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84章

作者:从前慢

  傻柱一看,五大三粗的。

  相貌憨憨,人也不会捯饬。

  就一憨厚老实人,和她心里头的标准有差距。

  可她到底是来了,心里对傻柱的情况有大致上的了解。

  抛开外在的话,条件还是不差的。

  物质方面,冉秋叶没什么过高要求,人这方面挺充实的,家底够厚。

  就是在人,思想方面,她有些标准和要求。

  起码,两人在一起要有共同话题吧?

  牛头不对马嘴,日子怎么过?

  傻柱也看见冉秋叶,心里倒是没那么些个想法。

  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可比一大爷的五官端正,大大方方好太多了。

  长的漂亮,身段……

  虽然有毛衣,外套裹着,可看大概差不了(liao)。

  身着打扮更是没的挑,你看外头都是大棉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

  白衬衫领子,红毛衣,搭一外套。

  立马就跟旁人区别开了。

  不一样,太不一样了。

  “柱子,你瞧,我把人带来了。”瞧见俩人没开口,刘大妈给穿针引线。

  这会儿也顾不上英子,说了声“回聊”就鼓动着俩人往屋里走。

  这相亲它得有隐私,本就是头回见面,眼生、人更生。

  要是再让一帮人搁那瞅着,只剩别扭了。

  瞧见对屋关了门,英子也扭头回屋了。

  正在捣鼓收音机的杨建国,听见动静回过头问:“走了?”

  “嗯,进屋里去了,你好了咋也不出来打个招呼?”英子凑上前,看他在那接线。

  杨建国笑了笑,说:“今儿何雨柱跟人冉老师才是主角。”

  “我这出去了,多说还是少说,刘大妈谁都不想耽搁,忙的过来吗?”

  “索性还是甭去添乱,等那头完了请家里坐会儿再说。”

  听他这么一说,英子也不再问了。

  反倒看着他手里头的线板,好奇道:“你连这个也会,到底还有啥不会的?”

  杨建国心里觉着好笑,接个线板这么简单的事儿,有啥不会的。

  嘴上却是说道:“你男人的能耐多着呢!”

  对屋,请刘大妈跟冉秋叶坐下,傻柱忙着给倒茶。

  冉秋叶趁机打量了眼屋子,心里觉着满意。

  亮堂,宽敞,有些乱倒也干净。

  她不是那挑剔的人,也没啥洁癖。

  一单身汉,屋里乱点属正常。

  她父亲一个人在家,不也是东西到处乱放,脏衣服随手就丢。

  只要不是那邋遢汉,灶头乌黑,没啥挑的。

  真要收拾的干净利爽,倒稀罕了!

  “来,喝茶,不是什么好茶,就这点东西了。”傻柱端着茶送到俩人面前。

  刘大妈笑着回道:“不碍事,不碍事,有口茶就成了,还有啥挑的?”

  茶叶是个稀罕物,有的喝就不错了。

  “小冉,你们自个儿聊着。”刘大妈喝口茶,给俩人起了个头。

  “冉老师,您喝茶。”傻柱文明了。

  冉秋叶端起茶缸,笑道:“不用叫我冉老师,我还不是老师呢!”

  傻柱憨笑,说:“不碍事,我觉着您肯定能成,我这儿就当提前恭喜您了。”

  冉秋叶让他说的高兴,“我听刘大妈叫你柱子,我能这么叫吗?”

  “那有啥不行的。”

  “那你叫我秋叶吧,别总您,您的客气。”

  这一聊开,气氛立马有了。

  没聊几句,傻柱闻见院儿里做饭的香气。

  一拍脑袋,“哎哟,瞧我这脑袋,我给咱把饭做了,你俩等着。”

  冉秋叶有心客气两句,傻柱已经操持起了。

  他这提前都备好了材料,把火勾旺了,起油就下锅。

  哐,哐…

  瞅着傻柱那把架势,刘大妈眼眸得意的朝着冉秋叶歪歪身子,笑道:“怎么样?”

  冉秋叶看的也是眼眸流转,轻轻点头。

  什么男人最帅?

  认真、有一技之长的男人最帅。

  先前憨厚老实的傻柱,一炒起菜来,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看他炒菜那-股-子架势,冉秋叶脑子里蹦出“行云流水”这四个字。

  就看着挺舒服的……

  这头傻柱操-持上,杨建国屋头里也炖上羊肉。

  先前那羊腿剩下的,放隔壁屋房檐下挂着。

  天冷,冻的是邦邦硬。

  拿着都能防身,一棒子下去比生铁还磁实。

  可现在屋里烧了火炉,温度高了,羊腿是放不住了,得赶紧吃了免得糟践。

  “建国,这屋里太热了,咱这些个东西可咋办啊?”

  英子用大勺搅着锅里的羊汤,面带忧虑。

  这一热,家里头米,吃食,白菜啥的可都放不住了。

  人倒是舒坦了,可东西咋弄呀?

  杨建国看了眼充实的柜子,心里也在琢磨。

  看来,是得修个地窖才行。

  院儿里有地窖,可杨建国不想跟人公用。

  他家里头可不是见天儿棒子面,白菜帮子。

  真要把这些个东西放地窖,谁进去见了不得咽口水。

  这年头一块肉的诱惑力,可比美女大多了。

  这不考验干部呢吗?.

第一百一十章 收音机里的消息,许大茂说嘴

  隔壁间的耳房,和前院儿围墙隔了两人宽.

  正好可以用来做地窖的进-出门-洞。

  往下挖三米,向右一拐,就是自家的耳房。

  把地窖放自家地下,免得有人说三道四。

  杨建国打算在厂里找些废料,再请师傅们帮帮忙。

  焊上几条钢轨,一张板,完事往里头一撑。

  地窖安稳,地基也安稳!

  在钢板和土层间铺一层岩棉,还能起到隔热效果。

  “行。”

  英子回身点点头,道:“那你先准备材料,回头放工咱俩一起干。”

  干活儿,英子自认是把好手。

  “好了。”

  接好了线板,把线贴着墙摆好了,杨建国把线板放在收音机背后。

  将电源插上,开机!

  “滋滋……即将召开……会议……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方针……”

  英子开心的走了过来,指着收音机说:“有了,有了。”

  “嗯。”

  杨建国也在笑,只是笑容里多了些忧虑。

  “我国知识份子绝大多数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而不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开心完了,英子又回灶头做饭。

  面带笑意的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好消息。

  这年头通信匮乏,收音机、报纸和广播这些。

  就是大家能了解外界信息的所有渠道了。

  杨建国则走到屋头外,拿了个板凳坐在门口,不自觉的从兜里掏出支烟。

  嚓,嚓~

  呼啦。

  点上,吧-唧,吧-唧的砸吧着。

  屋里头,英子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这是她头回在屋里见自家男人吃烟,那顶天立地的脊梁,仿佛也弯了些。

  晚上一碗羊肉汤,就着饼子和咸菜,吃的是浑身热汗。

  吃完抹了把额头,杨建国笑道:“英子,出了一身汗,等会洗洗?”

  正在灶头擦洗的英子暗自啐了句:‘你那是想洗洗吗?都不稀罕说你。’

  “嗯。”身体却挺诚实的。

  自家男人,有证,咋地?

  这头杨建国去给澡盆里放水,还得到院儿里接水给炉子里加上。

  对头屋门开了,刘大妈领着冉秋叶出来了。

  傻柱在后头跟着:“您放心吧,刘大妈,我指定给人送到家门口。”

  “行,大妈信你。”刘大妈笑呵呵的应着。

  看这架势,今儿这相亲该是满顺的。

  傻柱穿着外套,一抬头瞅见水池旁的杨建国:“建国,这是干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