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主的一百万种求生法则 第1203章

作者:苹果味咖啡

——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想取名字

“秦昭襄王。”白觉说:“自然是他让你来的。”

“哦?为什么这么认为?”张仪捋了捋胡须。

“推论。”白觉停顿一秒左右整理言词:“你是纵横家,纵横家于如今的战国时代无用,故而你过去在稷下学宫的声名很差劲,经常喝酒欠债,甚至连先生也不好好当,这样的你本该生活的穷困潦倒,而十年后你突然出现,而且看上去精神焕发,过得很不错,衣着光鲜,面目如新。”

“这证明你过去的十年过得还不错,消失的十年内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或者说,你去了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人,谁愿意找你为食客,而你也找到了能够发挥自身才能的地方。”

“如今的六国不可能给你这样的待遇,你唯一能去的地方也只有秦国,而一般的士大夫以你的傲慢根本看不上,你有胆量游说六国君王,自然也唯一能招纳你的也只有秦君。”

听着白觉的分析,张仪不置可否的问道:“也许是秦国的某位士大夫找我来做的说客也说不定,我张仪的三寸不烂之舌可是很有用的?”

“士大夫找我无用,如今的战国早已不是过去的战国时代了,养食客来彰显地位,那也不会找寻一名稷下的儒生,他们大多是礼贤下士,找寻的是寒门弟子,而不是我这样的亲传儒生。”

“所以你判断是秦昭襄王派我来的?”张仪问。

“并不仅仅是因为除了他之外没人来找我,更大的原因是因为……秦昭襄王是个有野心的王,秦国安分守己百年,哪一任王都想要铁骑出函谷,横扫天下,奈何力有未逮,但哪一任的王国力都远没有如今强盛,如今的秦国内政发展充裕,内政矛盾的源头来自外戚,而外戚在数年前以被剪除,秦国秣马厉兵许多年,却没有横剑的机会。”

“最糟糕的在于,秦国的发展已经走到了瓶颈,六国的发展是停滞的,而秦国始终都在发展,走在国富民强的道路上,但这也是局限的,因为领土大小,因为臣民不足……退避函谷关后的百年,秦国的发展已经停滞近十年之久,想要进一步改革发展,需要的并不是一个诸侯国,而是一个帝国。”

白觉说:“秦昭襄王知道他已经等不下去了,即便将王位传给下一代,秦国也无法继续变得更加富强,而如今的秦国在战场上也远不是拥有神灵之力的六国的对手,这样一来,秦国只是一块待宰的肥肉,历代秦君一统天下的组训就真的成了黄粱一梦。”

“所以呢……”张仪追问。

“所以接下来的话,还请秦君自己来听我说吧。”白觉平静道。

张仪一挑眉毛,他好气又好笑道:“你这小子,比我当年还要倨傲,我可是自荐去游说君王,你倒是让君王来请你,你可真是好大的架子。”

“不是架子不架子的问题,他既派你来请我,自然不是真心看重我的才华,我才十有八九是你对他举荐了我,然后他对你说可以试一试,你便来劝我去见一面秦君,说说看法……说到底,这也是一种变相的自我举荐,反而令我看上去更像待价而沽的沽名钓誉之辈。”

“……怪胎,真是怪胎,这你都猜得出来?”张仪手微微一用力,没注意都把自己的几根白胡子拔了下来:“的确,是我向秦君举荐的你,但他也确然求贤若渴,你不如便去一趟秦王宫吧。”

“我不会去,要来,让他自己来。”白觉软硬不吃。

“嘿,你这小子,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万一秦君一个不高兴,派遣军队来杀你怎么办?”

“那我就离开稷下学宫,去往六国。”白觉淡淡道:“我有一统天下的计策,还怕没地方施展?”

“其他六国君主可听不下你的计策,他们都被神灵的力量冲昏了头脑,什么楚怀王,什么赵灵武王都一个样。”张仪挥了挥手,摆出一脸不屑的样子:“到头来,你还是得回秦国来。”

“我没说自己只能当个读书人,大不了,我可以做个武将,率领千军万马破了秦的函谷关,张仪,你是纵横家,你应该清楚,若是谁能吞并了秦国,那一统天下便指日可待。”白觉打了个哈欠,以随意的口吻说:“六国不明白这道理,但我懂,实际上只要天下能统一,谁来做这千古一帝,我根本不在乎。”

张仪愕然,他想了想,这话的确无从反驳。

自古以来,读书人被怠慢或欺辱后,受气出走,多年后大军压境复仇成功的故事,可没少记载,这种卧薪尝胆的历史都证明了最可怕的莫过于有眼无珠。

张仪无可奈何,他不能逼迫白觉。

纵然是秦君也不能。

恃才傲物是天才的本性,而白觉似乎并不仅仅只是恃才傲物,他更加在意的是秦君的态度,他在测试秦昭襄王是否值得自己为之效力。

张仪突然明白了,这青年是在考验君王的心性,真正有一统天下雄心的君主,岂可没有礼贤下士的气度,若想听一听一统天下的计策,天下大治的法度,就该有学子的虔诚,而不可高坐于王座上,等着他人献策,这样的怠惰之人配不上他的计策。

……这当是读书人才该有的风骨啊!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