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毕竟谁都知道哥伦比亚在上一次的世界大战当中虽然理论上是战胜国,但他们的海军给人的感觉就是除了规模值得一说之外,好像除了中间抱着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大腿取得了一场堪称逆转性的大捷以外,在战争后期手握大优局面的情况下硬生生的被唐军逼和,这自然就让很多国家对于哥伦比亚海军不免看轻了几分。
而对于有心在国际上有更多话语权的哥伦比亚来说,尽量扭转这种印象就变得极其重要,短期内想要通过在新的战争当中的表现来扭转这种形象自然不大可能,所以哥伦比亚海军又准备重新拿出大白舰队的套路,正所谓一朝鲜吃遍天。
他们这一次不仅仅派出了自己手头上最强大的南达科他号战列舰和列克星敦号战列巡洋舰,尽管此时的南达科他号战列舰和列克星敦号战列巡洋舰事实上并不具备完全的战斗力,放在日后按照北约标准来评价的话,这顶多只能算得上是形成了初始战斗力,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两条巨舰开出去耀武扬威。
为此,哥伦比亚海军甚至专门给南达科他号战列舰、列克星敦号战列巡洋舰以及随行的两条奥马哈级巡洋舰喷涂了大白舰队同款的白色复古涂装。
维多利亚帝国作为巴拉特曾经的“宗主国”,虽然事实上巴拉特联邦能够从维多利亚帝国独立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维多利亚帝国在这场世界大战当中的损耗太多,国力已经压不住巴拉特内部的独立力量。
但是至少在表面上,维多利亚帝国把巴拉特联邦的独立做得很漂亮,算是相当体面的“和平分手”,而且巴拉特联邦在独立之后也依旧保持了同维多利亚帝国的良好关系以及紧密联系,并且依旧把自身看作是不列颠联邦国家的成员。
所以维多利亚帝国这一次同样派出了很高规格的出访舰队,两条可以称得上是现在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荣耀以及门面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自然是当仁不让。
不过可能是考虑到两条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再怎么被誉为完美的均衡之猫,毕竟扛着的还是15英寸的舰炮,在装备18英寸舰炮的下一代战列舰完工之前,维多利亚帝国选择再加上两条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4条装备15英寸舰炮的主力舰提醒全世界,谁才是全世界拥有最多15英寸舰炮的国家。
高卢海军手头上最强大的里昂级战列舰目前还处在低速建造当中,短时间内这条战列舰是不会完工的了,在檀香山海军会议当中高卢海军就派出了自己手头上的诺曼底号战列舰,不过高卢海军也清楚,上一次派出诺曼底号战列舰在其他国家的各种吨位更大、性能更强的战舰面前那那真的是一点排面都没有。
只不过此前的时候高卢海军尚且能够接受自己在上三强面前没什么排面,毕竟国家的实力和地位摆在这里,欧洲国家普遍都是很擅长“从国家实力地位角度出发”来进行谈话的。
可是这一次参加巴拉特联邦的海上阅舰式,特么巴拉特这样一个国家手里面居然有两条巴伐利亚,那两条已经被命名为维拉特和毗湿奴的战列舰拥有比整个高卢海军手头上任何一款主力舰都要更加强大的战斗力和口径更大的火炮。
事实上,高卢海军当中有一部分人认为哪怕是3万吨级的里昂级战列舰,拿着16门340毫米舰炮也不一定就比28,000吨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更强。
比不过上三强的船那高卢海军也认了,可要是比不过巴拉特海军的船,这多少有点让高卢海军难以接受,就算出动诺曼底号战列舰,和那两条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放在一起对比的话也明显要矮一头。
在这种情况下,高卢海军最终灵机一动,他们选择派出了“伏尔泰”号战列舰,也就是高陆海军从莱塔尼亚帝国手里所获得的三条战利舰之一,也就是原来塔尼亚帝国公海舰队的国王级战列舰。
虽然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两条瀛州海军的国王级战列舰就已经被大唐皇家海军手里最强大的龙渊级战列舰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的在家门口给图图了,但是国王这样的战列舰输给龙渊这样的超级战列舰不丢人,而且高卢海军开着莱塔尼亚帝国的战利品去参加巴拉特海军的阅舰式,也算得上是彰显高卢王国的胜利。
虽然用这种有些投机取巧的方法照顾了自己的面子问题,但是每当这个时候高卢海军就格外的羡慕叙拉古海军,虽然高卢海军的整体平均舰艇质量是明显要比叙拉古海军更强的,可是人家的手里有卡拉乔洛啊,人家开着卡拉乔洛去参加巴拉特海军的阅舰式,那和巴伐利亚放在一起比是真的不丢份儿,根本不需要用这些花里胡哨的手段。
相比较于那些要么展现实力要么投机取巧的欧美国家,大唐这边一共只派出了两条船,一条战列舰和一条轻巡洋舰,毕竟大唐和巴拉特的关系其实也微妙的很,虽然双方之间在此之前并没有什么恩怨,但是巴拉特显然很愿意同维多利亚帝国绑在一辆战车上,所以巴拉特海军自然也算得上是大唐皇家海军的半个假想敌。
对于这样的假想敌,大唐只派出两条船那是因为大家彼此之间并不熟,所以不会格外热情,但是派出的这条战列舰是龙渊,那这代表的就是大唐某种程度上的警告了——别以为有了两条巴伐利亚印度洋就属于你了,在龙渊面前巴伐利亚算什么?
虽然大唐是所有这些国家里巴拉特联邦唯一的一个与之相邻的国家,但是从海上绕行过来确实要比那些直接穿过地中海走苏伊士运河的要更远一些,也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跨过最起码一个大洋的哥伦比亚的路程更远,不过他本来就决定要cos大白舰队招摇过市,路程远一点,广告效果更好一点。
因此当龙渊号战列舰终于抵达加尔各答的时候,大唐这边的出访舰队才发现他们是倒数第2个抵达的。
什么你问倒数第一哪个?这还用问?
也就是加尔各答港在战争时期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出于备战需求,给整个港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扩建工程以及航道的疏浚功能,否则的话这次这么多国家共同参与的阅舰式各国海军的船想都停到港口里面都是一种奢望。
不过饶是如此,整个军港里面此刻的已经被挤得满满当当,除开预留给哥伦比亚海军的那几个泊位以外,大唐皇家海军的一战一巡便只能委屈先停在港口的角落里了。
要知道巴拉特海军的四条主力舰当中的三条今天可都不在加尔各答港,为的就是给到访的其他国家的舰艇腾出泊位,而如今港口里面唯一的一条巴拉特海军的战列舰,便是阿耆尼号战列舰,也就是曾经著名的阿金库尔号那个拥有7座主炮塔的多炮塔神教的圣物。
“还真别说,从一个刚成立的国家角度而言,这巴拉特海军也算是一步登天了,照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以后少不得在印度洋上给我们造成不小的麻烦。”
随着龙渊号在港口的码头上停好,一名大唐皇家海军的上校看着远处那条已经换上了一身巴拉特海军涂装的阿耆尼号战列舰,以及在这座港口里面的许多较为现代化的设施,一时之间颇为感慨的和自己身边另一位军官讨论起巴拉特海军来,并且在讨论当中对于巴拉特海军未来的发展和威胁进行了极大的肯定
“都是捡维多利亚帝国留下现成的剩饭,就他们还给我们找麻烦?”然而在他身边,作为这个小小的出访编队的指挥官的章少将在听闻了两人之间的一番交流之后,却不知从何时开始就出现在了这里,并且很自然的融入进了两人的话题当中:“就巴拉特海军现在那些官兵的素质啊,他们这些船将来不要着火就行了。”
“将军,你未免有些太贬低巴拉特海军了吧?”
“就是,咱们海军初创的时候,条件可还没有他们好呢,虽然现在被条约限制暂时只能有四条主力舰,但是日后巴拉特海军的发展速度和强度都是不容忽视的.........”
“他们用煤油洗甲板。”
“..........”
“..........”
章将军的这一句话就把那两个教官给噎在那里了,这些巴拉特的水兵真的是维多利亚帝国带出来的吗?这作风怎么感觉像是乌萨斯帝国带出来的一样?
煤油这个东西,用来洗甲板那当然洗得很干净,可以说从清洁夹板的效果来说这玩意非常的好用,毛子就很喜欢用这个东西,无论是这个世界的毛子,还是另一个世界的毛子,因此不出意外的毛子海军的失火事故的概率几乎是世界各大海军当中最高的。
顺便多提一句,也正是因为毛子海军一直以来的这种作风,所以直到现在莫斯科号巡洋舰到底是怎么沉没的都很难说,这并不是要替毛子挽尊,因为死在敌人反舰导弹的手里多少是要比死在自己水兵在弹药库里面抽烟引发火灾把船给烧掉更死得其所一点。
这些巴拉特海军的水兵用这种方式来清理甲板,他们真的经受过军建消防和损管的相关培训工作吗?
然而,就仿佛章将军的话语里有什么魔力一般?下一刻,便有人注意到了这加尔各达港的码头泊位上,怎么........好像有黑烟?
-------------------------------------
PS:鸡块的那个回答我发到下面了,回头我修改正文内容发到后面,如果没看到的话,大家刷新一下。
以下为鸡块同志对J10CE薄纱阵风的锐评:
其实,这个事,往体系方面分析,这个思路是对的。
但是一分析体系,什么ZDK-03+歼-10C高于EMB-145+阵风,就会看着装备硬件分析,就属于军迷一到专业领域,就惯性露怯了。
其实这个事,最关键的不是预警机,是RWS。
阵风的那个SPECTRA综合电子战系统,其实是很好的东西:
整套系统有:
3个覆盖120°的激光讯感测器
3个覆盖120°的雷达讯号侦测器(两个在前鸭翼的前方,一个在尾翼)
2个红外线导弹警告侦测器
3个使用主动电子扫描天线的电子干扰器(两个在进气口前方,一个在垂直尾翼底部)
4个模块的干扰箔条投防器(能根据需要对付的雷达波长修改条箔长度)
*但问题是,电子战除了靠硬件外,还靠软件。
硬件是骨架、是肌肉,很重要,但再好的硬件,也要有软件作为神经束和血管,才能发挥作用。
美军为什么仍然是“强敌”,仍然难缠,难缠在于美军始终在黄海/东海/南海方向和PLAAF/PLANAF保持高强度接触,而在这个高强度接触中,美军有RC-135U、EA-18G等飞机携带NGJ吊舱,可以对我军飞机的雷达信号予以收集,记载频段信号和频谱特征。
这个收集,就像是构建一个“指纹库”,然后经过后方频谱作战中队的处理,将这个指纹库转化为可被机载计算机识别的数据库信息,载入前方的作战飞机当中。
这个处理,到目前AI时代后,是可以根据大数据,对观测到的数据做处理,得到似然函数,最后在战场上推测频谱和雷达波形特征的。
这个东西,本质上依然是顶级强国之间的军用AI对抗,印军它没有,包括法军也没有,只要最简单的机器处理,SPECTRA这个系统,交付至今十几年也没有升级过硬件了。
而美军,目前可以保证约10天左右,向前沿提供一次更新的频谱库信息,以保证前线部队在“电子竞技”中精确识别对方飞机和导弹雷达的频谱信号,获得作战先机。
AESA雷达普及以来,由于其具备波束捷变、功率根据侦察需要灵活可调,且甚至某些先进战机具备双波段雷达硬件等一系列特点,LPI这种搜索模式被广泛应用——相比传统雷达的单目标跟踪/边搜边跟等模式,LPI搜索使搜索雷达主瓣更难被跟踪、也更难受到干扰。
换句话说,歼-20如果是个夜战中的人,你打手电筒,就是正常灯珠大亮的手电,你开雷达发现对方的同时,自己也在夜空中变成灯塔。而歼-20用的手电筒,就是不可见激光,它戴上先进热成像设备,就能看到红点指在你身上,而你是看不到的。
这时候你就需要RWS动态更新的数据库,来捕捉歼-20的“不可见激光”的具体特征,然后调整雷达告警参数,争取能够早发现歼-20的雷达。
这就是电子战动态演进的过程。
美军为什么喊频谱战,喊这个概念多厉害多漂亮多关键多值得投资,不只是为了要钱,而是因为现代战争的复杂程度,早就决定了,频谱决胜——电子战你赢不了,那你手里无论拿着什么硬件,都别想赢。
北约托美军之福,包括法军在内,应该是共享一个频谱库的,这个频谱库信息可能是来自和我军的前沿接触,也可能是来自间谍,总之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漫长接触、跟踪,对对方电子战和雷达侦察手法的记录、判读和归类、整理,直到最后形成“熟悉”,收集的资料多到形成“库”。
但如果要访问北约的这个频谱库,印度空军一定做不到。
阵风卖给你,就是卖给你时候的硬件,数据库或许会有,但也是阉割版,NATO的机密信息不可能开放给印度。
甚至,以印度空军军购的德行,他们一定是在法制甚至俄制战机的软件更新上,省了钱——因为印度人觉得这不重要,可以省。
是啊,平时看起来,是不足以作为政绩,没有那些所谓的硬件光鲜亮丽。
战时呢?
所以同一架阵风,在北约体系下,不仅仅是有北约的硬件,所谓E-3啊,乱七八糟电子战机支持,更是有在成千上万次的空中对抗/接触中形成的经验和数据库体系,有完整的频谱作战中队、RWS程序动态升级机制……简而言之,一个真正的强国才能支撑的空中作战保障体系。
*印度有吗?
印度理工的程序员,可以像美军频谱作战中队一样,每10天就给IAF的所有飞机更新一次周边国家空军作战飞机的雷达信号特征吗?
印军能掌握中国先进AESA雷达使用LPI模式指引PL-15E超远距离射杀的信号特征、作战流程,并对此形成电子战反制和反反制吗?
哦,他们的预警机上天都开应答机,所以必然没有。
所以,PAF的歼-10C,可以用AESA雷达,在预警机引导下。以LPI模式沉默猎杀,最终造成一个“四代机打三代机”一般,剃光头的效果。
结果现在,法军都被印军整得不自信,开始怀疑自家SPECTRA的效果了——
Au moins un avion Rafale et un Mirage 2000 de l'armée de l'air indienne, lancés dans des frappes au Pakistan, ont été abattus dans la nuit du 6 au 7 mai. Poussés par la communication agressive d'Islamabad, des doutes émergent jusqu'au ministère des armées sur la robustesse de son système Spectra, fer de lance de la guerre électronique francaise.
这是因为,PAF本质上背靠中国空军,背靠中国这么一个全球最大的科技创新体,所以他们甚至能够直接监听印度空军飞行员之间的对话,并以此确认自己击落了“阵风”。
*现代战争是真正的强国的游戏——而那些打肿脸充胖子的所谓“地区强国”,别看他们硬件凑得七七八八,个别甚至不差预警机这种又大又贵的单位。
但,相比起要用数十年对抗积累的频谱库和庞大的软件动态升级机制,这种单纯硬件的积累,就好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买了遥控飞机玩具一样可笑。
技术升级,带来的永远是愈来愈高的门槛。
就这样。
第344章 巴拉特拉了个大的不是很正常么(2)
巴拉特海军火了。
在漂亮的晚霞映照下,阿耆尼号战列舰舰体中后部的地方开始冒出不正常的黑烟。
一条军舰上如果只是冒个黑烟的话倒也并不奇怪,甚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主力舰一定要冒出最浓密的黑烟那才符合主流审美,虽然这年头的照片没有ps这样的工具,但是各国在拍摄自家军舰航行照片的时候,都有手动后期调色来让烟囱喷出的浓烟更黑一点的爱好。
这一点尤其在当初大白舰队出发的那张著名照片上格外显著。
更何况抛开这一点而言,别说巴拉特海军手上的这四条主力舰全部都是烧煤的,就算是以后升级到燃油锅炉,甚至日后军舰换上了柴油机甚至是燃气轮机,在低速主机怠速的情况下照样会往外面冒不完全燃烧所造成的黑烟。
但是你正常的黑烟得从烟囱往外面冒啊。
你是从军舰的通风进气口往外面冒黑烟..........傻子也能够感觉出不对劲了。
此时此刻,港口里面的船只停放的相当拥挤,毕竟加尔各答虽然是巴拉特最大的一个军港,但是架不住这一次来巴拉特参加阅舰式的国家够多啊,几大海军列强都派出了军舰,而且像维多利亚帝国这种派的数量还不少,甚至都有一些喧宾夺主的嫌疑,就连乌萨斯联邦如果没有陷入战争的话说不定都会派出军舰来。
而除了这几大海军强国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国家也都派出了军舰来参加此巴拉特联邦的国庆阅舰式,这其中就包括了许多南美国家。
对于南美abc海军三强来说,巴拉特联邦在他们的眼中那也算得上是通过自己的手段从欧洲列强手中争取到了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这确实是值得祝贺与庆祝的,而且巴拉特联邦至少在当下身上还是有很多光环的——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国土面积放眼全世界可以排得到世界第六(注明一下,此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维多利亚帝国,因为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目前是自治领,还没有独立)。
而且有一支维多利亚帝国一手扶持起来的强大区域性海军,和相对于这个世界上许多国家而言足以羡慕的同样由维多利亚帝国留下来的交通网和工业基础。
这不是一个从完全的一穷二白开始起步的国家。
因此像这样一个国家在自己一周年国庆的时候要办这么一场盛会,凡是收到邀请的国家基本上都会卖个面子,所以今天都快把加尔各答港给停满了。
哪怕是纪伊王国这种害怕自己的船出了门之后路上遇到大唐被敲了闷棍的国家,虽然没有派出自己四条主力舰当中的任何一条,但是他们也派出了自己手头上最大的巡洋舰——一条在世界大战后期在瀛洲州自己的造船厂里面按照哥伦比亚所提供的图纸和相关设备建造的一条类奥马哈的巡洋舰。
这条巡洋舰总共只造了这么一条,当初建造的时候是哥伦比亚为了考察瀛洲本土的造船业能否建造一些次级的水面舰艇,用他们的产能来进一步增加战争的筹码,考察和测试的结果自然是令人满意的,在有外部资源支持的情况下瀛州造船业的潜力很大,产业工人的水平也相当令人满意,但是这条船造好的时候停战协议都已经签署一个礼拜了。
而这次这条代表瀛洲的巡洋舰由于泊位紧张,恰好就停在了阿耆尼号战列舰的旁边,两条船互相之间紧挨着,所以当阿耆尼号战列舰开始冒出不正常的黑烟的时候,瀛洲海军的这条“吉野”号轻巡洋舰是第一时间发现的,他们也在第一时间把阿耆尼号战列舰上面不正常的情况通知了港口方面。
可是情况虽然报上去了,但是巴拉特对于这种突发情况的应对就像是一个老年痴呆的患者一样。
没办法,加尔各答港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次性的停泊过这么多的军舰,不仅港口里面的泊位非常拥挤,在港口的岸上的交通也相当拥挤,事发的时候各国水兵都在岸上的许多酒吧举杯联欢,又或者甚至直接在空地上搭起篝火,准备在太阳落山之后载歌载舞。
结果现在疑似出现了火情之后,消防力量居然没有办法第一时间赶来,一方面消防员也同样在狂欢,另一方面.........篝火甚至都堆在了港口里的轻轨上,消防用的小火车现在根本开不过来。
事实上哪怕消防队赶来了,对于初期的火情控制作用也比较有限,因为着火点并不在舰体表面,而是在军舰的舰体里面,这个时候能够拯救这条船的只有军舰上面的水兵组成的损管队。
但是刚刚成立一周年的巴拉特联邦海军真的能够有足够高素质的损管队吗?
于是很快,火焰就从阿耆尼号战列舰的后舰桥底部开始逐渐往上窜,此刻,滚滚的黑烟已经如同烽火台上的狼烟一般醒目,整个港口里所有人都注意到了这条多炮塔神教的圣物此刻的紧急状况。
因为舰长此刻根本不在船上(没有人知道舰长在哪里),在阿耆尼号战列舰上面的官兵此刻还如同无头苍蝇一般的时候,吉野号上面的水兵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消防水枪来协助灭火,他们的损管队甚至已经通过绳梯爬到了阿耆尼号上面来协助灭火,周围其他多条停泊的船只也都纷纷用自己的消防水枪来进行协助。
只不过这年头的消防水枪还远没有达到另一个世界当中某国海警部队所装备的那种几乎能够把猴子的海警船给拆掉的程度,水枪喷射的距离相对有限。
因此除了吉野号以及停泊在吉野号外面的维多利亚皇家海军霍金斯号重巡洋舰以外,其余军舰上面的水枪很难够得到起火点,即便是尽量加压往这边喷,起到的效果更多的似乎也是化作了人工局部降雨给甲板上灭火的水兵进行物理降温,气氛组的作用要大于实际效果。
当看到火苗开始从舰体下面窜出来的时候,吉野号巡洋舰的舰长脸都绿了,吉野号现在可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停泊在阿耆尼号战列舰旁边这么简单,因为在吉野号轻巡洋舰的外面还停泊着霍金斯号重巡洋舰,现在的吉野号是真的被困在这里难以脱身。
这个时候任何一名瀛洲水兵只要看着起火点前面的两座位于舰体中部的双联装12英寸主炮,再看看起火点后面的三座双联装12英寸主炮,看看这光是在舰体中部和后部的5个炮塔。并且想想下面必然存在的弹药库,任谁都会担心这条船在接下来便化身为人类海战史上最璀璨的一枚烟花。
一旦火焰烧进弹药库里面引发爆炸,阿耆尼号战列舰固然要被炸的粉身碎骨,但是瀛洲海军的吉野大概率也要一起陪葬,毕竟几百发12英寸的炮弹和数千个发射药药包扎起来可不是开玩笑的。
吉野号上面的官兵为什么救起火来比巴拉特海军的水兵都更主动?那他妈是因为他们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呀。
这个时候的吉野号只能一边尽量让自己的水兵帮助巴拉特海军灭火,一边迅速联系旁边停泊的霍金斯号——这要是炸了咱们两个都得死,不赶快跑远一点还待在这里干嘛?
霍金斯号重巡洋舰何尝不想跑?但是这条船长途跋涉来到加尔各答港停下来之后,船上的锅炉已经熄火,今天晚上原本准备对锅炉进行一番例行检查,等到明天举行阅舰式的时候再点火出港,谁曾想遇上了这样的火灾?
虽然说现在的蒸汽轮机和新式锅炉把军舰点火起锚的时间大大缩短,从原本往复三胀式蒸汽机和圆形锅炉时代的几个小时,缩短到了现如今的半个小时左右,但这毕竟要半个小时不是?
最快的方法是让港口里面的拖船赶快把霍金斯号还有吉野号都拖远一点,但是这个时候港口里面的拖船居然因为畏惧大火不敢靠上来,气的霍金斯号上面的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官兵恨不得用7.5英寸的大炮,把这些拖船都给一个个的送上天。
“如果火势控制不住的话,就先打开弹药库的通海阀!”
在这个危机的时刻,章南海少将直接通过无线电向阿耆尼号战列舰来进行喊话,在旁边围观了一会儿之后发现维拉特。海军官兵在这种紧急情况下的素质比他们想的还要更让人难绷之后,虽然事实上大家都挺想看到这条船炸了之后连带着把瀛洲的巡洋舰一起给炸上天,但是出于基本的职业操守,在和平时期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也不能真的见死不救。
更何况现在港口里面基本上处于一个“堵船”的状态,有不少小国海军的舰艇都停泊于此,这些小国海军上面的官兵素质有的很可能和巴拉特海军的官兵素质不遑多让,到时候如果真的发生了大爆炸波及到了周围的军舰,让火势蔓延开来,难保不会在现代社会上演一场如同火烧赤壁一般的火烧加尔各答。
于是章南海少将在围观了好一会儿之后给出了今天晚上最关键的一个建议,这个建议事实上对于已经完全处于混乱当中的阿耆尼号战列舰来说,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有人正在发送无线电信号,但是吉野号和霍金斯号都收到了。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