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18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李仁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正准备告退的时候,李宗棣却招了招手让他不要先急着走:“这次真的是那个公主自己跑出来,主动找到彘儿然后把一切和盘托出的吗?”

  “是的。”李仁炽点了点头,他脸上的表情说明每当他想到这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如果邕宁帝的这个闺女是个男子,然后他早死几年的话,咱们中华在这场世界大战当中也不至于打成这个样子,咱们一家子也不至于跑到应天府来重操旧业。”

  李宗棣这突如其来的幽默感让李仁炽也不禁莞尔,重操旧业这个词用的真是有点地狱笑话,他们老李家早些年是造老朱家的反出身,到后面面对清军入侵,各方才重新团结起来,结果没想到时隔200多年以后,李定国的后代在某种程度上又重新干回了和李定国的第一份offer相同的工作。

  “那这个公主我们要怎么办?这位公主殿下现在还在李彻的住处,是不是把公主给接回应天府来比较好?那公主的年纪和彘儿相仿...........若是...........”

  说到这,李仁炽便止住话插不往下说了,不过那意思也很明显了,不管怎么说,这位公主毕竟是前朝的皇室血脉,而且还是邕宁帝活下来唯一的一个子女,怎么妥善处置这位公主,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但是不管怎么考虑,李彻最好都和这位公主保持好距离。

  晋王府的世孙要是想睡个姑娘,无论是想走心还是走肾,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李彻不要看上某个被商人玩剩下来的艺妓,然后非要当个宝贝似地娶回家里面去把李家的脸都给丢干净,感情上的事情,本来没有那么多顾忌的。

  可是朱妙云不行,倒不是说身份过于尊贵,纯粹是因为这很麻烦,因为如果李彻和朱妙云在一起的话,在有些人眼中,可能会认为是你晋王府以势压人强娶公主——借着娶公主的机会来吃大明朝的政治绝户。

  而且包括李宗棣他们自己在内都很清楚,抗战打输的情况不提(这种情况下也确实不用考虑那么多了),打赢了之后李宗棣的声望必将会达到一个无与伦比的程度,到时候他很大概率是要称孤道寡的,无论未来的朝廷是叫晋还是叫唐,李彻也定然将会是皇位继承人的有利人选。

  但是只要他娶了朱妙云,那么对于他未来继承皇位来说就是一个负收益——在这方面只要看看李世民对李恪是什么态度就能看出一二,喜欢是真喜欢,但是谈到继承大统,即便抛开长孙皇后加成的因素,李恪距离皇位也很远。

  “公主怎么住在那个臭小子的住处?”

  “当然是为了安全了,刚刚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谁知道松江府的哪些官员是可靠的?而且对于那些官员们来说,大家也都不希望把公主安排到他们那里去留宿吧,要是出了点什么事儿的话,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但是我们也不能直接把公主给接回来.........”李宗棣捏着一把胡子道:“这位公主,这次可以说给我们送上了一份大礼,无论是于公于私都算是我们欠了这位公主一个人情,所以我们更要尊重这位公主的个人意见,绝对不能让公主以及外界认为是我们在强行操控公主,所以除非公主主动愿意回应天府,我们最好不要强迫。”

  “可是万一...........”

  “哪有那么多万一!”李宗棣可能也觉得这方面或许是要稍微考虑一下,毕竟如果这边战争还没有结束,那边都造个小人出来了,这影响总归不太好。

  “确实得找个法子。”李宗棣显然也在深思。

  “德川家是不是送了一个小姑娘过来?”李宗棣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那个小姑娘好像还长得很好看?”

  “父亲,您的意思是..........”

  “把这个姑娘派过去,正好贴身照顾一下那小子的饮食起居。”

  合着老爹您之前的深思不是妥善地安排公主,而是怕公主和李彻之间发生点什么天雷勾地火的感情,所以先派一个漂亮的瀛洲妹子去避免潜在麻烦——这下子不就没有两人独处的时光了吗?

  如果李彻本人在场的话,那可能觉得自己的爷爷这是白学学的还不够。

  三角形的关系才是最稳固的关系(确信)!

  -------------------------------------

  “所以说,是因为我的原因所以才导致了现在的肃反工作吗。”

  朱妙云毕竟是一个21世纪的姑娘,听到肃反这两个字,天生的就是有一种不信任感。

  在朱妙云的印象当中,只要肃反就一定会牵扯到很多人,甚至会死很多人,古往今来向来如此。

  “是的,因为这个我们要好好地感谢你。”

  “啊,不用不用。”朱妙云连忙摆手,她到现在为止,所作所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纯粹只是因为作为一个突然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世界的灵魂,她的心中其实充满了不安,说白了此前的一举一动,大多数的情况下就是为了两个字:

  乞活。

  仅此而已。

  而现在..........就连原本一直都在他身边的王妈都已经不在了,朱妙云也没有想到自己难得勇敢一下,结果却是王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能问一下你们准备怎么处置我吗?”

  李彻摊手道:“我想你不应该说我们决定怎么处置你,邕宁帝所犯下的那些罪过不会牵涉到子女,而您刚刚又在关键时刻选择了站在祖国和国民的那一方,像您这样的身份,我们怎么能处置得了你呢?”

第四十章 方伯谦是第一个被抓的

  松江府吴淞口海军基地的潜艇司令部大楼前,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地在司令部大楼门口停下,这是一辆进口的豪华轿车,红蓝相间的圆形车标彰显了这辆小轿车在这个时代不凡的身份——史都德贝克轿车。

  当然,在某些地方由于翻译口音的问题,这辆车也被翻译成为斯蒂庞克轿车,这种豪华轿车是在战争爆发之前从联邦进口的,大明的国产汽车大多都是中低端品牌,无论是乘坐的舒适性还是车辆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相比于莱塔尼亚和哥伦比亚两国所生产的汽车还有一定的差距。

  虽然在世界大战当中,联邦是大明最重要的对手,但是这并不妨碍战争爆发之前就进入大陆市场的联邦轿车依然受到许多达官政要的追捧。

  大明皇家海军海军上将、潜艇部队总司令方益堂,便是这种豪华哥伦比亚小轿车的忠实拥趸,他尤其喜欢哥伦比亚轿车的大马力发动机和厚实的车体,虽然油耗高了一些..........但是很显然油耗是我们的方总司令最不在乎的指标了,这辆刚刚停下的史都德贝克轿车就是方益堂的座驾

  事实上最近几个月以来方益堂都没有到过海军司令部,毕竟在此之前军队当中不少人都认为这场战争已经进入到垃圾时间了,潜艇部队又是海军当中不怎么受待见的“后娘养的”,因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人太在意潜艇部队现在的状态。

  不过在今天,方益堂专门穿着全套的将官服坐车赶到了这里——现在的世孙、未来的太孙李彻今天到了潜艇司令部。

  虽然世孙挂着的军衔只不过是上校而已,但是谁都知道李彻现在是事实上的钦差大臣,钦差大臣只看权责不看评级,方益堂可不敢怠慢。

  这边车刚刚停稳,那边在海军部门口的几名卫兵上来主动打开了车门,方益堂一眼就看出这些卫兵并不是潜艇司令部原本的那几个,看来这就是世孙自己手底下的人了,没想到世孙居然专门派人在门口等自己还特地给自己开门,看样子世孙对自己的态度不错啊。

  所以当车门打开的时候,方益堂笑呵呵的乐着一张脸,一边说着“辛苦各位了。”一边准备主动和这几名卫兵握手,放在往日当中,方益堂是断然不会和下面的基层官兵有这么亲切的互动的,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啊。

  方益堂这一把岁数了在海军里基本上也算是混到头了,不过自己还有儿子不是?说不定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让自己的儿子和世孙多亲近亲近,如果自己的儿子能够抱上世孙的大腿和门路,说不定以后有机会能够混到未来新朝的海军司令呢!

  可是脑海中这样的幻想刚刚浮现,方益堂却发现自己并没有等来对方同样伸出的手,这让自己已经伸出一只手的方益堂觉得有些尴尬和微微恼怒——这他妈谁带出来的兵啊,这也太不上道了,我好歹也是海军上将啊,我和你握手你就这样把我晾着?

  然而下一刻,在方益堂面前的那名军官不知道从哪里抽出了一张红头文件举到了方益堂的面前:“方益堂上将阁下,由于在锦衣卫正在调查的一起叛国案当中,案发嫌疑人疑似与你有密切接触和往来,现根据海军军政厅特别行政令,现要对你进行‘两限’,请你接下来配合调查人员如实交代相关情况。好了,司令官阁下,请和我们走一趟吧。”

  方益堂现在整个大脑都是空白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样一把岁数的年纪了居然还能轮得到“两限”,而且在他愣神的时候,两个身高都超过1米8的大兵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一左一右穿过他的胳肢窝把他架住,然后就要带着他往司令部里面走去。

  “你们这是做什么!”方益堂在反应过来之后立刻惊呼了起来:“我是来这里面见世孙来开会的,你们这是要做什么?!快放开我!我要见世孙!不,我要见晋王!”

  -------------------------------------

  李彻隔着一面单向玻璃看着审查室内的方益堂,端详了一会儿之后扭过头来面向身边的锦衣卫的同知和一名海军军政厅特派官员:“他一点都没交代?”

  那边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锦衣卫的那名同知上前一步来拱手行礼道:“回禀世孙,方益堂将军现在毕竟还是将军,只是‘两限’,并没有实际的罪行以及相关的证据,我们现在也只是猜测他或许和秦召明有关,他不愿说,我们总不能上手啊。”

  李彻努着嘴点了点头,锦衣卫这边说得倒是也对,虽然锦衣卫有能够让死去的木乃伊和树林里面的狗熊认罪的本事,但是这种本事显然眼下并没有办法用到方益堂的身上。

  人家毕竟是海军上将,身份地位摆在这里,两限也只是限定他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交代清楚问题,但是如果对方真的咬死了什么都不说的话,虽然这种行为本身会大大增加他的嫌疑,但是你还真不能用什么手段。

  因为人家现在并不是犯人。

  可是这样的结果着实有些出乎李彻的意料,在李彻原本的设想当中,这个方益堂被控制起来之后应该费不了什么功夫就会交代清楚的——毕竟李彻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对那边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仔细地了解过,逃跑将军方益堂的大名那自然也是耳闻目染。

  作为北洋除了两条致远级防护巡洋舰之外性能最好战斗力最强的巡洋舰——济远号的管带,先后在战场上几次临阵脱逃,在战场上抛弃友军、为了逃命慌不择路得甚至能够撞沉友舰,完全就是一个败类中的败类、小人当中的小人。

  虽然在这个时空当中,方益堂并没有机会当一个逃跑将军——毕竟大明皇家海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整个东方都有着绝对的体量优势。

  但是根据李彻这么多年下来对比两个世界当中一些人物的经历便能够得出一个结论——虽然两个世界当中的人因为不同的历史而有着不同的经历和选择,但是总的来说为人本身的特质基本上是不会变的。

  总结起来的话就是,一个品行不端的人,或许在这个世界当中没有机会违法乱纪,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品行就变好了。

  方益堂这样一个无能的软蛋,怎么可能这么硬气呢?

  别看他现在当上了海军潜艇部队的司令,但是你看看方益堂同期的那些人,大家基本上都是在主战舰队干的,只有方益堂,是在担任过战列舰舰长的情况下后面还被调到了潜艇部队,并最终在潜艇部队里面干到了总司令的位置。

  甚至这个职位也还是在他当初的老同学当上了海军总司令之后给他提拔上来的。

  方博谦能够当上这个潜艇部队的总司令,足够他以后以此为书名写上一整本书《我和我的海军司令兄弟》

  “既然这样的话,我来见识见识他。”

  李彻决定自己亲自进去会会这位方总司令,看看这个方益堂究竟是在这边这个世界当中真的转了性子。

  亲自上阵的结果也并没有让他失望——过去自己总结的经验果然还是对的,方益堂在看到进来的人是谁之后,甚至都没有让李彻说一句话就痛哭流涕的打开了话匣子。

  这货并不是转了性子变成硬骨头了,只不过这个“聪明人”明白自己应该向谁投降而已。

  这就让肚子里面准备了一箩筐的话术的李彻。感觉自己有一种被寸止的感觉。

  虽然有些莫名的小失望,不过眼下节约时间是最重要的,能交代就是好事,只是方益堂哭成这样李彻原本以为这家伙也深入地参与到了其中,但是接下来发现方益堂很可能只是单纯地捞钱而已。

  一个已经几个月的时间都没有来过自己司令部的家伙,你实在是不能把他的节操和上限想得太高。

  这货和秦召明之间的关系,也确实只是单纯的金钱往来,或者说这个蠢货是被利用的那一个,他以为自己是在给走私开后门,结果没有想到对方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走私物品赚黑钱,人家所图甚大呢!

  方益堂交代的材料摆在萨鼎铭面前的时候,萨鼎铭的脸色已经铁青得非常难看了,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个方益堂只顾着捞钱,结果不仅自己被别人骗得团团转,更重要的是现在没办法从他这里打开突破口——敌人肯定在潜艇部队里面埋了有钉子,但是现在没办法迅速地确定这颗钉子埋在哪里。

  如果放在其他的时候,那自然可以从秦召明身边开始一个个地查起来,最终把这几颗钉子给挖出来,但是现在原定的作战计划已经迫在眉睫,各方准备已经接近就位,在这个节骨眼上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把潜艇部队里面的钉子给查清楚揪出来。

  “那索性就不查了。”李彻思索再三之后,用试探性的口吻问道:“其实反过来想一想,或许这些钉子也能够被我们反过来利用呢?”

  “反过来利用?怎么利用?”

  萨鼎铭有些着急的追问,海军在爪哇海输掉之后本来就已经在国民面前抬不起头来了,结果现在潜艇部队又出了这么一档子破事,如果这个事情要是捅出去的话,那海军的官兵们的脊梁骨都能被民众在背后给捅穿了。

  因此萨鼎铭现在是迫切的希望能够挽救一二,他现在就像是32强出局的某头号种子,如果不能够找个机会证明自己的话,那么恐怕这辈子都要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我们担心的无非是敌人隐藏在潜艇部队里面的钉子给敌人传递情报,那么我们如果反过来,自己故意透露出来一些假情报,让这些钉子把这些假情报给传递回去呢?”李彻接着就用莱塔尼亚人来举例:“莱塔尼亚人在这次世界大战当中居然用他们在伦敦的大使馆来发展间谍刺探情报,结果维多利亚人就盯着莱塔尼亚人的大使馆,在干掉了许多莱塔尼亚人发展出来的间谍的同时,也故意留下了一些用来向莱塔尼亚人透露假情报。”

  李彻把这个例子说出来之后,萨鼎铭和旁边的刘敦诚面面相觑,他们在此之前呢是根本没有听说过莱塔尼亚盟友居然能有这么弱智的神操作——双方都已经开战了,结果你居然还用大使馆来发展间谍?你是觉得目标不够明显吗?还是觉得维多利亚人的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都是瞎子?

  虽然军情六处的掌门人是个门外汉,但他也不是傻子啊。

  李彻看得出萨鼎铭他们对于莱塔尼亚人的行为感到极度的震惊,不过他们并没有对此进行质疑,或许是因为莱塔尼亚人在这场战争当中在情报方面进行了太多的神操作,这样的弱智操作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

  只能说莱塔尼亚人或许确实没有发展情报的天赋吧。

  “如果是这么说的话,那或许我们确实可以反过来利用一下,但是我们要透露什么情报呢?”

  “透露的情报需要合理,合理体现在情报内容本身的逻辑合理、情报泄露的过程流程合理,就比如我们不能够把水面舰艇的相关详细安排拿去给潜伏在我们潜艇部队里面的钉子。”

  刘敦诚一边思索着一边道:“我觉得我们可以下一道命令,让现在所有在外面执勤的潜艇,除了在瀛洲海的都迅速返回本土港口,告诉他们,接下来我们要集中这些潜艇部队,南下攻击不列颠海军舰队的同时,尝试在巴拉特洋展开有限制的潜艇战,像这样的话我们一方面可以透露假情报,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够以一个比较合适的理由,把散在外面的潜艇都给叫回来。”

  “是啊,叫回来之后一方面能够在行动之前最后筛一遍,另一方面..........正好也可以集中兵力用于接下来攻略元山。”萨鼎铭也点头表示了认可,并且在和刘敦诚对视一眼之后一起把目光投向了李彻,眼神当中充满了赞许和感叹。

  不愧是好慧孙啊。

  不过李彻听完了之后脸上的表情略有些奇怪——虽然整体思路听起来都没毛病,但是就是给人感觉很不吉利啊。

  印象当中上一次看到整个舰队高层为了消除舰队内部的不确定因素,借口把整个舰队集中起来,然后执行任务的是谁来着?反正最后的结果还是挺喜庆的。

  2000响的鞭炮啊...........

  赶快晃了晃脑袋,把这些不吉利的念头给赶出去,针对元山港的行动马上就要开始了,不能有这些不吉利的念头。

  “那就这么干吧,让我们再给联邦人上一课,教教他们离开维多利亚人之后该怎么打仗!”

上架感言

  又是一本书,到了要上架的时候了。

  这本书算是难得的又找回到了《大明海权》写作时候的感觉,当初在构想这本书的时候,原本有过很多想法,比如说要不要给男主增加一个没什么卵用担任吐槽役的系统。

  但是这些整花活的想法最后都被舍弃了,这本书最终还是回归到了最原教旨主义的路线上——大国之间的对抗,国家与个人的命运。

  首先说说角色,在人物塑造方面一向是我的弱点,所以我选择给书里面的角色选择一个历史上的人物作为性格模板,相信大家从已经登场的部分角色的名字当中,也就能够看出他们的性格类似于历史上的谁了。

  男主的爷爷李宗棣,对应的就是朱棣,男主的老爸李仁炽,对应的就是一个不胖的朱高炽,二叔三叔自然也是对应着朱高煦和狂妄居士。

  至于男主角,相信从名字和小名彘儿也能够看出,男主角我是按照刘彻的模板来写的。

  这样写作的好处,我个人认为就是对于我这种不太擅长写人物的垃圾写手来说,在人物塑造,尤其是性格塑造上更加有血有肉。

  当然了,既然选择了刘彻作为男主的模板,自然也意味着男主并不是完美的,在中国古代的帝王当中,汉武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人们认为是一位明君,刘彻的风评逐渐改善,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到了近代以后,我们回想起他手中所塑造的强大的大汉帝国,再联想到屈辱的近代史,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性的遗忘他的过错。

  历史是一尊武神,人们最终能够记住的,印象最为深刻的,必然是历史上的最强者。

  接下来说说国家,书里未来要成立的大唐(不要问我为什么晋王府成立的国家不叫晋,责任全在司马家!),相比于海权当中的大明来说,各方面是差了很多很多的。

  大明是一个在一战爆发之前,工业产值占世界半数,工业人口数量比美国人口总数也相差无几的超级帝国,整场战争当中没有进行全面动员,一只手就把协约国打趴下来的庞然大物。

  大明拥有着世界上最好的设计部门,最强大的造船工业,最优秀的制造业水平(至少是最优秀的之一),技术上领先于其他国家半个时代,属于是装备比你精良的同时爆的兵还比你多。

  但是大唐不是,书里的大唐并不算是一个弱国,但是也长期并不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这个建立在明朝基础上的国家,很多方面是靠着体量上的优势来维持的。

  比如年钢产量由1,500万吨,一个5亿人口的国家钢产量和几千万人口的德国差不多,只有美国的一半不到,高端装甲钢之类的钢材质量自然也比不过英德。

  但是你能说这个国家真的很弱吗?那毕竟是1,500万吨的钢产量,日本二次元之前最高峰的时候,也就600多万吨。

  大唐在未来的书中,从剧情角度就不可能像大明那样靠着强悍的国力横压一切,上本书里大明的外交官可以指着英国人的鼻子说,大明可以给印度洋上每一个商船队配一条战列巡洋舰护航,你们英国人跟多少船我们补多少条战巡,像这样的话大唐是说不出来的,因为到后面即便经过发展和追赶,大唐和美国之间的国力也依然算是同一个档次的对手。

  因此这本书的重点也就很明了了——两个综合国力基本相当,但是在不同的领域各有优劣的国家,在全方位展开的对抗与竞争,在双方的力量差不多的情况下,技巧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最后再说一嘴情感部分,最重要的女主角当然是现在已经登场的朱妙云小姐姐了,当初在这本书初创讨论阶段,还有一些群里面的家伙建议我娘化朱少铭的,你们啊,这辈子就是被小男娘给害了。

  不过朱少铭接下来会以另一种方式登场(确信),这里先卖个关子。

  除了这位女主之外,这本小说的情感部分在我的设想当中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公主收集”,万恶的政治联姻将会给我们的男主角安排幕府的“公主”,朝鲜的公主,琉球的公主,甚至就连罗曼诺夫的公主也要送一个过来。

  上架之后接下来的剧情,基本上是一环扣一环的,从元山港之战打破海上的封锁僵局,到大唐版的雷霆瑟布鲁斯行动海上长征,再到各方最终罢战之后一直到海军条约签订间的勾心斗角。

  我会尽量保证给大家带来充实的剧情,很多读者反映的技术介绍部分可能会影响观感,我会尽量控制这部分的篇幅,但是这毕竟是一篇以技术流为主要卖点的架空小说,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完全避免,我能够尽量保证的是——不行就加更呗。

  我觉得这应该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或者技术部分的内容我会用番外的形式放出来。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多多订阅,你们的支持是我更新最大的动力,养猪是真的容易养死的,能开个自动订阅是最好的,在这里谢过大家。

  然后这两天我又阳了,今天的状态好一些,周末我给大家多更一点,按理说上架之后是要爆更的,但是现在我们医院三甲复审,我会尽我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