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129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有鉴于这种高强度的嘴炮对各方来说都是一种煎熬,更何况各方代表团这个时候也都意识到他们需要更多的私下交流的时间与机会,因此各方都同意将原本定在三天后的第2次集体会议推迟到一周后举行,而在第1天的会议结束之后,停泊在珍珠港内的各国海军舰艇就已经开始纷纷向国内发送电报了。

  哥伦比亚的情报部门当然不会在这种时候袖手旁观,虽然他们对于在短时间内破译其他国家为了这次的海军会议所准备的密电并没有什么充分的信心,但是本着总归要展现出一个好态度的想法,他们还是尽职尽责的对停泊在珍珠港内的几国军舰上面的长波电台所发送的密电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试图破译。

  维多利亚、高卢、叙拉古等国所采用的电报都并不出他们的意料之外,这些国家都采取了全新的密码,海军情报局的电码专家表示这些新的密码不仅仅更换了密钥,就连加密方法都和此前世界大战时期所使用的密码完全不同,所以他们也很就破译这些电报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

  不过这位电码专家的语气一转,他表示不知道唐帝国是否是对他们曾经的电码过于自信,他们所使用的密码加密方式可以说是承袭了世界大战时期明帝国海军的加密风格,这一次他们只不过是更换了密钥而已,对于这样的加密措施,如果投入手头上所有的电码破译人员的话,虽然不敢保证能够把电报的全部信息都准确地破译出来,但是在一个礼拜的时间内把一些部分关键信息给破译出来,还是有希望的。

  电码专家的这番话可以说让哥伦比亚海军部大喜过望,如果能够获得唐帝国谈判团队和国内的通讯内容,那么对于自己这边准确的判断出唐帝国在这次海军会议当中的谈判底线将会大有裨益。

  有鉴于此,哥伦比亚海军情报局果断的把自己手套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了破译大唐的电报当中来,甚至就连一些原本不是情报破译部门的人,也被调过去帮助情报破译部门一起用计算尺协助计算。

  毕竟在这个没有电子计算机的年代,大量的运算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年头有些数学教授喜欢收一大堆学生,不为别的,就为了这些学生给他如同另一个世界当中战雷玩家给bvvd当黑奴一般的给他打计算尺。

  然而在6月2号的夜里,两个身上带着酒气的刚从岸上的军官俱乐部回来的人影登上了诺曼底号战列舰。

  这天晚上在诺曼底号战列舰大门紧闭的军官会议室内,高卢海军上将亨利·德·伯纳和高卢代表团团长、前殖民部大臣以及现在的参议员阿尔贝·萨劳用带着些许惊讶的目光看着穿着一身法国海军的军服登上诺曼底号的李彻。

  “真是难以置信,真没有想到殿下居然会以这样瞒天过海的方式来到我们的船上,而且居然还真的能够甩掉哥伦比亚人的监视............”阿尔贝·萨劳看着李彻以及他身边陪同随行的徐越明,这位也算是在政坛上见多识广的前殖民地大臣由衷的有些好奇:“您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很简单,我只不过和我的朋友一起伪装成两个普通的大唐皇家海军的军官,然后在军官俱乐部里面找到两位喝的伶仃大醉的贵国海军军官,把他们请到卫生间里面和他们交换了衣服之后就直接赶过来了。”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可是据我所知,哥伦比亚的情报部门一直派出一些人在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您这整个过程.........完全没有被他们发现吗?”

  李彻和徐越明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都是哈哈一笑:“在此之前,哥伦比亚的情报部门大概确实盯梢的几乎密不透风,但是这两天他们的人手恐怕有些紧张,撒开的网自然也就没办法做到密不透风了。”

  “他们的人手有些紧张?”

  虽然高卢人这边还有一肚子的好奇,不过李彻显然并不准备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讨论下去,他今天晚上来到诺曼底号战列舰上面可不是为了炫耀自家对哥伦比亚的情报战多么成功的。

  “我想我们今天晚上宝贵的时间应该是用于讨论一些更重要的话题。”李彻直接向伯纳上将问道:“在过去的世界大战当中我们两国虽然处在对立的阵营,但是实际上我们两国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上世纪中叶的时候,我们两国之间也是有过一段蜜月期的,因此今天晚上我来到这里,是希望能够捡起我们两国之间过去曾经的友谊,就像现在我国一些医疗人员对贵国进行的援助一般。”

  阿尔贝·萨劳肃容的点了点头,虽然李彻说的这些话算是场面话的一种,但这种场面话是那种能听得进去的场面话,李彻所说的这些情况全部都是属实的,高卢和曾经的大明之间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矛盾,甚至双方在世界大战期间都没有发生过实质上的交火。因此两国之间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可言。

  而在这种基础上,李彻在最后所特别提到的“医疗援助”对于高卢王国来说那就更是雪中送炭了。

  现在那该死的哥伦比亚流感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开来,尤其对于老欧洲人来说,这更容易让他们回想起当年黑死病时期的恐怖。

  而来自东方的中成药很快替大家驱散了一些黑暗的阴霾,虽然这种药物并没有办法完全治愈,但是对于哥伦比亚流感所造成的各种并发症却相当有效。

  现实的地缘决定了两国之间并没有直接冲突,再加上当下的雪中送炭,阿尔贝·萨劳认真的道:“殿下,今天来到诺曼底号战列舰上,是希望和我们谈些什么呢?”

  “当然是谈海军的份额了。”李彻双手一摊:“不然还能谈什么呢?我们总不能在这里聊第1次和女生见面的时候应该送什么花吧?”

  屋子里面的几位闻言都微微一笑,亨利·德·伯纳直言道:“我国的海军份额问题并不是这场会议的重点,毕竟高卢海军现在已经不是一支曾经的全球海军了,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主力舰,也不需要那么多份额,如果您是希望来寻找盟友和贵国共进退的话,您恐怕选错目标了,我国并没有打破平衡的想法。”

  “打破平衡?”

  李彻微微挑了挑眉,这些高卢人比自己想的还要更加警惕,他们大概是不想掺和到上三强的吨位撕B当中,对于高炉人来说不服维多利亚那是民族特性,而维持对叙拉古王国的力量平衡。或者保持一定的优势,那就是高卢的现时军备需求了。

  “我想各位可能会错意了,我们今天前来,并不是想要许诺支持贵国能够获得怎样的一个吨位,因为贵国实际上死死盯住的国家现在并不是维多利亚,而是同样在地中海的叙拉古王国,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贵国此次前来的谈判底线其实就是获得不少于叙拉古王国的海军主力舰吨位份额?”

  李彻这番话说出口之后就能够看到在他面前坐着的这两位高卢佬的脸色明显发生了变化,很显然,这两位大概是没有想到自己国家的谈判底线被这么轻易的就从别国的皇子口中说出来。

  阿尔贝·萨劳立刻向他身边的亨利·德·伯纳上将投去了质问的目光,那目光当中的涵义相当的明确——你们海军的情报保密工作难道都是透风的吗?连唐帝国都知道了?

  “请二位放心,这只不过是我的个人推测,我们并不是从其他途径得知了贵国的情报。”李彻这番安抚的话语并没有让两位高卢人放松下来,反倒让这两位更加哭笑不得,如果说不是情报泄露而是谁都能看得出来的话,那岂不是更完蛋了。

  “殿下此番前来和我们说这些,究竟是..........”

  “那看来我们猜的是对的了。”

  李彻装模作样的点了点头,他当然没有直接看穿高卢人底线的能力,这纯粹是从另一个世界当中照抄参考答案而已。

  “今天在这里并没有其他人,我们之间能够更加开诚布公的谈一谈吗?比如说我今天是想确认一下,如果贵国和叙拉古王国海军保留有相同吨位份额的话,贵国国内是否觉得在此前提的基础下海军的份额偏小一些反而更好?”

  阿尔贝·萨劳这一次的脸色倒是没有什么变化,不过没有什么外交经验的亨利·德·伯纳上将那副表情几乎是把“你说的对”这4个字写在脸上了。

第294章 上半场的中场休息(2)

  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如果说髮国大多数男人在二战当中的表现可以说把“摆”这个字表现到极致的话,那么髮国海军在躺平的道路上要走得更早一些。

  在这个世界当中的高卢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样的,在这场世界大战当中见证了发生在大西洋北海上的赫尔格兰海战和斯卡德拉克大海战、目睹了发生在东方的苏禄海海战、爪哇海海战以及两次巴士海峡海战之后,高卢海军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个真理。

  那就是海军的发展不是打打杀杀,海军的发展要讲究人情世故的,你整天想着打打杀杀,你看看这一场海战要沉多少船,死多少人?

  维多利亚、哥伦比亚还有大明/大唐这些国家海军的底子家大业大,在战争当中损失几个分舰队的船,也依旧不影响这些国家的海军规模依然骇人,但是高卢海军要是损失一个分舰队..........那这事实上就相当于已经丢掉半条命了。

  更不用说高卢在战争时期把大多数的资源都投入到了陆军的建设当中,海军的发展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规模上来说都是已经严重掉队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卢海军现在当然不会在幻想自己的海上力量能够对抗老冤家维多利亚帝国。

  事实上,高卢海军目前的舰队部署依旧沿袭了世界大战时期的部署方式,绝大多数的主力舰都部署在地中海方向,在世界大战期间的假想敌自然是哈布斯堡海军,现在的假想敌自然就转变成了叙拉古王国海军或者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

  因此高卢海军现在并没有保留很大规模主战舰队的需求,毕竟现在保留下来的这些主力舰当中,大多数都是在战争爆发前开工的了,眼下勉强还能算是当打之年,但是十几年后这些船肯定已经严重落伍,而这次各国所商谈的条约周期初步定为15年,15年后大家还要聚在一起,商量着条约续约的事情,而到时候海军的吨位还是能够重新商谈的。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向来说,高卢海军既没有迫切的海上压力,在未来也同样存在着调整舰队规模的空间,因此在当下高卢海军确实没有必要在吨位上争个长短。

  如果能够和叙拉古王国海军达成一定的默契,双方把自己海军主力舰队的规模都进行一定的控制,而不进行恶意的竞赛的话,那么两国海军只要保持堪比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的规模即可满足要求。

  至于在大西洋方向怎么办、面对维多利亚皇家海军要怎么办,高卢海军也有话要说的,我们在这方面可是吸取了唐帝国和哥伦比亚合众国在西太地区的交战经验,准备和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在大西洋上玩新时代的巡洋战争。

  所以高卢海军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要拿到一个很高的份额,在这方面的高卢海军事实上和叙拉古海军之间是有一定默契的。

  “我还是建议贵国追求更多一点的吨位。”徐越明接替李彻开口了,皇太孙今天晚上唱红脸,他自然就是来唱黑脸了:“巴拉特人不过是维多利亚人眼中的牲口,但是现在这些牲口一般的人组成的国家都已经能够拥有四条主力舰了,瀛洲他们现在更是试图保留6条主力舰之外,还要试图保留一条他们已经开工的大型轻巡洋舰。

  而且这两个国家手中准备保留的主力舰大多吨位都显著高于贵国和叙拉古王国的军舰,欧陆传统的海军强国到最后手头上的吨位份额比别人养的两条狗高不了多少,我想到时候这样的消息如果散播开来的话,二位觉得贵国国内的舆论能够接受这样的境地吗?”

  徐越明掰着手指头帮亨利·德·伯纳和阿尔贝·萨劳粗略的算了一下瀛洲和巴拉特海军目前手头上的纸面吨位,按照条约的规定各国的军舰所计算的吨位都是按照标准排水量来计算的,这也是各国首次明确且统一的确定了标准排水量的概念——指舰船包括船体、舰载设备、舰载武器(含弹药)、后勤物资、淡水和舰载人员,但不包括油料和锅炉水时的排水量。

  在现如今标准排水量的计算方式下,瀛洲试图保留的两型战列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吨一个在2.7万吨以上,另一个甚至几乎达到了2.8万吨。

  两条国王级战列舰虽然现在围绕着这两条船的残骸还在进行着激烈的嘴仗,但是这两条战列舰也同样有着2.5万吨的吨位,再加上一条自己开工建造的万吨级大型轻巡洋舰,瀛洲这几条船的吨位就已经在16万吨了。

  如果再把那条1万多吨的大型轻巡洋舰给算上的话,瀛洲提出来的这些条件如果能够得到保留,那么他们的海军主力舰规模将会超过17万吨。

  这已经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了,因为在另一个世界当中,髮国海军和面条海军最终在条约时期所保留的吨位份额也就175,000吨而已,换句话来说瀛洲海军所提出的要求相当于在另一个世界能够获得比肩髮意的吨位份额。

  在这个时空当中,李彻相信如果没有其他外部因素所干涉的话,互相取得默契的高卢海军和叙拉古海军恐怕所寻求的吨位也不会比这个高多少。

  毕竟人家动辄25,000以上,而你们两个国家手头上的主力舰大多也就两万二三,甚至还有一些的吨位可能都不足2万吨,几大海军强国里面也就你们两个还把前无畏部署在一线罢?

  这哪行啊?

  李彻今天晚上费了这些功夫来到了高卢海军的船上为的是什么?上三强今天都快把火星子给对喷出来了,结果你们这些老欧洲的就这样混日子享清福是不是?

  尤其是联想到这些家伙的轻浮能够一直享受到21世纪,李彻就觉得非常的不甘心,看看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哪怕到21世纪的上三常人民都是过着什么样的苦日子,内卷的内卷、填线的填线、要么就是被国内各种代表着资本的保险和贷款所支配的一生,从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老欧洲居然还能够歌舞升平,还能够躺在祖辈的功劳簿上面过好日子,这他妈能忍?

  于是李彻就准备好好的pua一下这些高卢人,除了从国家的面子角度来提的话,当然还需要从一些更现实的角度来说服他们。

  眼下高卢和叙拉古这两个国家药的份额越多,那也就意味着维多利亚皇家海军需要在地中海所投入的资源也就越多,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投入的资源越多,就意味着他们要从一些非重点地区抽调的兵力也就越多。

  “这里我们还给对方带来了一些我方进行火力测试时候所收获的一些经验。”徐越明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面摸出了一份文件,随后掏出来在桌子上往前一推:“贵国现在口径最大的舰炮也就是340毫米。

  但是叙拉古王国现在可是有装备15英寸舰炮的战列舰,更不用说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在地中海的舰队里面肯定包括布置一条装备15英寸舰炮的巨舰。

  根据我方对自己手头上330毫米舰炮以及420毫米舰炮的测试,在未来更大口径的舰炮相对于更小口径的舰炮来说在威力上的优势将会继续拉大。

  贵国现在在军舰的质量上并不占据优势,我想哪怕是要面对维多利亚帝国地中海舰队这一支偏师,我想贵国也需要有更大的舰队规模,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发生冲突的时候有足够的底气去妥善应对吧?”

  徐越明这番话简短的翻译一下就是——船这么菜还不爆兵,你的钱是准备用来赔款吗?

  这一套双管齐下也确实收到了成效,虽然截止到李彻和徐越明离开诺曼底号战列舰的时候阿尔贝·萨劳和亨利·德·伯纳都没有明确的进行表示,但是在这两人把相关的消息汇报回国内之后,一向喜欢在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对军费进行大刀阔斧般腰斩的高卢王国现在的首相,少有的认可了这份汇报的内容。

  很难说最终促使高卢人下定决心的到底是国家的面子还是“舰队质量”,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在李彻的这番夜访之后,高卢海军在接下来重新恢复谈判之后坚定的要求保留245,000吨的海军吨位。

  这样的吨位份额在高卢人看来才足够能够体现出高卢海军同瀛洲海军之间的差距,而是在原本基础上所多出来的吨位...........倒也并不意味着高卢海军准备建造更多的里昂级战列舰。

  里昂级战列舰依旧只是准备完工一艘,但是在保留的其他旧型战列舰问题上,这一次的高卢海军却准备要保留更多的份额——没错,虽然扩大了几万吨的吨位,但是并不意味着高卢海军需要开工新的军舰来补充,事实上他们只需要少拆几条船就行了。

  这一点和叙拉古王国海军有本质的区别,叙拉古王国在得知高卢海军提高了海军吨位的要求之后,想要复刻高卢海军相同的操作却要面对一个问题——你有那么多船吗?

第295章 能和北极熊搏斗的男人(bushi)

  哥伦比亚和维多利亚这两个国家想要把自己的狗给拉上桌一起吃饭,那李彻所想出的对策就是串通好其他的国家要求重新分肉。

  所以他才会首先找上高卢人。

  毕竟大家都知道,高卢人的一大特色是——我不管世界老大是谁,我他妈就是不服!

  这种民族性格以及高卢自身的外交政策确实非常适合将其作为一个打开局面的突破口。

  虽然高卢的政府肯定是希望在战争结束后尽量省钱的,但是没有哪个海军会觉得自己的经费太多,觉得自己的船太多。

  高卢海军的态度和高卢政府的态度就像是天平两端的砝码,李彻要做的只是在其中一册上面轻轻的点一下,而当完成了对于高卢的四两拨千金之后,对于参会的另一个地中海海军强国叙拉古王国..........李彻却并没有去继续游说。

  因为叙拉古王国的代表自己找上门来了。

  登船拜访的叙拉古王家海军的代表是一位名叫奥托·加图索的海军中将,这是一位看起来就很符合亚平宁半岛审美的健壮男性,虽然上了点岁数,但是依然可以看得出年轻的时候想必是一位相当风流潇洒的帅哥,搭配上快1米9的健壮体型以及这个姓氏,看起来就是一位能够和北极熊搏斗的好汉。

  这位来自亚平宁的好汉一上来就充分的展现出了叙拉古人的开朗性格,相当热情的上来同李彻握手:“很荣幸能够在这样一条功勋战舰上见到殿下。”

  李彻也同样哈哈大笑:“是啊,这条功勋战舰上面有些战绩还是得益于贵国的帮助才能在实战当中斩获。”

  这番别有深意的话,如果让普通人听到的话多少肯定会有些不太自在,毕竟李彻所指的是在上次世界大战后期叙拉古王国向哥伦比亚合众国出口军舰的事情,在哥伦比亚海军最需要高速主力舰的情况下,叙拉古王国伸出了援手,不仅仅把自己手头上最强大的快速战列舰租借给了哥伦比亚海军,更是把自己所获得的原哈布斯堡帝国海军所属的两条战列巡洋舰卖给了哥伦比亚海军。

  虽然那两条战列巡洋舰可能是世界上火力最弱的战列巡洋舰,但是毫无疑问这两条船对当时的哥伦比亚海军来说绝对算得上是雪中送炭。

  虽然说那个时候战争时期,双方处于两个阵营,叙拉古王国的所作所为自然无可厚非,但是理解你是一回事喜欢你又是另一回事,因此,叙拉古王国海军的代表登上靖远号之后并没有受到多么热烈的欢迎。

  好在这位名叫奥托·加图索的叙拉古王国海军将领性格明显相当的开朗,他似乎并没有注意到靖远号上面的微妙气氛,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故意忽略了这一点,这位加图索中将很是豪爽的拍了拍胸膛:“像这样一条强大的战舰能够在海战当中轻易的收拾哈布斯堡帝国的那些水上垃圾也就不奇怪了。”

  李彻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夸一下对方的心态很好,不过说到底叙拉古王国对于大唐来说也不是敌人,现在更是要稍加拉拢的对象,李彻你就没有继续在这种口舌之争上继续给对方上强度,他一边邀请加图索中将往里面走,一边仿佛闲聊一边表示:

  “说到强大的战舰,卡拉乔洛级战列舰给我们的印象也同样深刻,这恐怕是世界上第1条真正同时具备如此强大火力和优秀防护的高速主力舰,相比卡拉乔洛级战列舰,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虽然挂着快速战列舰的名头,但是被贵国海军真正的快速战列舰优秀性能衬托的就像是一群小丑,只能说卡拉乔洛级战列舰的表现,果然不愧为贵国海军军舰设计数10年以来的优秀结晶。”

  虽然同样都是装备15英寸舰炮的快速战列舰,但是卡拉乔洛级战列舰有着起码27节以上的速度,维多利亚帝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要比另一个世界地球上牛牛家的女王情况略好一点,但是也只能在非满载的情况下通过动力过载的方式勉强达到25节的速度。

  大家都是快速战列舰,可是双方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速度却远非同一个档次的,如果考虑到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在防护上的削弱部分,那么卡拉乔洛级战列舰在吨位并没有明显大多少的情况下,实现了速度和防护相对于伊丽莎白女王级快速战列舰的全面超越,你不能不佩服叙拉古王国的军舰设计师。

  “如果我是一位高卢人的话,那么殿下您刚才这番话大概已经让我笑的直不起腰来了。”加图索中将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幽默感:“听殿下的这番话,您难道也对我国海军军舰设计的历史也颇有了解吗?”

  “那是当然了,我是很青睐贵国海军的军舰设计风格的,相较于海军的作战能力来说,贵国的军舰设计功底长期以来都位居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最前列,这确实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从前无畏舰时代的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开始,贵国海军在海军的技术发展上就始终走在最前列,如果贵国的财政状况更好一些的话,那么世界上第1条无畏舰的桂冠或许有可能就会落在贵国的手中了。”

  加图索中将的耳朵里大概是直接过滤掉了“相较于海军的作战能力”这几个字,当他从李彻口中听到对于叙拉古海军军舰设计能力的赞赏后,他先是很是开心的连连点头:“是啊,全重型火炮战列舰的概念是我国最早提出来的,只可惜我国当时并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支持这种想法落实成现实...........”

  说到这,他的脸上也浮现出了无奈和落寞:“哪怕是现在,我们也要依旧屈从于现实,卡拉乔洛级战列舰绝对是一款杰作,但是我们恐怕没有足够的资金让卡拉乔洛号战列舰的三个妹妹也完工服役............”

  在见到这位加图索中将之前,李彻就在思考这些叙拉古人主动来拜访自己这边有什么目的了,见了面之后发现情况果然和自己预料的并没有多大的出入,很快话题就进入到了“没钱”上。

  经过和这位加图索中将在军舰上面的军官会议室内的一番长谈,李彻也彻底搞清楚了这些叙拉古海军代表前来拜访的目的,答案是这些叙拉古海军代表是希望自己这边来充当说客,希望自己这边能够劝说高卢海军和他们一起放弃在地中海的造舰竞赛。

  尤其是他们希望能够劝说高卢海军放弃建造其他的未建成的战列舰,给大战结束以来局势就不断重新升温的地中海局势降降温。

  加图索中将那边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在总的原则上叙拉古海军希望和高卢海军达成一定的互信,双方不再建造更多的新战列舰,大家彼此都通过精简舰队规模的方式来降低支出。

  可以说这样的想法其实和高卢海军此前的想法不谋而合,如果说高卢是在这场战争当中受伤太重的话,那么叙拉古王国就纯粹是自己的国家和国力都太菜了。

  不过叙拉古王国这边当然无法确定高卢海军的真实想法,所以他们决心要找一个规模足够大也足够强的国家来作为他们和高卢王国之间的见证者。

  这个比方怎么感觉像是两个国家要结婚一样离谱.........

  李彻在心里已经笑出声来了,如果说自己之前没有趁着夜色跑去PUA高卢海军,成功的说并改变了对方原本的计划和态度,那么事实上并不需要其他国家从中斡旋,叙拉古王国只要这边刚刚提出想法,高卢那边大概就能够同意。

  不过现在高卢那边被自己PUA下,现在这些叙拉古人 现在要面对的高卢海军,虽然不能说多没有进取心吧,但起码已经摆脱了摆烂的范畴。

  毕竟高卢海军还是有一些历史荣誉感的,决心要获得更大的吨位份额,这虽然会增加日后舰队的维护成本,但是这种舰队的维护成本的上升是可以预料到的,而多出来的这些份额想要用军舰的吨位来将其填满,高卢海军的花费..........反倒不会有多少钱。

  和很多人所想象的情况不同,哪怕是试图把自己的吨位份额提高到245,000吨的程度,对于高卢海军来说他们也并不用开工新的主力舰来补充上这些吨位。

  在当初获得了莱塔尼亚帝国的战利舰的补偿之后,高卢海军无畏舰及以上主力舰的吨位可就远不止24万吨多了,对于高卢海军来说,自己原本的舰队规模再加上获得的战利品能够很轻松的填满24万吨的空。

  而当李彻把这些消息好心地告诉叙拉古王国那边之后,叙拉古王国的这些代表却一个个都是一副天塌了的模样。

  之所以会露出这样的表情原因也很简单,那自然是因为叙拉古王国海军手头上可没有高卢海军那么富裕。

  别看卡拉乔洛级战列舰看起来风光无限,15英寸的大炮更是目前地中海当中的一霸,但可惜问题在于..........叙拉古王国除了卡拉乔洛级战列舰以外,可就没有其他的超无畏了,而卡拉乔洛级战列舰目前只有一条完成了建造,很可能也确实只会有这一条船完工。

  除了一条撑门面的卡拉乔洛之外,其他所有的船都是无畏舰,这本身就已经比较影响舰队的整体战斗力了,高卢海军那边好歹手头上大多数主力舰都是超无畏,然而对于叙拉古王家海军来说,无畏舰本身都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了。

  拥有13门主炮的叙拉古王国无畏舰如果说还能靠着火力密度,那么他们从哈布斯堡帝国那里所获得的战利品——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可就着实让人绷不住了。

  如果想要填满245,000吨吨的吨位,那么叙拉古王国海军就必须要捏着鼻子留下这些水下防护相当脆弱,炮塔的供弹系统设计的脑子有泡,一个三联装的炮塔只给配了两个弹药升降机。

  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叙拉古王国的这些人听到了李彻表示高卢王国不仅对于此前的吨位份额不满意,他们甚至还要把吨位份额进一步上涨(反正不用多花钱)的时候心情有多么糟糕。

  李彻这个时候见状又拿出了自己此前PUA高卢海军的话术,从和瀛洲海军进行的吨位对比这种关系到一个国家海军的颜面以及实际军事地缘现状的一系列说辞。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做这些事情简直就是抛媚眼给瞎子看,国家的荣誉和面子?这东西能值多少钱?如果这东西要是能卖的话那么叙拉古王国很可能就会把这两个东西给挂牌出售了。

  “我清楚贵国海军肯定觉得这样一来要保留的军舰质量实在是有些差,尤其是几条原本是哈布斯堡帝国的战列舰,但是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不也意味着贵国是最早备战下一代海军主力舰的国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