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不过好在这个姓金的商人现在满脑子都是许诺给他们的特许经营权,可能是由于太兴奋了,没有注意到也有可能是故意为了生意而忽略,总之他完全没有在意昭仁皇太子刚才所说的那番开场白,并且在接下来的询问当中可以说是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凡有所问,必有所答。
什么唐帝国现在国内的经济状况怎么样啊..........
什么唐帝国现在政坛上的风向标怎么样啊..........
什么唐帝国海陆军现在有没有进行集结啊..........
“昭仁皇太子。”金恩明苦笑着一张脸:“我真的很想回答您的一切问题,但是我毕竟真的只是一个商人,不是一个间谍,有些问题不是我不想告诉您,而是我真的不知道!”
第266章 打的一拳开 (7)
“唐国到现在没有一点反应.........难道说在伊基克港所遭遇的那条唐国的巡洋舰真的只是一个意外吗?”
一连几日都没有等到来自唐帝国的外交质问,而且连哥伦比亚合众国和维多利亚帝国那边也同样没有收到任何外交上的质问或者是谴责,这让纪伊王国首相高桥大辅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安。
有的时候他自己也觉得是不是自己有点太“贱”了,唐帝国没有发现这不是正好吗,等到两条船进入瀛洲的军港,到时候木已成舟生米给煮成熟饭.........这哑巴亏到时候唐帝国就算不认也得认。
可是虽然从情感上来说他很期望事情的最终的走向是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但是他的理性告诉他这件事情是不会那么简单的。
这样仿佛头顶上一直有一只靴子没有落地的日子持续了差不多半个多月,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内,纪伊王国这边用尽可能快的速度把2000多名海军官兵分好几批伪装成游客或者是移民弄到了伊基克港。
这2000多名官兵基本上算得上是纪伊王国年轻的镇守舰队现在能够凑出来的绝对的精华和种子了——要知道瀛洲为了4条主力舰上面的快5000名官兵可是费尽了心思,眼下这两条被哥伦比亚合众国海军主导并且加急购买,准备趁着海军条约正式开始谈判之前落袋为安的两条战巡短时间内当然凑不出合格的人手了。
对于小国海军来说,凑一条船的水兵就已经殊为不易了,比如奥斯曼帝国,他们在开战之前派到维多利亚帝国去准备接手那条圣物(后来的阿金库尔号)的海军官兵被维多利亚帝国扣留下来之后就基本上整个海军的精华被一网打尽了。
虽然莱塔尼亚帝国接着顺势就把自己被困在地中海的一条战巡卖给了奥斯曼,成功的把奥斯曼帝国拉上了同盟国的战车,可是因为此前海军凑出来的那批官兵被扣留,奥斯曼海军甚至凑不出一条主力舰所需要的人手,因此不得不继续雇佣莱塔尼亚帝国的官兵来操作这条船。
纪伊王国在海军方面的底子多少比奥斯曼要强一些,但即便如此,为了能够尽快的操作这两条船,镇守舰队也基本上把手头上“天城”和“赤城”(想了一下还是让赤城和姐姐在一起吧,前文的名字也一并修改,爱宕的舰名给狮级)这两条战列巡洋舰上面的官兵给抽调一空,现在那两条战列巡洋舰上面只剩下了百余名的看护人员,此时此刻只能宅在港口里面当宅女了。
然而就在两条来自维多利亚帝国的战列巡洋舰从伊基克港准备扬帆起航的时候,一条来自于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澳洲分舰队霍金斯号巡洋舰此前侦查的消息通过维多利亚驻日大使传达到了瀛洲朝廷的手中。
在澳洲北部海域,他们发现了一条海圻级战列巡洋舰和一条致远级战列巡洋舰。
因为距离相对比较远,海圻级战列巡洋舰具体是哪一条无从分辨,但是致远级战列舰最后的独苗靖远号是可以确定无疑的。
在哥伦比亚海军的列克星敦级战列舰完成建造和西装工作正式投入现役之前,在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如今在整个太平洋上没有一条战列巡洋舰的现状下,这就是如今太平洋上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
虽然致远级战列舰的首舰在爪哇海海战当中战沉,但这绝不会掩盖这一型战列巡洋舰的光辉,毕竟无论是从战绩(两条姐妹舰在一起砍下了对主力舰级别舰艇6个人头2个助攻)还是从实际的性能,靖远号在眼下都依旧是响当当的级别。
这两条均可以达到27节以上速度的战列巡洋舰出现在澳洲北部海域,他们跑到那里是去干什么?去威胁澳洲吗?
恐怕就连维多利亚皇家海军都不会这么觉得,因为澳洲距离唐帝国实在是有些遥远,中间隔着这么多的岛屿呢,唐帝国无论是从地理上来说,还是从刚刚结束战争的当下现状来说都不会对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或者最大的岛屿有什么想法的。
但是很明显这两条战列巡洋舰所处的海域,恰好卡住了一条航线,如果从南美洲出发的一条船要是试图从澳洲北部海域经过然后返回瀛洲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被这两条船在这片海域给发现并且逮住。
虽然从纸面数据上来说,两条维多利亚海军的市级战略巡洋舰火炮口径还要稍大一点,但不会有任何人觉得这两条战列巡洋舰能够在一对一的捉对厮杀当中打得过靖远和另一条海圻级。
毕竟狮级战列巡洋舰的九英寸侧舷装甲已经被证明是无法抵御哪怕是此前使用旧式穿甲弹的330毫米主炮,而对面在防护上一个拥有250毫米倾斜15度的主装+70mm穹甲,另一个是250毫米的垂直装甲+70mm穹甲(前文对海圻装甲数据的错误已经修正为250mm),虽然这两个准确数字西方目前依旧无法确定,但是通过后来的一系列交战,维多利亚海军和哥伦比亚海军基本上都确定这两款战巡都有着比狮级更好的防护。
哪怕不考虑双方在海军官兵上天差地别的差距,如果要是在海上直接发生冲突的话,哪怕是两条整装满员的狮也是大概率不会有什么胜算的。
当然了,把这2000多人送过去上船也不是真的要打,高桥大辅这边也同样认为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是较低的,但是要为此做好准备,你有这2000多人让这两条船有理论上的战斗力能够让唐帝国这边更加投鼠忌器一些,你要是一条船就200人不到那就别怪人家直接弄几条驱逐舰和巡洋舰过来给你跳帮把整条船给控制住。
可是既然两条唐军的巡洋舰出现在了澳大利亚北部,那么这条航线就不能用了,毕竟认为对方动武的可能性比较低是一回事,你看到街上有个人在那扛着刀路口等着你要还往上面凑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瀛洲海军镇守舰队司令部那里参谋们还在激烈的讨论这两条战列巡洋舰出现在那里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的时候,在南海南部,一条哥伦比亚海军的测量船发回消息,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三条绥远级战列巡洋舰。
绥远放到现在算是一款即将过时的主力舰了,不过这款战列巡洋舰在当初也是相较于维多利亚帝国和莱塔尼亚帝国的早期战列巡洋舰而更受赞誉的存在,因为他们是世界上第1批把所有的主炮都布置在中轴线上的战列巡洋舰。
三条船的性能虽然一般,但是就算两条狮级战列巡洋舰是由皇家海军的官兵来驾驶的,也顶多和这三条战列巡洋舰打个55开。
更重要的是这三条船出现在南海的南端,也就意味着他们卡住了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也就是说就算想绕远路走澳洲南部绕一大圈然后从南海通过巴士海峡返回本土这也被卡上了。
接着在次日,哥伦比亚海军在中途岛周围的海域发现了另外两条海圻级战列巡洋舰活动的身影,毫无疑问,这两条战列巡洋舰是盯着途经夏威夷的航线。
到了这个时候,情况已经摆得非常明显了——唐帝国并没有进行任何的警告,但是他们显然已经知道了两条战列巡洋舰的事,并且准备直接在大海上展开拦截。
高桥大辅忧心忡忡地找到斋藤十一郎,向这位海军大臣询问接下来应该怎么办,然而当他感到折腾十一郎的住所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有人提前一步到访了。
来者正是刚刚病愈不久的昭仁皇太子殿下。
而昭仁皇太子殿下来到斋藤十一郎的府邸,为的也同样是海上这两条战列巡洋舰的事情,高桥大辅的表情从二人的脸上划过,他能够看得出斋藤十一郎脸上的表情充满了举棋不定的色,而昭仁皇太子脸上的表情却亢奋且跃跃欲试。
斋藤十一郎看到高桥大辅的时候,脸上的表情立刻由阴转晴,他像是看到了救星和亲人一般站起来热情的欢迎首相,甚至自己亲自要为首相来斟茶。
这样的举动让高桥大辅多少有些不适应,他以前不是没有拜访过斋藤十一郎的府邸,但是他以前可从来不是这样的。
“发生什么事了?斋藤君?”
斋藤十一郎这边还没有来及开口说话,那边的昭仁皇太子殿下便已经道:“首相大人,我们现在正在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
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现在?
我怎么没看出哪里千载难逢了?我只觉得现在的前途一片灰暗,如果眼下这个光头自己要是不能带着纪伊王国平稳的度过去的话,那么自己这个手相的位置大概就做到头了。
我可没有从唐帝国皇家海军准备在海上拦截我们的战略巡洋舰上看出有什么千载难逢的机会。
昭仁看出了首相并不信他说的话,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因为在和黑木彻夜聊天的过程当中,昭仁皇太子不仅从黑幕带来的那个人身上看到了大唐如今国内要面临的经济压力和各种各样的内部问题。
昭仁认为自己已经透彻地看到了唐国这个泥足巨人虚弱的本质,哪怕这两天唐国海军高速主力舰倾巢而出,他也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虚张声势,一种为了给国内的国民能够做出一个交代而故意摆出来的姿态而已。
黑木将军在这方面说的很对,如果唐帝国真的不能够接受瀛洲拥有主力舰的话,那么在哥伦比亚向瀛洲转交那四条莱塔尼亚帝国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时候,他们就应该进行拦截了,但是那个时候唐帝国只是进行了一些不同不一样的抗议。
昭仁到现在都还记得黑木对此打的比方——冒犯这种事情只有一次和无数次,既然唐帝国能够接受此前的冒犯,那么这一次他们肯定也能够接受。
而现在唐帝国既然准备用这种作秀的方式来给他们国内的国民一个交代,瀛洲也同样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炒作,来向国内的民众们展现出一个全新的不一样的瀛洲!
一个在东方大国面前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的鄞瀛洲!
一个在国际上左右逢源,同西方两大列强关系匪浅的瀛洲!
要给民众们尤其展现瀛洲现在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决心,以及在天皇陛下的仁慈统治下,是如何在海上的对峙当中让唐帝国海军最终灰溜溜走人的。
黑木甚至还为此给100多家媒体发去了请帖,邀请这些媒体到时候登上“天照”号战列舰,按照计划,作为瀛洲海军当中仅有的两条目前有一定战斗力的主力舰,这两条战列舰将会担负着接应那两条战列巡洋舰,并掩护那两条战列巡洋舰进入瀛洲港口的任务,在此过程当中难免要和对面发生对峙。
总的来说一句话,怎么样最大程度上在对内宣传上win!win!win!
然而当昭仁皇太子把全套计划在这个时候向首相和盘托出之后,本以为会得到肯定与夸赞的皇太子迎来的却是高桥大辅首相极度震惊的表情。
他不由的把目光投向斋藤十一郎:“斋藤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直到现在为止,我们都还没有决定是否要出动两条战列舰,我真没有想到你们海军的人居然能够瞒着我做了那么多事情。”
不等斋藤十一郎辩解,高桥大辅首相又把目光投向了昭仁皇太子:“皇太子殿下!您刚才所说的计划实在是有些过于粗漏了,你们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唐军不会开火这一点上,但是如果他们开火了该怎么办?”
“他们不会开火的。”昭仁笃定的说到:“首先第1点,这两条战列巡洋舰在进入我国领海之前,将依旧挂智利国旗,唐帝国会随便攻击第三国的船只吗?”
“皇太子殿下,您觉得现在的唐帝国难道还不知道这两条船到底是属于我们还是属于智利么?”
“他知道了也无妨。”
昭仁又竖起了一根手指:“首相大人,在这两条战列巡洋舰的2000多名官兵当中,有大约1/10其实是哥伦比亚海军或者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军官,这些军官所起到的主要任务其实除了帮助瀛洲训练水兵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现在还在这些船上——这些人其实就是我们的人质!”
第267章 打的一拳开 (8)
昭仁皇太子那些虽然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实际上有些单方面天真的话语并没有完全说服高桥大辅,作为一个生于上世纪中叶的老头,高桥大辅经历过太多的风风雨雨。
他在年少时目睹过哥伦比亚的南北战争,原本是同一个国家的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彼此毫不留情地对对方,控制区内的一切实行三光;
他在青年时见过日耳曼人击败了欧陆霸主高卢王国,俘虏了他们的国王开创莱塔尼亚帝国的霸业;
他在中年时见过维多利亚帝国深陷于布尔战争的泥沼,堂堂世界霸主居然在全世界面前如此的丢人现眼;
他在老年时目睹了在东方如同地上神国一般的大明王朝的崩溃,又亲眼见证了一个新的大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如闪电般归来。
他见过太多太多,用华夏的一句古话来说,那就是他吃过的盐比皇太子昭仁。吃过的米都多。
在过去几十年以来他所总结出来的一系列外交规则就是——永远不存在什么外交规则。
所有现有的外交规则都是对过去上一个时代总结,而新时代的玩家总会去树立自己的规则,在这一点上如果他能够和李彻进行一番交流的话那么双方大概率能够互为知己。
在另一个世界当中,李彻就曾经在互联网上见过许多笃信原本西方价值观的家伙,在面对懂王要求吞并枫叶国并主张格林兰岛主权的时候道心破碎。
但即便如此,高桥大辅也只能认同招人皇太子的这番计划,在笃定唐军不敢开火的情况下,利用唐军的拦截行动来进行炒作,在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两方面上做文章,实现所谓的“向国际社会以及国内国民展现出新瀛洲的气象”。
因为高桥大辅根本没得选。
在他原本的打算当中,若是唐帝国不知情那自然万事大吉,若是唐帝国知情的话,那他也做好了应对唐帝国所发来的质询的准备。
可是大唐那边只是一味的派出战列巡洋舰到大洋上,除此之外什么声音都没有。
这种沉默更让现在的瀛洲有些不知所措。
毕竟,瀛洲现在总不能自己凑上去和大唐解释“我购买这两条船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国家”吧?先不说你敢这样说大唐敢不敢信的问题,人没有来找你自己凑上去更有可能会被认为这是在跳脸挑衅——没有人举报你结果你自己跑到游戏官方的底下说小透不算开,我只是单纯瞄着框打而已,你觉得会是什么后果?
相较于高桥大辅,得到昭仁皇太子支持的黑木刚毅已经在招待那些被邀请来的媒体记者了,受到邀请的记者不仅仅有来源于瀛洲本土的记者,他们还向维多利亚、哥伦比亚、高卢、叙拉古等世界各国的记者或者是撰稿人发出了邀请。
黑木刚毅在邀请这些记者的时候并没有说明真实原因,镇守舰队司令部邀请这些记者的理由是邀请他们来参观瀛洲海军的军演。
虽然瀛洲海军放眼全世界也就是三流水平,但是被这场世界大战所赐,瀛洲算得上是现在世界上的热点地区,和他们有关的新闻自带热度。
再加上眼下这个时代虽然很多国家的海军都会让自己的军舰在一些节日或者是纪念日的时候向公众开放,但是亲自登上军舰出海参加军演,在此之前可没有几个公众人物体验过,因此当镇守舰队发出邀请的时候,受邀的媒体除了哥伦比亚的几家以外可以说趋之若鹜。
-------------------------------------
“主编,我们难道就放过这样一个热门新闻的机会?”
新乡时报的特别撰稿人汤姆森在在一栋海边的三层建筑的窗边看着正在离岗的瀛洲镇守舰队主力——说是主力,其实只有两战四巡,除此之外的便是几条拖船和驱逐舰伴行。
不过在瀛洲这边传统的大片低矮木质民用建筑的衬托下,两条曾经隶属于莱塔尼亚第二帝国公海舰队的国王级战列舰此刻看起来便如同在海上的山岳一般壮观,哪怕只有这两条主力舰,也已经让如今的瀛洲镇守舰队有了几分远洋海军的气势。
汤姆森相信现在关于这个国家的一切时政新闻稿都非常的抢手,但是瀛洲分部的主编却放弃了这个唾手可得的好机会。
他今天早上还遇到了维多利亚帝国月亮报的查理斯,那个家伙在得知自己不会登船之后便以为他没有受到邀请,于是当场对自己出言嘲讽:“我们今天所有人都要参加一场盛大的海上party,让我们看看究竟是谁没有受到邀请。”
真的是气死个人了!
这也让汤姆森觉得格外的困惑,因为他对兰多主编相当了解,这个身材发福的中年人在往日里是绝对不会放过可以这种唾手可得的新闻报道机会的。
就在上个月,自己还和主编一起去瀛洲新京都郊区疫情最严重的村落进行取材报道,在如今这个大家都对疫情谈之色变的时代,主编为了新闻也没有皱过眉头,咱们眼前这个送到手里的好机会..........
“我知道你很不甘心,但是在几天前的时候,太平洋舰队的一位上校军官找到了我,他告诉我接下来不要接受瀛洲海军的邀请,并且要我保证所有在瀛洲的哥伦比亚记者都不要登上瀛洲的军舰。”
“那名上校有解释是因为什么吗?”
“没有,那家伙的脸就像扑克一样,我能够看得出就算我问了他也不会说,而且我也不想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所以我也没有问。”
主编的这番话让汤姆森瞪大了眼睛,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绝对不是笨蛋,海军专门派了一个军官过来以一种几乎警告的口吻来告知他们不要登上瀛洲海军的船.........
“瀛洲海军要出事了?是不是因为非常危险所以海军才专门来警告我们?可是现在有谁能够威胁到两条战列舰.........难道说是唐帝国?”
“情况是显而易见的。”兰多主编咧嘴笑了笑:“如果不是西边的那个大国,总不可能是这两条钢铁巨舰出海了之后,在海上遭遇了什么可怕的巨型怪兽所以才要面临危险吧?就算真的遭遇了怪兽,那可是两条满载排水量快3万吨的巨舰,除了同样更为巨大的钢铁巨兽以外,还有什么能够威胁到两条在海上航行的战列舰?”
汤姆森想明白了一切之后,他整个人并没有那种逃过危险劫后余生的狂喜,而是整个人都陷入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当中。
“战争刚刚结束就会发生这样的大新闻吗?上帝啊,我现在更后悔我没有登上那条船了!虽然这样冒着生命危险..........可就算要面临生命危险我们也不能放弃这样的新闻啊!”
“你以为我会放过这次的新闻吗?”兰多主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随后在汤姆森惊讶的目光当中,主编从口袋里面掏出了一把钥匙:“我可是早就已经租好了一条大型汽艇了,你装摄像机的箱子应该还在吧..........”
“当然!”汤姆森兴奋的立刻转身往深厚的楼上跑去:“您等我两分钟!我马上就扛着箱子下来!”
-------------------------------------
“我们终于抵达北海道以东海域了。”
在暂定名为“爱宕”号的狮级战列巡洋舰的舰桥上,代理舰长坂元八郎可算是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也是在海军当中服役了超过20年的老海军了,但是这一次的旅途当中所承受的压力是以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在他们出发前夕,从本土传来了大唐皇家海军把自己手头上几乎所有的战列巡洋舰都撒到了海上的消息,七条战列巡洋舰分成了三个分舰队卡住了他们原本制定的三条计划航线。
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他们试图通过智利海军来进行瞒天过海的购买军舰的计划已经破产了,很显然,大唐那边已经知道这两条战列巡洋舰真正的买家是谁,并且他们已经开始准备在海上阻止甚至是拦截他们前往瀛洲。
原本他们一度准备取消计划,毕竟唐帝国的战列巡洋舰不可能永远在海上飘着,坂元八郎准备沉下心来,在南美这里多待一段时间,等到唐军的那些战列巡洋舰在海上待到必须要返航的时候他们再出发。
这确实更加稳妥,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国内以及智利海军的一致反对,毕竟这两条船原本就是一场私底下那边同瀛洲做的交易,你现在已经在智利的港口里面待的够久了,时间如果再长一些的话,海军这边可就没办法和总统交差了,万一要是出了了点什么问题算谁的?你可没有保险!
而瀛洲国内那边则没有更多的理由,只是单纯的催促他们尽早踏上归途,就仿佛他们这一路上只是去春游的,不会有任何危险一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坂元八郎最终选择走了一条几乎没有多少人走过的航线,一路沿着美洲的海岸线北上,在抵达哥伦比亚西海岸最北端的港口的时候在港口进行加煤作业,随后继续沿着坎拿大自治领西海岸线一直航行至北端快到阿拉斯加的地方,随后转向西方并沿着阿留申群岛南下,经过千岛群岛之后终于抵达了北海道周围的海域。
这条最靠北的航线成功的让他们避开了大唐皇家海军在太平洋上的拦截兵力,现在他们已经能够看到自己国家的海岸线,接下来只需要继续南下就这样溜着海岸线的边抵达江户湾即可。
想到这一路上以来,提心吊胆的行程总算到了尾声,坂元八郎的心情也跟着变好了起来,此番这一路上,虽然算得上是无惊无险,但是自己在回忆录和日记里可是浓墨重彩的添色了不少,想来回去再靠着组织这两条战列巡洋舰瞒天过海的回到本土,怎么都能捞到一个在镇守舰队当中更进一步的职位。
至于还没有写的回忆录和每天都记的日记,那以后想必也会有出版社专门买下来出版,让自己这个文笔不怎么样的家伙,也能够在这个时代吃到一波文学红利。
怀着这样的心情,坂元八郎现在收进眼底的景色都变得更怡人了起来,坂元八郎开始用舰桥上的测距仪来来观看这些曾经只觉平常而现在分外亲切的景色。
看看这北海道岸上还没有彻底融化掉的积雪;
看看这勃勃生机、万物景发的春季;
看看这在轻津海峡的入口处活跃的鲸鱼;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