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这条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毕竟打杂的船各国的需求变化是比较灵活的,这种东西也不好具体的去量化,那样的话条约谈判的流程和内容都有些太多了,为了避免到时候造个037还需要再开个补充会议讨论一番,700吨以下的幼儿园和700~2000吨之间限制了武备和速度的船只数量就不加以限制了。
通常来说这两种类型的舰艇也不会对舰队决战造成什么影响的。
“最后,在我们正式开始巡洋舰吨位份额的谈判之前,我在这里先向大家介绍一个人,德川幕府将军的女儿德川明子小姐。”
李彻略微侧了侧身子,而此前一直坐在后面的德川明子也在这个时候适时的站了起来,她迈着大家闺秀所特有的优雅步伐来到了李彻身边站定。
“请各位允许明子先向老朋友打个招呼。”在各国代表或是茫然或是惊讶或是恼怒的目光当中,她优雅的向各国代表依次行礼后,将目光投向了坐在哥伦比亚代表后方席位上的几个瀛洲代表团的成员,她的目光尤其集中在其中一人的身上:“好久不见啊,昭仁殿下。”
第306章 条约初定
虽然顶着“皇太子”的名头,但是在这个以国家地位出发说话的时代,参加海军条约的几大国难道会在乎由哥伦比亚合众国一手扶持起来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国吗?
昭仁这个皇太子的名头,恐怕也不见得比非洲的某些部落酋长的儿子在这些大国的眼中地位能高到哪里去。
所以虽然昭仁皇太子为首的瀛洲代表团带着一种“让世界各国正视今日之瀛州”的想法被哥伦比亚合众国带上来参加这次的海军会议,但实际上此前压根没有任何国家正眼看过他们。
虽然瀛洲也在这次海军的会议当中分到了差不多17万吨的主力舰吨位,但是谁都知道他们能够获得的主力舰吨位完全是仰赖于哥伦比亚合众国,因此,在德川明子主动向他打招呼之前,没有几个人向他投来关注的目光。
不过现在,他倒是终于如同自己出发前那般得偿所愿的“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了,只不过此时此刻昭仁却又偏偏希望大家都不要看他。
他很清楚自己现在脸上的表情有多么的难看。
昭仁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样的场合上再一次的见到德川明子,在此前的几次会议上,德川明子并没有现身,虽然此前的时候瀛洲的情报部门就得到了些许的传闻,幕府那边要派人也出席这场海军会议,结果此前几轮会谈的时候都没有见到,所以昭仁原本以为这个消息只是空穴来风。
结果没有想到,在这样的场合下自己不仅真的见到了幕府那边派来的人,而且幕府派来的居然还是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个白月光。
原本看着德川明子同唐帝国的那位皇太孙之间亲昵的一些细微举动——无论是明子起身时候所投去的目光,还是李彻在明子踩上演讲台的台阶时扶在她腰间的那只手。
仅仅只是通过这些细微的肢体动作,昭仁就能够确定自己朝思夜想的明子肯定已经在床上向那位皇太孙婉转承欢了。
那原本应该是我的女人!
是从小和我一起长大,我从10年前就开始喜欢的女孩!
是原本要随着公武合体嫁给自己的女孩!
结果现在..........现在他只能坐在这里看着自己的白月光和另一个可恶的男人举止亲昵,德川明子这个女人显然已经忘记了过去的情谊,她已经完全投身于唐帝国了!
面对德川明子的问候,昭仁面色难看的不发一言,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他不知道自己说的话对于瀛洲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对于盟友哥伦比亚来说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不做也就意味着不会出错。
德川明子眼见昭仁居然连直接回应的胆气都没有,原本德川明子还准备好了一番说辞准备当面嘲讽昭仁,结果没有想到这个家伙居然都不敢正面回应,做好的准备就像是遇到了棉花一样,这让明子多少有些不太高兴。
毕竟今天太孙殿下就在身边,德川明子原本可是要打算好好的在太孙殿下的面前把国仇家恨和昭仁一下子给算清楚。
至于为什么明子那么想要整治一下昭仁,打一个比较简单通俗的比方,舔狗眼里的女神在和心上人进行双人运动的时候打电话给舔狗,这可是play的一环啊。
不过今天明子出席会议终究是为了正事,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让昭仁不快活,于是接下来明子向参会的各国介绍了现在德川幕府的现状,并且指出了现在的瀛洲政权是哥伦比亚扶持起来的傀儡政权,德川幕府才是瀛洲的合法政府。
接着,德川明子又介绍了幕府海军手头上的兵力,当然在这里说的自然不是幕府海军原本的那几条巡洋舰,在德川明子的口中,幕府海军的兵力自然要已经算上那几条已经移交给他们的“重巡洋舰”。
然后,德川明子话题一转,首先对着李彻狠狠的拍了一通彩虹屁,大概意思就是幕府和大唐都是热爱和平的,在此前的海军条约谈判过程当中,并没有使用一些小手段来获得条约份额之外的主力舰。(说到这还特别的看了一眼维多利亚和哥伦比亚)从这一点就可以证明德川幕府以及大唐是真的希望能够在会议上寻和平。
接着德川明子表示,出于为了未来西太地区的稳定和和平的角度考虑,德川幕府愿意申报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舰队总吨位份额,并且在接下来除了正常的舰队轮替之外,不会增加舰队规模。
哥伦比亚和瀛洲这边的代表原本是准备在明子说完话之后就马上反对的,原因很简单,对手主张的就是我们需要反对的,唐帝国在这个时候把德川幕府给推出来,肯定是想..........
等一下,他们说的是巡洋舰?
德川明子的这番发言让哥伦比亚代表这边有些懵了,因为按照前面李彻自己所提出的关于巡洋舰的条款来看,非条约国购买吨位不超过万吨,口径不超过210毫米的巡洋舰是不受到什么限制的。
既然本来就不受到什么限制,那么德川幕府现在主动申报他们的海军规模,并且要求把德川幕府的海军也同样在条约的框架内受到与其他签约国一样的限制..........这种事情从会议精神的角度来说也是应该鼓励的,而不是应该反对的。
因为人家主动要求限制自己的规模啊!人家一来没有要主力舰,二来还主动要求限制他们的巡洋舰规模,这他妈简直就是楷模啊,你还反对个什么,你要怎么反对?
反对他们主动要求限制自己舰队的规模,要求他们一定不要签署条约?大规模的去采购巡洋舰?
唐帝国的葫芦里面究竟在卖什么药?
不对!
哥伦比亚代表团里面终究还是有聪明人的,有人在这个时候终于反应了过来:“他们是想要通过把德川幕府拉上条约的方式,间接的让我们承认或者是接受德川幕府依然是瀛洲的合法政府........至少是合法的之一!”
一句话就让周围哥伦比亚代表团的众人如梦初醒。
原来在这里等着我们呢?
原本唐帝国和哥伦比亚对瀛洲问题就有巨大的分歧,由于双方的分歧实在是难以统一,所以此前哪怕是停战条约当中,双方也只是在停战书上写上了“搁置争议维持现状”。
如果哥伦比亚同意德川明子刚刚说的那番发言,那就意味着幕府政权的合法性在眼下这个状态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但是如果哥伦比亚不同意明子刚刚的发言,那人家既然都不是条约的签约国了,在条约时期不能买战列舰,还不能买巡洋舰吗?到时候鬼知道大唐会借着瀛洲搞多少重巡洋舰。
这下子一根筋变两头堵了。
德川明子的这番奇袭可以说确实把哥伦比亚人给打的有些措不及手,这也正是李彻真正的目的,在条约当中占一点口径上的小便宜、建造军舰的时候在吨位上偷偷超标一点...........这些都只不过是“小道”。
那什么是“大道”?
他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大概就能够和“大道”沾上点边了。
法理这种东西,你不主动争取,那就没有现在没用,不代表以后没用,而且这种东西在关键的时刻是属于“我可以不用,但是你不能没有了。
哥伦比亚代表团那边为此进行了紧急讨论,不过哥伦比亚这边对于今天的这场奇袭确实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最终他们还是默许了德川明子在今天所做出的发言当中的请求。
大唐和哥伦比亚双方其实就是在进行一场赌博,双方一个赌法理这东西在可以预见的几十年内的未来派不上用场,而另一个则是在赌这东西是可以派得上用场的——说不定明天就用上了。
当然哥伦比亚这边比较好说话的另一个原因大概也是在经过了前面几番难缠的谈判和交战后,对于这场几乎是马拉松般的海军军控条约谈判对于各国代表来说,都已经是一种巨大的消耗甚至是折磨了。
如果哥伦比亚在这个问题上选择非要较这个真,那难保大唐不会同样反手拿纪伊王国来说事,给海军主力舰的谈成果全部推翻。
事已至此,那就先这样吧。
昭仁亲眼目睹了瀛洲“最亲密的盟友”在这种关键性的问题上丝毫不在乎他们王国的态度,此前因为自己在瀛州特殊的身份地位而和哥伦比亚这边的军政要员打交道的时候,并没有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蔑视。
而现在当他代表一个国家的角度参加这种会议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这个世界当中真正的强国对于他们这样的小国而言的那种恶意。
“殿下,忍一时风平浪静,这明显是唐帝国和幕府串通起来要给我们难堪。”
“是啊,殿下,幕府那边现在是真正意义上的丧家之犬,他们现在甚至没有自己实际控制的地盘,哪怕把他们的女儿送到了唐帝国那位皇太孙的手里...........”
瀛洲纪伊王国这次随同一起出席会议的几个人在这个时候也只能努力的去安抚昭仁,毕竟他们没有办法改变哥伦比亚合众国的意志,那么他们就只能改变自己的意志了。
只是这些人当中有一个并不清楚昭仁和德川明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本来是要劝皇太子的,可是话从嘴里出来之后昭仁就他妈更破防了。
自己当初舔不到的女神是送到别人手里的玩物(反正昭仁他是这么理解的),这才是最让人道心破碎的。
幕府今日的插曲只是这次海军条约谈判过程当中的一个小小的注脚,不管怎么说,各国对于巡洋舰的谈判。并没有太受到这个小小的插曲的影响而很快的步入到了正轨,并在接下来对一系列舰艇的吨位份额做出了划分:
维多利亚帝国、哥伦比亚合众国、大唐帝国、高卢王国和叙拉古王国重巡洋舰总吨位150000吨:180000吨:180000吨:80000吨:80000吨。
维多利亚帝国、哥伦比亚合众国、大唐帝国、高卢王国和叙拉古王国轻巡洋舰总吨位为190000吨:150000吨:150000吨:70000吨:70000吨。
维多利亚帝国、哥伦比亚合众国、大唐帝国、高卢王国和叙拉古王国驱逐舰总吨位为150000吨:150000吨:150000吨:55000吨:55000吨。
维多利亚帝国、哥伦比亚合众国、大唐帝国、高卢王国和叙拉古王国潜舰总吨位为52700吨:52700吨:52700吨:32000吨:32000吨。
五大海军强国这次趁热打铁的一口气把重巡洋舰,轻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的吨位份额都给敲定了下来,可以说是一口气把另一个世界当中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当中的大部分事情一次性给定了下来。
不过关于巡洋舰相关的条款相较于另一个世界当中的伦敦海军条约还是有一些比较显著的区别的,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关于重巡洋舰的相关条款。
在如今刚刚初定的檀香山海军条约的条款里,对于重型巡洋舰,各国只划分了总的吨位份额,并没有具体划分各国应该建造多少艘重巡洋舰,虽然理论上来说重巡洋舰应该是在万吨级,但是这细微的区别也必然会在接下来造成一些影响。
毕竟各国海军当中从来都不缺乏有一些聪明人,无论条约的条款制定的再怎么完善,也总有人想要从里面钻点空子出来。
其中最重要的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的吨位划分,明显能够看得出来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同哥伦比亚海军以及大唐皇家海军之间在需求上的区别,勤务任务相当繁重,而且手中在快速舰队的实力上有显著优势的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更看重轻巡洋舰,而另外两家呢就几乎是快要把“舰队决战”这4个字写到脸上了。
PS:和朋友喝酒搞得又晚了,睡到凌晨起来码字也只来得及更一章,我先睡一会儿,少的回头补上。
第307章 海军条约签完就完了?
“这下恐怕是没有什么超级驱逐舰了。”李彻在海军条约最终关于驱逐舰和潜艇的相关内容被敲定后,他莫名的有了一种“新时代正在到来”的感叹。
说实话,最终关于驱逐舰的相关条款,各方的意见分歧依旧很大,哥伦比亚海军在这方面是最无所谓的,大概是因为他们参战的时间要比另一个世界的灯塔更长的缘故,哥伦比亚在世界大战期间整整建造了200多条平甲板驱逐舰。
虽然哥伦比亚海军造的这些平甲板驱逐舰的性能很平庸,长得也不怎么好看,但是驱逐舰这玩意向来是数量远比质量更重要,因为驱逐舰造的太多,本来封存或者说退役一部分驱逐舰就是哥伦比亚海军预定当中的事情,反正他们的要求就是和上三强当中的其他两个在驱逐舰数量上相当就可以。
作为目前世界第一工业国,现在的哥伦比亚可不是另一个世界当中21世纪时期连个星座级护卫舰都造的磕磕绊绊、举国上下只有纽波特纽斯造船厂里面那一个船坞还能造CVN、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武备废弛、文恬武嬉的“空心菜”。
现在的哥伦比亚可是经过世界大战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实力的最强工业国,他们有充足的信心,在接下来面临新的武装冲突乃至战争的时候继续像这次世界大战当中这般迅速的生产驱逐舰。
毕竟驱逐舰这个东西又不像其他的大型军舰,建造周期很长动辄以年为单位来计算,这种建造周期以星期为单位的小学生不值得哥伦比亚海军大费周章的去锱铢必较。
但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就不一样了,他们对于自己保留的驱逐舰吨位倒也没有特别高的需求,毕竟驱逐舰这种小型舰艇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同样保有量巨大,而且这年头的千吨级驱逐舰续航力有限,皇家海军维持在殖民地的存在主要依靠的还是轻巡洋舰。
但是维多利亚帝国毕竟地处欧陆边陲,高卢的驱逐舰规模对维多利亚帝国来说很重要,毕竟在这次的海军军控条约签订前的一大前提就是解散协约国这个军事联盟,高卢人现在连维多利亚可疑的盟友都算不上。
两国之间的距离就隔一个不列颠海峡,虽然高卢曾经沉迷的绿水学派一度严重影响了他们主战舰队的建设,但是你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绿水学派这个东西他是真恶心人啊,恶心自己人更恶心敌人!
维多利亚帝国作为在过去几十年里没少被这玩意恶心的一方,怎么会对驱逐舰不加以重视?
所以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是非常希望控制各国驱逐舰部队规模的,而相对应的高卢海军就很不喜欢控制驱逐舰队的规模。
李彻对于驱逐舰的观点和哥伦比亚合众国是差不多的,这种在这个时代海军当中的地位也就比像蜉蝣一样的鱼雷艇级别更高的轻型舰艇不能说是速生速死吧,起码在未来第2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一两年的时间迅速就能刷出很多来,在海军假日时期对于保留大量的驱逐舰理论上并不具备特别大的意义。
但问题是这是针对大唐和哥伦比亚,或者至少也得是维多利亚帝国这样的国家而言,高卢王国显然在未来并不具备这样的底气,因此,他们自然更希望于在平时便储备足够规模的轻型舰艇编队。
维多利亚帝国的代表团在私下里同李彻他们进行了接触,希望大唐这边能够出面说服一下高卢王国,毕竟有的话大唐说了,高卢可能能听得进去,但是维多利亚帝国说了,高卢肯定听不进去。
于是萨鼎铭在午饭时间借机会和高卢代表团团长进行了一番私聊,萨鼎铭以过来人的身份并且拿出了当初元山之战的时候当时还是大明皇家海军的雷击快艇部队的表现。
“不列颠海峡只有那么点宽,条约当中并没有限制700吨以下的大型鱼雷艇,贵国完全可以建造一批远洋鱼雷艇用于应对大西洋方向的安全挑战啊,哪怕是三四百吨的鱼雷艇也足够对不列颠海峡乃至维多利亚帝国的沿海地区构成威胁了,建造一条驱逐舰的经费足够建造好几条这样的鱼雷艇,这才是既省钱又高效的国防发展路线啊。”
最终不知道究竟是因为元山一战的真实战例放在这里说服了高卢人,还是因为战争结束过后高卢现实的财政困难限制了他们,总之高卢海军最终还是认可了大唐给出的建议。
相较于另一个世界当中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在这个世界里,檀香山海军条约的签订速度要快得多,在8月中旬的时候所有海军条约的相关细则事实上都已经成文,接下来各国的法律专家以及海军和政府高层针对条约的内容又再次进行了逐一的审查,并最终在9月15日,各国的代表团在檀香山正式签署了《檀香山海军条约》。
随着各国代表团的代表们共同执笔在条约上签字,在这颗星球上自从上世纪末开始,伴随着飞速发展的海军技术革命而带来的一系列螺旋上升的海军军备竞赛终于在此刻暂时画上了句号。
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是人类海军技术跨越最大的几十年,技术迭代最快的年代里,甚至能够出现军舰还在造船台上施工的时候就已经要面临下水即落伍的局面,而海军的各项子系统也在这些年当中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进步——
火炮从前膛炮发展到后装炮,从架退炮发展到管退式速射炮,发射药从黑火药发展到栗色装药再到无烟火药、炮弹和鱼雷里面的装药从黑火药进化到KU味酸再到现在的梯N梯甚至是黑索金;
装甲从铸铁装甲发展到康邦装甲(钢面铁甲)、从铸钢发展到镍钢、从初代的表面硬化装甲发展到现在的二次渗碳表面硬化钢和延展性和韧性都更出色的高弹力钢等等;
至于动力系统从三胀式蒸汽机发展到蒸汽轮机,火控设备从简单的六分仪到光学测距仪、再到结合了火控台、变距盘等等复杂设备共同构成的现代火控设施,军舰的速度从原本的十几节发展到现在的30节以上,交站的距离从早期的两三千米发展到现在差不多都能达到2万米的程度,这是人类军事发展史上真正“技术爆炸”的年份。
现在这个技术爆炸的年份被人为的强行踩上了一脚刹车,虽然从纯粹的技术角度来看,哪怕仅仅只是火炮时代的原价值主义水面炮战的发展也还远未达到尽头,按照这个势头下去顶多10年以后装备18吋乃至20吋的舰炮,吨位少则6万吨多则七八万吨的巨舰出现在海面上也不是什么怪事。
但可惜的是,就像人类孱弱的身体素质没有办法支撑准确的控制全自动射击的全威力步枪弹一样,人类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基础无法支撑这样的巨兽在这个时代落地。
但是,所谓的条约时代,所谓的海军假日,绝不仅仅是这一纸控制各国海军吨位的军控条约签订完毕之后就万事大吉了,真正的条约时代,事实上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多国条约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双边条约共同构成的。
李彻等人准备踏上从檀香山回国的靖远号的时候,魏危教授一行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各国对于包括西太地区以及印度洋地区一系列岛屿和海域的控制以及划分、各国在哪些地方是可以进行武装、可以进行要塞化而在哪些地方又必须保持非武装状态,这些都是要详细讨论的。
虽然此前在安克雷奇条约当中规定了包括琉球在内的一系列岛屿在接下来20年之内不得进行要塞化,但是除了琉球之外的东南亚地区以及南亚地区的许多岛屿。在接下来应当保持什么样的状态这都是各国资金需要花时间磨出来的。
而这些各种各样的条约在一起才是条约时代。
“帝国主义的感觉真好啊..........”
李彻在离开檀香山之前的时候,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会场上所摆放的一幅巨幅世界沙盘上,这张沙盘上的颜色划分和大众认知当中的世界地图出入巨大,因为这张沙盘上面的颜色事实上是各国的势力范围,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参与海军条约谈判的五大强国之间共同瓜分世界的可视化体现。
以这个世界上除了五大国之外的许多国家以及民族的角度来看,他们所生活的土地就这样被列强粗暴的用颜色和旗帜像切蛋糕一样分割,这当然是一种蛮横的霸权。
但是,目睹过另一个世界当中历史的李彻无比庆幸的是从大明到现在的大唐,他们至少始终坐在餐桌旁而不是躺在餐桌上。
从延平在这场战争当中的遭遇就能够看出,我们只要露出一点点的疲态,外面的那些豺狼虎豹就恨不得分食我们的骨肉、吮吸我们的血液。
好在大唐没有输。
他不由的又想起了《三体》当中托马斯·韦德所说的那句话。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野兽的獠牙不会因为海军假日的到来而消失,斗争和竞赛向来不会终止,野蛮的竞赛时代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各国带着镣铐跳舞、在八角笼局限的范围内搏斗的时代了。
“殿下你刚才说什么?”
“没什么,明子。”李彻笑了笑:“我只是感叹,一个新时代就要来了。”
第二卷 海军假日
第308章 巨兽争雄(1)
当靖远号再次回到松江港的时候,李彻已经看到了停泊在港区码头上按照条约要求来到这里等待拆解的巨兽们。
这些巨兽在建造的时候曾经集结了大明帝国工业以及技术的精华,每一条巨舰在下水的时候都被寄予了对于海洋霸权的无限期望。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