,过年也该回来看看你爸,一走就是三五年见不着人,这会儿知道着急了。”

  杨志远:……

  得,他就不该说话,闭嘴吧!

  杨志远也是无奈,他倒也想经常回来,可问题是,他是真走不开。

  西北的建设如火如荼,到处都需要人手。

  他这个总工,现如今兼着四个研发小组负责人,还是两个研发团队的高级顾问,又要参与日常的行政管理会议,商量决定人员、物资的调配。

  别说回来看爸妈,他就是想回趟自己的小家都得抽空。

  “你当自己是超人呢!”

  听他说起自个儿的工作,志怡第一个就怼了回去,“怎么着,地球少了你不转了,啊,你把自己搞的那么忙,让人润叶怎么活。

  哦,嫁给你,给你生儿育女,就是为了守活寡啊,那不如直接别嫁得了,还不用伺候一大家子。”

  “哪儿来的一大家子。”见她越说越过分,英子轻轻在她肩上拍了下。

  志怡立马往杨建国怀里歪,“爸,你看我妈,她就偏心我哥。”

  英子:……

  杨志远:……

  这姑娘,越大越小孩儿了。

  “好了好了,工作忙点是好事,西部大开发是国策,是关乎未来的大事儿,马虎不得。”

  “虽说组织一直在调派人手,可西北偏院,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又不好,愿意去的终究是少数,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再正常不过。

  你哥有这个心,你该为他高兴、骄傲才对,学以致用嘛!”

  “切。”志怡不服气的用勺子戳着碗里的米饭,小声嘀咕:“就你们伟大,就你们有觉悟,差的累的都让你们干完了。”

  闺女的碎碎念,杨建国只当没听见。

  无关伟大,也不是觉悟。

  而是,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他们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儿。

  并为此感到欣慰,愉悦。

  抬头看向角落里的儿子,志远也正好抬头看来,四目相对,两个男人间都看懂了对方的心。

  那份纯粹的信念,不忘初心的坚持奋斗。

  这一刻,在无形中达成默契。

  传承,早已在悄然间开始。

  既然儿子和闺女都回来了,杨建国说什么也不愿在医院浪费时间。

  出于谨慎,想要让他在观察两天的医生,只能无奈给他开了出院证明。

  不开不行啊!

  领导要走,他还能给绑起来关着不成。

  开吧,开吧,完了自个儿辛苦辛苦,跟着到家里守两天。

  虽说人清醒,指标也都正常。

  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可是关乎脑袋的事儿,真不能马虎。

  再说,为了杨部,再辛苦也心甘情愿。

  众人下了楼,杨建国本打算拦出租车,就见小李从远处跑了过来,“领导,您好了。”

  “小李,你咋没回去休息呢!”

  英子看向杨建国,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情况。

  “我回家也没什么事儿,再说,我担心您身边需要人跑个腿什么,我年轻,腿脚利索正派上用场。”

  “你呀你,比你老子滑头。”

  杨建国了然,指着他笑骂了句就让人上车了。

  他老子当初可是个实心眼子,说什么干什么,从来不会多想。

  回头倒是稍微学的圆滑了些,可比他这个小滑头差得远了。

  医生那边,等会儿自己会过去,他们一家四口一辆车正好坐下。

  回到大院儿,英子推开门就钻进厨房,杨建国也叫住要走的小李:“别忙着回去了,今天就在这吃了,正好陪志远喝上几杯。”

  “这……”小李犹豫,不知该不该进去。

  “我爸都开口了。”杨志远板着脸,严肃的样子像是在下命令。

  小李有点发怵,硬着头皮跟了进去。

  大院儿他来过无数次,被留下吃饭也时而会有,可那都是他一个人,待在厨房或是偏房。

  像今儿个这样,被当做客人上桌吃饭,那还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领导,我来。”

  “夫人,我来。”

  “哥,放着我来。”

  “姐,我来我来……”

  自打上桌,小李屁股就没挨过板凳。

  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干那个,别人弄个什么他都要抢过来。

  直到杨建国端着俩盘子进了屋,小李又兴冲冲的跑去厨房端菜。

  “这个小李,跟个陀螺似的,真有精神。”志怡好笑调侃,把烫过的酒杯和碗筷摆放整齐。

  “干什么都要有个好身体,体力是最基本的要求。”

  见大哥一本正经的,像是在汇报工作,志怡就没跟他聊下去的兴趣。

  年轻时候他还挺有意思的,兴趣也多,人也活跃。

  现在,怎么跟个铁石头似的,让人提不起半点兴趣。

  殊不知,志远也是有苦难言。

  在西北待久,整日忙于工作,早就忘了日常交流到底该说些什么,又该是什么样子。

  他啊,让戈壁上的沙尘和刀子风,炼成了不折不挠的钢铁顽石.

第八百八十七章 遍地躯壳,立春梭哈

  被磨砺成钢铁顽石的志远,忘了该如何与外界交流。

  好在,有家人愿意为他敞开心扉,耐心陪伴他重新回归正常社会。

  就连杨建国,也罕见的没有在饭桌上提及工作。

  而是聊起两个孩子小时候的事儿,一时间餐桌上欢声笑语,妙趣不断。

  杯酒下肚,杨志远慢慢的也有些醉了。

  封锁的话匣子,在众人轻松的话题交流下逐渐打开,往日那个风趣善谈的年轻人,仿佛又回到他们身边。

  瞧见大哥和小李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的聊着西北的风土人情。

  志怡撇撇嘴,眼底却饱含笑意,替两人把酒杯再次填满.

  “小李,我跟你说,大丈夫就该以事业为重,儿女情长,只能当做生活的调味剂,千万别掉进温柔乡里,爬不起来。”

  聊着聊着,志远就开始胡言乱,然后突兀的转移话题:“爸,你有空也到我们一线转转,指导指导我们工作,别总在四九城里待着,多到下面看一看。”

  “干着最酷最累的活儿,还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像是后娘养的一样,这有些人啊,是真该死。”

  把喝多的志远送回房,让志怡也去休息,杨建国坐在屋头点燃一支烟。

  “怎么,让你儿子说心烦了。”

  他在家里,不工作的时候几乎不动烟,这会儿明显是有心事。

  “倒也不是。”杨建国失笑说道:“西北条件艰苦,那是人尽皆知的共识,有什么可心烦的。”

  “那你还这样。”英子指了下他手里的香烟。

  杨建国愣了下,苦笑将烟在地上擦灭,“一时忘了。”

  烦心事肯定是有的,可不是为了西北的艰苦,而是如今环境对人的影响,缺失信仰的迷茫与混乱。

  看似繁荣的背后,是无数空洞的‘躯壳’在迷茫中游走。

  可这种事,谁也避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