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140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作为亲自经历了海军条约谈判的亲历者,同时更是作为在另一个世界当中留学过的穿越者,李彻很清楚条约里面有很多可以钻的空子。

  除了此刻在两人面前的这份存在于图纸上的700吨级小型驱逐舰之外,条约当中另一款不受吨位限制的舰艇,就是标准排水量不超过2000吨的巡航舰了,按照条约的要求,这种舰艇的最大航速不能超过20节,同时所配备的76毫米及以上的火炮不能超过4门。

  是的,是四门而不是四座,如果你要是放两个双连装的火炮,那就只能放两座,这个关于火炮数量的限制和条约当中未来新造的条约战列舰以及条约巡洋舰的规定一样,是按照火炮管子的数量来数的。

  在另一个世界当中,USN便建造过按照这种标准限制之下不受条约数量限制的舰艇,战舰世界的玩家想必对此肯定是非常熟悉的,那就是“伊利”级炮舰。

  长100.13米,宽12.88米,吃水3.45米,标准排水量2000t,满载排水量:2340t。

  侧舷主装甲带90毫米(预留了位置但并没有装配);机舱部位装甲32毫米;弹药库上部装甲25毫米,侧装甲51-76毫米;指挥塔装甲102毫米,顶部32毫米。

  配备4门单管152mmMK 17型舰炮,4座4联装28mmMK 1型机关炮,也就是芝加哥管风琴,除此之外还能够携带1架OS2U翠鸟水上侦察机。

  动力采用了2座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燃油锅炉,2台帕森斯齿轮减速蒸汽机;主机输出功率6200马力,最大速度20.4节,12节下的续航力可以达到8000海里。

  虽然这条船跑的确实不快,但是就2000吨的船体来说炮战能力真的算不上弱了,四门六寸炮的火力不是任何同吨位的驱逐舰能够挑衅的,如果装上装甲带的话,那哪怕是吨位更大的那些特型驱逐舰或者是超级驱逐舰,也很难说能够在炮战当中打赢这玩意。

  毕竟现实世界不是战舰世界,人有装甲你没装甲,人有六寸炮你只有五寸级别的火炮,那打起来就是吃亏。

  但是这玩意从始到终都只造了两条,抛开后来条约到期没有限制这一点不谈,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舰艇本质上只是一种优秀的殖民地炮舰,而对于灯塔来说就那一点海外殖民地海军正常的作战舰艇就能够覆盖了,根本用不上这玩意。

  不过这东西对大唐来说倒是一款很适合用于沿海以及东南亚群岛海域进行巡逻巡航,把其他执行此类任务的巡洋舰和驱逐舰解放出来的舰艇。

  如果是类似伊利级的东西,建造个10来艘左右也不是不行,去干一些类似后世056的活,对于海军来说,这样的小动物也是很可爱也很有用的..........

  李彻脑子里还在这么想的时候,他就看到了程明娜从自己的挎包里面掏出来的另一份显然要更潦草一些的草图。

  说实话,如果不是在被召见之前就搜过身,就这一根筋的姑娘这突然掏包的举动,那几乎差点就让李彻身后的几个护卫被哥伦比亚的警察附体。

  不过李彻在看到设计图的时候,还是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殿下,您觉得这个怎么样?这可是我那天回去之后,晚上突然迸发了惊世智慧构想出来的军舰!”程明娜嘿嘿地笑着,看着李彻脸上惊讶的表情这姑娘甚至有些自豪的挺起了自己36F的胸膛。

  “这些是弹射器?”

  “是的,火药动力弹射器。”

  “那这几个红色的铅笔画出来的是?”

  “这几个是吊车。”

  “弹射器..........吊车.........”李彻认真的沿着图纸数了一圈之后:“5个弹射器?4个吊车外加..........6架飞机?”

  程明娜点头如捣蒜:“一开始我也想过塞上4门150毫米舰炮,搞一个低速的装甲炮舰出来,但是这种军舰完全没有什么设计难度,而且这种低速的炮船能够执行的任务很单一也并不重要,就算专条约的空子造了一些,也不会对敌我海军的力量对比造成哪怕稍微重要一点的影响。”

  “所以你这个是..........2000吨级的水上飞机母舰?这么小一条船,有必要要布置那么多的弹射器吗?”

  “恰恰是因为吨位比正常的水上飞机母舰更小,所以才要布置这么多的弹射器,因为尾部那个可以对水上飞机进行修理的机库只能容纳一架飞机,所以其他5架飞机都被直接放在弹射器上,这些弹射器既是发射装置,也是这些飞机的收容装置。”程明娜答道:“当然这种舰艇也不仅仅是水上飞机母舰那么简单,这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舰艇,您注意这条船的尾部...........”

  说着,程明娜站起身来俯下身子用手指向图纸,汹涌澎湃的前装甲仿佛一下子就晃到了眼前,女孩子身上的轻香也随之扑面而来。

  李彻下意识的向后躲了躲,他此前对于这个妹子都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于她的前装甲,毕竟往日里朱妙云也算得上是凭E近人,只是没想到今天强中更有强中手。

  不过很快他的思绪就被程明娜手指所指的地方吸引了注意力:“您看这种巡航舰的尾部,我故意把这种巡航舰的尾部甲板建造的和700吨级的小型驱逐舰的后部甲板一样高,这样我们的小型驱逐舰就可以直接靠在这种巡航舰的尾部来补充一些物资。”

  “2000吨的船要带6架飞机,就算能够进行补充也补不了多少吧?”

  “小编队之间补充一些干货还是可以的,考虑到在热带活动,700吨级的小驱逐舰上面恐怕都塞不下哪怕是小型的冷库,但是在这些巡航舰上面是可以设置冷库,保留一些新鲜蔬菜什么的,而且专门用于给这些小型驱逐舰和巡航舰进行进一步补充的补给船完全可以当做无武装的民用船只来建造,理想情况下,应当是构建起一套三级补给体系,最大程度地弥补这些舰艇体型不足的劣势。”程明娜的这番话让李彻对她又更加刮目相看了一些。

  这个时代能够考虑到士兵居住条件和日常使用环境的设计师并不算很多,很多设计师在空间或者是重量上遇到问题的时候,总会选择拿成员舱的空间来开刀。

  再苦一苦水兵,骂名我来担!(另一时空某南胖的官兵:阿米诺斯!)

  不得不说这条2000吨能够带6架水上飞机的巡航舰真的是非常的亮眼,李彻在此之前是真的没有想过从这方面来钻空子——因为在另一个时空当中没有人钻这样的空子。

  说白了还是世界各国长期以来对于海军航空兵的认识还是不够充分,大多数时候间战期各国对于水上飞机的认知基本上都停留在侦察方面。

  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侦查的话,那么普通的巡洋舰上面携带的那么一两架水上飞机也够用了,哪怕进一步有侦查要求的,专门建造那么一两条能够多带几架水上飞机的航空巡洋舰就是。

  有必要在那么小的军舰上带那么多飞机吗?2000吨的船说到底毕竟还是一条小船,抗风浪的能力是不怎么样的,恶劣海况下,这些被布置在弹射器上面的飞机很可能会被海浪打坏。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这种担忧其实就像某些国家的海军因为自己所处的海域经常会因为恶劣天气或者是海雾等条件而视野不佳,因此在主力舰的设计上更偏重于近距离交战,但是在实际的战争当中使用的时候就会发现——真到了天气状况非常恶劣的情况下,大家一般都不会出去打仗的。

  真到了这些巡航舰上面的飞机可能会被海浪打坏的程度,难道那些寻常的轻巡洋舰和重巡洋舰就能够有效地运作水上飞机了吗?

  但是反过来,如果在间战期真的造一批这样的船.........那无论是巡航警戒还是在战争时期撒出去恶心敌人都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要知道二战的时候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同学哪怕用零式水侦都能够攻击甚至是拦截B17轰炸机,也就是零式水侦实在是太烂了,换一个性能正常一点的水上战斗机,其实都能够给南太地区的未来敌军岸基航空兵造成不小的麻烦——毕竟在另一个世界当中至少岸基战斗机就严重的暴露出了行程不足的问题,所以在战争前期许多B17以及其他的轰炸机是根本没有战斗机护航的。

  “殿下,这些船只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可不仅仅只局限于南方,在北边一样能够大展拳脚的。”程明娜继续补充道:“尤其是在未来我们需要夺回瀛州的作战当中.........这些小型驱逐舰和巡航舰几乎是登陆团队和后勤团队最佳的伴随护航兵力,既能护航也能绞肉!这样就可以把我们的兵力给解放出来,甚至我觉得这些舰艇可以解决我们海军新一代驱逐舰乃至巡洋舰的选型问题。”

  “新一代驱逐舰和巡洋舰的选型问题?”李彻挑了挑眉:“这几条小船还能够左右这个?这又从何说起?”

  程明娜开始掰起手指头数起来:“按照条约的规定,我们总共保留18万吨的重型巡洋舰的吨位、15万吨的轻型巡洋舰的吨位,以及15万吨的驱逐舰吨位。

  虽然数量上看起来似乎并不少,尤其是重型巡洋舰的吨位大部分其实都是空着的,但是轻巡洋舰的吨位和驱逐舰的吨位大部分其实都已经被我们现役的舰艇给占据。

  虽然这些舰艇当中相当一部分在未来的十年之内将会被陆续的替换,但是总的来说留给我们新造的军舰吨位是有限的,比如我们手头上有10万吨的吨位,如果拿去造1万吨的轻巡洋舰,那我们就只能造10艘,但是如果我们去找5000吨的轻巡洋舰,那么我们就能够造20艘。”

  “我大概听明白了,其实就是海军内部存在数量和质量的路线之争?”

  “完全正确,殿下。”程明娜道:“目前争议最大的主要在重巡洋舰和驱逐舰上,条约规定重巡洋舰的最大吨位是1万吨,如果我们建造万吨重巡的话,那么我们最多能够拥有18条重巡洋舰。

  但是有人提出我们完全可以建造只有三座双联装210毫米舰炮的‘最小型’重巡,如果我们能够把标准排水量控制在6900吨,那么我们就能够建造26条重巡洋舰。

  同样的,在驱逐舰的问题上,未来三年之内,我们大概有5万多吨的驱逐舰空额,而条约规定的驱逐舰最大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2000吨,如果我们建造2000吨的驱逐舰,那也只能建造25艘,但是1500吨的驱逐舰就可以建造33艘。”

  说到这,程明娜摊了摊手:“我也不太清楚究竟数量和质量哪一个更重要一点,这二者对我们而言其实好像都挺重要的,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它注定是一个很难两全其美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海军在最恶劣的情况下,可能要同时面对两个和我们体量相当,甚至比我们规模更大对手的时候。”

  李彻缓缓的点了点头,海军的质量很重要,但是某种程度上海军的数量要更重要,在他所穿越的另一个世界当中,灯塔这个地上天国手上那只看起来依旧天下无敌的海军正在面临着严重的兵力缩减,不仅在质量上被他们的强敌所挑战,就连在舰队的数量规模上都越来越青黄不接。

  均衡数量和质量是任何时期任何人都会头疼的问题。

  “所以如果我们批量建造这种700吨的小型驱逐舰,我们就可以把许多驱逐舰的职能给解放出来,这样我们的驱逐舰就可以集中去建造那些2000吨的大型驱逐舰,这些大型驱逐舰将会比那些千吨级的驱逐舰有更强的火力更远的航程,一定程度上这些大型驱逐舰在面对其他千吨级驱逐舰的时候,甚至可以扮演小型巡洋舰的角色。”

  “然后让这些驱逐舰再承担一部分巡洋舰的职能?把巡洋舰的兵力也给解放出来一部分?”

  “然也!”程明娜得意的道:“如此一来,两难自解!”

第320章 射向蓝星旗的利箭(5)

  “潜光,你怎么看?”

  待到某“按F上车”的美女设计师离开之后,李彻再次拿起了桌上留下的设计图,他今天来本来是想要对自己印象当中的“大唐版千鸟级水雷舰”进行“拨乱反正”的,结果没想到反过来自己倒是快要被说服了。

  “殿下是问设计呢,还是问战略呢?”

  “先说设计吧,700吨的船要扛120毫米,甚至是150毫米的舰炮,就算长宽比不是很高,恐怕也算不上是一个特别优秀的炮击平台吧?”

  “殿下,我的父亲也曾经在海军当中服役,您知道他当初是在哪条船上服役的吗?”

  “你父亲?”李彻估算了一下徐越明老爹的年纪:“那你老爹应该是在铁甲舰时代末期和或者是前无畏时代初期在海军服役的?他在某条战列舰上面服役吗?”

  “不,我父亲是一个很平庸的人,所以它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二三线的舰艇上服役的,我小的时候他开玩笑对我说你老爹我是在海军的养老院里面干活,他待的最久的一条船,是海军的扬武级撞击巡洋舰。”

  “撞击巡洋舰..........”李彻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还是第1次听到这边的人谈论起这个相当古老的舰种。

  “殿下知道这种军舰吗?”

  “知道,诞生在铁甲舰时代的一种特化的巡洋舰,因为那个时候的鱼雷武器相当原始,而火炮的射速普遍相当缓慢,就给了这种小型巡洋舰诞生的机会,这些撞击巡洋舰装备少量的大口径重炮,这些大口径火炮可以击穿当时铁甲舰的铁甲,同时坚守锋利的撞角可以给吨位是自己几倍的铁甲舰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李彻对于撞击巡洋舰的熟悉程度显然有些出乎徐越明的意料之外,毕竟这哪怕在当年也是一种相当冷门的舰艇,而时至今日更是已经退出海军的战斗序列快30年了。

  毕竟在速射炮诞生之后,这些最主要的攻击手段是用自己的冲角进行撞击、最大化的为了压低造价的撞击巡洋舰大多都是木质船壳外面包一层铁,在新时代的火力面前完全谈不上有什么生存性可言,再加上鱼雷武器日趋成熟,这种军舰也迅速地消失在了海军的战斗序列里。

  徐越明真没想到李彻不仅知道而且了解的那么详细。

  李彻看出了徐越明眼中小小的惊讶,他在心里暗笑——可不要小瞧21世纪互联网上摸爬滚打出来的“菌糜”啊!

  “那殿下既然知道这种舰艇的话,那么倒也好说了,我父亲当初服役的那条撞击巡洋舰的排水量不过1350吨,那个年头没有标准排水量一说,这1350吨是常备排水量,如果算作标准排水量的话那么还要更轻一些,在这么小的吨位上安装了两座重量达到25吨的260毫米25倍后膛炮,以及4门120毫米30倍后膛炮。

  虽然说那个时代的火炮技术水平完全比不上现在,但是单从重量和堆彻武器的程度上来说,小船扛大炮向来不是什么新鲜事。”

  李彻也点了点头,也就是眼下这个时代舰种的功能分类更清晰了,小船扛大炮的行为越来越少见,放在上世纪末,小学生扛着大姐姐的武器上战场那可不要太常见。

  徐越明所说的扬武级撞击巡洋舰的性能指标几乎和另一个世界当中的超勇级撞击巡洋舰完全一致,而在那个时代,可不仅仅只有这些撞击巡洋舰会采用这么重的武器配置。

  就比如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大名鼎鼎的致远号巡洋舰,区区2350吨的吨位,但是却能够安置下一座双联装和一座单联装使用阿姆斯特朗炮架的210毫米架退炮,另外在侧弦还布置了两门150毫米35倍架退炮。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以上的火力并不是致远号的极限,大清因为没钱所以在买船的时候砍了火力配置,致远号在设计的时候是三门210毫米舰炮和4门150毫米副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口径火炮。

  毕竟在上世纪末的时候,对于很多国家来说二等甚至三等巡洋舰就是他们海军的绝对主力了,因此这些军舰要被迫跨级承担一些主力舰的职能,那就只能尽量往上面装大口径火炮了。

  而现在这种700吨的小型驱逐舰,其实也不过是同样恢复了上世纪末的一种设计风格,更小的船向上一级承担更高一级军舰的职能,这在以前并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我觉得其实两座双联装105毫米舰炮的火力方案已经很强了。”李彻思考了片刻之后道:“毕竟哥伦比亚海军手上大量的那些平甲板驱逐舰也就装备了四门四英寸(102毫米)舰炮,而且大多数也只能在同一侧同时投入其中三门。”

  “设计师可能是考虑到未来的火力会升级吧,至少从我军的角度来看,在战争末期服役的驱逐舰就已经普遍把120毫米火炮来作为主炮的标准配置了,南洋舰队里面那些提出这种小型驱逐舰方案的军官们一开始可是想要塞120毫米的联装炮塔的,虽然这个要求可能有些不太容易实现,但是也可以看出对于火力的追求。”

  是啊,那可真的是太追求了,叙拉古王国正在准备计划建造的新一代驱逐舰在1600吨的吨位上也就准备配备两座双联装120毫米舰炮,大唐的1500吨驱逐舰是准备配备4座单装120毫米舰炮,而规划当中的2000吨级驱逐舰则是计划配备三座双联装120毫米舰炮或者4座双联装120毫米舰炮两个版本,前者有两座鱼雷发射装置,而后者只有一座,算得上是一个重雷装,一个重炮装了。

  “哥伦比亚海军在未来肯定也会建造更大更强的驱逐舰两座双联装105毫米的共鞍舰炮在实际的交战当中,不见得能够比美国平甲板的驱逐舰上面的三门102毫米炮强到哪里去,所以105毫米和150毫米的小型驱逐舰都建造一些是有必要的,150毫米舰炮的主要价值在于让敌人的驱逐舰投鼠忌器,就算效率偏低敌人总也要考虑这是一条有150mm炮的船。”

  “那看来在设计上你同样也被说服了?”

  “相对于设计上的合理性来说,属下认为这些小型驱逐舰更重要的是要抓紧时间。”

  “抓紧时间?”

  “要么不造,如果决定要开工的话,那么一口气就要开工足够多的数量。”徐越明道:“我的意见是,等到我们手上的驱逐舰吨位基本快造满的时候,在短时间内突击性的开工几十条这样的小型驱逐舰。”

  “集中突击建造?”

  “是的,而且不是在现在。”徐越明道:“首先从技术上的角度来说,现在军舰的动力系统几年就是一个样子,这种小型驱逐舰本身在各方面都要尽可能地抠出重量来,推迟开工的时间有利于我们使用更先进的动力,这样可以用更轻的重量来实现更快的速度。”

  李彻很是认可的点了点头,他是知道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同学除了千鸟级水雷舰之外,在战争后期还造了一大批海防舰,比如说什么丙级海防舰之类的,这种海防舰的标准排水量也就740吨。

  从吨位上来说其实和现在规划的小型驱逐舰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但是在火力上却只配备了两门120毫米的甲板炮,几座三联装的96式25毫米高射炮和一些水雷和反潜的深水炸弹之类的,甚至都没有安装鱼雷——尽管理论上在舰体中部是有能够安装鱼雷的空间的。

  至于为什么在吨位相当的情况下武备要明显差出一个档次,除了这些海防舰本身就不需要太强的火力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海防舰使用的动力都是复古的三胀式蒸汽机属于是体型重量很大的同时输出的动力还很可怜,唯一的价值大概就是可以烧煤,而不用担心缺乏石油导致船只停摆,但是这也让这些海防舰的最大速度只有不到20节。

  二者之间的这种差距,本质上就是先进的蒸汽轮机和落后的三胀式蒸汽机之间的差距。

  “那你所说的集中建造.........是考虑到到时候其他国家反应过来会给条约打补丁来堵上这个漏洞吗?”

  “是的,英明无过殿下。”徐越明由衷的恭维道,相对于他以前的那些上司,他真的很喜欢殿下这种提拔自己既是伯乐又是知己的人,很多问题,自己只要稍微点一下殿下就能够领会意思。

  “其他国家是不会愿意看到我们像这样通过专条约的空子获得那么大的利益的,但是我们这种军舰也确实不违反条约的要求,他们能做的就是在反应过来之后,用条约的修正案来堵上这方面的漏洞,所以从我们开始建造这种军舰到其他国家提出修正案来堵上这种军舰之间的时间就是我们的窗口期。”

  徐越明道:“考虑到前期必然要先建造几条船来进行测试,在不确定我们的那些老对手会在多长时间以后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如果把前期先行建造的几条船看作第1批次,那么大概我们接下来建造第2批次顶多到第3批次的时候,他们肯定就能够反应过来了。”

  “我还想用这种船细水长流的来给造船厂多维持一些产业工人呢。”李彻缓缓的摇了摇头,他明白徐越明说的是对的,各国在条约时期打补丁的速度是很快的。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同学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就曾经想要通过建造万吨级的轻型航母来规避航空母舰的吨位限制,但是随着其他国家迅速把这个漏洞给补上,砧板最后还是按照航母吨位走的,可以说是浪费了1万吨的吨位造了一条不怎么好用的轻型航母。

  但同样条约也是相对尊重“既成事实”的,以大唐的体量就算其他国家后面用补丁把这个漏洞给补上,已经建造好的小型驱逐舰那是不可能再拆掉的,顶多从打上补丁开始到条约作废这段时间不再建造类似的小型驱逐舰而已。

  因此这些小船也确实需要集中建造。

  “这便是你说的战略角度,是么?”

  “是的,只不过这样一来,可能就需要殿下先去安抚一下南洋舰队当中的那些军官们了。”徐越明看了看此刻依然被李彻捏在手里的图纸:“看来殿下是很中意这些小家伙的。”

  “算是吧,虽然这些小东西不怎么起眼,但是对于我们海军来说,这些小家伙也算得上是我们弥补同维多利亚以及哥伦比亚两国海军实力差距的宝贵手段,对于这样的船我自然是喜不自胜。”

  “那殿下不如给这一款小型驱逐舰命个名吧。”徐越明道:“出于我上面所说的这些原因,这条小型驱逐舰大概是没有办法走正常的招标和建造流程了,所以干脆殿下你来给这条小型驱逐舰首舰起个名吧。”

  “起个名..........”李彻一瞬间脑海里蹦出了不少有些无厘头的想法,比如说这个小型驱逐舰既然体型这么小的话,那么就叫381型驱逐舰?(维内托:喂!)

  又或者这种小型驱逐舰,在如今的地位有些类似于056,那干脆就叫056型驱逐舰?

  不过最终他还是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无厘头的想法都通通的从脑海当中赶了出去,这是一条寄托着婆罗洲上面的百姓以及官兵们复仇的愿望的军舰,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但这条军舰小小的身板上凝结的却是沉甸甸的期望。

  这种期望不应该被混杂其他的东西,虽然哪怕自己开了这样的玩笑,其他人估计也看不出来。

  “就叫利箭吧。”李彻道:“让这一款小型驱逐舰,在未来成为射向蓝星旗的利箭。”

第321章 来自乌萨斯的爆炸性新闻

  “爷爷让我去监国?”李彻看着自己手上刚刚收到的中旨:“皇帝他老年痴呆了?”

  “你这话说的如果传出去的话,可多少有点大不敬了。”

  负责传旨的朱妙云很是夸张地表现出了一副“这是碰都不能碰的话题”的表情,然后两手随意一摊:“你难道不想感受一下把整个国家掌握在手里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么?就当买车提前试驾了。”

  “这能是一回事吗?”李彻说实话都有一些想要爆粗口了:“我亲爱的公主殿下,自古以来,你有什么时候听过监国这种事情能有什么‘掌握一个国家’这样的爽点?”

  “嗯.........好像在我以前看过的某些小说里面...........”

  “哪里的小说?”

  “X江的..........好吧,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只是看点女频小说打发时间,不许用这个来笑话我!”

  朱妙云立刻做出一副哈士奇指人.jpg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