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这年头,军舰设计不是几个设计所之间的打打杀杀,这是要讲人情世故的。
可是梁局长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今天刚刚踏入这会议室的门,就被人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好像对面是自己的领导一样。而且更尴尬的是,程明娜刚才说的那些话全部一字不落地落在了跟在自己后面的太孙殿下耳朵里。
而接下来更让他感到有些压力山大的是,太孙殿下居然就那么坐下来,然后直接开始打听技术细节了,尤其是对于现在海军大型水面舰艇在技术上遭遇瓶颈的那些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询问。
殿下问的不仅仅是这些子系统为什么不行,殿下还追问这些子系统国产版本现在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然后更要命的是殿下还继续追问为什么国产版本不行?为什么当初要选择进口?
事大了!
因为有的事情是不能查的!不是说万一查出点什么来不好收场,是只要去查的话就肯定能查出点什么来!
李彻此时已经开始拿起一个小本子用笔一条一条地开始记录起来了,从军舰测距仪的光学镜片,到主炮塔的承重轴承、从海军穿甲弹的型号竞争、再到海军无线电通讯设备的采购回扣门..........李彻从这些基层的设计师口中,得知了一桩桩一件件的“海军秘闻”。
这本子上所记录的这些内容当中有许多只要放到外面的报纸上,马上就能够引起全国的震动。
“梁局长。”李彻那平和的声音在梁局长的耳朵当中简直就像是阎王催命的低语:“刚才你的那几位同僚所说的这些状况,情况属实吗?”
李彻没有问梁局长知不知道这些事情,他在抛出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假定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梁局长肯定知情。
这方面的推断李彻确实完全没有任何证据,但是他也不需要证据,如果说你作为海军三大设计局之一的局长,不知道这些事情的话,只能说明你的能力已经无能到了一定的程度,而并不能说明你有多么的廉洁。
而如果你知道的话..........
李彻向梁局长投去目光,梁局长此刻脑门上的汗变得更多了。
腐败这种东西,对于全世界的海军来说,都是不可能避免的“必要损耗”,没有哪个国家的海军不腐败的,只不过有的腐败不会影响海军的战斗力,而有的腐败则会葬送一支本该有战斗力的海军。
前者就不举例子了,后者的典型例子当中,北洋水师大概是最为典型的了。
在李彻的映像中,对于另一个世界当中的北洋水师所遭遇的腐败,人们的认知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
首先最早的传言就是北洋水师的炮弹里面掺了沙子,所以在海战当中打出去都是哑弹,所以才打输了,经典的电影甲午风云当中就有类似的情节。
但是后来人们考证,那个年代的穿甲弹里面填装沙子作为配重是很正常的,那年头的穿甲弹都是实心弹,你塞沙子还是塞煤渣都没什么区别。
可是后来人们转过头来一想,穿甲弹里面塞沙子虽然很正常,但是穿甲弹比开花弹要便宜也是事实,北洋水师配备那么多的实心穿甲弹,究竟是出于对抗假想的西方铁甲舰呢?还是说纯粹为了省钱呢?
再然后,当人们开始发现北洋舰队的锅炉已经长期得不到有效维护、军舰烧的燃煤都是劣质煤以后便清楚,虽然最初炮弹里面用沙子换火药的传闻是虚假的,但是就结论而言却并没有错,清庭的腐败和无能葬送了北洋舰队。
李彻对于海军有贪腐他并不感到意外,事实上就刚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情况比他之前所预料的要好得多,他本来以为以邕宁帝这样的“仁君”当“1:1比例模型”打造出来的海军远洋舰队,这背后的腐败程度大概能够和乌萨斯坐一桌了,毕竟以他之前所获悉的军舰造价来看,前明海军建造主力舰可不便宜。
定远级战列舰的造价如果要换算成英镑的话,比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还要更贵,而且要贵不少呢!差不多300万英镑的造价,让无论是250万英镑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还是莱塔尼亚人换算过来造价相当于258万英镑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都要相形见绌。
可是现在看来情况比自己所料想的还是要好不少的,因为从刚才和这些设计人员的交流当中,虽然海军的体系尤其是造船业当中有不少问题,但是所有的问题都没有跌出自己心理下限的预期。
甚至就连定远级战列舰相当于300万英镑的单价,如果考虑到定远级战列舰的吨位比伊丽莎白女王和巴伐利亚都要更大一些、装甲钢的用料也要更多来看,这个价格其实还算能接受。
毕竟乌萨斯人可是用300万英镑的造价造了甘古特的,两相对比之下,同样是花了300万英镑,乌萨斯人造了装备12门12寸炮、排水量2.34万吨、侧舷装甲225毫米的甘古特,大明造了装备12门330毫米炮、排水量3万吨、侧舷装甲320毫米的定远,这一下子就不觉得定远贵了。
只要你拿去和这个时代的乌萨斯海军,或者是和21世纪的联邦海军相比,你就会觉得前明留下来的海军还是很清廉的。
“怎么不作声啊?难道说梁局长不敢说吗?”李彻有些失望地从梁局长的身上收回了目光:“我能够猜到你在担心什么,有些话从你的嘴里说出来,就等于断了你们这整个行业的财路,但是梁局长我想提醒你一下,现在是大唐了,新朝要有新气象,既然你害怕说出来之后自己为整个行业所不容,那你现在就可以回家了,我早就听闻海军的许多设计局负责人都是空降下来的,让外行来管内行,这种状况正好从今天开始进行转变。”
梁局长瞪大了眼睛,他刚才原本在大脑当中纠结了半天最终其实已经准备倒向李彻了,毕竟哪个大腿粗他还是能分得清的,只不过他想稍微“矜持”一下,按照正常剧情来说难道不应该是李彻说什么“你但说无妨,我倒要看哪个魑魅魍魉敢跳出来”之类的话吗?
怎么就让我回家了?
“殿下!我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
李彻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身边的侍卫立刻架着梁局长的胳膊把他请出了这间会议室,等到梁局长的声音从走廊尽头消失之后,李彻向会议室内的众人再次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大家不用担心,只是把梁局长不太能够胜任的担子从他的肩膀上放下来而已,对于梁局长本身来说不会把他怎么样的。
而且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工程师管理制度,设计局的最高领导理应是总设计师,当然我也知道229局现在总设计师一职空缺,所以谁能够替我把这里面的门道解释清楚,我可以让他来担任代理总师,如果做得好的话就可以直接转正。”
这就是打个大棒给个甜枣了。
只不过这个甜枣抛出去之后,并没有人第一时间出来接,毕竟对于这些工程师们来说,指出军舰建造过程当中要面临的问题是一回事,说明白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是要触及行业根基的,不少人都默默地把目光低了下去。
没有谁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出这样的决定,李彻对于这样的反应并不感到意外也不觉得尴尬,他只是把自己刚才记录在本子上的内容又翻开看了看,随后“咦?”的一声惊叹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立刻让大家又把目光重新投了过来,没人知道太孙这又突然发现了什么新大陆,只见李彻微笑着掰着指头道:“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的问题,但是我刚刚发现一件事,我们的这个战列舰..........就是准备命名为‘龙渊’的这个,我看好像全套动力系统能够输出90,000匹以上的马力?”
李彻看起来好像是转移了个话题,听到太孙殿下又开始聊技术了,有些人也暗暗松了一口气,殿下能够知难而退就好,然而接下来,李彻说出的这番话又让在座的不少人感觉如芒在背。
“那我们的动力系统的表现很不错啊,新型的融合型战列舰的动力舱比上一代战列巡洋舰的动力舱还要略小一点,但是动力却从75,000马力提高到了九万以上,我们海军的锅炉技术相当可以呀,这种动力水平就是拿去和维多利亚皇家海军、莱塔尼亚公海舰队相比,恐怕也不遑多让,甚至尤有胜之吧?
那我就有些奇怪了,这军舰用的高压锅炉的技术含量也不低呀,虽然说和测距仪上的光学镜片啊,和炮塔的承重轴承这些东西相比的话技术路线并不完全一样,但是也算得上是现在海军最前沿的技术领域,我们的这些锅炉我看好像是我们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生产的,为什么我们能够拿得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锅炉?但是轮到制造刚才所说的那些东西的时候,就只有二流甚至是三流的水平了呢?”
“因为锅炉买不到!就这么简单!”程明娜有些忍无可忍地终于开口道:“你们一个个大老爷们不敢说,我是敢的!好让殿下知道,海军的各项子系统当中,您所看到的技术上能够站在世界前列的,都是我们买不到的,如果哪个子系统的技术是可以买来的,或者是能够批量购买成品的,那么我们自己的国产版本性能就一定好不了!”
“哦?能够展开详细说一说吗?”李彻脸上不动声色,但是在心里的小人已经在那里Yes!Yes!的挥拳了,很显然自己马上就能够从眼前这个漂亮姑娘的身上解开这个“谜题”了。
“这很简单,殿下,柳家向来都是这么赚钱的,引进国外的技术并且组成合资的跨国公司,然后引进相关的设备进行生产,然后迅速用更先进、更便宜的产品来冲击我们自己的国产产品,而在锅炉上,柳家买不到技术也引进不来,所以我们的锅炉用的一直都是我们自己的,这才能够拿出性能如此优秀的高压锅炉。”
第140章 ALL IN?
柳家?李彻有些不确定的问道:“是之前临时政府那个要和西方割让我们海外所有宣慰司和藩国然后媾和的那个柳..........”
在得到了程明娜的确定回复之后,李彻就更惊讶了:“我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柳家不是已经该下狱的下狱,家产该充公的都没收了吗?”
“只是抓了柳承志和他几个在朝为官、沆瀣一气的兄弟以及党羽而已,柳家可是现在数得上号的豪门大族,这对他们来说只能算是一时受挫,那些受到柳家影响的行业和利益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够交出去的?晋王又不像100多年前夷其三族.........”
这姑娘的这番话让李彻忍不住对他刮目相看,幸亏这姑娘是学船舶设计在船只设计局里面工作,如果这个姑娘要是学城市建设规划,在城建局里面上班的话,李彻都担心这姑娘担心现在松江府有点太城市化了。
很显然,程明娜的那些同僚也都觉得这姑娘有点“太极端了”,如果要在往常的话大概已经有人要站出来说“姑娘家年纪轻轻的不要这么极端”之类的话,但是今天大家都慑于李彻的“不怒自威”,所以目前甚至没有一个人出来来触霉头。
事实上李彻并没有那么生气,毕竟自己今天是把心理预期调得很低来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在自己的心理预期之上,这就好比你觉得国足本来可能要踢个0:7,结果没想到居然和小日子给踢平了,虽然没有赢球吧,但是如果真的能够踢出这样一个结果来,那肯定不糟心啊。
海军现在的状况糟糕吗?在造船业和海军相关的一些技术装备的制造业上,问题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比如海军的穿甲弹目前看来结构相对比较“原始”,基本上保持了和莱塔尼亚公海舰队在日德兰海战当中所使用的典型软被帽穿甲弹的同款结构,既没有修长的风帽,也没有硬被帽,唯一能够称道的就是有延时引信,以及炮弹里面的装药没有使用ku味酸这种比较敏感容易早炸的装药。
当初引进这种穿甲弹,也是因为这是“先进的莱塔尼亚构架”,这种莱式的穿甲弹结构确实带来了一些优点,在眼下这个时代能够保证不错的下限,但可惜上限也摆在那里,自己前两天还在心里嘲讽联邦人现在还在用米德维尔穿甲弹呢,结果现在看来还不如米德维尔!
至少米德韦尔穿甲弹和绿弹这样的完善型硬被帽穿甲弹的差距也就差一个硬化被帽了,在入射角不大的情况下和绿弹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再看看自己这边..........
当初和柳家有密切关系的某枪炮厂引进了这种莱式穿甲弹之后,在海军的竞标当中战胜了唐山金属的穿甲弹,李彻从229局当中所保留的文件来看,唐山金属公司出品的穿甲弹居然是有硬被帽的,而且作为金属冶炼集团下属的武器制造公司,唐山金属出品的炮弹弹体强度也是最高的。
可惜的是唐山金属在炮弹的结构上没有充足的经验,炮弹没有风帽,装药用的也是比较敏感的ku味酸,配套的延时引信也不可靠,因此在当初的竞标当中输给了莱式穿甲弹。
但是这种炮弹明明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果能够和莱式穿甲弹结合一下,用莱式穿甲弹的装药和引信,那么大明皇家海军本可以拥有世界上第一款硬被帽穿甲弹,但可惜的是柳家故意制造技术壁垒以保持自己企业的利益,拒绝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开发——我能够通吃这块蛋糕,我为什么要和你合作?
虽然这种行为从商业上来说没什么问题,但是企业到一定程度要考虑的就绝不仅仅只能从商业上来考量。
而炮弹只是冰山一角,唐山金属虽然输掉了海军大口径舰炮的竞标,但是好歹中小口径的竞标还是拿下了一些订单,整个企业的运转还算良好,可是其他的企业就不一样了,比如邯郸光学,这个企业在过去曾经长期向海军提供光学测距仪,从前无畏时代的1.5米级测距仪,一直逐渐发展到了6米级的测距仪。
结果这个企业的老板居然遭到了和柳家有亲密关系的某家跨国光学企业的全面打压,从装在小型舰艇上的1.5米测距仪,到大型舰艇上的大型测距仪,再到其他的各种光学设备,在几乎所有的领域所有的方面,通过残酷的价格战把这家企业逼得濒临破产,在战争爆发之后不得不转型民用企业才能够苟延残喘。
可以说这些和西方的龙头企业进行合作的所谓跨国集团,并没有帮助自己国内的产品走出去,而是和外国的产品一起反过来打压自己本土的产业,虽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是柳家从中作祟(他们的能量也没那么大),但是作为这些本质上是“买办企业”当中的龙头老大,柳家的联合股份公司在这方面起到了非常恶劣的作用,而许多追随联合股份公司的买办企业,更是为其摇旗呐喊,一起打压国产的企业。
至于动力..........这个只能说军舰用的高压锅炉,这玩意应用范围实在是太窄了,技术标准又很高,想要在这上面赚大钱难度和风险都挺大,当然更重要的是由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尤其是在欧洲维多利亚和莱塔尼亚两国之间的造舰竞赛,锅炉这个东西非常的紧俏,莱塔尼亚人自己的锅炉供应自己的军舰都有些紧俏,再加上还要卖给哈布斯堡一些,也确实挤不出来更多的产能。
而其他的西方国家.........不列颠人首先就不会向大明出口这个,联邦的技术和国内半斤八两,甚至还有所不如,叙拉古人的技术倒是还行,但是叙拉古的产能比莱塔尼亚还要捉急,看看叙拉古的军舰制造的工期就知道了,至于最后一个高卢..........只能说眼下这个时代的高卢锅炉还远没有像他们30年代的时候那样那么牛逼,再加上明髪两国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想要从高卢引进技术也相当困难。
正是由于这些种种因素,才让军舰的锅炉摆脱了这些买办的魔爪,因此李彻才能一眼从军舰的数据当中发现了这块金子。
现在造船台上正在建造的那些420毫米火炮的融合型战列舰,也就是拟被命名为龙渊级的战列舰,别看船体长度比长门长10米,但是4座420毫米主炮比长门级的4座410毫米主炮要更占地方,别看口径只大了10个毫米,但是弹药库段增加的长度就有快10米了。
因此在比长门级战列舰的动力舱略小的情况下,还能够输出比长门级8万马力更大的9万多马力的动力,以及考虑到眼下这个时代相较于另一个世界当中的长门也算是提前了几年,这在动力系统上面的优势现在放眼全世界喊一句世界第一,恐怕也就只有不列颠人能够站出来比划比划了。
但是好在,柳家从邕宁帝后期开始最为得势到被晋王从高位上给踹下去,并没有祸害太久,很多被打压的国内企业现在虽然此前备受打击,这些年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甚至有的企业都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但是对他们来说,总算还是坚持到了胜利的曙光。
而至于其他那些更多的企业,这些企业手上的技术虽然不是世界一流的,但是也足够成为眼下要推进的战列巡洋舰项目的首选备胎。
没有12米的光学测距仪?6米级别的测距仪又不是不能凑合,这世上大多数的测距仪不也就6米左右吗?像地中海那几个国家的主力舰上面的测距仪甚至只有三四米呢!
炮塔轴承难产?国产的轴承磨损严重?嗨!磨损严重又不是说不能凑合用,大不了早期维护地频繁一点,乌萨斯人的苏27早期甚至都用过首翻维修寿命不超过100个小时的AL31发动机,军工产品嘛!先这样凑合顶着,以后等有合格的产品造出来了再来换!
当然,李彻之所以在新的主力前项目上面对这么多潜在的技术隐患表现出了如此的从容淡定,那就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压根没有真的想过这四条超级战列巡洋舰能够完工。
作为一名“地球留学生”,李彻很清楚参考地球上的经验,在这个世界当中在这场世界大战里打得精疲力尽的各国在战后肯定会制定相关的军控条约,尤其是针对海军的军备限制条约,这几乎是一个板上钉钉的结果。
而在这种海军军备限制条约面前,这四条战列巡洋舰是肯定不可能完工的,但是没有关系,他现在要的就是要为战争结束之后铺路。
在未来必然将会面临的条约谈判当中,坐到谈判桌上的筹码不仅仅是手上舰队的存量,把正在建造当中的军舰拆掉本身也是谈判的筹码。
李彻很清楚在另一个世界当中的海军条约签订之前,USN规划了13条装备16英寸舰炮的主力舰,而IJN也同样规划了8条装备16英寸舰炮的主力舰并且还计划开工另外8条没有命名的16寸炮主力舰。
正是因为USN这13条新开工的16寸炮主力舰以及IJN计划和开工的这14条16寸炮主力舰,才能够真正让不列颠在依然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主力舰队的情况下,愿意接受10比10比7的条约吨位结构。
因为不列颠人很清楚,USN和IJN是真的打算把这些船认真地造出来的,是真的让不列颠人有了面对愣头青的无奈感觉。
对于大唐来说,新的战巡计划也是如此,船确实要实打实地做建造准备,实打实地开工,这样才能真的让维多利亚和哥伦比亚相信,让维多利亚和哥伦比亚妥协。同时,这也是心理战和舆论战,是为战后秩序囤积筹码的行动。
大唐必须展示出死磕到底的决心和疯狂到不惜代价造舰的姿态,并且真的投入资源去推进工作,才能在之后的条约中以一个现存军舰规模远不如不列颠人的体量,和对维多利亚海战失败的战绩,博弈出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而这些没有建成的军舰也并不会浪费,李彻在心里已经打好了许多盘算,总共8条龙渊级战列舰肯定是不可能全部都建造完成的,没有完工的那几条船可以直接考虑改造成其他的军舰。
一开始李彻想过要不要改造成航母,但是想想另一个世界当中IJN用加贺改的航母,虽然拥有IJN最大的载机量,但是28节左右的速度一直都被认为拖累了整个机动舰队,龙渊的速度比加贺还要稍慢一些,而且船体长度也就不到230米,并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平台。
虽然不适合改造成为航母,但是这些船体非常适合改造成为这个时代没有的快速综合补给舰。
大唐的国力并不是他此前在另一个世界当中看的某本小说当中的巨明,不可能甩手就开工两位数的四万吨级快速综合补给舰,但是眼下倒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把这些未完工的船体改造成为这种舰队力量倍增器,尤其在大唐在这场战争当中已经丢失旧港宣慰司、丢失了东瀛王国的情况下,如果说未来海军想要在间战时期对珍珠港或者是巴拉特洋施加更强的威慑,那么这种在这个时代看来有些丧心病狂的超级补给舰就是必需的。
缺失了前进基地和海外补给的港口之后,那就必须要通过额外的手段笨鸟先飞。
而至于现在规划的这四条战列巡洋舰,到时候船体也可以不用浪费,毕竟这270米长的船体实在是非常适合改造成为航空母舰,32节的高速更是能够提供非常强力的甲板风,未来大唐自己的“列克星敦”就可以诞生在这些战列巡洋舰的船体上。
当然在那之前,大唐和哥伦比亚两国在西太还有一场双方ALL IN一切的豪赌。
第141章 新官上任马吉芬
马吉芬从“马可波罗”号战列舰的舷梯上走下来踏上马尼拉港的码头后,面对前来迎接他的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的两位司令官,他不苟言笑地敬了个军礼之后便首先发问:“现在太平洋舰队的状况怎么样,我要听实话,现在任何粉饰现状的用词都没必要说出来。”
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的两位司令官互相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目光当中两人都显露出了一丝无奈,这个马吉芬的性格果然如同传闻的那样,确实不招人喜欢,也不怪他在此之前军衔一直都停在少将升不上来,这次还是被威尔逊总统火线提拔上来的。
第三舰队司令官科林·赞格威尔中将做了个请的手势:“那这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在码头上说清楚的了,长官,我们还是到司令部里面详谈吧。”
第七舰队司令官哈罗德·丹尼尔少将是接替此前被撤职的第七舰队司令暂时代理舰队司令一职,毕竟现在的第七舰队也没几条大船,不过这并不妨碍丹尼尔少将对着码头上的这条充满地中海叙拉古风情的快速战列舰流口水。
联邦从叙拉古人那里租借来的三条高速舰都将会划归到第七舰队,这主要是因为这几条租借来的军舰和联邦军自用的军舰在运行和维护上都有不小的区别。联邦人租借这三条船的时候也没忘了从叙拉古和哈布斯堡分别招揽了一些有经验的军官和工程师,这几条船和相关人员有一套自己的维护保养体系(毕竟这几条船都是公制的),因此全部塞给第七舰队也是为了更好的维护。
虽然在战时第七舰队到时候等于是要被塞到第三舰队下面接受指挥,不过这就让在东新罗湾海战之后手里头就没有像样的大船的第七舰队大喜过望。
对于丹尼尔少将来说,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有机会指挥联邦海军所有的快速主力舰——虽然一共也只有三条,而且其中两条的性能相当尴尬。
但是物以稀为贵啊,而且这条被联邦人暂时命名为马可波罗号的原叙拉古海军卡拉乔洛号战列舰,更是足以竞争目前世界上最强战列舰宝座的选手。
马吉芬点了点头,他注意到了包括丹尼尔少将在内的几名第七舰队的军官眼中流露出的兴奋,这让他在心里暗暗点头——海军在遭遇了此前的两轮失败之后,官兵们并没有丧失和敌人作战的勇气和对战争胜利的信心,这是好事,如果说他下了船之后,看到的都是一群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的家伙,那自己要面对的情况就更加困难了。
来到会议室,联邦海军太平洋舰队下属的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的一票高级军官分别落座之后,风尘仆仆而来的马吉芬展现出了自己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特点:“我们合众国的海军是一支不太会打仗的军队,我们在这场战争当中的大多数时候表现得都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现在必须要学会如何同素质比我们更强的对手交战。”
接着他绕着会议室内的长条形会议桌,在那些落座的联邦太平洋舰队的高级军官们的身后一边走一边道:
“我知道你们当中的有些人听到我的这种话,肯定会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我是在危言耸听、在贬低合众国海军,你们当中肯定也有人看不起我,毕竟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我的军衔还只是一名少将,这个屋子里面军衔比我高的就有好几位。
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够摆正姿态,我们并不是一支有着丰富经验的海军——在9世纪后半叶的时候,我们海军的发展几乎断绝,现在的合众国海军是在9世纪末建立起来的,从人员到装备我们至今都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其中一些问题在这场战争当中爆发,让我们的海军遭遇了不止一次的失败。
首先我们就要抛弃优势方的心态,现在我们是处于劣势的那一方,不要想着后面造船厂里面还在建造的军舰,我们现在要看的就是我们手里头的军舰,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我们从来没有独自战胜过的对手,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们在海上所取得的优势,是基于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和我们共同进行的联合行动,在那之前我们的快速舰队刚刚遭遇了灭顶之灾,导致我们现在都没有一条自己的战列巡洋舰。
而我们在和不列颠人的协同作战当中打出了优势之后,我们显然也没有及时地扩大这种优势,甚至还把已经被我们局限在港口里的敌军舰队给跟丢了...........”
“那是因为我们遭遇了飓风!”有一名军官有些不岔地道:“如果不是因为那场飓风,我们被迫撤出在泗水港外监视的快艇,泗水舰队不可能那么安稳地撤走!”
“这只是你的理由、你的借口。”马吉芬摇了摇头:“我们的敌人可以在飓风的掩护下冒着惊涛骇浪跳出我们的封锁,既然我们的敌人可以,那我便不希望我手上的舰队,我手底下的官兵用这样的理由来给自己当借口。”
马吉芬毫不客气地驳斥了那名军官,他现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部队现在的心态问题。
在马吉芬看来,联邦海军只不过是和不列颠海军在一起行动,然后靠着不列颠人快速舰队的优异表现,拿下了这场海战的胜利。
离开了维多利亚皇家海军之后,联邦海军又有什么作为呢?总不能说以后联邦海军打仗的时候都要请不列颠人来当外援吧?
“我们的敌人现在所有的作战兵力都已经摆脱了我们的封锁,他们现在在快速舰队的兵力上反倒还有一些优势,我很高兴看到我们有的军官在见到我带来的船的时候表现得很兴奋,这说明你们还有斗志,但是光有斗志是不够的,”
马吉芬绕着屋子转了整整一圈之后,又重新回到了自己所在的位置上:“先生们,让我们现在首先忘记我们的盟友,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还在那期望不列颠人部署在新加坡的那支舰队来和我们一块行动,但是现在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国家在等着看我们的笑话,这里面也包括了不列颠人。
第142章 “军纪严明”
马吉芬的这番话算是戳破了一层窗户纸,联邦太平洋舰队的这些军官们并不是没有意识到不列颠人现在已经不可靠了,但是在缺乏快速主力舰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对不列颠人抱有期望——毕竟不列颠人现在派了三条战列巡洋舰在新加坡,明军手上一共有八条战列巡洋舰,那么他们至少要把那四条无畏型的战列巡洋舰拿去用于应对不列颠人吧?
只要不列颠人能够被动地牵制住明军的一半快速主力舰,那么合众国这边的快速舰队的压力都能小很多。
毕竟明军...........哦,现在应该是唐军手中的这四条相对比较早的无畏型战列巡洋舰性能在当下也只能说乏善可陈,和不列颠以及莱塔尼亚早期的战列巡洋舰相比,速度上比不倦级略低一些,能够达到26节左右,比莱塔尼亚人早期的冯德坦恩24.8节的速度要更快。
但是在火力上和莱塔尼亚人的战列巡洋舰相当,比有8门12寸炮的不列颠早期战巡要弱,装甲防护上比不列颠人的战列巡洋舰要好,但是210毫米的装甲带又比不过冯德坦恩的250毫米装甲带,可以说是一款介于维多利亚和莱塔尼亚双方战巡特性之间的战列巡洋舰。
像这样的四条战列巡洋舰,无论哪一条和联邦人租借的“马可波罗”号快速战列舰相比,都是完全无法战胜的,毕竟“卡拉乔洛”级战列舰不仅拥有300毫米的主装甲带,就连上装都有230毫米,比唐军手中的这四条无畏型战列巡洋舰主装甲带的厚度还要更厚一点。
可问题在于联邦人只能租到一条“马可波罗”号,剩下的两条哈布斯堡海军的战列巡洋舰实在是不够看,在另一个时空当中的哈布斯堡帝国在自己风雨飘摇的时候,依然规划了一系列战列巡洋舰的建造方案。
其中便有与现在这款战列巡洋舰布局类似的、正常排水量32,000吨、满载排水量36,000吨,长230米、宽20米、吃水8.82米,配备两座双联装420毫米主炮、22门150毫米副炮,输出功率112,000马力最高速度30节、侧舷装甲225毫米的战列巡洋舰方案。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