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112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第253章 都学着钻空子(4)

  “智利人已经驾驶着两条维多利亚王国的狮级战列巡洋舰进入了墨西哥湾,我们的两条新墨西哥级战列舰正在伴随行驶,24个小时之内这两条战列巡洋舰就能够通过中美洲运河。”

  马吉芬把一份电报推到了总统的桌前,他的语气懒散,仿佛是终于了却了一桩心事或者是摆脱了束缚一般:“等到这两条战列巡洋舰抵达瀛洲,您可以罢免我的职务,这样无论是对外还是对于国会,您都可以有一个妥善的解释。”

  威尔逊总统接过了那份电报,扫了一眼之后将目光瞥向马吉芬:“你这番话说的我好像是一个喜欢让人来替我顶锅的总统一样,当初我既然提拔你来担任太平洋舰队司令,那我肯定.........”

  “您当时没有更好的人选了而已。”马吉芬的态度倒是非常的光棍:“否则的话,我这种脾气和性格的庸人是不可能当的上太平洋舰队司令的。”

  威尔逊总统笑着摆了摆手:“我可没觉得你的脾气有问题,而且你怎么会是庸人呢?你当然是我们选出来的最优秀的指挥官。”

  “战争都已经结束了,没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总统阁下,我从印第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的时候当年那一届有26个人的成绩在我的前面,我当初甚至差点都没有成功的加入哥伦比亚海军,您选择我来接替太平洋舰队的司令,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优秀,而是因为我们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就是一支缺乏足够人才,大多数将领的能力都很平庸的海军。”

  威尔逊总统的眼角抽了抽,长长的叹了口气后:“我得承认,你在那之前长期军衔停留在少将,真的是因为你这张臭嘴!”

  “我只是喜欢说实话,总统阁下。”马吉芬说完,松开了自己军服衣领上的风纪扣,随意的就像来到酒吧一样在总统办公桌对面坐下:“战争已经结束了,但是从这场战争当中,我们要吸取的教训可实在是太多了,总统阁下。”

  威尔逊总统看着马吉芬这副“放肆”的模样,他此刻的脸上却没有露出生气的表情,反倒是带着一丝古怪的笑容来到旁边的柜子里,从里面拿出了一个酒瓶和两个玻璃杯。

  没有哪个国家海军的将军是不会喝酒的,马吉芬在看到酒瓶的那一刻眼前一亮:“我以为只有我们这样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和别人一起喝酒。”

  “就当是最后的放纵吧,马上就要通过第十八修正案了,到时候除了自己一个人在家里以外,就不能在任何其他的公开场合和朋友一起享用威士忌了。”威尔逊总统把酒倒在两个杯子里,并将其中一个推到了马吉芬的面前:“尝尝看,能不能喝出来是什么酒。”

  “葡萄酒?”马吉芬拿过酒杯晃了晃,尝了一口之后有些怀疑的嘀咕:“这里面加了糖?不,这是贵腐酒?”

  “法国大使送给我的。”威尔逊总统端起酒杯也轻轻的抿了一口:“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我是从来不喝酒的,因为我觉得酒精会麻痹我的感官和认知,我以前一直觉得我应该永远保持一颗清醒的大脑,但是..........”

  “所以当初决定由瀛洲展开南下作战.........是总统阁下喝了酒之后做的决定?”

  “那不是我一个人作出的决定,那是整个哥伦比亚合众国在胜利的狂热当中作出的决定。”威尔逊总统摇了摇头:“莱塔尼亚第二帝国那个时候他们的公海舰队已经被彻底的锁死在了北海,哈布斯堡帝国的海军在亚德里亚海被叙拉古王国王家海军多次重创,两条无畏舰被蛙人和潜艇击沉,戈本号也被封死在北海内,那个时候我们整个协约国可以抽出相当充足的力量来彻底的解决明帝国........起码当时我们是这么认为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确实解决了明帝国,但是显然我们并没有击败那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马吉芬抓了抓自己的头发:“看在今天这杯酒的份上,我就不在这里和总统阁下讨论,我们过去所犯下的战略失误了, 我马上就要回家养老了,在我离开之前,有一些话是想说给总统阁下听的。”

  “我的总统任期也快要结束了,如果你真的有什么话想要交代的话,难道不应该在现在的位置上多待几年,等到明年的时候说给下一任总统听吗?”不知道是否是酒精起到的作用,威尔逊总统说话的语气都轻挑了些许。

  “和下一任总统对接那是您的职责。”马吉芬摇了摇头,看来他确实不想在现在这个舰队司令的位置上继续干下去了:“我这辈子都在为了海军而奋斗,所以我的建议也都只限于海军。”

  “你说。”威尔逊总统收敛起了此前的轻挑和笑容,他的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他知道这是一个老将的肺腑之言。

  “首先就是我之前说的,我们合众国海军的将领都是一群素质平庸的将领,或许在未来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纳尔逊或者杨文理,但是未来哥伦比亚合众国的高层不能够把打赢战争的期望寄托在能够出一名天才统帅上来。”

  马吉芬说罢又抿了一大口酒,继续道:“我并不是想要指责我国海军人才的培养体系有问题,我们很多军官的素质在经过战争的磨练之后被证明是可靠的,我的能力虽然有限,在最后的几场关键的海战当中,始终未能够为合众国带来关键的胜利,但是我们没能够获得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发挥好我们自己的优势。

  如果我们在战争当中全力的发动我们的造船业,我们海军的规模是完全可以不逊色于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我们在造船台上的这些军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当我们发现自己真的具备这样的能力的时候,由于我们之前在技术上在对战争结束时间的过度乐观的估计上等一系列错误,我们没有把我们的产能优势发挥出来。”

  威尔逊总统并不言语,只是默默的点头。

  “当然这些都是过去式了,接下来如果各国能够谈得拢的话,海军的军备竞赛就要暂时画上一个休止符了,但正因为即将要画上休止符,我们才更需要在比赛正式结束之前,抢占更有利的局面。”

  马吉芬说完把杯中剩下的一点酒一口气的灌进嘴里,随后把杯子在桌子上轻轻的敲了敲,示意威尔逊总统给他再添一点,拿着酒杯的总统有些不悦的看了他一眼:“你家的贵腐酒是这么喝的?”

  “海军喝什么酒都像喝朗姆酒一样。”马吉芬随意的摆了摆手,伸出的手指意思不是抱歉,而是这样的酒还能再来5杯。

  “好吧,今天这酒就当是你的咨询费了。”威尔逊总统给他又倒上半杯酒:“你所说的抢占优势和更有利的局面,就是指帮助武装瀛洲?”

  “当然了。”马吉芬点了点头:“这还是维多利亚帝国给我的启发呢,他们武装巴拉特联邦不就是为了稳固从红海到马六甲的航运安全吗?巴拉特联邦不会成为维多利亚帝国的敌人,起码在未来的几十年之内都不太可能,而我们也恰好有一个绝对不能向唐帝国投降的纪伊王国啊。”

  “瀛洲的高层会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及手上的权力..........坚决的站在我们这边对抗唐帝国?”威尔逊总统微微点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这是现在没有办法的办法。”马吉芬坦言:“总统阁下觉得在接下来的海军条约谈判当中我们能够获得多少吨位?唐帝国又能够获得多少段位?”

  威尔逊总统略一皱眉:“我想恐怕无论我们获得多少吨位,唐帝国肯定都想获得相对于我们而言尽可能差不多的吨位,而且包括你在内,很多人都顾及唐帝国在吨位的底线上应该不会低于我们的70%”

  “是的,不管他们是获得相当于我们70%、80%、又或者是100%的吨位,在太平洋的方向上单靠我们自己是几乎不可能取得兵力优势的,如果我们想要获得相对于唐帝国的兵力优势,我们就必须要让瀛洲获得相当份额的吨位,让他们也加入进未来的海军条约谈判当中。”

  “这一点在此之前你就和我说过,你正是用这一点说服我来支持你们海军从维多利亚帝国那里借用智利人购买两条战列巡洋舰给瀛洲的计划。”威尔逊总统进一步的追问道:“等到这两条战列巡洋舰抵达瀛洲,那些岛国的小矮子们就能够获得六条主力舰了,这6条船的总吨位..........”

  “这6条船的总吨位就能够达到16万吨以上,如果算上瀛洲采购的那4个炮塔准备开工的两条所谓的超级甲等巡洋舰,他们的主力舰吨位将会来到18万吨以上。”

  “你觉得这个数字唐帝国他们能够接受吗?”

  虽然威尔逊总统同意算计唐帝国,虽然威尔逊总统也同样对这场战争的结果多少有那么一些不满,但是威尔逊总统现在也确实不希望再和那个国家发生什么直接冲突了。

  “那这就要看我们外交官的能耐了。”

  马吉芬举起酒杯,同威尔逊总统轻轻一碰,清脆的水晶杯发出悦耳的响声,杯中摇晃的红色液体在灯光下迷离。

  “在离开前,还有什么最后要嘱托的吗?”

  “是有一些想要嘱托的,但是我觉得.........我说了也没用。”

  “那你也得说出来才行。”

  “没用的总统阁下..........”马吉芬摇了摇头:“因为这本质上是一个死结,在我们、唐帝国还有瀛洲三地之间的死结。”

  “死结?”

  “如果可以的话,在未来的20年之内尽可能的试图同唐帝国之间化解过去的恩仇与矛盾,我们现在是世界上工业产值最强大的国家,我们可以像生产香肠一样去生产战列舰的炮管,但是如果我们的对手在工业规模上达到甚至超越了我们呢?”

  威尔逊总统听到这脸色也有些难看,不过他还是微笑的道:“我觉得还不至于如此担忧吧?哪怕唐帝国继承了明帝国的底子,但即便是战争爆发之前的明帝国,他们的钢铁产量也就达到我们一半的程度。”

  “现在不能代表未来,总统阁下,那个东方的国家有整整6亿人,无论多小的数字乘以6亿以后,都会变得相当可观。”

  马吉芬此时此刻的表现并不像一位功勋卓著的海军上将,反倒像是一位对现在的维多利亚政府内部哪哪都不满意的某效率部成员:“同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长期保持敌对是不明智的,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还是要修复一下同唐帝国之间的关系,不求关系有多么密切,起码要能够避免战争吧?但是我又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才说这是个死结。”

  威尔逊苦笑出声,修复关系?

  因为这场战争以及美国远征军的军纪的缘故,两国之间现在早就已经到了势同水火、你死我亡的地步了,威尔逊总统真的不知道。除了其中的一方被彻底击倒击溃以外,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修复两国之间的关系?

  真把瀛洲还回去?

  “你说的对,这就是一个死结。”威尔逊总统叹了口气:“虽然我个人并不是什么战争狂人,但是我现在的脑海当中所能够想到的唯一能够避免战争的方法,居然是用军事实力上的威慑来让对方不敢轻易挑起战争..........这场战争已经彻底的改变了我,我再也回不到以前了。”

  马吉芬微笑着不语,回应威尔逊总统的只是一个愉快的酒嗝。

  ------------------------------------

  PS:好了,从明天开始到月底,每天双更,把答应给某个兄弟的加更都给补上,我希某人主打一个言而有信,人称诚实可靠小郎君。

第254章 友善的海陆军关系(1)

  纪伊王国 新京都

  在驱逐了德川幕府之后,“维新”的瀛洲朝廷将原本的首都迁移到了江户,并且在全盘西化的大风潮下,把这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地名更替为如同“新约克”之类的新京都。

  虽然一些上了年纪的瀛洲人会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不伦不类,但是如今的瀛洲朝廷为了和过去的德川幕府时代划清界限,这些都是在如今的瀛洲列岛上政治正确的一部分。

  日进天皇端坐在皇宫大殿的首座上,有些怯懦的看着下面个个鹰视狼顾的群臣,尽管“大政奉还”已经有三年之久,但是直到现在日进天皇都依然对于这样的大朝会毫不适应。

  他的年号代表了这些“维新派”对他的殷殷期许——日新者日进。(前文出现的描写在接下来会替换掉,以本章出现的为准)

  很多人在他的耳畔告诉他瀛洲现在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个国家将会跟随着代表着文明和自由的西方有着光辉璀璨的未来。

  可是如今已经40多岁的日进天皇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雄心和壮志,事实上在以前他和德川家达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虽然说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武家对公家一直非常的戒备而且看管甚,但是大概由于没有什么朋友的原因,所以日进天皇反倒是和德川家达的关系不错——虽然说关系上多少有点类似于上美版的哪吒和敖丙吧,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德川家达是唯一一个可以和日进天皇随意交谈不用顾虑太多的男性。

  再加上那么多代天皇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日进天皇也没有对自己无法掌握权力这一点有什么特别的不满,而当原本日常的生活被打碎,自己被眼前这群“众正”推举着重新掌握了权力之后,兴奋只持续了短短几日,接着就是持续的惶恐不安。

  如果大明朝的天兵打回来该怎么办?自己会不会被押解到应天府然后赐下一杯鸩酒?带着这样恐惧的心情,日进天皇熬到了大明朝摘牌,那一阵子他曾经一度觉得熬出头了,但是还没有放松两天,李宗棣带兵入主应天府,原本眼看着就要结束的战争又继续打了一年,而在这一年当中,协约国尤其是哥伦比亚合众国唾手可得的全面胜利不翼而飞,一个取代了明帝国的大唐帝国重新出现在了东方。

  大唐会不在乎瀛洲的背叛吗?别开玩笑了!那可是李定国的后人创立的唐国!这个国家的皇室就是曾经二创大明的原始股东!

  所以当前线接连遭遇挫折的消息传回来之后,日进天皇几乎惊惧的好一段时间难以言语,因此那段时间只能在外人面前装高冷不说话。

  现在战争终于算是结束了,虽然现在能够暂时松口气,但是日进天皇依然有一种自己一屁股坐在一个火药桶上的感觉,这样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他在精神上的疾病。

  不过现在,他的精神还算正常,最近整个国家如果排除那些驻扎在鄞州的哥伦比亚部队的话,也确实似乎正在欣欣向荣,尽管这种欣欣向荣很多是靠着某些女性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起来的吧.........

  海军部长斋藤十一郎看着那个虽然坐在高座上,但是目光显得茫然且慌张的天皇陛下,虽然知道自己这样的想法非常的大不敬,但是不知为何他总是会想到沐猴而冠这个东方的成语。

  斋藤十一郎见过大明的邕宁帝,虽然那位皇帝陛下是大明朝的亡国之君,但是不得不说在战争爆发前的时候,这位皇帝陛下看起来颇有些气度不凡,至少在容貌上看起来确实仪表堂堂,身材高大结实,穿着龙袍迈着四方步的姿态那更不是日进天皇这副模样能够相比的。

  维新诸臣很是希望能够让天皇陛下具备尚武之气,毕竟眼下这个时代,无论东西方哪个国家的君主都称得上相当尚武,更不用说现在的唐帝国皇帝自己就是举世公认的名将,就连手底下的皇子也被认为颇具将才。

  因此在大政奉还之后,虽然这些朝臣们给天皇陛下制定了一系列的“尚武训练”,但是奈何世代常年近亲结婚繁衍下来的天皇在这方面实在是乏力,虽然现在宫廷当中所悬挂的天皇戎装的油画看起来威风堂堂,但是由画师的画笔“美颜”之后的容貌与身材是现实当中的天皇无论如何都无法具备的。

  不过好在,日进天皇有一位不错的皇子,斋藤十一郎看向皇太子昭仁,困扰皇室的遗传病很幸运的没有在这位皇子的身上应验,而且这位皇子从小升的非常聪慧——至少和天皇相比算是很聪慧了,所以他们这些大臣们都把国家的未来和期望寄托在了这位皇太子的身上。

  只不过看着这位皇太子身上所穿着的那一身没有军衔的陆军军服,海军部长斋藤十一郎还是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

  他当然知道在隔海的另一端,唐帝国的那位岁数和昭仁皇太子差不多的皇太孙,可是众所周知的,和唐帝国皇家海军的关系非常的亲密,那位皇太孙通常情况下都会穿着海军军服示人。(虽然其实这仅仅只是因为李彻海军军服比传统的皇太孙礼服穿起来更方便而已。)

  而自己这位昭仁皇太子,就明显和陆军的关系走得更近了。

  “各位爱卿,今日有事启奏,奏无事退朝。”

  公式化的开场白以后,斋藤十一郎这边便准备起身上奏,瀛洲这段时间以来可是面临不少大事,然而他这边的动作只是慢了半拍,那边的陆军部长犬养永作却抢先一步站了起来。

  他的举动让斋藤十一郎的脸色一变,因为今天这个朝会,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就是为了海军召开的,海军今天是真的有事要摆出来谈,怎么陆军在这个时候反倒抢先一步?

  “启禀陛下,陆军希望能够再获得400万国币的拨款,用于采购哥伦比亚远征军遗留我国境内之武器。”

  犬养永作这番话差点没有让斋藤十一郎跳起来要和他在这里直接肉搏,因为这他妈就是故意的!

  海军最近从哥伦比亚合众国获得了四条主力舰这件事情众所周知,虽然表面上这4条船只不过是以四美元的价格买来的,这价格几乎和白送的一样,但众所周知免费的就是最贵的。

  但是这几条哥伦比亚合众国获得的莱塔尼亚战利舰虽然并没有付出采购价格,但是这几条船获得之后。哥伦比亚合众国可是拨了一大笔钱来对这几条莱塔尼亚的战利品。进行紧急改造,以便期望能够尽快的投入作战。

  虽然后来的战局变化再加上疫情的原因导致战争草草了结,这几条莱塔尼亚的军舰也并没有在合众国海军的战斗序列当中走上战场,但是哥伦比亚海军给这几条船进行维护保养的钱已经花出去了。

  那这笔钱会出在谁的身上?

  答案自然不言而喻,这4条船虽然几乎是免费送的,配套的人员培养、后勤维护等一系列费用全部都要交给哥伦比亚合众国,尤其是这个后勤维护,大家都知道这几条船是莱塔尼亚的船所以是公制的,而哥伦比亚海军的军舰基本上都是英制的,虽然说以哥伦比亚的工业当然不可能说无法为几条公制的军舰提供后勤保养,但是正常情况下来说瀛洲希望获得更直接而且更廉价的后勤保养,那么直接联系战后莱塔尼亚的那几个造船厂就可以了,这些已经快处在破产边缘的造船厂,肯定非常愿意拿下这笔单子,而且价格一定极其优惠。

  但是哥伦比亚合众国用一纸合同强行规定了这几条船的后勤支援必须要找他们,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是联系莱塔尼亚的那几个造船厂让他们来提供配件,从哥伦比亚合众国手里这么一过,中间商的差价不就来了吗?

  这些可都是要花钱的!

  更不用说他今天准备汇报的事关两条维多利亚战列巡洋舰的事情了,这两条战列巡洋舰是哥伦比亚合众国从中操盘,让智利人代为购买然后再转交给纪伊王国海军的,这买船的钱肯定不可能是哥伦比亚帮你出吧?而且哥伦比亚从中斡旋收点好处费不过分吧?智利从中当这个白手套再收点钱也不过分吧?

  这些钱从哪来?

  还不是要从纪伊王国出?

  结果在眼下,这个最需要花钱的关头,你陆军还跳出来要买什么遗留在国内的那些哥伦比亚远征军的武器装备?

  瀛洲可没那么富!

  “犬养君,眼下的大战已经结束,现在可不是需要扩充部队规模的时候吧?眼下这个关头耗费如此多的国币去购买大炮,买回来了又能够有什么用呢?”

  “斋藤君,此言差矣!我这可不是要扩充部队!陆军这只不过是希望为我们现在的常备师团都把原本缺编的武器装备给配齐而已,这很过分吗?难道说现在举国上下就只有你们海军能花钱?”

第255章 友善的海陆军关系(2)

  “陛下,唐军到现在在新罗半岛的最南端依然集结着8个师的部队,如果再算上那些新罗部队的话,隔着一个对马海峡我们就要面对超过30万的军队,我们陆军的本土守备部队到现在为止,还不能够把所有的师级部队所需要的火炮都给配齐,海军已经获得了4条大舰,吃了那么多的肉难道就不能让我们陆军喝点汤吗?”

  犬养永作留着一副夸张的八字胡,他说话到激动的时候那两捋不知道抹了多少发胶的胡须也会跟着他激动的嘴皮子一起上下颤动。

  他说的这番话,如果落在不明就里的旁人眼中,肯定会觉得这陆军肯定平常被海军欺负惨了,连给作战部队配齐装备都做不到,而海军那边反倒能够买买买,这肯定是朝廷偏心海军。

  但是稍微了解一些内情的人都知道,虽然现在的瀛洲陆军缺乏重装备也是事实,但这主要是因为你现在陆军的规模太大了。

  因为跟随着哥伦比亚部队在新罗半岛的作战当中失利以后,由于担忧天兵南下渡海而来,所以纪伊王国的陆军在整个瀛洲列岛上组织起来了100个乡土师团!如果算上常备师团的话瀛洲也是动员起来了100多万的陆军作战部队。

  100个师啊,这听起来规模可吓死个人了,毕竟二战小胡子退凛冬将至这个副本的时候,投入作战的师级单位也就多一倍而已。

  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乡土师团的规模根本就达不到师级部队的编制,每个乡土师团顶多能够相当于一个旅级单位,而且很多乡土师团整个师都凑不出一门像样的火炮,以至于这些部队需要想办法从废弃的仓库当中拖出那些上个世纪末的架退式野战炮来顶缺。

  论动员强度,瀛洲相较于在这场战争当中,真的把狗脑子都打出来的欧罗巴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保加利亚动员了21.82%的人走上战场,高卢动员了21.24%,维多利亚动员了19.61%,莱塔尼亚动员了16.95%,就连续拉股都动员了15.77%。

  如果按照欧罗巴的动员强度,瀛洲最起码也得拉出600万作战部队才有资格与之相比,不过在东方这边,制约部队动员规模的从来都不是人口,而是武装。

  瀛洲毕竟是一个在这次世界大战之前已经上百年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国家,虽然有一大群下级武士文能读书武能砍人,但是这个时代的战争显然不能指望这些武士用冷兵器上战场去杀敌。

  对于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充分准备,而且前期没有从大明获得足够的装备,后期哥伦比亚也顾不上他们的瀛洲,自然就出现了,到了战争结束的时候,还有大量的作战部队配不齐身管火炮的窘境。

  不过按理来说,只要遣散掉这些乡土师团,那么剩下来的部队用于武装常备师团那是绰绰有余,但很显然,陆军这边并不想解散这些乡土师团,最起码他们想保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改组成为常备师团。

  而这自然就让一些重装备出现了一定缺口,本来这个缺口也不大,但是谁让陆军这边又准备参考哥伦比亚合众国陆军进行改革,采用大编制的师团单位,并且增加远程重型火炮的编制。

  这一下子装备缺口可就大了,以前瀛洲的师团也就装备75毫米级别的野战炮,现在陆军这边想要给手上的师级单位都配上105甚至是150的重炮。

  而这些重型火炮的价格以及配套的重型挽马、弹药拖车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可比75毫米级别的野战炮贵多了,这400万国币的价格如果不是用来买战争剩余物资的话,全花光了也买不了几个师所需要的重炮。

  “不是不让你们陆军喝汤,你们的大炮什么时候不能买?世界大战打完了无论是欧洲还是哥伦比亚,都有的是在战争当中剩余下来封存的重炮,以后的价格也只会更便宜,但是我们海军如果错过眼下的窗口期,以后就是加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了!”

  斋藤十一郎再也顾不得什么风度和优雅了,今天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个家伙来破坏海军眼下的头等大事。

  日进天皇见海陆军大臣又吵了起来,虽然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但是现在天闹黑卡已经惯于向自己的皇太子投去求助的眼光。

  而坐在下面的皇太子昭仁在向自己的父皇点了点头之后,面对那边你一言我一语吵得越发激烈的海陆军部长,压低了声线用刻意做出的庄严声呵斥道:“肃静!在眼下的朝会上二位如此不顾风度,要是让别人看到了,帝国的脸面何在?”

  坐在下面一直没有出声的首相高桥大辅在心里嘀咕——大明的朝臣还经常在朝会上施展全武行呢,也没见大明的大臣们打架斗殴影响到这个国家的威望和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