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165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实际上这条邮轮原本的名字是“明俨”号,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这条豪华游轮原本是属于谁的,没错,这条船本来是属于李彻老丈人的,在老丈人还活着的时候能够在打世界大战的情况下还给自己造海上奇观,用一条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邮轮更替原本的皇家邮轮。

  只可惜老丈人一天都没有享受过这条目前全世界速度最快的邮轮,因为在大明朝摘牌的时候这条船还没完工呢,本来这条船的建造工作都准备放弃了,战争结束之后海军那边一开始也曾经考虑过用这条高速船体来改造成航空母舰,毕竟这条邮轮能够达到29.5节的速度,而且和军用船只不一样,这条邮轮的动力系统可以让它长期保持28.5节的速度巡航。

  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些军舰跑得比这条船要快,但是没有任何一条军舰能够在长跑当中跑得赢这艘船。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随着海军条约的签订,军方自然就没有了把这种民用船只改造成为航空母舰的计划,然后被收归国有的江南海运公司决心出资把这条船给买下来,平时跑正常的客运航线来赚钱,需要的时候也可以用于承担正常的出访任务。

  而在此次出访当中为“蓝色空间”号执行护航任务的,却并非像过去那样选择一条主力舰,为蓝色空间号护航的是两条巡洋舰,其中一条便是此前的长江级“一等巡洋舰”。

  这种分类是大明皇家海军末期的老称呼了,严格来说,这应该算得上是一条早期的重巡洋舰,但是在海军条约签署之前就已经在皇太孙的授意下用150毫米舰炮替换了原本的180毫米舰炮。

  整艘船拥有两座布置在中轴线上的双联装150毫米主炮塔4座单装150毫米炮塔,8650吨的吨位也成为了目前大唐皇家海军当中吨位最大的轻巡洋舰,只不过主炮口径缩水之后让长江级轻巡洋舰的火力变得略有些配不上吨位,不过在副炮火力上倒是布置了整整6座双联装105毫米舰炮。

  眼下这些105毫米舰炮都是从退役的驱逐舰上面拆下来的老炮,对火炮的炮架进行了一定改进之后将火炮的仰角提高到了60度,虽然理论上可以对空射击,但是现在并没有配备相应的对空火控指挥设备,所以这些105炮目前而言主要还是弥补对海的火力,提高在面对驱逐舰时候的火力密度。

  当然相比起身上多少还带有着上一个10年设计风格烙印的长江级,另一艘担任护航任务的全新巡洋舰就更吸引人眼球,这是大唐皇家海军第一条条约重巡,“江州”级重巡洋舰首舰江州号。

  和其他国家在条约时期不急不慢地建造重巡洋舰的情况不太一样,大唐这边的第1条重巡洋舰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为了保持船厂的订单而选择低速建造,“江州”级重巡洋舰一共有两艘,2号舰“益州”号就保持着比较慢的建造速度,但是江州号的建造堪称神速,仅仅13个月就完成了船只的主体施工,并且从去年年底就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海试工作。

  整条重巡洋舰在海试当中的表现良好,这一次让这条全新的船只参与护航任务,除了这条重巡洋舰是目前海军除了主力舰之外最适合体现国力的大型水面舰艇以外,海军也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测试一下新巡洋舰和新动力的全新搭配在长途的远洋航行当中的可靠性。

  是的,之所以这么急的把这条船给造出来,就是因为这条大唐皇家海军的第1条重巡洋舰身上要承担着太多的测试任务,有哪些经验是2号舰可以在建造当中进行调整和修改的,有哪些经验是可以让未来的重巡洋舰在设计当中吸取的,这些都需要让江州号尽快的建造完成,并且在实际的使用当中才能够显现出来。

  李彻这边刚刚登上蓝色空间号的甲板,那边他的目光就已经被江州号优美的造型给深深的吸引了。

  “好漂亮啊。”朱妙云的目光在“江州”和“长江”两条巡洋舰上面扫过之后,以一个军事小白的角度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看起来江州号好像先进很多哎。”

  李彻嘴角微微勾起,海军部这边最终选定的大唐皇家海军初代重巡洋舰的方案,在性能上让他比较满意的同时,在颜值上更让他感到满意,作为一条战后设计的新时代的巡洋舰,江州号从各个地方都体现出了相对于老一代巡洋舰的“现代化”。

  首先就是江州号是大唐皇家海军第1条所有的大中口径火炮都实现了“炮塔化”的军舰,4座双联装210毫米50倍舰炮被分别布置在位于舰体中轴线上的4个双联装炮塔当中,而一共6座单装120毫米副炮虽然不是真正的完整的炮塔结构,但是至少也能够算得上是“伪炮塔”,这6座单装120毫米副炮同样是驱逐舰同款,只不过采用的是最新的型号。

  当然相比于火炮布局来说,整条巡洋舰上面更多这种现代化的感觉来源于整条船的上层建筑的设计风格。

  像长江级,实际上长江级在原本的设计当中所有的主炮也都是炮塔化了,而且像维多利亚帝国曾经的米诺陶级装甲巡洋舰,那也是做到了包括9.2英寸主炮和7.5英寸二级主炮全炮塔化,但是这几条巡洋舰就不会给人那种现代化的感觉。

  毕竟上一个时代那些用着低矮的舰炮、单薄的主桅杆再插上4个直立烟囱的布局就会给人一种19世纪末的设计风格。

  而江州级重巡洋舰因为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巡洋舰队旗舰的职能,而且在日后的作战当中可能还要进一步指挥下面的驱逐舰分队,因此上层建筑格外丰满,从视觉效果上来说,就像是略小了一些的高雄级重巡洋舰的舰桥。

  甚至就连高雄级重巡洋舰舰桥上那两块给人感觉就很适合贴宙斯盾相控阵雷达正面的地方都莫名的得到了还原。

  因此整条巡洋舰给人感觉猛一看就像是经过了防空化改造,有“洋上の防空要塞”之称的高雄级重巡洋舰摩耶号。(摩耶在防空改造的过程当中,拆除了一座双联装八英寸炮塔,增加了两座双联装127mm高射炮)

  4座四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管被分别布置在舰桥后方两侧和后主桅杆两侧,总之江州号的颜值和这个时代其他目前服役的巡洋舰相比,那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群苏27和f15当中突然冒出来了一架F22。

  不过实际上这条船还是有许多遗憾的,海军部最终选择的是八炮方案,因为八炮方案的动力布局风险更小,眼下这个时代的动力水平,当然不可能和另一个世界当中高雄即开工时候的动力水平相提并论,虽然由于并没有对最高速度提出像高雄那么离谱的要求,但是10炮方案受限于动力舱的长度和尺寸,最终还是被海军给放弃,转而选择了现在的8炮方案。

  “这确实是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巡洋舰,没有之一。”

  李彻说出这番话来当然是有底气的,“江州”级并不是世界上最早开工的重巡洋舰,但是却实打实的成为了世界上最早服役的全新建造的条约重巡。

  朱妙云看着李彻那看向巡洋舰比看向自己还深情的目光,颇有些不太乐意的道:“这么新锐的巡洋舰执行这样的出访任务,你不怕泄密?”

  “你以为这条船当初在造船厂刚完工的时候,那些间谍难道没有把高清照片传回国内吗?”李彻摆了摆手:“这是我们目前最好的巡洋舰,也是我们此次欧罗巴之行最重要的样品!”

  “样品?”朱妙云思索了一番之后问道:“你是准备出口这艘船?”

  “在条约限制各国为其他国家建造排水量万吨级以上,并且火力上使用超过210毫米口径舰炮的军舰,所以事实上放眼现在的环球,万吨级使用八英寸级别舰炮的重巡洋舰就已经成为了目前其他国家海军所能够买到的最强军舰,江州号可是关系到我国未来军舰出口订单的!”

  现在放眼全球,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重巡洋舰现在还在船台上,哥伦比亚海军的重巡洋舰第1条的进度要快一点,但是也就刚刚下水,在未来大概一年的时间当中,“江州”号都将会是世界上仅有的已经服役的重巡洋舰。

  因此对于许多小国海军来说,这就是他们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唯一选择。

  历史上在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伴随着海军条约的签署,世界上的大宗舰艇交易也变得格外萧条起来,毕竟在大型水面舰艇受到了重重限制情况的当下,这些小国海军如果真的想买一条有足够战斗力的大型水面舰艇,那么江州号就是最好的模板。

  140毫米倾斜15度的弹药库段装甲,100毫米倾斜15度的动力舱段装甲,虽然主装甲带的高度就整条巡洋舰侧面的覆盖范围来说和战列舰没得比,但是相较于哥伦比亚海军的皮带装甲和欧洲佬那边的没有装甲相比,江州级重巡洋舰的配置已经足够良心。

  -------------------------------------

  PS:我说真的,王楚钦这个真的是比打输了球还丢人,有的时候你不能怪大家看不起你,不相信你能够挑起国乒未来的担子,面对强敌,连拔剑的勇气都没有主动落荒而逃,小林虽然输球,但是比你可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第374章 旧港遗民

  出访编队自松江港出发之后便一路南下,蓝色空间号和两艘巡洋舰保持着24节的速度,这个速度对于蓝色空间号来说大概只能算得上是慢跑,毕竟作为可能现在全世界最厉害的长跑冠军,蓝色空间号在商业航行的时候,通常都会保持28节的速度。

  28节的速度当然并非是最经济的,但就像另一个世界当中的协和客机一样,最快的邮轮本身在商业上就是一种巨大的噱头。

  不过对于巡洋舰来说,虽然最高速度肯定要比邮轮要快,但是24节的巡航速度对于巡洋舰而言基本上算是长距离持续航行的极限了。

  毕竟军用的巡洋舰为了追求更高的作战速度,在有限的动力空间内所布置的高压锅炉自然不像邮轮的锅炉那样适合长跑,你不可能要求博尔特和吉普乔格用一样的速度去跑马拉松吧?哪怕是吉普乔格热身的速度恐怕也是博尔特这样的选手难以支撑的。

  当然,即便是目前这24节的速度,等离开了大唐领海范围之后也不是能够长时间保持的,“江州”级重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只有10500吨,相对于另一个世界当中的高雄、扎拉之流,超出这么点吨位限制那几乎都不叫超。

  条约所束缚的限制不仅仅影响了巡洋舰的火力和防护,对于巡洋舰的续航力也多少有些影响,江洲级重巡洋舰在设计之初的时候就考虑过要伴随主力舰和航母编队在远洋作战,因此在续航利益上已经算得上是合格甚至较为优秀的了。

  但是续航力根据油耗来推测在14节的情况下也就不到8000海里,如果把这个速度提高到18节的话,那么估计续航会跌到5500海里左右,而目前的这24节...........这续航恐怕连3000海里都不到。

  因此编队将会在婆罗洲进行一次补给,随后将会穿过马六甲海峡前往印度洋,进入印度洋之后将会在巴拉特南部的科钦港进行一次补给,随后将会穿过红海进入苏伊士运河,通过苏伊士运河之后首先对叙拉古王国进行访问。

  在这一路上的旅程当中,除了第1段旅途和到了欧洲之后剩下的旅途之外,即便在巴拉特进行补给途中也无法持续维持这24节的巡航速度。

  这就让李彻越发的怀念起901或者萨克拉门托这样的超级奶妈,不过目前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会建造如此高规格的补给舰,哪怕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数百年来的积累,也不舍得在这上面砸这么多钱。

  毕竟一条几万吨的船体,而且还要有能够伴随舰队行进的高速,这个造价就低不下来,补给舰虽然是军辅船,但是也是要按照军标来建造的,建造价格就要比同吨位同速度的民用船只更贵。

  另一个世界当中整个人类历史上能够批量建造大型高速综合补给舰的国家实际上也只有两个,哪怕是鼎盛时期的红海军,也就只有一条勉强称得上大型但是算不上高速的“别列津纳河”号。

  这种极其昂贵的二线舰艇在通常情况下是大多数海军都舍不得花钱建造的,但是这些舰艇往往在战争当中能够起到整个舰队力量倍增器的作用。

  如果要是现在有一条萨克拉门托就好了——李彻在心里如此念道着,今天他们这只是一支出防舰队,但是如果现在是在战争时期,眼下这是一支属于大唐皇家海军的航母特混舰队的话,在未来如果想要深入印度洋作战,没有这样的大型补给舰是万万不行的。

  曾经的大明帝国在战争爆发之前所拥有的那些藩属国中给大明王朝提供的可不仅仅只是臣服和朝贡,大明皇家海军鼎盛的时候在印度洋可是有固定的出海口的——缅甸的实兑港曾经长期驻扎着大明皇家海军的一支分舰队。

  但是这一场世界大战后,大唐现如今真正拥有的藩属国只剩下了一个新罗,东南亚地区将吕宋和婆罗洲收归本土直辖以后,其他尤其是围绕着旧港宣慰司附近的藩属国现在要么转投维多利亚帝国名下,要么战战兢兢的夹在两个大国当中宣布自己中立。

  尤其是在缅甸宣布自己接受维多利亚帝国的保护以后,加上大明丢掉的旧港宣慰司,大唐不仅失去了马六甲海峡,更是彻底丧失了向马六甲海峡以西投射力量的能力。

  不过得益于海军条约,李彻现在所心心念念的大型综合补给舰实际上已经在造船台上初见端倪——当初筹备开工的总共八条龙渊级战列舰当中,除了前四艘分两个批次建造完成服役之外,剩下四艘的船体原本是准备直接拆废铁的。

  但是李彻却在这个时候找到了海军条约的空子——虽然按照条约规定这些船体需要被拆除,但是没人规定不能够秽土转生啊。

  于是,大唐皇家海军只是简略的拆掉了一些剩下4条未完工船体的部分结构,随后宣布把“废铁”卖给了现在已经改制为国私合营的一家航运公司,随后这家航运公司把订单交给了江南造船厂,表示要订购4条“高速运输船”。

  这所谓的高速运输船实际上就是在这4个完工程度比较低的船体上,利用海军这些未完成的主力舰已经订购的锅炉,将这4个船体按照4条海军高速补给舰来完成建造。

  这4条高速补给线的规格非常之夸张,标准排水量均在3万吨以上,满载排水量更是能够达到快5万吨的大关,得益于原本提供给战列巡洋舰的主机和锅炉,虽然每艘补给舰只用了半套多战列巡洋舰的动力,但是依旧可以让4条补给舰在4万吨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最大26节的速度。

  可以说这几乎就是一条萨克拉门托了,实际上也就是相比萨克拉门托缺少了直升机起降甲板,在干货补给能力上要差一点,但是在燃油补给能力上,甚至比萨克拉门托还要更强。

  然而就在旅途当中李彻畅想着未来大唐皇家海军由航母、快速主力舰、巡洋舰和高速综合补给舰所构成的海军特混打击大队将会以何等姿态给维多利亚或者是哥伦比亚带去“大唐冲击”的时候,一场意外的小插曲不期而至。

  在一个他们即将进入马六甲海峡的日子,李彻原本刚刚享用完午膳之后准备回到船舱里面小憩一会,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船上的一名军官跑来告诉他,有一艘不明船只正在向他们的编队靠近,不排除,可能是在马六甲海峡附近遭遇了海盗。

  ???

  “确定是海盗?我们现在到哪儿了?”

  “马上就要通过马六甲海峡了,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海盗活动,其中一些甚至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还活跃了一阵子。”那名军官答道:“马六甲海峡历来都是海盗的活跃之地,现在战争结束之后航运越发兴盛,这些海盗估计又开始活跃起来了。”

  “你们确定是海盗?”

  “大概率是,如果是渔船的甲板上不会看不到一个人的。”

  听到军官的话之后,一旁的朱妙云已经兴奋的表示要到甲板上面去围观一下。

  对朱妙云来说,两世为人除了上辈子当初在加沙外海对加沙进行封锁的那些鱿鱼海盗,朱妙云可还没见过真正的海盗呢。

  这个新鲜劲儿我们的太孙妃那是一定要观摩的。

  李彻也同样来了兴致,虽然他觉得是海盗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万一真的有不开眼的呢?他也确实很想见识一下这个世界上有没有蠢到要当着两条巡洋舰的面来打劫的海盗。

  当来到甲板上之后,李彻却发现情况和自己所想的好像又有些不同,蓝色空间号上虽然没有武器,但是此刻在甲板上面的那些少数船员和水兵他们的状态好像都不像是在面对海盗。

  这并非是说这些船员和水兵脸上有恐惧之色,事实上如果那真的是海盗的话,李彻相信这些船员和水兵现在肯定已经捧腹大笑的不能自已了。

  更重要的是距离蓝色空间号并不遥远的江州号重巡洋舰上,这条巡洋舰上的官兵也并没有用火炮瞄准那条船,水兵们似乎都在好奇地打量着这条靠上来的不明船只,于是他也把目光投向远处的一条黑色的船影,那看起来像是一条大型的远洋渔船。

  说是大型,其实也就大约七八百吨的样子,船身上通体刷着黑漆,然而用高倍率的望远镜看去就能够发现,用这种颜色的漆来涂刷纯粹是为了遮掩住这条老船身上的斑驳。

  这是一条铁肋木壳船,虽然这年头木质船在海上并没有彻底消失,但是也确实越来越少了,哪怕是像渔船这样的船只也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钢铁来制造。

  从这条船的型号就能够看出,这至少是一条10年前的老船了,不过看样子船主人对这条船很爱惜,而且保养的很不错。

  因为这条船甚至能够达到12节的速度,虽然和军舰比起来这是一个慢吞吞的速度,但是对一条十几年的老渔船来说,这个速度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飞毛腿了。

  若非能够跑出这样的速度,这条船也没法跟上哪怕准备通过马六甲海峡降低了速度的蓝色空间号编队。

  而此刻那条渔船的甲板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人的身影,那条船的主桅杆上此刻也已经开始挂上了信号旗,从望远镜里看去,一个留着白胡子的老头正在通过旗语来发送信号。

  没有让身边的军官来翻译,李彻早就能看得懂海军的旗语了,那个老头发的旗语可以看出很不熟练,但是传达的消息却很准确,那条船表明他们是“春风轮”,确实是一条渔船。

  “看来这不是海盗啊。”朱妙云在旁边嘟囔了一句,结果一开始那名来汇报的军官道:“马六甲海峡附近的海盗亦民亦匪,前一天还在撒网捕鱼的渔船,后一天可能就会变成顺路劫道的海盗,马六甲海峡的海盗之所以难以倾角,就是因为这些海盗和普通的船只难以区分,见到军舰之后,往往便伪装成民船。”

  “这条船应该不是海盗。”李彻摇了摇头,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船上基本上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海员,从体能上来说就不适合当海盗,而且如果真的是海盗的话,他们在远处肯定是能够分辨出给我们护航的两条巡洋舰的,通常来说海盗要么主动远离,要么就算是会伪装的海盗,这个时候也应该来到甲板上假装自己是渔民,但是这条船上一开始没有人走出船舱。”

  说话的是一直待在甲板上的另一名上校,正是此行随同李彻一同前往欧洲担任随行武官的陈厚甫,他也同样是臧否会的成员,此刻转身面向李彻:“殿下,我看这应该是普通的渔民,此地靠近旧港估计是当地的华人渔民一开始把我们错认为了维多利亚海军,看到龙旗之后才从船舱里面出来。”

  “把我们错认为维多利亚海军..........结果就躲到船舱里不敢出来了?”李彻的脸色有些阴沉,恰好此时在他们编队的另一侧海面上一条挂着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军旗的炮舰也出现在了视野范围内。

  “看来维多利亚帝国对于还生活在旧港的华人很是照顾啊...........”

  李彻几乎立刻就能够把这事情的原委猜个捌玖不离十,维多利亚帝国从大明帝国的手中夺取了旧港宣慰司以后,曾经生活在旧港周边的诸多华人虽然有很多在战争结束之后选择回国,但是还有很多人一辈子的家业和生活都在这里,不是所有人都能说抛下这里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背起包就能走的。

  而那些被迫生活在维多利亚帝国统治下的华人,想必往日里肯定也没少受到维多利亚帝国的“关照”,在没有看清是大唐的军舰之前,便都躲到船舱里去了。

  李彻此刻的目光死死的盯着那条渔船挂出来的信号,在他身边几名军官此刻也同样看到了旗语,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此刻甚至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来,还有一些此刻更是虎目含泪,双拳攥的发白。

  在这一刻,大家都体会到了为什么项羽当年不愿意过江。

  因为怕的就是见到眼前这样的场景。

  “王师还会再回来么?”

第375章 朱妙云?林明美!

  李彻觉得嗓子有些发哽。

  可能是由于从小他的意识就能穿梭于两个世界当中,因此连带着他对于这两个世界,都会不由自主的带有一些超然的视角来看待。

  这么说可能显得有些故作高深,但是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大概类似于钢铁雄心玩家的视角?

  所以过去他一直都在以一种过于冷静,甚至有些冷血的态度来对待那场刚刚经历的世界大战。

  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会是结束,现在各国取得的胜负也只不过是中场休息,虽然现在立国不久的大唐相对于大明帝国的鼎盛时期已经几乎丢掉了大部分的藩属国,曾经东方的宗藩体系已经接近崩溃,甚至连旧港宣慰司这样要害的地方都已经沦陷敌手。

  但是在李彻看来,这些实际上都无法真正的影响到大唐未来的国力,他对于协助自己爷爷和老爹打造一个这个世界的“工业克苏鲁”有着充分的信心,并且他有绝对的把握在下一场世界大战当中,大唐能够以雷霆万钧的气势,在开战之初就迅速的砸烂维多利亚帝国在东方的据点,重新把大唐的国旗插上旧港,恢复旧港宣慰司的行政机构,告慰旧港周边的华人同胞。

  可是当他真的接触到了当下这些有血有肉的人民的时候,他在真切地感受到从战略上来说绝对正确的“暂时放弃”对于当地的人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想到了在另一个世界当中看过的一则广告,是的,那是一则让他印象极其深刻的广告,在他眼中这一则十几分钟的广告片所蕴含的内核以及整篇渲染的情感要比他在另一个世界当中看过的九成九以上的古装电影都要更加优秀。

  那则广告叫做《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是由中银联官方出资制作并发表的,在互联网上一经上线就迅速的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

  在那一则短片当中,负责运送军饷的安西军老兵途中遇到了一群在西域的商人,商人们给老兵送上了饮水和食物,此时那些商人大概是为了安全以及融入当地的生活已经开始做胡人打扮了,他们有无限怀念的语气,带着强烈的期盼询问,是不是大军要回来了。

  那部短片当中的情景和现在何其相似?

  只不过在那部短片当中,已经成为白发军的安西军老兵无法给那些商人回复,因为老兵自己都不知道中原的军队还能不能重新回到安西。

  “我们需要回复他们吗?”朱妙云从旁边军官那里已经知道了对面所发送旗语的含义,她的眼眶也有些略微发红,同样作为穿越者的朱妙云知道只要不出意外的话,未来维多利亚帝国在东南亚的这些据点和殖民地,都会被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清理干净。

  所以对于这些渔民所发来的询问,朱妙云真的很想直接回复他们,希望这些渔民回去也告诉那些华人们,让他们暂且忍一时之辱,祖国的军队一定是会回来的。

  李彻现在唯一所庆幸的也是自己相比于那个广告短片当中的安西军老兵,他确信大唐的军队能够重新回到旧港,但是他同样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旁边那艘渔船上期盼的渔民。

  维多利亚帝国在马六甲海峡的巡逻船就在另一侧,对于大唐来说,现在是需要忍耐的年代,无论是单纯出于这一次他的欧洲之行,还是考虑到两国在未来整个条约期内的关系,又或者是提前引起维多利亚帝国更多警惕的角度,他都不能直白的告诉那些渔民,不能告诉他们20年之内,大唐的军队一定能回来。

  于是面对朱妙云殷切的目光,李彻缓缓的摇了摇头,现在说这些都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如果让维多利亚帝国因此有了更多的警惕,让他们在东方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建设要塞加强军备,那么未来大唐的军人就要付出更多的牺牲。

  既然当初已经决定为了大局做出牺牲,那么现在就只能在心里对这些渔民说一声抱歉了。

  “阿彘,我们不直白的告诉他们行不行?”朱妙云眼见李彻摇头,她多少倒是也能够猜得出李彻为什么不愿意回应这些渔民。

  不仅仅是因为那边有一条英国人的巡逻船,更担心的恐怕是如果真的给了确定的答复,这些渔民回去之后兴奋的一传十十传百,到时候在旧港周边掀起了汹涌的民意,到那个时候对于双方都没有做好准备的维多利亚帝国和大唐来说,那才是一个最坏的结果。

  “你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回应那些渔民呢?”李彻问道。

  朱妙云并没有直接正面回答,此时此刻李彻似乎真的从朱妙云的目光当中看出了几分悲天悯人的圣光来,朱妙云此刻表现的有些欲言又止,李彻随即挥了挥手,让周围跟在身边的人先退到一旁,流出了可以让他们两人说悄悄话的私人距离之后,朱妙云方才开口道:

  “阿彘,你知道的,在我那边,有很多先烈到死都没有看到胜利的消息,他们当中有些人牺牲在了最黑暗的时光里,比如..........”

  “我知道,抗联至此过,子孙不断头..........我在一开始了解你们那个世界的历史的时候,就曾经深深的为此而震撼过,在那样的情况下,有这样一支军队一直在抵抗。”李彻深吸了一口气:“在那种绝望的情况下,有些变节者曾经也是英勇的抵抗者,他们也同样曾经经历过常人难以忍受的磨练,但是相比于肉体上所受到的痛苦,精神上的绝望最终让他们走上歧途...........”

  “是的,其实有的时候我就想过,如果他们当中有些人知道我们最终会获得胜利..........不,哪怕只是知道还有那么一丝胜利的希望,或许有些人就不会投降变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