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97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一夜qing?!是什么样的姑娘?不会是个老女人吧?”

  “今天下岗之后,我可以和你好好说一说,我建议你现在先回到你自己的位置上,一会儿让上面发现我们在这里一直在闲聊的话,恐怕我们就要受处分了。”

  马克虽然有一肚子的好奇心,不过自己这个好兄弟的建议说的也确实在理,他们这一阵子每天4:00就要起来到这里,经常要熬到晚上差不多9点才能结束,像这样已经连续监视了6天了,这种496的监视实在是劳心费神,没想到这小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有机会在晚上发展一夜qing。

  比我年轻几岁,果然精力要更好啊。

  马克在心里这样感叹着,端着杯子又挪回到了自己监视的岗位上,而梅森·布什内尔这边在马克离开之后缓缓的松了口气。

  只有他自己知道,刚才马克说他“看起来心情不错”的时候,他的心跳一时间陡然加快。

  对于任何一个卧底来说,每天最担惊受怕的事情就是自己暴露了,可喜可贺的是今天看起来这又是自己吓自己。

  马克刚才说的其实很对,他的心理学课程虽然学的不长,但是看来在这方面挺有天赋的,梅森·布什内尔刚才确实心情愉悦,毕竟作为一个华人,他确实会为了联邦的内乱而高兴。

  梅森·布什内尔,原名仇明阳,他的父亲是华人,母亲则是一个伊比利亚人,他的样貌更多的遗传了自己的母亲,所以他看起来几乎就像是一个白人,准确的说像是一个南美洲那种典型的混血白人。

  因此,他当年在高中毕业之后就被吸收进了锦衣卫,在经过一年的培训之后就来到了联邦,从高中毕业至今已经有十七八年的时间了,有的时候他都几乎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哥伦比亚人了,他的英语甚至说的比中文还要流利,每天深夜的时候他都告诉自己自己叫梅森·布什内尔。

  他在联邦有自己的身份,有自己的履历,并且还成功地加入了联邦陆军,在哥伦比亚军当中,因为出色的表现被吸收进了新成立的联邦陆军情报处,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一直都是潜伏的深海,默默的等待唤醒自己的时刻。

  后来就是世界大战的爆发,在战争爆发之初的时候他甚至有些兴奋,他伪装了这么长时间,每天戴着面具生活为的不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为自己的祖国出一份力吗?

  然而一天又一天的时间过去,他始终没有等到唤醒自己的命令,在联邦刚刚向大明宣战的时候他没有被唤醒,在瀛洲跳反联邦大举登陆瀛洲本土的时候他没有被唤醒,在苏禄海海战和爪哇海海战之后,他也依旧没有被唤醒。

  到了后面,哥伦比亚军开始声势浩大的南下作战,明帝国内部更是爆发了内乱,邕宁帝死后,临时政府成立,并且准备向哥伦比亚联邦媾和,准备割让所有的海外领土以及封国的时候,他的内心当时已经几乎要崩溃了。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祖国沦丧到这样的程度,而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想象仇明阳这么长时间以来是怎么挺过来的,他甚至有一段时间脑海当中冒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我要不要从此就当一个哥伦比亚人算了。

  国内一直都没有唤醒我,很可能是我和国内的联系已经断了,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潜伏,没有人知道自己是锦衣卫的间谍,我或许应该就作为布什内尔活下去?

  就在他内心最动摇的时刻,伴随着东方晋王李宗棣入主应天府驱逐了原本的临时政府,潜伏了整整18年的仇明阳终于等来了唤醒自己的信号。

  在过去的一年以来,他在终于开始作为一个间谍展开活动,这一年以来在战局上所发生的转变,这一年以来从国内所传来的各种消息让他欣喜,无论是大明还是大唐,不同的招牌对于在海外的游子来说,都是相同的故乡和祖国。

  现如今,仇明阳也知道局势正处在一个最关键的时刻,现如今联邦政府所遭遇的这一连串的舆论危机,自然也是源自于国内的手笔。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会刚才不自觉的露出那么一丝丝的愉悦出来。

  可是,从发自内心的角度而言,仇明阳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或者说他觉得国内有些太过于保守了。

  这一年以来他确实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在他看来那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不觉得自己传递的情报起到了多么关键的作用,因为他知道自己送出了什么样的情报。

  他曾经向自己单线联系的上级申请主动展开行动,但是每一次都被上级否决,要求他在最大程度上隐蔽好自己的同时展开行动。

  对此,他自己在心里对于国内情报部门颇有微词,他不怕死亡,也不怕牺牲,如果怕的话,当初就不会选择漂洋渡海的来到联邦潜伏了,从仇明阳改名换姓变身为布什内尔。

  正在发愣的时候,突然一辆路过的马车似乎是被抗议示威的人群给吓着受了惊,骤然开始狂奔起来,一时之间引起了一阵骚乱,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自然也吸引了布什内尔的注意。

  看着外围维持秩序的警察去奋力的试图控制住那辆马车,而由这辆马车引起的骚动也让这一块组成人墙的警察以及抗议的人群之间发生了些许的肢体冲突,不过双方目前都还算比较克制,冲突很快就暂时平息了下来。

  只是看了这一切,布什内尔突然油然而生了一个想法。

  只是思索了片刻之后,他并没有任何的迟疑,离开了自己被划定好的监视位置,迅速的穿过了一个街区之后在一个路口找到一辆车钻了进去。

  他这边刚刚钻进车内,坐在车上一个穿着西服戴着礼帽的男人一边看着手上的报纸,一边用低沉的语气道:“我希望你最好是有什么真正有用的紧急情况来向我汇报,而不是因为一些无聊的事情就跑过来。”

  “我想我有办法解决那些白宫门口的麻烦。”

  布什内尔这边的话音刚落,车上的男人便从报纸上挪开了自己的目光看着布什内尔,这个几年前加入联邦陆军情报处的家伙往日里基本上是属于那种该做的事情都会去做,但是从来都不怎么引人注目的家伙,这还是他第1次主动的提出想法来。

  “说说看。”

  虽然解决现在白宫外面的麻烦,并不是陆军情报处的本职工作,但是陆军情报处内部的人都很清楚,他们这个机构现在其实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临时单位,尤其是对于陆军情报处的高层来说,他们很清楚只有拿出更瞩目的成绩,才有可能让陆军情报处在日后的哥伦比亚联邦当中的地位更进一步。

  事实上,陆军情报处的几个高层其实很羡慕在大洋另一端的同行。

  如果这个家伙真的能够提出什么有效的建议,能够让陆军情报处这次在总统阁下的面前好好的露一把脸,那么就能够把陆军情报处在未来的分量继续添一添。

  “刚才一辆失控的马车引起了一阵小规模的骚乱,在骚乱当中,那些抗议的人群和我们的警察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摩擦,长官,我亲眼见到他们动手打了我们的警察。”

  “所以呢?”

  “所以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暴民了,对于这些家伙我们现在必须要出重拳。”

  听到这车上坐着的那位看着报纸的中年人,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不就是强行镇压吗?你觉得为什么总统阁下到现在都没有下令强行镇压?”

  布什内尔重重的一挥拳:“单纯的强行派出军警部队进行镇压当然不合适,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找几个人换上衣服之后伪装到示威人群当中,随后在示威人群里故意挑起摩擦来,让示威人群和我们的警察发生冲突,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派出部队来进行镇压了。”

  这番话显然让车上的那个家伙有些动摇。

  这听起来确实像是一个好办法,毕竟这样一来,至少联邦高层有了合适的进行强力压制的理由,虽然说这个理由可能并不是非常充分,但是靠着政府的宣传机器,大概真的能够把这件事情的负面影响给大多压下来。

  当然,这一切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总统阁下的意思。

  所以..........

  “你跟我去见总统。”

第219章 反装忠(2)格斗大赛

  “现在已经到了需要出动军队来镇压的地步了吗?”威尔逊总统看着眼前陆军情报处的两人,说实话,以威尔逊总统的性格,他是真的很不愿意让局势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总统下达出动军队这个命令很容易,就像懂王口嗨让加拿大加入联邦一样,但是由此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却是不得不慎重考虑的。

  尤其是对于威尔逊来说,他一直以来塑造的如同大学教授一般的总统形象很可能会因为下令军队进行镇压而受到莫大的打击,要知道在哥伦比亚联邦下台的总统有些也照样有着不容忽视的政治能量,不是说你干完了总统之后政治生涯就结束了,就回家养老去了。

  威尔逊可不希望自己现在做出的不慎重的选择,影响到自己的将来。

  “总统阁下,现在的情况是在过去的近一周以来,聚集在白宫外围的人群有增无减,这种情况如果长此以往的话..........”

  布什奈尔看着自己的上司在总统面前痛陈利害的模样有些好笑,任何人如果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大概都会觉得自己的这个上司是一个忧心国事的人。

  但是在陆军情报处里面待了好几年的布什奈尔很清楚,这个联邦成立时间并不太久的专业情报部门里面的人都是一副怎样的心态——有问题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制造问题也要解决问题的人。

  要知道在哥伦比亚联邦决定加入这场世界大战之前的时候,联邦还没有任何一个相关的专设情报机构,在战争爆发前不到一个礼拜紧急成立的陆军情报处和海军的情报局相比,不仅在级别上要低一级,而且就从组织的成熟度和情报的搜索能力来说,也比海军要差不少。

  毕竟相较于在这场世界大战爆发前几年才开始匆忙扩军的陆军而言,海军的大建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从那个时候开始,联邦海军就有越来越多的搜集其他国家在建军舰情报的需求,因此联邦海军情报局虽然正式挂牌的时间和陆军情报处差不多,但是从组织级别上要高一级,而且业务上也更熟练。

  在这种情况下,陆军情报处里面的聪明人还是很快就找到了发展壮大的捷径——你的能力到底怎么样并不是最重要的,让上级看到你们的业绩,让上级认为你们很重要才是最重要的。

  就比如现在,在对外面示威的民众进行强力镇压这方面,陆军情报处的高层显然要比总统阁下更为热衷和关心。

  毕竟,做这种事情对于陆军情报处来说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向当权者展现自己的能力、向陆军的其他同僚展现自己的特权、向普通民众展现自己的暴力和威慑。

  而且就算整砸了,事后要秋后算账起来,陆军情报处自然也可以拿出没有任何程序问题的文件来证明自己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种“下课上”,只不过相较于大洋另一端瀛洲列岛上的那些家伙来说,哥伦比亚人的下克上要更“温和”一些。

  毕竟,往远了说哥伦比亚军是一个在美西战争当中在国内没有下定决心对菲律宾动武的情况下,联邦海军就能够自己用商船来组织补给攻击伊比利亚的菲律宾舰队;

  往近了说,哥伦比亚军是一个政府高层在对假想敌口嗨威协的情况下,军方高层直接通过热线告知对方“如果我们要发动军事行动的话,哥伦比亚军一定会提前告知”,这何尝不也是一种下克上呢?

  威尔逊总统多少也能够想得到眼前这个喋喋不休的家伙心里打着怎样的算盘,可是这个家伙有一点说的非常关键,那就是这一段时间以来白宫外面的人数有增无减,如果接下来舆论进一步发酵,抗议示威活动从白宫门口蔓延到整个华盛顿,到时候大量的市民也参与进来,那局势才真的无法挽回了。

  “我们此前还从来没有对白人采取过如此暴力的手段............”威尔逊总统的心理显然还有一些最后的矜持,在对民众使用暴力手段这件事上,联邦政府此前并不是没有过,但那是对黑人,对墨西哥人,对那些弱小的有色人种,对待这些人,联邦的军警可以大摇大摆的直接冲进整个黑人镇。,然后把所有的黑人给拖出来肆意痛殴,没收他们的财产和房屋,摧毁他们的商业和学校.........

  但那些是黑人啊。

  黑人贱命一条,哪能和白人比?

  白命贵呀!

  “总统阁下,我们并不是没有对白人采取过暴力手段。”一直沉默的布什奈尔觉得威尔逊总统现在这副模样有些虚伪和恶心,于是他直言不讳的戳破了或许是威尔逊总统他们下意识里都避开的一个例子:“在南北战争当中,谢尔曼将军在南方所做的那些事情,可比我们今天要做的事情过分多了,但是这并不妨碍希尔曼将军是战争英雄,也并不妨碍林肯总统是美利坚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和出发点是为了哥伦比亚联邦,历史就会给我们一个公正的评价的。”

  这番话说出来之后,布什奈尔的那个上司有些惊讶的扭过头来看着他,说实在话,在此之前他从来不知道自己这个手下居然能够说出这么一针见血的话来。

  这家伙在此之前一直都是那种不声不响的性格,今天给自己提出这个意见的时候,他其实就有些吃惊了,因为这差不多相当于典韦给曹操献策。

  而现在听到他说出这番话之后就更惊讶了,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梅森吗?比典韦献策更让人震惊的是典韦居然能引经据典!

  “你叫什么名字?”威尔逊总统开口问道,而这个问题显然也让刚才那个一直喋喋不休的到目前连名字都没有出现的路人甲上司感受到了莫大的危机。

  “我叫梅森,总统阁下,梅森·布什奈尔。”

  “刚才的主意是你想出来的?”

  “是。”

  “你准备找哪些人混进人群当中?”

  “街上有的是混混,给他们塞点钱他们什么都愿意干,事后这些混混也不会供出是谁指使他们的,因为这些混混自己也不知道。”

  “那你觉得应该让哪个部队来进行镇压?”

  “在华盛顿西郊正好有一只驻扎的装甲骑兵部队,他们配备了福特机枪车。”

  “你要动火?”

  “动用装甲骑兵部队就是为了不开火,那些福特吉祥车的重量在三吨以上,只需要排成一排缓慢的向前开过去,自然就可以驱逐那些聚集在白宫门口的人,如果动用骑警或者骑兵的话,无论如何都需要加速助跑然后冲撞向人群,这反而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威尔逊总统点了点头,很显然这个回答他很满意,这个叫梅森的家伙,显然抓住了问题的核心,自己希望解决问题,但是不希望把矛盾进一步激化,无论如何不能动枪。

  “那如果,有一些抗议的人他们比较勇敢,面对我们的装甲骑兵也依旧不愿意后退的话,怎么办?”威尔逊总统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福特机枪车的顶上可以搭乘好几名士兵,我们可以专门挑选一批身材高大,体格壮硕的士兵,给他们配发木棍和头盔,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让他们来解决问题。”

  威尔逊总统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他的目光在眼前的两人身上扫过,那眼神直接看穿了布什奈尔上司心里的想法,威尔逊总统选择走此险招算得上是迫不得已,但是他可不喜欢自己成为别人利用的对象。

  “梅森,既然是你想出来的办法,那么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威尔逊总统直接越级把任务交到了梅森的手中,梅森能够感受到自己上司转过头来,那眼神当中饱含的带有寒意的目光,如果早知道会这样的话,他就不会把梅森带过来见总统而是自己来见总统了。

  不过这样的眼神杀显然没有什么作用,布什奈尔只是敬了个礼:“我明白了,请等我的好消息吧,总统阁下。”

  -------------------------------------

  “真没想到华盛顿也能够举办无限制格斗大赛啊。”

  第2天晚些时候,李彻看着从华盛顿所发回来的密电,可能是电报当中的内容对他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受控制的联想到某个“荣光不会独享”的小将,所以他有些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心里的槽给吐了出来。

  一般来说他不会像这样不受控制的吐槽的,除非忍不住。

  电报上详细报告了昨天发生在华盛顿的“无限制格斗大赛”,面对越来越多的示威人群,联邦政府终于忍不住选择强行清场,哥伦比亚人的装甲骑兵部队在组建成功之后从来没有投入过战场,因为这些福特机枪车本质上作为一款袖珍坦克来说实在是太小了,在西线作战的话很难跨越壕沟,而在东方的话,这些机枪车在热带地区的可靠性又不佳,因此造了足足上千辆的机枪车都丢在了国内。

  这些没有机会走上战场的哥伦比亚军装甲骑兵成功的在华盛顿的街头表现了自己的勇武,威尔逊总统可不是某被自己老婆戴了绿帽子之后一无所知还要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幽默大统领,虽然威尔逊总统不是军人出身,但是他很清楚让士兵们执行这样的任务待遇一定要给足。

  因此,所有参与行动的哥伦比亚军官兵都领到了一份特别津贴,这份特别津贴之丰厚到相当于这些士兵10~15个月的津贴,并且总统阁下还免除了他们在服役期间内的所有租房费用——没错,大美利坚的士兵参军入伍之后,是要自己购买军服而且要自己缴纳房租的,你在军队里面住的营房可不是白给你住的。

  就是电报里面并没有进一步的详细描写这些士兵是不是能够一秒六棍,不过想来就算没有一秒六棍,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就是了。

  “无限制格斗大赛?”李宗棣被这个叫法给逗乐了,他看向在一旁努力的绷住脸,让自己不要笑出声来的军情局局长:“这是你们军情局的深海推动的?干的不错啊。”

  “是锦衣卫时期留下来的深海了,我们也没有想到他能够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惊喜,不过这样的行动他事先也没有和我们通过气,事情发生之后,就连我们自己都有些措手不及。”

  军情局的局长是原西北特科的负责人,名叫白修仁,李宗棣入主应天府之后,他一开始很快带着特科的人并入了锦衣卫,以锦衣卫副指挥使的身份开始接受这个前明所留下来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情报特务机构,接盘接了几个月之后才算把很多信息和流程都给理顺,虽然说锦衣卫在靖难的过程当中态度是明显偏向晋王的,但是新朝成立之后的情报机构肯定要掌握在绝对可靠人的手中。

  锦衣卫原本的那些指挥室和同志也非常的明事理,他们大多在工作交接完成之后便主动提出了辞职或者转岗,现在的情报局虽然民间和国外依旧喜欢称呼他们为“锦衣卫”,甚至就连情报局大楼上面的锦衣卫飞鱼浮雕都没有拆掉,是现在的军情局和过去的锦衣卫已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机构了。

  “以现在北美情报网的现状,人家也不可能事事都向你请示之后再行动,那样的话非得错过时机不可。”李宗棣倒是对此看得很开:“我知道你是担心这些潜伏的深海长此以往会失控,但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眼下他做得很好,相信威尔逊总统对他的表现肯定非常满意,而且看似为威尔逊总统解决了问题,但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是啊。”李彻非常认同的道:“威尔逊的麻烦归根结底还是前线的问题,除非他真的能够让上帝下凡来把包围圈内的哥伦比亚军官兵给带出去,否则的话这次把火扑灭了,下次照样还要烧起来,而且只会烧得更猛烈。

  威尔逊现在看起来是把自己眼前的火给灭了,但实际上他的退路已经被烧没了,威尔逊现在应该很清楚,在军事手段上他短时间内没有牌可以打,所以我觉得他大概是想从维多利亚人那里在外交层面上..........或者是在贷款的问题上做做文章。”

第220章 首相阁下您是否清醒

  劳合·乔治首相在看到哥伦比亚人所发来的外交照会的时候,笑得格外畅快。

  哥伦比亚人在此之前的时候,因为对于维多利亚人在亚洲战场上敷衍的态度相当不满,联邦可没少拿他们在战时给维多利亚人的贷款来说事,那时候哥伦比亚人的嘴脸对于一向心高气傲的维多利亚帝国的这些官员们来说,可谓是记忆犹新。

  现在才过去多久啊?怎么现在说话就这么好听了呢?

  其实我们还是喜欢你之前那桀骜不驯的样子.jpg

  对于欧洲各国来说,这场世界大战持续的时间以及力度都是大家在战争爆发之前所未曾料到的,毕竟在这场世界大战所爆发的十几年前,各国在实战当中还从来没有消耗过如此规模的庞大弹药。

  举个例子,历史上904年的日俄战争当中,俄军基本上每个月消耗的弹药数量也就87,000枚左右,历史上整个旅顺战役日军从开始进攻到战役结束整整5个月的时间里,也就一共打出去了289,580发炮弹。

  各国此前不是没有对于未来战争当中炮弹消耗增加这一点完全没有预期,高卢zong参谋部战前计算的炮弹消耗标准是每天1.3万发,也就是说法军已经考虑到了在这场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弹药消耗量相较于10年前提升7~8倍。

  这对于当时的那些将军们来说,他们普遍认为这已经是一个相当量敌从宽的数字了。

  毕竟这个数字甚至要比现在北约每天能够提供给乌克兰的炮弹都要多(一时竟不知道在辱谁),所以说东大在面对联邦指责的时候才会直接打脸反驳——“如果我们武装援助毛子的话,战局肯定不会是今天这副样子”。

  我要是援助大毛结果毛子每天才打那点炮弹,我都觉得丢人!

  事实上,在马恩河会战中炮弹的实际消耗量是每天24万发。高卢75毫米火炮炮弹的储备量只能支撑到914年9月份,步枪储备量可以支持到11月份。

  当时高卢国内的75毫米火炮炮弹产量仅能满足需求量的7%,也就是说从11月份开始,法军的弹药储备就已经入不敷出了,到1915年2月,整个法军缺少70万支步枪和1500门75毫米火炮,这还是军队建设相对侧重于陆军的高卢,是在普法战争之后一直推崇着进攻,无时无刻不想着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高卢。

  维多利亚帝国当时所面临的窘境只比高卢陆军更甚,虽然人们提起不列颠陆军所装备的那些有海军舰炮改造而来的重型榴弹炮的时候总是津津乐道,但是不列颠陆军为什么要用那些体格如此笨重,实际上并不适合陆军使用的改造海军火炮呢?

  真当不列颠陆军喜欢自家的9.2寸炮,不想要高卢陆军那样的155吗?

  为了这场战争能够获得胜利,为了确保能够击败同盟国,维多利亚帝国在这场战争当中几乎掏干了自己的国库,在战争爆发前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伦敦几乎被这场战争摧毁了,整个国家背负上了巨额的债务。

  现在这些债务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可以被免除,而维多利亚帝国所需要付出的只是一点点的立场而已,真的只是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