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纯洁如我
从漩涡面目后传出他模糊的声音:“包括我在内,在这个世界里同样接受了‘馈赠’的还有宇智波斑,千手柱间以及大筒木辉夜……虽然很不可思议,但我们确实是导致第四次忍界大战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反派角色’。”
“但也是作为‘反派角色’的我们挣脱‘命运’,反而导致了整个《火影忍者》世界剧情的混乱跟暴走,大筒木辉夜因为立场的原因只能尽量收束大筒木一族的活动范围,避免跟忍着冲突,宇智波斑的话因为是秽土转生也不能出现在普通人面前,以他流传在忍界的传说估计只是现身就会引起不少人恐慌。”
宇智波带土理智的没有提出后者根本就是不想理事的真正原因。
“目前只有我暗中组织的‘晓’组织在尽量制造解决这些麻烦,避免剧情暴走到我们无法掌控的程度。”
等宇智波带土说完后,林轶提出一个疑问:“你知道剧情?”
“是的,不只是我,每个接受‘馈赠’的组织成员都知道,这也是每个加入‘空想组织’成员能够获得的最基本福利。”
这么说着,面具后的独眼扫了一遍正在向这边靠近的武侦上:“她们也是在知道自己‘剧情’的情况下做出决定的。”
到这里林轶反而有些好奇了:“没看错的话现在第四次忍界大战应该还没有爆发(星球表面没有发现大量忍者集团作战),你们又是从什么渠道知道接下来的剧情发展的?”
面对林轶这个问题宇智波带土犹豫了一阵,之后还是如实回答道:“‘馈赠’并无法阻止‘剧情’的重启,而是让我们在‘剧情’重启中保留自己的记忆,每一个加入‘空想组织’的成员最少都是完整经历过一次自己‘剧情’的人,所以不存在你说的那种问题。”
情理之外,预料之中。
若是“碎片”用来构成虚拟世界与剧情人物的数据真的那么好修改,那么黄金族也不至于沦落到如今地步了,说到底,黄金族对这些原住民所做的也不过是在他们既有的运行模式上开个后门,让他们在“世界重启”的时候能够带着部分数据投入下一次“剧情”,本质上“剧情”依旧是“剧情”,“剧情人物”也还是“剧情人物”,只不过“剧情”因为“剧情人物”的行为改变而发生了改变。
一如这一次重启的《火影忍者》世界里,曾经作为反派组织的“晓”现在变成了救火队员四处散播爱与和平。
而通过这种改变,“碎片”没有失去任何东西,反而会因为黄金族干涉导致的剧情变异获得更多资讯。
一个一成不变的虚假世界注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毕竟从一开始它本身就是被“碎片”按照外部复制过来的模板所创造,只会按照固定的模式运行,无论重启多少次也一样——宛若机械的左右摇摆。
这对于越复杂总量越庞大的资讯收集而言无疑是最糟糕的局面,于是,“碎片”引起了最能够搞事的一个群体:穿越者。
他们带着自己的优越感肆意在各个根本不成存在的虚假世界内肆意妄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了“碎片”的鼓励,支线任务跟兑换体系的存在就是最直观的证据,为了让这些穿越者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碎片”甚至一手导演了“主神空间”被推翻的“既定现实”来为这些事物的存在做出证明。
本质上,无论穿越者还是黄金族,任何一个不是由封闭体系内既有数据创造出来的事物,只要在这个封闭体系内产生行动,无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都能够产生“碎片”所需求的资讯,至于在这个行动过程中造成的一切损失则是只要“碎片”进行一次“重启”就能够完成。
当然,为了避免剧情世界重启得过于频繁,“碎片”还在某些世界的能量容纳极限中做出规定,避免一个对星级的跑到一个只存在对城级战斗力的剧情世界一巴掌拍下去然后转身就走。
“碎片”在封闭体系内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以“资讯最大化”为目的进行,除此之外,所谓“穿越者联盟”对原住民的高高在上,所谓“空想组织”试图摆脱剧情的一次次尝试,所谓“复神教”为了获取力量的残忍献祭,所谓“平等组织”世界大同的梦想远景,全都没有区别。.
奴隶主不会对底下奴隶间的关系发表任何感想,它只需要确定奴隶们持续劳动下去就足够了。
第628章 火影忍者
只要有正义的一方就必然有邪恶的一方,这无论在哪个世界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哪怕原本的三个剧情反派要么“归隐山林”不理世事,要么“迷途知返”成为正义的伙伴,但跟大多数人利益作对的永远少不了,而往往这些人就是“反派”。
现在,《火影忍者》世界里就剩下两个这样的反派。
一个大蛇丸,一个长门。
前者的目的是通过禁忌忍术达到延长寿命目的,而后者是希望意图通过残酷的战争来建立美好世界。
在获得了来自宇智波带土的情报后,林轶很快就得出新的结论。
一个没职业道德的科学工作者,还有一个愤世嫉俗的理想家。
浑然不知林轶想法的宇智波带土还在继续介绍。
“……除了我,宇智波斑还有大筒木辉夜三个本属于《火影忍者》却加入‘空想组织’,从而获得了能够在轮回中保留记忆能力的忍者外,‘空想组织’在这个世界还有不少成员,但大部分都跟亚里亚她们一样来自其它剧情世界。”
“之所以选择这里成为‘空想组织’的核心世界原因就在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掌握程度远比其它世界要高得多,毕竟无论‘晓’组织还是大筒木一族原本就是这个世界的幕后操控者,就算出现了什么意外也能够及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