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90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为什么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现在越发的想要调停大唐和哥伦比亚双方?因为哥伦比亚人的造船台上那些正在逐渐成型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计划建造的数量,甚至能够赶得上皇家海军准备保留的战列巡洋舰的总数;因为唐帝国造船台上开工建造的战列巡洋舰,更是拥有420毫米大炮的恐怖怪物。

  只有尽快地签订条约,各国都把那些在战争当中没有来及完工的战舰拆除销毁之后,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才能够依靠巨大的存量继续保持在这方面的优势。

  毕竟现在世界上除了维多利亚皇家海军之外,只有唐帝国还拥有为数不少的战列巡洋舰,但是唐帝国手中的战列巡洋舰显然没有办法和维多利亚人相比,只有4条船装备330毫米舰炮,剩下那些装备280毫米炮的老战巡被外界推测很快就会退役,这样唐帝国海军手中的战列巡洋舰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会被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稳压一头。

  作为一切为了这些目的而生的战列巡洋舰,维多利亚人对于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在未来的处境还是比较乐观的,虽然唐帝国和联邦的造船台上都有一批口径更大的怪物,但是没有任何一种能够对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构成致命威胁。

  哥伦比亚人建造的列克星敦级战列舰吨位与海军上将级相仿,从火力上来说8门16英寸舰炮确实要比10门15英寸舰炮更强一些,但是现在恰好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拥有世界上水平最高穿甲弹的年代,绿弹的性能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的改进和工厂生产技艺的磨练之下水涨船高。

  皇家海军在联邦的间谍可是成功地搞到了列克星敦级战列舰了许多设计方案的(不要问为什么不列颠在这个年头会有在联邦的间谍,这太正常了),而这些方案基本上都透露着一个共通的特性,那就是无与伦比的高航速和脆得让人惊叹的装甲防护。

  经历过日德兰海战的皇家海军的军官们对于联邦海军在列克星敦级战列舰上这种装甲布局当然是嗤之以鼻的。

  我们当年那些战列巡洋舰面对莱塔尼亚公海舰队最大不过330毫米口径、大多甚至只有305或者280毫米口径的主炮,都能在一场战斗当中被点那么多烟花。

  尽管事后的调查证明这些烟花当中有许多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皇家海军自身糟糕的弹药库管理(不关防火门)和令人瞠目结舌的弹药超载(部分军舰被证明携带的炮弹数量甚至能够超过限定额度的30%以上,玩过战雷的都知道在封闭空间内随意随意堆放大量的弹药是个什么结果),但是早些年战列巡洋舰的防护相对于他们在战斗当中实际面对的威胁不够用已经是一种共识。

  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速度很快,但是几个方案的装甲厚度都相当感人,这在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看来是海军上将级战列舰在战斗当中可以轻而易举就点炸的巨大烟花。

  总的来说,在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眼中,他们手上的战列巡洋舰面对未来的威胁要么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要么赢一手甲弹对抗,横竖维多利亚人都不吃亏。

  -------------------------------------

  相较于维多利亚人,哥伦比亚人那边对于海军再次遭遇的失利..........反应却有些平淡。

  不是联邦海军不在乎这点损失了,哥伦比亚联邦的工业能力再强大,造一条主力舰也比生孩子更费时间呀,这下一口气又损失了三条主力舰,对联邦海军来说那也是实打实的肉疼。

  联邦海军反应平淡的根本原因在于——已经输麻了。

  尽管仅仅从技术装备的损失上来看,目前的联邦海军依然远远谈不上遭到了致命损失,他们的有生力量并没有到被打断脊梁骨的状态,但是联邦海军的心气神确实是被打的差不多了,自信心更是被打的所剩无几。

  威尔逊总统更是直接把不列颠首相通过私人关系转交给他的关于和唐帝国的停战协定直接甩给了海军部长,随着这份停战协定一起甩给他的,还有不列颠首相所提出的在战后建立起海军军控谈判的有关设想。

  威尔逊总统的这番举动,很像是一个家长把成绩单以及学校给的劝退通知书一起丢到了孩子面前,然后丢下一句:“要不去找个厂上班吧。”

  而作为联邦海军部长的西姆斯,他虽然在此之前也准备了不少为海军开脱的说辞,但是他知道这些说辞在此时此刻的总统阁下面前根本没有什么效果,语言在这个时候太苍白无力了。

  战场上没打赢,嘴皮子说得再好都是没用的。

  “总统阁下...........”

  “我已经累了,这场该死的战争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精力,我的态度和劳合·乔治首相的观点是一致的,是时候让这场战争结束了。”借着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甩在西姆斯面前的文件:“我觉得海军现在也可以把主要精力从眼下的战争挪到战后的局势上了,就像是我们的敌人这次所动用的战列舰,我们海军的装备库当中有能够对应的武器吗?”

  因为很多国家的政府首脑并不是军人出身,所以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对于武器装备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概念,尤其是联邦国会的那些议员们,从上世纪到后世,他们总是喜欢在讨论军事问题的时候把双方的装备拉出来狠狠地斗兽棋,并认为斗兽棋斗赢了那就基本能赢,可以说是斗兽棋爱好者的天堂啊。

  当然要应对这些官僚的方法也很简单,做应试教育谁不会啊?

  所以即便是威尔逊总统,在看到有关第二次巴士海峡海战的相关记录和报道之后,他自然而然地也是以一种斗兽棋的角度来去发出询问——我们的装备库当中有没有能够解决这个怪物的武器?

  “有的,我们正在建造当中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在吨位上应该要比这条船更大,而且我们会装备整整12门16英寸舰炮,虽然我们的口径要稍小一些,但是我们将会在投射量上具备绝对优势。”

  “我记得海军应该还有一个同样装备16英寸舰炮的战列巡洋舰项目?”

  “是的,我们初步计划将其命名为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西姆斯道:“这同样是一款强大的...........”

  “这两条船哪个是用来对付那个怪兽的?”威尔逊总统挥了挥手表示他不想听那些技术上的长篇大论,总统阁下的脑子里面只有斗兽棋!

  这个问题让西姆斯有些难以回答,因为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和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定位在联邦海军当中就根本不同,而且这两款军舰都有可能在交战当中遭遇龙渊。

  联邦海军原本是摆出了不惜一切的代价,也要把自己的前卫舰队重新建立起来的决心,但是这种决心在前不久刚刚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龙渊级战列舰的“出色表现”让联邦海军开始审视自己手上的战列舰,对联邦海军来说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重要性真的比得上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吗?

  许多人都相信,联邦海军终究还是会更偏重于他们的战列舰队。

  做出这样的判断并不是这些人特别懂联邦海军,这只能说明这些人特别懂得联邦国会。

  “直接和龙渊及对抗的是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在总统阁下的这个问题面前,西姆斯也只能如实回答。

  “那我们就应该建造更多的南达科他,而不是把钱浪费在不能解决我们问题的那个什么战列巡洋舰的身上!

  龙渊级战列舰初次登场给全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这一点西姆斯很清楚,但他更清楚的是强大的龙渊级战列舰本质只不过是一个23节的铁乌龟,这种船说到底增加的是整个舰队的厚度,而非舰队的高度。

  虽然现在的哥伦比亚人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战列巡洋舰,但是已经多次饱受没有高速舰之苦的联邦海军是真的准备打造一支强大的前卫舰队的。

  可是现在看起来大老板好像不愿意在这上面掏很多钱。

  西姆斯尽力用小白也能够听懂的比喻来给总统解释——列克星敦级战列舰执行的是完全不同的任务。

  这款战列舰代表了联邦海军对于未来自己所希望采取的高速舰作战模式的构想,这个构想被西姆斯自己称之为——加速贬值。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27节的战列巡洋舰相比于21节的战列舰来说是高速舰,那么33节的战列巡洋舰相比于27级的战列巡洋舰不也是更高的高速舰吗?

  在联邦海军的构想当中,未来的列克星敦级战列舰根本不需要寻求同敌方战列巡洋舰编队的交战,他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机动能力,绕开敌人的战列巡洋舰之后,继续完成强行侦察,同时最多也只需要对付敌人的那些吨位较大的轻巡洋舰即可。

  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考虑到未来那些火炮口径会进一步上升的轻巡洋舰,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178毫米倾斜装甲带已经相当可靠了。

  在经过一番解释之后,威尔逊总统算是大概搞清楚了,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作战设想,可是这显然不是威尔逊总统想要的答案。

  “总统阁下,哥伦比亚联邦并不是在走下坡路的维多利亚帝国,我们不需要和维多利亚人签什么海军军控协定,只要给我们时间我们就能够打造出一支足够强大的..........”

  “部长阁下。”威尔逊总统摇了摇头,伸手打断了他的话:“我觉得,我们需要更厚的装甲。”

第204章 各有各的阅读理解(3)南达科他级主力艦就是好

  威尔逊总统很清楚西姆斯,以及整个联邦海军如此迫切地想要重建快速舰队根本原因在于,在这个时代,一个大国海军如果想要具备强大的海上进攻力量,那么一支快速舰队是必须的。

  这就好比冷兵器时代战争当中的骑兵,这种昂贵的军种代表的是强大的进攻能力和突击能力,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一个强大的王朝鼎盛时期必然都具备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而当一个王朝开始衰落的时候,首先受到影响的也是他们的骑兵部队。

  战列巡洋舰就是这个时代的海上骑兵,联邦海军只有重新建立一支强大的快速舰队,才能够在未来重新获得在海上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机会。

  虽然西姆斯本人也意识到这场战争可能很快就要被迫结束了,但是就算未来停战联邦海军也应该具备这种能力才行啊,手中有剑和有剑不用,当然不是一回事了。

  这一年以来,联邦海军因为缺乏高速舰在海上的交战当中吃的屎还少吗?

  可是在经验总结这方面,海军高层和合众国政府高层之间确实有那么一些出入。

  对于哥伦比亚联邦的高层来说,他们从第二次巴士海峡海战当中获得的经验和联邦海军高层所获得的经验是截然不同的。

  以威尔逊总统为首的华府白宫这些大人物们满是对于海军未来主力舰甲弹对抗的焦虑,内华达级战列舰同唐帝国的龙渊级战列舰的交手结果表明,海军防护最好的标准战列舰和敌人的新锐军舰相比也照样是打不穿防不住,这可真是要把人给急死了。

  眼下在婆罗洲的战局注定要迎来失败,威尔逊总统觉得未来联邦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保住已经拿到手里的瀛洲,而且他相信,新成立的唐帝国无论是出于中央帝国的威严角度考虑,还是出于超越过去的明帝国的角度考虑,他们肯定会寻求在未来重新夺回瀛洲。

  因此,在未来实质上,大唐和哥伦比亚两国之间海上攻防的局势会发生转化,联邦海军要开始考虑如何进行防守,而唐帝国那边会不断选择强化如何进攻。

  那么在未来整个海军的战略态势要转向防御的情况下,拥有更厚装甲更多主炮的战列舰显然要比战列巡洋舰更符合需求。

  当然,威尔逊总统更青睐于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还有一个有些难以启齿的原因,那就是从自己的一些幕僚的口中,威尔逊总统获知联邦海军建造的战列舰基本上拥有世界一流的水平,但是联邦海军建造的战列巡洋舰那真的是连二流都很勉强。

  这里面有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联邦海军建造的战列巡洋舰的防护都太差了,当初在苏禄海海战的时候一战就葬送掉海军手中绝大多数的战列巡洋舰,这里面固然有战术层面上的失误,但是联邦海军的战略巡洋舰太脆、被敌人一打就炸这也是主要原因。

  要知道联邦海军的初代战列巡洋舰的侧舷装甲只有5-6英寸,后续建造的超无畏战列巡洋舰的装甲也就只有七英寸。

  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早期那些12寸炮的战列巡洋舰用六寸装甲先不提,维多利亚人在超无畏时代的战列巡洋舰好歹也把装甲提高到了九英寸,而且不列颠的战列巡洋舰的干舷很高,理论上是有安装更厚的装甲的潜力的(大不了干舷高度降低到和莱塔尼亚海军的战列巡洋舰相当的程度),维多利亚人只给自己的超无畏战列巡洋舰九英寸的装甲是因为维多利亚人要省钱,而且觉得九英寸够用了。(这理由听起来很朴素,但事实上对维多利亚人那个时候早炸的炮弹来说以己度人九英寸确实够了)

  而哥伦比亚人给战列巡洋舰七英寸的装甲是因为最多只能给七英寸。

  像战列巡洋舰这些需要大功率动力组的高速军舰,所需要的可不仅仅只是往动力舱里面塞锅炉这么简单,哪怕是开民用车的都知道,变速箱的重要性绝不在发动机之下,而哥伦比亚人现在规模庞大但制造工艺还没有完全提上去的制造业,到现在都无法提供可靠的大型军舰的减速齿轮。

  这就让联邦海军的这些大功率的动力组为了匹配他们的动力,只能使用电传动来解决问题,电传动看起来技术新颖,而且电传动还能够让军舰的倒车速度相比那些机械传动的军舰而言遥遥领先,可是电传动也就意味着军舰需要在蒸汽轮机和锅炉之外再增添一个大型的电机舱,因此在相同技术水平下总输出功率相当的电传动动力组和机械传动的动力组,前者需要有更长的长度。

  这也就导致了联邦海军的战列巡洋舰一个两个看起来都是大长腿,可是这拉长的核心区长度可就愁坏了军舰的设计师了,因为联邦海军对于军舰的速度以及适航性的要求都很高,防护面积如此巨大,那只装甲可不就得像苏菲超薄一样了?

  事实上受限于防护面积,导致装甲难以升级的毛病,哥伦比亚人在几十年以后的坦克上也吃了一回亏,艾布拉姆斯作为各国第三代坦克当中,可能是唯一一款能够把绝大多数的炮弹都放在尾仓里面的坦克,其代价就是炮塔过于宽大,防护面积和重量都很大,因此在后续升级的过程当中勉强对炮塔升级之后,实在是抽不出多余的重量来给车体增加防护了,这直接导致艾布拉姆斯在SPV3之前都是万年烂裤裆,350KE的防护连芒果都能嘲笑。

  正是因为在动力上的局限,所以哥伦比亚人搓出来的战列巡洋舰性能都有些差强人意,但是在战列舰上,那些只需要跑21节的铁王八对传动系统的要求可就没有那么高了,哥伦比亚人自己也能够解决传统问题,新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把速度提高到了23节,所瞄准的其实也是其他国家新一代传统战列舰的速度,六万马力就能够解决问题,核心区的长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无论是防护还是火力都相当可观。

  因此在威尔逊总统的眼中,要什么战列巡洋舰啊?大国海军,还是要甲弹对抗啊!

  打不穿!防不住!那不就要输吗?

  眼见西姆斯一脸的不乐意,威尔逊总统深知打一巴掌要给一个甜枣的道理,他清咳了一声之后问道:“听说我们的不列颠盟友把一门18英寸的舰炮装上了船?”

  西姆斯愣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大概是惊讶于总统阁下百忙之中居然还能够知道这些技术装备更新上的消息。

  当然这其实也很正常,毕竟这年头海军的大舰巨炮就是最尖端的武器装备,就像另一个世界当中咱们这边飞了两架六代机起来之后,甭管川普懂不懂六代机到底是什么?他也该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出来了。

  “维多利亚人在一条浅水重炮舰上装上了一门18英寸的舰炮,”西姆斯道:“这应该是维多利亚人原本准备用于在北海登陆莱塔尼亚本土的作战行动当中对地支援用的,不过在莱塔尼亚战败之后这条船就没有派上用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用这条船进行了多次炮击测试,我们作为盟友,希望维多利亚人能够给我们分享一些数据,但是维多利亚人拒绝了。”

  “18英寸的大炮.........”威尔逊总统道:“如果我们在未来也开发出这样18英寸的大炮,那我想我们或许可以像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相较于此前的田纳西级战列舰那样,用两门更大口径的双联装炮塔来替换原本的三联装炮塔的形式,为以后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配备18英寸的大炮吧?”

  对于总统阁下的这一番言论,西姆斯一下子就涨红了脸,这当然可以了!三联装的16英寸炮塔尺寸和重量同双联装的18英寸炮塔差别不是很大,其实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原本就准备用16英寸的双联装炮塔的,纯粹是因为16英寸舰炮的研发进度拖沓,才用维多利亚人的15英寸炮塔顶替。

  总统阁下这是准备要给海军在更大口径的火炮开发上面开绿灯?

  这个时候一个难题摆在了西姆斯面前,西姆斯能够看得出来总统阁下是想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和自己做一个交换,让海军不要过多的把精力放在这些战列巡洋舰上,还是多把精力放在战列舰上吧,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以后是有潜力换18英寸的大炮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做得到吗?

  对于任何一个海军人来说,大口径火炮的吸引力都是绝对的,这下子是要速度还是要大口径这个选择难题就摆在了西姆斯的面前,而他本人在犹豫了片刻之后就做出了决定——还是大雷更诱人啊!

  “总统阁下,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18英寸的大炮,但是我们从克服14英寸舰炮生产过程当中的一些小曲折,再到后面独自开发16英寸的舰炮,我国大口径舰炮的研发和制造水平都已经有了大幅的提升,我们肯定能够尽快的拿出性能优秀的18英寸舰炮的。”西姆斯立刻在威尔逊总统的面前表决心,只不过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本人确实有些心虚。

  毕竟那是所谓的“14英寸舰炮生产过程当中的一些小曲折”,摊开了说的话就是联邦海军当年的大口径,舰炮的制造水平实在是太烂了,100多个炮胚最终的合格率居然是个位数,也就是哥伦比亚联邦家大业大,是真的舍得给你车上百个炮管出来挑合格的给军舰用,换其他国家那列装14英寸舰炮就得往后推一推了,正常国家哪受得了这么浪费呀?

  现在哥伦比亚人在战争当中获得了维多利亚人的许多技术支持之后,大口径舰炮的开发水平确实水涨船高了,不过研发18英寸的舰炮对于哥伦比亚人来说依然是严峻的挑战,西姆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出18英寸舰炮,但是领导现在开了个口子那么自己就要马上顺棍往上爬。

  毕竟海军部长就是要干这个的。

  威尔逊总统摆了摆手:“这些都是以后的问题了,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的海军又遭受了这样的失败,就算我们尽力缩短那些莱塔尼亚战利舰的维护时间,让这些船赶到前线去,在敌人两条可怕的龙渊级战列舰面前,我们恐怕也没有办法取得优势了吧?毕竟我们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现在的进度...........”

  “也不是没有应急的方法。”西姆斯道:“我们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原本就是按照装备16英寸舰炮设计的,现在采用维多利亚人的15英寸舰炮纯粹只是应急,我们或许可以让其中两条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在修理的过程当中,直接用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16英寸舰炮替代他们的15英寸舰炮,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16英寸炮塔已经生产出一部分了,这种双联装炮塔完全可以给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使用。”

  “这种应急货色真的能够打得过敌人的龙渊级吗?”威尔逊总统摇了摇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防护和内华达级战列舰是一样的吧?”

  该死的!总统阁下身边这是哪个幕僚对海军这么了解啊?

  西姆斯咬了咬牙:“内华达级战列舰是遭受了敌人几批军舰的轮流攻击下才沉没的。”

  “那我问你,这样改造之后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能够打得赢龙渊吗?”

  能打得赢吗?那包打不赢的呀!西姆斯很清楚,三万吨出头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面对吨位很可能超过四万吨的龙渊级战列舰,人家多出来的那一万吨的吨位是吃素的?

  在从西姆斯的脸上看出了犹豫的神色之后,威尔逊总统再次摆了摆手:“海军接下来就不用想着怎么和敌人正面对抗了,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样在水面主战舰艇劣势的情况下,把补给给我们岛上的小伙子送上去,把人从岛上给撤下来。

  维多利亚人已经开始试图促成我们和唐帝国之间的和谈了,我们每从婆罗洲上面多撤出一个人,我们的谈判资本就能够多一分!

  所以,海军现在还有什么作战计划可以用吗?我希望是现实一点的作战计划。”

第205章 华盛顿特快

  “上面真的确定我们要用这样的方法来给陆军送补给吗?”

  在亚伦沃德号驱逐舰上,斯普鲁恩斯中校面对自己的驱逐舰此刻眉头紧锁,那表情就像是一个老父亲看到了自己的闺女被人打扮成了精神小太妹一般。

  因为这条驱逐舰的甲板上此刻堆满了标准油桶,这些油桶里面装的当然不是燃油,而是要送给被围困的陆军的各种物资,理论上来说,这些油桶里面应该装了各种各样的食品药品乃至弹药。

  现在这些有种就像是蜱虫一般铺满了整条驱逐舰,连炮位和鱼雷附近都堆满了这些油桶,现在这条驱逐舰除了架高在舰桥和桅杆上的一些机枪和12磅的小炮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火力了,如果你这副模样在海上突然遭遇敌人的军舰,那么会是个什么样的后果自然不必多说。

  而且此时此刻放眼望去,整个码头上到处都是如此这般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像奥马哈级巡洋舰这样的船还有一些布置在侧舷的152毫米火炮可以使用,驱逐舰装满了这样的油桶之后基本上就等于解除武装了。

  而至于为什么现在这些驱逐舰和巡洋舰要打扮成这副模样..........

  “除了咱们这些跑得快的船之外,还能怎么给那些陆军的废物把东西送上去?”

  很显然,负责往驱逐舰上固定这些丑陋油桶的这些工程人员也是一肚子的不满,这些海军的工程人员当然也不愿意把自家漂亮的军舰打扮成这副样子,在他们看来,这一切当然都是陆军在前线作战无能导致的。

  一个婆罗洲拖了这么久打不下来不说,还被反推回去搞成这副狼狈的样子,真的是把哥伦比亚联邦的脸都丢尽了。

  海军把现在战事的不利都归咎于陆军的拖累上,就像陆军把他们遭遇的失败归咎于海军的失利一样。

  甩锅嘛,这种东西古往今来大家都是无师自通的。

  现如今联邦海军暂时的失去了在西太大洋上和唐军争夺制海权的能力,联邦海军现在手上还能够有战斗力的战列舰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守备瀛洲本土,现在的哥伦比亚人是真的担心唐帝国趁着这个时候挥军渡海的。

  虽然哥伦比亚军高层很清楚,唐军只要但凡有点理性就不会轻易地发动这样大规模的两栖渡海战役,但是凡事都怕个万一不是?万一对面真的头铁莽过来怎么办?以哥伦比亚军现在在瀛洲的兵力当然不是说守不住瀛洲..........反正多少是有点虚的,毕竟这些瀛洲人当初能跳反一次,谁知道会不会再跳一次?

  所以现在给婆罗洲上面的哥伦比亚军运送补给的任务,就全部交给了这些速度能够超过30节的海上快车,这也是联邦海军部拿出来的现阶段最可行的方案,就是把所有的给养全部都封在这些油桶当中,在靠近婆罗洲北部的海岸边把这些油桶全部丢弃下来。

  这些油桶在装载的时候就会考虑到保持浮力,所以丢在海面上之后并不会沉下去,而是在海上漂浮着,婆罗洲上的哥伦比亚军到时候自然会派出小船小艇到海上去搜集然后拖上岸去。

  这样可以省去入港卸货的时间,实现最大化的效率利用,反正对海军来说我已经把东西送到了,至于你陆军能不能把东西捞上来那就不是我的问题了。

  毕竟海军部制定的这套作战方案,还是要尽量考虑保存海军的兵力,巡洋舰和驱逐舰哥伦比亚人虽然量大管饱,但也不是能够随便去送的,采取这种补给的方式,至少能够在紧急的情况下把货物抛弃之后让军舰恢复作战能力。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舰长喜欢执行这项任务,首先,海军任何一条军舰的舰长肯定都希望自己是战斗舰艇的舰长而不是一条运输船的船长,其次,哪怕是从自己船只的安全角度考虑,就算这些油桶在固定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紧急抛弃这一点,只需要砍断缆绳就能够把这些油桶推到大海里去,但即便如此这至少也得花费好几分钟的时间。

  在这几分钟的时间内,说不定敌人的炮弹就已经打过来了,尤其是考虑到为了安全起见,所有的运输任务都被定在入夜之后进行,而夜间如果万一撞上的话双方交战的距离将会非常之近,到时候一旦遭遇敌人就能够在几分钟的时间内进行几乎单向的火力输出,这还打什么?

  更不用说鬼知道这些油桶里面都装了什么,你要是里面装了压缩干粮我还能当你是个附加装甲,但如果你里面恰好是弹药呢?

  不过就算有再多的不满,服从命令毕竟是军人的天职,斯普鲁恩斯带着极大的不满也得硬着头皮去执行任务。

  哥伦比亚人的这种新式运输方法很快就引起了唐军的注意,毕竟白天在海上几乎都抓不到哥伦比亚人的运输船这样的情况实在是有些诡异,但是白天的时候总是能够在海上发现从婆罗洲往北返回瀛洲的哥伦比亚军舰,而且是大量的驱逐舰和巡洋舰,稍加调查自然就能够发现这其中的端倪。

  李彻获知这一情况之后,他也觉得不免有些好笑,没想到哥伦比亚人居然用上了另一个世界当中自己老对手的方法,想到哥伦比亚人把瀛洲人在瓜岛海战当中的运输方式称为“东京特快”,于是李彻便带有些许的恶作剧性质建议海军把哥伦比亚人的这种运输方式称为“华盛顿特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