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734章

作者:从前慢

  “别这么说,你们看看内阁后补,多少都是工程师出身。”

  钟老三发现华点,如今内阁后补中的工程师占比越来越重了。

  听见老三这么说,钟副国面色一沉。

  仔细回忆如今的内阁后补成员,发现其中工程师出身的占比高达4成。

  这个发现,加深钟副国心头的不安。

  到了内阁这个层次,任何具有指向性的倾向都保藏深意。

  4成的占比,是阁老们的意思,还是巧合?

  钟副国更倾向于前者,是阁老们有意为之。

  若真是这样,那他非工程师出身的背景就成了短板。

  这让本就不明朗的局势,阴霾密布。

  “大哥,这……”

  钟家老二仔细回想,也发现情况有些不太对劲。

  过去,他还真没往这方面想。

  “不行,我得问问。”

  钟家老二坐不住了,起身就要去打电话。

  “坐下。”钟副国沉声低喝:“看看你,毛毛躁躁的,哪点像个厅级干部。”

  “厅级干部怎么了,厅级干部就不是人了。”

  钟家老二可不怵他,至少在家的时候不怵他。

  钟副国瞪了他一眼,没再开口。

  “老二,知道你急,可你先别急,大哥的意思是,就算你问了又有什么用,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谁也后退不得。

  无论如何,咱们也只能往前看,至于真想与否,那都是后话了。”

  就算内阁真的中意工程师出身,钟副国也不可能这会儿再去学习,给自己换个身份背景。

  真想与否,对当下而言已经无关紧要。

  现下,最要紧的还是如何破局。

  “你们记不记得,下个月在印泰要召开一场重要会议。”

  “你是说,亚欧峰会。”

  “没错。”钟老三笑容狡黠,低声道:“届时,杨建国也会参加,我们是不是可以趁机,打他个措手不及……”

  *

  南锣鼓巷,杨建国下车进了院门,停在前院的花卉植被中。

  抄起一旁木匣里的剪刀,开始修建乱序丛生的枝丫。

  咔嚓,咔嚓~

  剪刀交叠,喷雾挥洒出浓密水雾,为花卉涂上一层闪亮银装。

  杨建国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将剪刀擦拭干净,重新插回木匣里,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温柔的问候:“怎么,又遇到什么让你为难的事儿了?”

  倚着月牙门,英子不知来了多久。

  “倒也不是,就是有些事捋不清头绪。”

  杨建国宽慰大笑,搂着她一起回了主屋,餐桌上已经摆了四个菜,两道热菜用碗扣着。

  “这是志远上次回来给你带的,说是补气血,让你多吃些。”

  甘宁地区的羊羔肉,清炖,洒把盐就香的让人直流口水。

  “还有同伟让志怡给你捎的血鳝,花了大功夫才给你找来的,说是强精补气,一次不能多吃。”

  杨建国瞧着这两道热菜,一时间也是哭笑不得,“用得着这样,你认真的。”

  英子知道他身子骨结实,可上次他昏迷也是真的。

  说不担心,那是假的。

  再说了,食补又不怕,就当是吃个新鲜了。

  “羊肉和鳝鱼都合你的胃口,我也特意没加中药材,你就当正常菜吃得了。”

  “行,还是你说的有理。”

  哪怕杨建国并不需要,可一提到‘补’字,男性基因里的密码就被激活了。

  有没有用,吃两口也不碍事。

  一盅炖羊肉,四两的肉,五条血鳝,英子浅尝辄止,剩下的都被他给消灭干净。

  说不吃,最后吃的比谁都欢。

  收拾碗筷的时候,英子还止不住的嘴角上勾。

  “我主要是怕浪费。”

  “是,就你最节俭了。”

  嗔笑打趣,英子去厨房洗碗,杨建国也拿着公文包出了门,径直到对门书房办公。

  坐在宽大的竹桌前,杨建国点燃一支香烟,瞳孔涣散的陷入沉思。

  下个月的欧亚峰会,他要上台进行发言。

  提倡组建主权信托,来帮助发展中国家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杨建国身为主讲,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

  最重要的是,这次讲话一定要彰显出大国风范及人民自信,要让世界看到龙国的坚定信念,让他们相信龙国有实力,带领发展中国家摆脱西方世界恐慑。

  成为亚欧世界中,强而有力的新声音.

第九百零六章 小小建国,拿捏!政治舞台

  峰会前夕。

  杨建国收拾好行李,带上小李准备去和大部队集合。

  “出去一定当心,别熬夜,别一个人到处乱走。”

  英子别的不担心,就怕他一时兴起,自己偷偷溜出去参观别人家的基建、项目,再没日没夜的通宵达旦。

  没人在他身边照应,叮嘱,他能把自个儿当机器使唤。

  “知道了,我都多大年纪了,能不知道这个。”

  杨建国眼眸高挑,觉着她拿自己当小孩儿在哄,他可都是当爷爷的人了.

  “你也知道你这么大年纪了。”

  英子嗔怒横眉,瞬间就把他那点小脾气给压制了。

  小小建国,拿捏。

  帝都国际机场,由国际航空公司提供的波音747,为民航客机临时‘客串。’

  执飞的空组成员,则隶属于空34师。

  出发前没有什么仪式,除了铺设在舷梯上的红毯,几乎和正常民航出行没什么不同。

  非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大概就是登机的全都带着股‘老干部风。’

  中山装,黑皮鞋,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

  身旁陪同的秘书,手拎离着公文包和保温杯。

  卢红一边儿跟着领导,一边儿偷偷打量周围的其他领导人。

  然后,她就发现几乎所有领导人用的都是男秘书。

  现场唯二的女秘书,一个是她,另一个是央行女领导的随行。

  看年纪,对方大概能当她妈了。

  “杨部,你这个秘书很年轻啊!”

  果不其,上了飞机就有人调侃起她来,卢红心头发紧,担心的看向自家领导。

  “年轻好啊,年轻才有活力。”杨建国抬了抬眼皮,笑容温和:“这飞机上,要都是你我这样的老头子,那才是真的要完蛋了。”

  “呸呸呸~”有人低声呸了几句,嘴里念念有词“大风吹,大风吹。”

  众人也只当没听见。

  虽说不搞封建迷信,可也不至于为一点小事上纲上线。

  “要我说,杨部这个嘴啊,在咱们当中首屈一指。”

  “要不怎么让他上台主讲呢!”

  “哈哈哈……”

  善意中包藏嫉妒的调侃此起彼伏,杨建国时不时应上两句,气氛倒也平和。

  “杨部,阁老请您到前面去一趟。”

  秘书长过来,说是长老有请,众人也收声坐好,等待起飞。

  “阁老。”

  “嗯,坐。”

  此次带队的是二阁老,岁数和杨建国差不多,根正苗红,背景深厚。

  “我听说,你建议这次就提出主权基金的意见,会不会太心急了些。”

  按照原定计划,第一次峰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顺利召开,圆满闭幕。

  可以什么成果都没有,只要成员国前来参加,顺利结束就算圆满。

  可现如今,杨建国的提议被内阁采纳,想要在首届就搞出大动静来,联合发展中国家共同对抗西方资本的压迫。

  这样的话,难度就加大了。

  西方世界不会坐视他们整合力量,这次峰会怕是要比预想的热闹许多。

  “让他们来好了。”

  杨建国倒是无所畏惧,他为这次峰会做足准备。

  “哦,你倒是信心十足。”

  “是。”

  平日里还算谦逊的杨建国,此刻当仁不让。

  遇事不决,不是他的风格。

  他向来是遇事既决,决既往,往必胜。

  “哈哈,你这个态度,倒是让人放心不少。”

  阁老爽朗大笑,杨建国也配合的笑出声来,听到里面的动静,外面的众人目光探究,心想‘什么事儿让两人高兴成这个样子?’

  飞机腾空,两架战机悄然逼近,跟在机翼两侧负责护航。

  当航班驶入他国领空,护卫行动也在默契中完成交接。

  顺利抵达会场中心,杨建国一行被安排在隔壁的副楼中休息。

  “杨部,没问题。”

  随行武官对房间进行检查,“辛苦了。”

  等武官走后,卢红将门关上,开始烧水冲茶。

  领导的习惯,她都铭记于心。

  只是,先前在飞机上的一幕,仍让她心有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