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那您还确定要发起攻击?”
“我们这不就是在清除哥伦比亚海军里的叛徒吗?奥马哈号上面的官兵显然正在扮演战争当中向敌人通风报信的叛徒,这是军演的一部分!”
????
可以这么理解的吗?
虽然唐纳德少将的性格和作风在舰队里面算得上是那种比较有个性的,但是他在自己所指挥的分舰队里还是挺有威信的,随着唐纳德少将一声令下,列克星敦号战列巡洋舰的4座双联装16英寸炮塔便开始了旋转。
现实当中的军演当然不太会配发什么油漆弹之类的东西,16英寸的大炮,就算你真的整出一个什么油漆弹来,打到驱逐舰和轻巡洋舰的目标上,对于这些中轻型舰艇上的官兵来说依然有致命威胁。
军演说到底还是为了训练,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折腾士兵,那不如像士兵突击里面那位团长所说的那样——“把他们都抓起来拿机枪突突”。
因此在舰队问题军演当中,大家彼此之间的火炮射击过程当中装填的只有发射药,火炮击发主打的就是一个氛围,炮弹是不会飞出去的,因此是否判定命中靠的是“投骰子”。
嗯,在这方面其实就像是跑团和桌游一样,各舰的命中率是按照在舰队问题军演之前的火炮实弹打靶训练当中每条船只的命中表现制定的。
比如说列克星敦号在此前的打靶测试当中在15,000码的距离上有3%的命中率,那么导演组就会按照3%的命中率给一个列克星敦号战列巡洋舰跨射的概率,在军演当中的射击环节,如果列克星敦号开火之后投骰子投中了跨射,那么再接着投骰子来计算这一轮跨射是否有炮弹命中,如果有的话,再进一步投骰子来判断这枚炮弹打在了什么部位。
总的来说,每个阶段投骰子的概率都是根据此前的实际表现来制定的,基本上可以反映整条军舰上面官兵的训练能力,当然,黑军那边的舰艇命中的概率是根据此前世界大战时期对维多利亚皇家海军以及大唐皇家海军的数据统计给出的数据,命中率相比蓝军这边要更高一点。
至于为什么都用投骰子来确定命中还要让火炮装填发射药包来放空炮呢?那自然是因为在训练当中的氛围感是很重要的,就像陆军的军演当中会用到空包弹一样,海军也会在军演当中给官兵尽量营造贴近实战的氛围。
所以当列克星敦号的大炮转向奥马哈号并且开始怒吼之后,奥马哈号巡洋舰显然被吓了一大跳,接着奥马哈号意识到自己被识破了,随后整条船甚至没有进行任何的辩解,直接一边转向一边拉烟,同时还用无线电,干脆用明码呼叫萨拉托加和星座号,向萨拉托加和星座分别汇报她们姐姐列克星敦号和妹妹哥伦比亚号的位置。
导演组显然也没有想到这边居然这样直接就打起来了,而且这应该算是蓝军内战吧?不过对于这种情况导演组也没有中止军演,因为在导演组这边还没有拿定主意的时候,奥马哈号已经被判定击沉了。
不到12,000米的距离,对于战后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遥远的距离,毕竟列克星敦号战列巡洋舰别看服役的时间不长,但是今年可刚刚拿到12,000米距离组别的射击冠军。
这样的实力再加上一点运气,列克星敦号战列巡洋舰被导演组认定在经过了六轮齐射之后,一枚炮弹恰好打中了奥马哈号巡洋舰的动力舱,于是奥马哈号巡洋舰不得不按照导演部的要求把速度放慢到18节。
对于巡洋舰来说,失去了速度是什么样的下场?根本无需多言,奥马哈号巡洋舰尽管又是释放烟雾又是左闪右避,但是20分钟之后就被导演组判断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被列克星敦号战列巡洋舰彻底击沉,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列克星敦号战列巡洋舰这边一直在用穿甲弹射击唐纳德少将忘了下令切换炮弹,那么奥马哈号恐怕跪的还要更快一点。
总共被16英寸的炮弹命中了5发,另外还被五英寸的炮弹命中了九发,对奥马哈号来说,这绝对是致命打击了。
不过有些尴尬的是,哥伦比亚号航空母舰的9门10英寸主炮也开火了,对于刚服役没多久的哥伦比亚号航空母舰来说,因为船员和航母的磨合还不够,所以各方面的表现都有些生涩,就像这10英寸的主炮哪怕不装弹头,在射速上的表现也比理论射速要慢出70%。
这就是典型的人不熟悉装备了,就命中率而言,那就更不能指望了。
不过毕竟为了军演嘛,所以导演组还是给哥伦比亚号航空母舰赋了一个还说得过去的命中率。
但是从开始到结束,哥伦比亚号航空母舰上面的9门10英寸舰炮就没有取得一次命中,其实明明在投骰子的时候,接连投出了好几个跨射,但是所有的跨射在投骰子的过程当中没有投中一次命中。
在解决了奥马哈号之后,虽然唐纳德少将这边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但是列克星敦号和哥伦比亚号的位置也已经完全暴露,唐纳德少将不得不开始考虑他们接下来是否要按照原定蓝军所制定的军演计划来展开。
要知道此时此刻很有可能萨拉托加号战列巡洋舰和星座号航空母舰此刻已经启程向他们这里赶来了,如果单是这两条船也没什么好怕的,虽然蓝军和黑军的快速兵力实际上是相同型号的战舰,但是导演组给双方赋的值却不一样,黑军手头上的战列巡洋舰防护更好,可是蓝军的两条快船速度要更快呀。
只要唐纳德少将铁了心想走,黑军这边的战列巡洋舰和航空母舰应该是没什么机会的。
但是问题其实主要出在那些慢速军舰上,如果黑军趁着这个时候把他们的主力舰队——也就是那些慢速战列舰堵在巴拿马运河河口周围海域,唐纳德少将要怎么把这两条船给带回去。
虽然说真到了那一步,他也可以把两条船带到哥伦比亚西海岸南部的港口,但是这样一来就等于让蓝军手中最重要的两条快速舰艇暂时退出战场——西海岸最南边的港口到巴拿马也还是有段距离的。
“我们先撤!”
唐纳德少将大概是在撒了火之后也冷静了下来,思索一番之后决定还是先撤回去,舰队问题又不是在一天之内打完的军演。
不过唐纳德少将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的巴拿马运河附近,虽然没有堵在这里的慢速战列舰,但是现在也热闹的很。
华生上校此刻正在一条侧躺在海上的驱逐舰侧舷船壳上,有些无力的看着眼前这一片东倒西歪的驱逐舰,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死了,他知道自己的海军生涯到这里大概要彻底画上一个句号了。
-------------------------------------
PS:更新比在知乎水回答难多了啊...........
第367章 我曾经有一份工作.jpg
华生上校曾经有过不错的前途,他出自哥伦比亚的海军世家。
对于哥伦比亚这样一个相当年轻的国家来说,海军世家这4个字的含金量或许要比在维多利亚皇家海军那边更高。
毕竟维多利亚皇家海军那边的海军世家多了去了。
在世界大战期间,华生上校——那个时候还是中校的他虽然没有机会在最强大的主力舰上服役,但是他在前无畏舰部队的服役经历表现相当不错,哥伦比亚海军大西洋舰队在世界大战期间主要由前无畏舰构成,这些老爷船在大西洋的护航战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华升上校当年还曾经作为阿拉巴马号前无畏舰的枪炮长,成功的指挥阿拉巴马号战列舰侧舷的副炮群击沉了一艘莱塔尼亚帝国的伪装巡洋舰。
靠着这些经历以及自己家里在哥伦比亚海军内部的关系,在战争结束后他得以晋升上校,并且担任了第11驱逐舰队的指挥官。
在这一次舰队问题的军演当中,他手下的第11驱逐舰队被打散重新编组成了军演当中黑方的三支驱逐舰队当中的一支,原本在军演当中他们这支驱逐舰分队的旗舰应该是奥马哈号轻巡洋舰的。
但是因为黑方这边的青巡洋舰数量非常宝贵,所以仅有的三条轻巡洋舰被黑方这边在导演部给的编制之外单独编成了一个巡洋舰分队,用于进行各种巡逻和侦察任务。
因此华生上校就只能选择一条驱逐舰来当自己的旗舰了,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此前华生上校也同样有在驱逐舰上面服役的经验。
和蓝军那边试图出奇制胜一样,黑军这边也同样打算出奇兵,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出动自己的大型军舰,而是派出了一个驱逐舰分队,这个驱逐舰分队的任务就是在巴拿马运河西侧的出海口附近的航道上布设“水雷”。
这种布雷的任务非常适合交给驱逐舰,这种适合偷鸡摸狗的小船去干,不仅目标小,而且跑得快,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而且他们还卡了一个小小的军演bug,那就是作为一条满载排水量只有1247吨的驱逐舰,虽然有着相当均衡的性能指标,配备了21英寸的新式鱼雷和发射管同时还有专业的布雷滑道,但是鱼雷和水雷这两种武器对于维克斯级驱逐舰来说,多少有些像是某些高达配备了炮战型的装备就没有办法配备长剑型的装备一样,鱼雷和水雷是互斥的。
倒不是说安装在鱼雷滑道上面的水雷装满了之后鱼雷发射管里面就不能装鱼雷了,但是装满了水雷之后的鱼雷发射管确实没有办法旋转这是真的。
不过这毕竟是军演嘛,在军演当中并不会真的携带水雷,只要编队抵达了预定的位置然后宣布投放了水雷,然后那一片的海域就会被导演部划分成雷场,如果有其他的舰艇进入这片海域的话,就会被导演部强制判定成轻度受伤/中度受伤/重度受伤或者是被击沉这些不同的状态。
黑方这边可是认真的研究过军演规则的,他们发现了水雷在军演当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武器,在交战当中使用火炮和鱼雷是否判定都要交给导演部投骰子,但是由水雷所构成的雷场却被导演部判定为“必中”。
当然导演部也不是说进了雷场的船就见光死,会根据船只的吨位来赋予不同的状态,同时整个舰队如果都进来的话那么相同级别的舰艇只会设定一条重雷,比如说有三条驱逐舰和三条巡洋舰都进了雷场,那么就判断一条驱逐舰和一条巡洋舰中雷。
这种规定肯定不够还原真实的战场,有些运气爆棚的家伙就是能够无伤的通过雷场,毕竟雷场讲究一个守株待兔,又不是21世纪的那些智能水雷。
但是哥伦比亚海军导演部的这种设定估计就是为了提高哥伦比亚海军官兵对于雷区的意识以及重视程度。
因此黑方准备用这种“因果律水雷”来做文章,他们的计划是在蓝军这边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在运河河口北部蓝军的巡逻区抢先布置一块水雷区,如果能够有机会炸到蓝军这边几条大船的话,哪怕导演部判定这些大船只是受损,也足够让黑方获得更显著的兵力优势,从而孤注一掷的直接对巴拿马运河发动攻击。
华生上校就担负了这样的任务。
所谓的卡bug其实就是这些驱逐舰,虽然设定上是带了水雷的,但是实际上水雷滑道上都是空的,所以如果突然遭遇敌人的话,完全不影响这些驱逐舰释放鱼雷。
可以说这个版本的舰队问题确实利好于驱逐舰。
在完成了布雷任务之后,华生上校并没有马上带着驱逐舰返航,因为这几天巴拿马地区早上都出现了比较浓郁的晨雾,所以趁着凌晨的夜色布完雷之后,华生上校准备带着几条驱逐舰直接杀到巴拿马运河的出海口,看看能不能堵到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蓝军,然后好好的用鱼雷给他们来点惊喜。
在请示了黑军这边的司令官赞格威尔上将以后,华生上校的行动得到了允许
按照要求,第11驱逐舰队一直保持在20节的巡航速度和160度的航向,而且为了节约燃油,华生上校还要求每艘军舰的4个锅炉只开启两个,这样如果到时候真的遭遇了敌人,他们可以在发射完了鱼雷之后有充足的燃料保持最高速度迅速的逃跑。
即便如此,在沿海地区20节的速度对于大雾天气来说也不算慢了。
华生上校和戴尔菲号驱逐舰上的另两名有经验航海官认为,在这种复杂的气象条件下,要想安全航行,只能使用传统的航位推算法,即不借助任何天文观察仪器,而仅通过航行的方向和距离来推算船只的具体位置。
这种方法虽不精确,但其使用已有很长历史,并被证明是可靠的。
他们之所以坚持使用传统的计算方法,起始于他们对新生的无线电导航系统的不信任,但这种不信任为舰队带来的几乎是灭顶之灾。
之所以不信任无线电数据,是因为这是新生事物,船员们还没有来得及熟练掌握,对数据的解读也不够专业,也就不能取信于华生上校。
按照传统方式的测算,华生上校认为在早7点,他们的舰队就可以抵达巴拿马运河河口,并在该时刻让全舰队左舵,同时降速在运河河口徘徊等待。
随着舰队继续前行,前方的雾气越来越大,单纯依靠人的肉眼已经无法清晰辨别海上的情况,对航线的准确性是否出现偏差也无法核定,大家对此都有不小的担心。
巴拿马运河虽然是美洲最繁忙的航线的几乎必经之路,但是在运河河口附近也依然存在着一些礁石区。
在这种视野条件不佳的情况下,舰队理应降低航速,用测深装置测准船位,及时做出航向调整。
但华生上校对自己的经验判断非常自信,为了让大家吃定心丸,他以自己所在的旗舰打头阵,其它军舰一字竖排,紧随其后,以高达20节的航速排成单纵队,试图穿越浓雾弥漫的海面以最快的速度抵达运河出海口。
本来,在运河河口以北,有一座新建的美军无线电测向导航台,在凌晨5时15分的时候,旗舰戴尔菲号已经通过此导航台测得了本舰所处的方位,并以此沿着海岸航行。
浓雾中,驱逐舰队距离运河河口越来越近,离计划中的转向点也越来越近,但是随着太阳逐渐从天边升起,晨雾也到了最浓郁的时候,此时的能见度已经小于1海里,人们的神经不由自主地紧张了起来。
接着在点30分的时候,舰队收到了导航台其偏离航线的警告,其航向为310度。
而华生上校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相当于几乎的掉了个头,怀疑是导航台出错了,于是不予理会,继续前行。果然,10分钟后,舰队再次收到了导航台的预报,把航向数据修正为179度。
但是这个时候华升上校已经完全不相信导航台的数据了,他只相信自己。依然固执地按照经验判断继续前行。
海上已经变得异常黑暗,而舰队依然保持着20节的高速,旗舰之后,一字长蛇阵排列的6艘军舰,一艘接一艘的紧紧咬着,因为在这种恶劣的能见度下每条船都担心掉队,哪一艘军舰也不敢降低速度测深进而确定与海岸的距离,而这又是纠正航向的必要动作。
于是在犯下了一连串的错误之后,随着华生上校所在旗舰戴尔菲号驱逐舰的底部传来一阵如磨牙般难听的喀喀喀声,还没有等大吃一惊的船员们反应过来,戴尔菲号驱逐舰就遭到了猛烈的撞击,整艘军舰撞上了潜水区的礁石。
巨大的动能让整条驱逐舰几乎是骑在了礁石上,驱逐舰的舰首部分搁浅在礁石上,而巨大的撞击力更是造成了整条驱逐舰上许多水兵的伤亡。
戴尔菲号驱逐舰并不是今天唯一的倒霉蛋,其余五艘驱逐舰因为跟得太紧,所以即便在后面发现旗舰的状况出现了问题,但是也一艘又一艘的接二连三的闯入了这个礁石的密集区。
最终,六艘驱逐舰当中的五艘触礁搁浅,其中有三艘驱逐舰的状况格外严重,唯一的幸存者是落在最后面的贾里德·威尔科特斯号驱逐舰。
因为剧烈的撞击,五艘触礁的驱逐舰的官兵里总共有9个人当场就失去了生命,最终这起事故造成了14人死亡,90多人受伤,并且五艘触礁的驱逐舰当中有三艘损伤过于严重被迫报废,这三艘驱逐舰都算是被迫cos了一把光之国的驱逐舰,巨大的冲击力让这三条驱逐舰的舰首骑在了礁石上,但是随着后面开始落潮,这三条驱逐舰便失去了稳定随后侧躺在了海面上。
正因如此,所以华生上校才能够站在自己旗舰的侧舷上留下一张非常宝贵的照片——虽然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对方可能压根就不想要这张照片。
犯下了这样的错误之后,华生上校在海军当中的前途自然也就到头了,不管他的父母再怎么是海军世家,他这次是真的成功的送掉了海军的三条驱逐舰,而且更是让十几个家庭支离破碎,甚至由于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舰队问题军演都被迫暂时中断。
但是对于哥伦比亚海军来说,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虽然很让人难堪,但是哥伦比亚海军并不愿意浪费这个海军舰队主力齐聚一堂的好机会,被迫中断的舰队问题军演在暂停了三天之后重新开展——这时候那些被搁浅的驱逐舰都还没有被全部清理出去呢。
而在舰队问题军演重新回复的时候,在遥远东方的南海,一场规模同样浩大的军演刚刚落下帷幕。
军演当中所有的流程、双方参演部队的作战计划、实际执行的评估以及事后复盘复盘、双方参演部队交流经验书等等都被送到了案头上。
李彻看着这些统计出来的军演资料,他有些感叹的摇了摇头,光是看着这些文字内容就足够让人精神澎湃了,今年没有参加海军最大规模的军演确实是一个失策。
这样的事情自己怎么就错过了呢?
虽然说有今年刚生了孩子的缘故吧.........但是自家的小子又不用他亲自去照顾,所以说到底都还是借口。
不过当他翻开海军详细的军演报告的时候,他的眉头却是微微一蹙。
700吨驱逐舰在军演当中大杀四方?
这哪来的小孩到处开大车啊。
-------------------------------------
ps:这种状况好像还要持续一天,难受啊。
第368章 “小学生强推大姐姐”
“所以,海军部希望不要公布这次的环太军演的最终结果是吧?”
环太军演结束的次日,刚从萨鼎铭手里接任大唐皇家海军海军部部长一职的程璧光就专程赶来拜访皇太孙,现如今大唐的朝堂上人们都说,海军现在有两个海相,一个是明面上的海军部长,而另一个是影子部长,也就是皇太孙。
而这一次环太军演的结果,却多少让程璧光有些喜忧参半,以至于他不得不如此急迫的来找海军的“影子部长”来讨论此事。
面对皇太孙的发问,程璧光也只能苦笑着点了点头:“相信殿下能够从完整的军演记录当中看出,我方参演舰队的主战舰艇其实在白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于在夜战当中投入主力舰遭到轻型舰艇的围攻.........这完全是意外呀!
殿下你也知道,那些新闻媒体最喜欢的就是那些有噱头的新闻标题,如果军演的结果传开,到时候议会乃至国民都认为700吨的小船就能放倒3万吨的巨舰,这海军以后的拨款..........”
李彻摇了摇头:“拨款的问题不用太过担心,报纸上说现在是海军假日,既然都是海军假日了,哪里还需要那么多的造舰经费?海军接下来也就在航母和巡洋舰上要花点钱,你少在这给我哭穷,一整个战列舰分队4条主力舰全部被只有700多吨的驱逐舰放倒,这个才是海军需要反思的!”
李彻可没有那么容易被程璧光给忽悠过去,别看这位现在把情况夸张的有多么严重,在另一个世界对此获得了充分经验的李彻可不会轻易的相信这些老将的嘴,什么左一句海军经费又一句帝国未来的,就算议会因为这次军演结果对于大舰产生怀疑又能有什么影响?
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海军除了在服役年限到期可以被替换的老舰退役之后,可以建造在条约所允许的性能和吨位范畴之内的条约战列舰进行替换外,根本就没有主力舰能开工,所以程璧光的“危言耸听”不能说是完全不存在吧,起码也能够算得上是把高尔基厂的T80说成列宁格勒的T80。
这要是当年有列宁格勒的T80...........(滑稽)
程璧光面露难色,他本以为皇太孙对于海军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了解,那肯定把海军当自己人,先跑过来跟皇太孙通个气,想来这次军演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多少能够先给遮掩起来,好让海军能够内部解决。
说起来,这次的环太军演大唐皇家海军在规模上并没有像哥伦比亚海军那样兴师动众到了夸张的程度,大唐皇家海军参与环太军演的兵力总共也就两个战列舰分队和若干驱逐舰以及巡洋舰分队,加起来总共不过8战8巡。
嗯,这很88舰队。
以上这八战八巡在南海组织了以南洋岛屿攻防为背景的对抗演练,在海军对于未来大唐和哥伦比亚两国之间的海上冲突的预估当中,双方将会分别依托婆罗洲和新几内亚,以南太地区的一系列岛屿和海域作为战场。
而这次军演的背景,就是在双方的大规模舰队决战结束之后,敌我双方的舰队主力都遭到了比较严重的损伤,因此双方在后续对于制海权的持续争夺当中,能够动用的主力舰数量相对有限,大型水面主战舰艇之间的对抗维持在了中等规模的程度。
因此这次的环太军演主要考验的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军一线指战员对于手中大量的轻型作战舰艇配合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协同作战能力。
在白天双方的模拟对抗当中,扮演大唐皇家海军的红方利用自己相对于扮演哥伦比亚海军的蓝方在主力舰速度与机动上的优势,果断的依靠从凌晨开始持续8个多小时的23节速度的强行军,赶在扮演哥伦比亚海军的蓝方战列舰编队抵达之前,让自己手上的主力舰编队提前赶到战场。
此时在预定争夺的岛屿周围海域,蓝方这边只有两艘巡洋舰和几条驱逐舰,那面对整整四条战列舰自然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蓝方那几条驱逐舰和巡洋舰没有任何的犹豫,立刻以最大的速度撤出了战场,随后在四艘战列舰的“炮火支援”下,导演部判断此刻正在岛屿上互相进行争夺的红方地面部队成功地把蓝方的地面部队驱逐到了树林里,红方占据了至关重要的港口和机场。
当下午蓝军的主力舰队赶到之后,蓝军和红方手中的战列舰进行了多次试探性的接触和交火,此时蓝军这边手头上的四艘战列舰尽管按照导演部给的模拟拥有更强一些的火力和防护,但是说到底火力和防护上的优势远没有达到龙渊这些超级战列舰对于传统超无畏的那种压制力。
因此在下午的交战当中,蓝军这边没有讨到什么便宜,红方这边白天对于4条战列舰的运用可以说相当完美,虽然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激烈的交战,也没有取得战果罢..........
但是作为主力舰所拥有的职能,也就是争夺制海权这一点,红方手中的四艘战列舰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完成了——驱逐盘踞在目标海域的敌军中轻型作战舰艇,控制该海域之后阻止敌军主力舰进入,可以说在白天的对抗当中四条主力舰充分地证明了这样的任务在当下有且只有主力舰能够完成。
可是在夜间的交战当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按照大唐皇家海军以及这个时代大多数海军的作战条例而言,大型水面舰艇应当主动避免情况复杂的夜战。
毕竟谁都知道,夜色在这个时代是对弱者最好的保护色,在白天不起眼的轻型作战舰艇能够在夜间接近到足够近的距离,随后使用鱼雷放翻那些比自己吨位大的多、火力强的多的对手。
红方这边的指挥官也确实及时的把战列舰给撤出了该海域,可是夜间的时候蓝军组织了大量的兵力进行反扑,如同潮水波次一般投入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很快就让红方留在目标岛屿周围海域的兵力感觉捉襟见肘。
尤其是在夜间混乱的交战当中,红方这边一个以两艘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错误的把蓝军。准备对岛屿上的设施展开偷袭的蓝军舰队当成了友军,于是这支红方舰队就一边发信号询问正常情况,一边主动靠了上去,其结果就是当距离进入到5千米终于通过探照灯发现情况不太对劲,对面挂着的旗子好像和自己不一样之后,对面密集的炮火就响了起来。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