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养成计划 第1548章

作者:bilndのmiku酱

————《华盛顿邮报》

影评人对FZ的态度和其他大部分商业电影一样,他们都会尽可能【客观】的角度去看待FZ。

当然,这个【客观】是有前提的,鹫峰虽然没有特别优待影评人,但也没有特别亏待。

起码还是按照行业价格给钱给足的。

如果是换成迈克尔·贝那位狠狠的罪过影评人导演,那估计他就是拍出六十分的电影也能被影评人批斗到二三十分。

如果往前20年,像迈克尔·贝这样如此被影评人厌恶的导演,应该直接被喷退圈了才是。

其实影评人也知道,自己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所以只要电影公司愿意与他们展开合作,他们也不会特别针对一部商业电影。

只是等到了颁奖季,这帮人的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

奥斯卡这几年越来越向独立电影奖项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等《阿凡达》上映,3D电影横行后,奥斯卡就彻底变成了一个笑话。

这个曾经是全世界最权威的电影奖,已经不再是对一部电影成绩的认可,而是变成了一门彻头彻尾的生意。

以前都是电影出色,所以被奥斯卡认同。

等到2010年,都是电影获得奥斯卡奖,然后靠着奖项热度与奥斯卡的名气去圈票房。

很多专门为冲奥准备的电影,如果不靠着奥斯卡奖得主的名头,估计会扑街的连妈都认识。

然而这就是现实。

在好莱坞没有什么是不能够当成生意的。

很多人都说好莱坞变质了是因为哈维·韦恩斯坦这个死胖子对奥斯卡的公关,但七夜觉得那个家伙只是推手罢了,影评人对电影市场的把控能力下降,他们无法再左右票房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所以,七夜很清楚一件事——影评人的嘴,骗人的鬼。

事实上不单单是影评人,很多老一辈的电影人也有如此的趋势。

七夜记得很清楚《教父》的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在给《黑豹》做宣传的时候,对着这部电影大吹特吹。

他表示电影着实出色,所以在看完电影后他直接和身边的人说:“倒回去,我要再看一遍。”

然而等到马丁·斯科塞斯批评“漫威电影不是电影(cinema)”的时候,科波拉又是第一个跳出来支持的。

当时科波拉直言不讳的表示:“斯科塞斯已经很客气了,他没说那些片子令人讨厌,但我认为是这样的。人们从重复观看同样的东西中不能得到任何东西。”

所以说,人从来都是由屁股决定脑袋的动物。

当然,科波拉说的内容也有一定道理,或许是《钢铁侠》太过成功的关系,漫威日后很多电影都启用了这个模板。

虽然商业类型片的核心都是[主角从“谎言”中学到“事实”] ,可是在其他电影把这个核心当命题作文的情况下,漫威却是直接当成了填空题。

而一个套路永久了自然会出问题,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美国队长2》的评价会高出其他电影不少的原因。

在千篇一律的电影中,这部电影的确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或许可以试着让漫威更加多元化一点。”七夜自言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