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127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李彻用不容置疑的语气,仿佛是在做出论断而非对未来的推测:“所以接下来,我们一定会让贵国拥有16英寸舰炮的技术,我们说行,那就一定可以。”

  亚历山大上将这个时候如何还不能听出李彻言语当中的画外之音?

  很显然,维多利亚帝国和哥伦比亚合众国此前那一番武装巴拉特和瀛洲的做法已经引起了大唐帝国的强烈不满,大唐现在的做法显然就是在对这两个国家此前的作为进行回应,向乌萨斯联邦提供16英寸舰炮的相关技术,应该就是对于维多利亚帝国的直接回答。

  他可以想到,乌萨斯联邦哪怕自己手头上海军相关的兵工厂没有相应的制造设备和技术,大唐也会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支援,没有设备那就出口设备没有技术人员那就派遣专家援助,总之乌萨斯联邦在欧洲方向能让维多利亚帝国觉得越不舒服就越好。

  想到这他就有些想要感谢维多利亚帝国,要不是他们武装巴拉特,恐怕乌萨斯联邦真的只能从大唐这里获得330毫米的舰炮凑合。

  只是想到这里,亚历山大和伊万诺维奇互相对视一眼之后,两人不由自主的同时联想到,大唐对他们的技术资源如果是对于维多利亚帝国的回应,那么接下来他们又会从哪里给哥伦比亚合众国上眼药呢?

第289章 波拉尼亚:镇露就在今日!

  乌萨斯的访问团队这次的访问之旅虽然一波三折,但是他们最终的收获显然是要远高于他们一开始的预期。

  乌萨斯联邦和大唐这两个当今世界上面积第一第二大的国家之间在过去彼此之间有过不少的冲突甚至是战争,虽然目前双方依然有相当漫长的陆地边界,但是由于现在的乌萨斯由于现实的外部环境的压力已经放弃了向东方开拓的念头,所以双方之间至少现在没有什么继续为敌的理由。

  这虽然不至于让双方成为朋友,但至少有了一些合作的基础,乌萨斯联邦是欧罗巴现在最大的异类,大唐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不是战败国的战败国。

  双方都是眼下这个时代主流国际社会对立面的国家,之所以两国现在能够保持存在不是因为其他的列强心善,纯粹只是因为乌萨斯和大唐打不死而已。

  伊万诺维奇和亚历山大都很清楚,乌萨斯联邦能够捡到这样的便宜不是因为大唐和乌萨斯之间有多么深厚的友谊,大唐只不过是本着简单的敌人的敌人多少能算半个朋友的原则,因为当下特殊的国际局势而给他们短暂的打开了一个窗口。

  因此两人都想趁着这个机会,能够从大唐多引进一些乌萨斯联邦所需要的东西,尤其是乌萨斯联邦所缺乏的精密制造业相关的技术或者是产品。

  毕竟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国际局势会怎么发展,很可能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虽然乌萨斯联邦现在手头上也很拮据,他们的外汇储备当初还是乌萨斯帝国时期就为了世界大战花的差不多了,但是这并不影响乌萨斯联邦以其他的手段来进行贸易。

  在世界岛最北端的这片苦寒之地,别的东西没有,大地里面埋着的硬通货那多了去了。

  无论是各种矿石原材料还是石油甚至是黄金,乌萨斯联邦都能够拿得出来。

  原本伊万诺维奇准备趁着这个机会改善一下乌萨斯国内的民生问题从大唐引进几条化工生产线,乌萨斯虽然遍地都是资源,但是乌萨斯加工和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却比较低下。

  伊万诺维奇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至少要保证国内的化工业在满足工业生产的同时能够敞开向农民提供足够多的化肥吧?

  然而,就在伊万诺维奇准备摩拳擦掌的进行一番大采购的时候,一个从国内传来的坏消息打断了他所有的采购计划。

  波拉尼亚的军队开始大举进入波拉尼亚同乌萨斯联邦 的边境争议地区,同乌萨斯联邦的边境部队发生了短暂的交火之后..........乌萨斯联邦的边境部队被迅速击溃。

  截止到消息传来的时候,波拉尼亚的部队目前已经控制了大部分的争议地区,但是波拉尼亚的军事行动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们现在似乎反而在进一步的动员和征兵,看样子是准备要从乌萨斯联邦的身上再咬下一块肉来。

  李彻一行是在随着靖远号已经出海之后才收到了来自国内的消息,得知了发生在欧洲的事情。

  说实在话,如今在东欧所爆发的这场可能会升级成为局部战争的武装冲突已经成为了除海军条约之外的最大新闻,几乎整个欧洲的报纸都在给波拉尼亚加油助威。

  “这波拉尼亚以前不是乌萨斯的一部分吗?怎么刚独立就翻脸?难道说这片地方是支持沙皇的保皇派?”

  在靖远号的舰桥上,传阅完了这份电报后的一名参谋有些困惑不解的发出了疑问,对于西方那边历史并不是很熟悉的人来说,波拉尼亚这个刚独立的国家对他们而言的认知基本上仅限于这原来是乌萨斯帝国的一部分,在乌萨斯帝国崩溃之后趁机独立了。

  “波拉尼亚地区虽然以前被乌萨斯帝国统治,但是波拉尼亚人和乌萨斯人并不是一个民族,二者之间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恩怨的,如果要举个例子的话..........波拉尼亚人大概相当于当初大明朝时候的建州女真?”

  李彻倒是很有耐心的替那名参谋作出了解答,他打的这个比方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倒也让对于乌萨斯那边历史并不清楚的官兵有了一个大概的代入和认知。

  “那这些波拉尼亚人的胆子还挺大的,他们现在那么点大的地盘,居然就敢向乌萨斯联邦开战。”

  “嗨,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当年的建州女真部也一度打得大明有萨尔浒之败吗,后来更是趁机入关,如果不是隆武爷和当年的李晋王,这些建州女真说不定还真能做到蒙古人第二呢。”

  相比较于剑舰桥里面的官兵都把波拉尼亚和乌萨斯之间的武装冲突当做了远洋航行当中打发时间的谈资,李彻眼下的眉头倒是皱的更紧了,他也是险些忘了东欧那边这些年可不太平,只是他实在是想不清楚为什么波拉尼亚敢对乌萨斯动手。

  因为在另一个世界当中的大波波和大毛开战的基础是当时许多列强都向大毛派出了干涉军,大波波并不是自己独自和大毛作战。

  也不知道是在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当中波拉尼亚的胆子更肥了呢?还是他们更蠢了呢?还是说这个波拉尼亚真的有“平独镇露”的实力呢?

  不过当靖远号即将抵达檀香山的时候,随着接收到了新的电报刷新了“世界新闻”,大家惊讶的发现..........波拉尼亚的军队居然还真的把乌萨斯联邦的部队给暴打了?

  什么情况?

  乌萨斯打不过莱塔尼亚也就算了,怎么连波拉尼亚也打不过?

  “殿下怎么看?”

  萨鼎铭把最新的电报收起来后试探着向李彻询问,海军此前同意向乌萨斯联邦出口16英寸级别大口径舰炮的技术这其中便有皇太孙的推动。

  可是如果乌萨斯联邦真的是一滩烂泥扶不上墙的话,那么皇太孙原本计划的用乌萨斯联邦来牵制西方的打算可就落空了。

  “冲突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的。”李彻以一种下论断的语气道:“乌萨斯人历史上虽然大多数的时候都在打烂仗,但是他们打烂仗的能力天下第一,国家的体量摆在这里,波拉尼亚也就是拿准了乌萨斯没有做好准备的空隙,应该还获得了西方一些列强的支持..........但是我想波拉尼亚很快就会同乌萨斯之间展开谈判了。”

  “那他们图什么呢?乌萨斯联邦动员起上百万的部队还是不难的,这些波拉尼亚人难道就真的为了那么一点争议土地要把自己的国家掷于危险的境地吗,爽一把就死?”

  “我想,这可能是波拉尼亚在替某些大国进行一番试探。”

  一个爽朗的声音在这个时候插了进来,李彻和萨鼎铭一起扭头看去,只见一个约莫50岁的中年人,一边捋着自己的山羊胡一边笑眯眯的走了过来。

  对于这个身上没有穿着军装的看起来和蔼可亲的就仿佛自家二大爷一般笑呵呵的中年人,李彻和萨鼎铭也微笑以对:“魏教授,这几天晕船的症状好些了吧?”

  “好多了,我这身体适应的比我想的还要更快一些。”被称为魏教授的人名叫魏危,是震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终身教授,以他的年纪来说现在能够担任终身教授可见能力之出众,很多他这个年纪的人连副教授都很难评得上,这次他也是参加海军条约谈判的代表成员之一。

  “刚才魏教授说,波拉尼亚可能是在替一些西方大国进行试探?”萨鼎铭接上了魏教授刚刚插进来的话题:“现在距离入港靠上码头还有一些时间,您学问高,不妨展开说说也让咱们这些粗人长长见识。”

  “不敢当,不敢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哪敢在殿下和将军面前卖弄书袋子,刚才也只不过是随口有感而发,毕竟乌萨斯联邦现在国内新学派和保守派都各自握有实质性的力量。

  现在双方彼此之间关系还算稳定,但是我想可能有些国家会觉得..........可以用一些外部手段来破坏这种稳定,毕竟乌萨斯联邦放在许多列强的眼中,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

  魏教授的这番话显然很有说服力,乌萨斯联邦国内的状况是个什么样子这个大家倒都有一些了解,就像这次他们派出访问大唐的访问团里,伊万诺维奇和亚历山大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很微妙。

  虽然魏教授表示自己只不过是随便推测的而已,但大多数人都已经纷纷点头认同,尽管魏教授并没有直接点出他觉得是哪个国家策动了波拉尼亚的冒险,但是许多人在心里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

  萨鼎铭甚至把目光投向了舷窗外停泊在码头上的一条舰体修长优美、拥有5座双联装15英寸马克一型舰炮、挂着圣乔治旗的战列巡洋舰的身上,这是刚刚驶入珍珠港的靖远号映入眼帘首当其冲看到的第1条主力舰。

  这条格外瞩目并且此刻已经停泊在码头上的巨舰自然就是维多利亚帝国手头吨位最大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也是今天在珍珠港内停泊的吨位最大的一条船。

  然而随着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投向这条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主力舰,靖远号上的官兵们也发现了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麻烦。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哥伦比亚海军给靖远号战列巡洋舰流出来的泊位正好处在这个码头上胡德号身前空出来的一个有些局促的长度不足300米的泊位,对于差不多220米长的靖远而言,这样的一个泊位可以说是相当极限,一般来说需要码头上的拖船协助船只停靠。

  可是,珍珠港方面却表示现在的拖船都在忙碌当中,他们还很“关切”的表示如果靖远号没有办法完成入泊的话,可以等待他们的拖船空闲下来之后来协助完成入泊。

  这就是故意要给下马威了。

  李彻在这个节骨眼上似乎并没有为哥伦比亚海军摆下来的下马威而担忧,他继续用似乎闲谈般的语气询问魏教授:“魏教授觉得..........波拉尼亚的试探结果会是如何呢?”

  “这种事情没有人能够打包票,不过.........以我对于乌萨斯人的了解而言.........”魏教授依旧是那副笑呵呵面带微笑的模样:

  “乌萨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特点就是吃软不吃硬,你要是对他们怀柔的话,他们可能自己就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但是如果你真的要趁着他们危难的时候踩上一脚的话.........乌萨斯人总是能够迸发出一些让人惊叹的能量的。”

  李彻在表面上虽然没有对魏教授的这番回答做出任何的评价,不过在心里他已经给这位自己老爹挑选出来的国际关系学的学者的评价上升了一个档次,应该说是这家伙的水平比自己想的要更厉害一些呢?还是说要感叹一下自己老爹看人的眼光实在是毒辣呢?

  魏教授的这番话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毕竟在此前的世界大战当中乌萨斯帝国实在难称有什么亮眼的表现。

  这个国家在上世纪后半夜克里米亚战争当中被维多利亚帝国暴打,在这场世界大战当中的表现更是完全把曾经欧洲宪兵的脸给丢完了,当下这个世界的人们看乌萨斯人可绝对不会给他们冠以什么战斗民族的称呼。

  哪有这么菜的战斗民族啊?

  李彻只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随后把目光投向了靖远号的舰长:“我们需要在这里等哥伦比亚的拖船吗?”

  留着大胡子的山东舰长笑呵呵的搓了搓手,捋起袖子亲自来到了舵机旁:“哪能耽误殿下的时间呢?”

  紧接着,这位看起来其貌不扬的舰长一边亲自微操,一边在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内连续下达了上百条口令,这条满载排水量超过3万吨的巨舰便如同变戏法一般在他的手中如同孙猴子的金箍棒一般如使臂指。

  在码头上原本幸灾乐祸的准备看着大唐皇家海军出洋相的哥伦比亚人有些错愕的目光当中,整条战列巡洋舰在不依靠任何拖船的协助下,稳稳地停进了这个相当局促的泊位。

第290章 条约谈判开始!

  李彻之前还在地球上的时候,在互联网上很喜闻乐见的一点就是看阿三和小巴的边防部队双方在国境线的边上比谁踢的高抬腿更高。

  那副吹胡子瞪眼咬牙切齿的也要把脚底板抬到脑门上面的比拼在外人看来。充满了滑稽和可笑,但事实上只有当事双方两国人自己清楚,这一切的原因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国家和国家之间是互相搬不走的邻居。

  大唐和哥伦比亚合众国之间虽然没有直接接壤,但是如果把双方在海上的势力范围也同样看作是“国土”的话,那么两国彼此之间也同样算作某种程度上的邻居。

  “邻居”之间在港口里的第1轮交流,就从这小小的泊位开始了。

  在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的舰桥上,虽然以维多利亚帝国前首相、现外交大臣贝尔福爵士为首的一批人员现在已经在岸上和哥伦比亚方面的接待人员一起正在享受愉快的酒会,但是以戴维·贝蒂为首的多位参会的海军高级军官却并没有选择在这个时候放纵。

  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保持待在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上,贝尔弗爵士一行人的行动只不过是烟雾弹,毕竟贝尔夫爵士并不是海军相关的专业人员,在接下来的谈判当中,虽然他是最终决定拍板的那一个,但是具体到技术细节上那就要依靠众多皇家海军的军官们了。

  刚才靖远号的“侧方位停船”可以说不仅仅是在哥伦比亚人的面前秀了一把,也同样是在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面前秀了一把,贝蒂面无表情的看完了这险些造成两船碰撞的“侧方位停船”之后,他不由的扭头问向身边的参谋:“在我们皇家海军当中,有多少船只的舵手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侧方位停船?小于驱逐舰的那些船就不用考虑了。”

  贝蒂的这个问题让那名参谋的cpu都快要烧起来了,因为顶头上次冷不丁的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之后,水兵们不太确定这位心眼并不是很大的第一海务大臣到底希望听到什么样的答案。

  “您希望我们有很多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吗?”

  “什么叫我希望我们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做得到就是做得到,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贝蒂有些火了,他的火气一方面是来自于眼前这个水兵的回复,而另一方面则是贝蒂心里其实多少也已经有了答案,只不过这个答案让他有些一时难以接受。

  而难以接受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贝蒂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皇家海军官兵的素质,恐怕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出众。

  起码就刚才露的这一手,在没有拖船的情况下操纵一条吨位如此巨大的主力舰完成入泊,无论是他以前一开始的旗舰雄狮号战列巡洋舰,又或者是接下来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和现在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这几条船上面的舵手和舰长显然都做不到这一点。

  一支军队的真正素质,很多时候就是从一些细节上面便能够看得清楚,作为曾经和大唐皇家海军的前身——大明皇家海军交过手的维多利亚帝国海军将领,贝蒂本来就对于大明皇家海军的评价颇高,因为从爪哇海海战当中的收尾阶段很好的体现了当时的大明皇家海军是怎么打败仗的。

  在人类的军事史上,很多能力出众的将领以及能打硬仗的铁军崭露头角就是从“打好一场败仗”开始的。

  简单来说就是败而不溃,这是很难的。

  悻悻的收回了自己的眼光后,贝蒂在心里暗道:“我和这些只有小学文化的水兵们说这么多干什么?这些家伙又怎么能够意识到我们现在正在面临两个什么样的对手?”

  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派出胡德号来参加这次的海军会议,本来的目的是要展现一下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军威,趁着哥伦比亚海军手头上新一代主战舰艇没有服役之前,好好的抖一抖威风。

  但是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贝蒂在胡德号上这一路上走来可以说是越看越心惊胆战。

  哥伦比亚合众国此前在他们这些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官兵的印象当中,确实是一支强大的后起之秀,但是在实际深入的接触之前,贝蒂对于其到底强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次胡德号途中停靠哥伦比亚补充燃油的时候,贝蒂就曾经数过码头上正在舾装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和岸上用于建造这种军舰长度达到270米的巨兽所需的多个大型船坞。

  这还仅仅只不过是哥伦比亚海军用于建造军舰的造船厂当中的一个,虽然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具体数据当初在被维多利亚皇家海军获悉了个大概之后,很快就对哥伦比亚海军所建造的这种如同“白象”一般的军舰大加嘲讽。

  (“白象”某种程度上特别指的是海军当中建造的那些吨位和造价相当惊人,但是战斗力却与之并不完全相称的军舰,典型的比如强盛级一等穹甲巡洋舰)

  虽然装备16英寸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确实很有可能是打不过装备15英寸舰炮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的,可问题在于,维多利亚皇家海军还能够建造几条海军上将?

  只要看看岸上的船坞和码头上正在舾装的军舰,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会清楚如果继续放任这样自由的竞争下去,未来的海洋将会属于哪个国家。

  再加上一个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就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大明皇家海军重新变得相当有活力的大唐,贝蒂现在越来越确信的一件事情就是,主动提出签订条约,大概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所作出的最明智的决定了,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把维多利亚皇家海军世界霸主的优势继续维持20年的时间。

  因此他明确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维多利亚帝国在这场谈判当中可以虚张声势,但是该妥协该让步的时候千万不能犹豫,这一纸条约签下来就是维多利亚帝国最大的胜利!

  -------------------------------------

  视线回到李彻这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入泊的时候小露的这一手对哥伦比亚人来说确实惊到他们了,在接下来的环节当中,他们并没有感受到有哥伦比亚人类似的专门针对。

  哥伦比亚人给他们准备了一间多层别墅供大唐的谈判团队休息,不过大唐这边自然是表示他们还是更喜欢睡在自家的军舰上。

  毕竟虽然随行的人员当中有前锦衣卫来处理一些隐蔽战线上面的麻烦,但是大家不可能真的指望那么一两个经验丰富的情报人员能够彻底的把这间屋子里面埋着的监听器什么的全部都给找出来。

  因此在岸上吃了饭之后晚上大家还是回到军舰上休息,反正对于3万多吨的战列巡洋舰来说停在风平浪静的港口里那是不会有半点在海上起伏的感觉,就像一路上在海上晕船的人晚上也能够有一个很不错的休息。

  只是多少有些倒胃口的是,就在靖远号所停泊的码头对面的一个码头上,停着一条看起来普通的邮轮,从这条邮轮主桅杆上面所挂着的菊花旗帜就能够看出,这条邮轮是瀛洲海军派来的。

  这次这些瀛洲人没有派出他们的主力舰,不知道是不是上一次在家门口被打怕了,害怕大唐在路上如果遇到了瀛洲主力舰就趁机就把这条船给干沉了。

  当然他们并不是唯一一个选择搭乘民用船只前来的,李彻在岸上看到了来自伊比利亚王国、翁法罗斯王国、尼德兰王国这几个手头上也有那么几条主力舰、但是海军规模和其他列强国家相比有显著差距的小国。

  这些小国也基本上都是乘坐民用船只来的,而且他们当中的许多甚至不像瀛洲那样专门包一条船,他们就是单纯的转乘民用航线,这些小国来到这里同样也是来参加讨论海军条约的。

  当然这些小国并没有上桌吃饭的资格,他们今天来到这里就是去坐小孩那桌的——这些国家都将不会有主力舰的吨位份额,因为这些国家都没有自行建造主力舰的能力,各条约缔约国只需要互相约束彼此不出口主力舰,那么这几个国家的海军主力舰发展就可以画上句号了。

  在短暂的两天休息以后,举世瞩目的檀香山海军军控条约会议正式召开,各国的海军代表团队纷纷围绕着一个圆形的演讲台落座,在接下来的谈判当中各国海军的代表将会先后登上这个原型演讲台上来进行发言,这感觉就像是那种八角龙的死斗一般。

  只不过一般在那些地下拳台的八角笼内进行死斗的,往往只不过是为了一些酒吧里面的赌注,而接下来在这个演讲台上面要决定的,这是各国海军在未来十几二十年当中的不同命运。

  各国的代表团团长此刻似乎都不约而同的在和手底下的人捂着嘴巴窃窃私语,那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拳击教练在最后上场前给选手灌输最后的技术指导一般,着实是相当有趣。

  虚伪且假惺惺的开场白闻之令人作呕,各国今天聚集在这里,明明是为了瓜分世界海洋权益,明明只不过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一起瓜分世界而已,而且大家前不久才一起组局打了场世界大战,不知道多少人的脑浆子都打出来了,结果现在上下嘴皮那么一碰,大家又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了。

  当然这些场面上的话都没有什么真正的营养,当结束了这些没营养的话题正式开始讨论起这个“海军军控条约”到底要怎么控的时候,那这简直就像是往滚油的锅里面倒了一大碗白开水一般,会场内部一下子就炸了起来。

  没办法,各国一开始的诉求差别实在是差的有点多。

  首先发言的并不是东道主哥伦比亚,哥伦比亚合众国是准备最后一个发言的,第1个登台的是贝尔福爵士,贝尔夫爵士首先拿出来的是维多利亚帝国所准备的A方案,在这个方案当中贝尔福建议各国只保留现在已经完工建造并且服役的军舰,所有一切还没有完工的正在建造的军舰通通拆毁。

  然后大家手头上的这些军舰的服役寿命以20年为单位来进行替代,比如说你有一条16年服役的主力舰,那么这条主力舰最少要服役到三六年的时候你才能够去建造替代舰来替换这条船。

  维多利亚帝国的这个方案刚刚从贝尔福爵士的嘴里说出来之后就立刻遭到了哥伦比亚的强烈反对。

  贝尔福爵士所提出的这个他们内部称为方案的建议浓缩成三个字就是“保存量”。

  说白了就是把各国手头上已经服役的军舰来作为谈判筹码,要求各国都要放弃正在建造当中的新一代主力舰,这也就意味着哥伦比亚海军要放弃那些马上就要到手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和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这他妈怎么可能?这两款主力舰当中进度最快的几条今年就能够交付,哥伦比亚海军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弃这几条船的!

  哪怕贝尔福爵士在a方案当中也提出了对于哥伦比亚海军的一种补偿方式——那就是允许哥伦比亚海军把他们手头上那几条在战争时期应急装备维多利亚皇家海军15英寸舰炮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恢复到16英寸舰炮的状态。

  但这显然不可能满足哥伦比亚海军的要求——毕竟在大洋的另一端大唐皇家海军的龙渊级战列舰都已经服役两艘了,哥伦比亚海军其实才是世界上最看中大舰巨炮主义的一支海上力量,他们是很难接受自己的对手所拥有的军舰比自己更大更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