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停雪
谢青莲失笑,反问道:“既然你一直都记得那个六月的西子湖,为什么还要问我这种事情呢?”
“莫非你真的以为我谢青莲会因为不喜家中安排,特意挑选当时最没出息的你,想着以后可以操控你?”
“你这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王景曜无有言语,只是抱住了她,断去了她叨叨絮絮的话,尽是歉意。
……
山间崎岖小道,有一人拾级而上。
在刚不久马车停下后,那心情不一的人已然各自休息去了,唯独剩下了王清霁一人,不愿留居室内的她看了许久外头天色,闲来无事之下就独自一人,不与谁言的出了门,相伴者唯有那不知离去与否的戒指一枚罢了。
昨夜秋雨萧条风不去,清早朝阳破雨而出,山间清溪自有一番难得韵味,行者身影落在其中更添三分清秀,然而幽寒依旧,挥之不去。
王清霁似是不耐清寒,没有过多留目青翠山涧,绿肥红瘦,只是沿着山道攀登,艰难险阻全不顾,一如其人心中所求。
溪流渐小,不知不觉之间她已经快要走到了水源的尽头,在一个蓦然拐弯之后落入她眼中的便是宽阔天空,亦是水穷处。
她愣了许久,走向悬崖峭壁之前,欲要把那些千变万化的云雾都收入眼中。
有一道沉默了许久的声音在她心中响起,很是熟悉,那里头带着说不完的感慨与无尽的感激,轻声吟唱: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作者留言:
PS:本卷完。
随便唠叨一下,这一卷写了差不多四十万字,比起我开始预想的要多上了不少,途中不可避免的卡文,最痛苦的大概就是秋水和王清霁相遇那一段了,现在回看还是觉得写的很不好,应该花更多心思去琢磨的,但现在一切都是遗憾了。
当然,这一卷有好几章我都觉得自己写的可以,明显感受到与开书时候有着极大的区别,那是我最开始怎样都写不出来的文字,八十万字下来我还是有长进的,或许不多,但足够让人开心了。
突然看到了日期,才发现这本书的第一章是二月二十六上传的,第五卷恰好在开书的第四个月写完,还真的是挺好的一件事情。
一年分下来也只有三个四个月,或许开始时收藏的你们已经不看了,还是要感谢一下你们的,最初写下去的动力离不开你们当初的收藏。
最后,非常感谢此刻依旧相伴的书友。
⑥ 红尘紫陌
第一章 一曲新调
这是一个多事之秋。
可那些终究是高来高去的事情,不是什么兵荒马乱天下动荡,对于那些过了数百年安稳日子的百姓来说,只不过是茶余饭后间多上了几个听着滋滋有味的故事,但落在那些心比天高直往苍穹去的年轻江湖人心中掀起的就是惊涛骇浪了,待浪花落尽之刻既是兴奋雀跃,随即只要与人相谈那十句里头终究会有七句扯到那对携手过天门的璧人,心神不尽向往,更有甚者以此为诺,取得佳人欢心,诸如此类不足道也。
千年以来最好的江湖。
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一个事实,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承认了这个事实,哪怕离恨天的名声因此被洗刷的干干净净,依旧没有谁出言下令打击,那座已然封闭了的离恨天阙,在新一代江湖人眼中便是至高无上的圣地,那位姜天主的亲传弟子,圣女之尊不可动摇。
人走茶凉这话落在离恨天上似乎不太适用,这世上仍旧有许多人惦记着离去之人的所作所为,敬佩那为后辈开路的大功德,泽惠后人,但所有人也都好奇着姜黎离去之前做出的安排,不愿以身试法,只好视而不见。
孤身在外的王清霁谈不上太多的感触,这一路单骑行江湖,她耳中已经听到过太多这样的话,真实夸张吹捧皆有,唯独没有半点抹黑,就连那百年前的离王之乱也被认为是事出有因,无意之中更让不羁约束的人对如今的长安赵家多上了一份恶感。
如何不是一种可笑?
确实值得可笑,但王清霁没有任何的笑意,心里清楚知道这不过是有心人借东风行事罢了,偏偏这有心的不是一人两人,几乎是整整半个天下,赵家无可奈何,那位天子只能眼见着一切的发生,愁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