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苹果味咖啡
他若想搅动天下风云,便绝不能向秦王自荐。
而是要秦王来请自己。
秦王不会请一个普普通通的儒生去。
但稷下学宫既然在秦国,那秦国的内政必然有稷下读书人的功绩,秦王对稷下也应该有所关注。
倒不如说,如果秦王有出函谷关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野心,他就该知道,只有稷下学宫所出的不世之材才是秦国最后的翻盘希望。
于是白觉来了秦国,来了稷下,在这里住下了。
他的目的便是为了搞事,不仅仅是单纯的搞事,更是为了打响自己的名声。
简而言之,他要开始刷声望了。
白觉刷声望的方式很奇葩也很特别。
他是以儒生的身份去听稷下先生讲课,然而,白觉是不会乖乖做个好学生听课的,他先给稷下先生一点心理准备的时间,然后便用自己领先两千多年的知识储备开始找茬了。
读书人嘛,都是一群喷子。
自古以来,打口水仗都是神州人民的良好传统。
诸葛亮舌战群儒可不都写成典故还流芳百世了。
鲁迅更是民国第一喷子,他的文名几乎都是喷出来的。
可见喷人是个良好习惯,不服就喷,当面大声BB,绝不背后咬人(滑稽)。
当然,喷人也得讲究是非对错,不能无缘无故就开喷,立场问题很重要,还就是不能随便找到谁就乱喷,这个时代的人重礼乐,不尊重师长是个很严重的社会性问题,所以在别人的课堂上当众撕逼,严重的情况下极有可能被逐出稷下学宫。
那么问题来了,白觉是谁的学生?
他是儒生,是孔圣的亲传弟子,论辈分……只有比他更老资格的儒生和长辈才有资格教训他,比他年长的儒生大多都在鲁国,长辈都得是百家巨子的这个级别,哪怕你是个传人,辈分也最多跟白觉对等,不可能比他还高。
稷下先生,在辈分上当然是比白觉更小的。
所以他喷白某人不尊师长,白某人当时就回了一句‘我老师是孔子,你不服气找他去’,然后对面就哑火了。
之后,白觉在短短一个月内,把所有稷下先生找了一个遍,弄到最后,所有学子和先生都认识了这位姓白的奇葩儒生。
明明稷下先生见到他都不想讲课了,可白觉依旧表示——别赶我走吗,我就是来找个茬挑个刺而已,您继续讲啊,我保证喷到您入土为安。
一群稷下先生们差点气到坟头冒烟,最后闹腾到墨子哪儿去了。
墨翟出手调节矛盾,白觉当然要给他这个面子。
然后他自己开设了一堂课。
一开始,白觉开设的课程没旁人来听,只有孟珂与荀卿。
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每天一堂课,每堂课都说些不同的东西,渐渐吸引来了很多学生。
当两周时间过去,白觉每次开课的时候,学员都已经满了,不少学生甚至翘了其他稷下先生的课来听他的课。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不太科学。
实际上,这很正常,理由有三个。
上一篇:学医救不了二次元
下一篇:书记官的一百万种死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