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养成计划 第217章

作者:bilndのmiku酱

最终在织的强硬逼迫下,七夜把多出来的圆谷职员每个人3万的学习费用充公交给了工作室保管。

只不过正在眉开眼笑数钱的织并不知道,七夜给美国人那边的报价实际上是每个人5万日元。

也就是说,七夜依旧黑下了不少个人资金,只是这件事除了他自己谁都不知道罢了。

毕竟织多少顾及七夜的面子没有在工作室大声嚷嚷,这才让七夜逃过一劫,不至于把吃回扣的事情暴露出来。

虽然私人的小金库一下子少了不少,但是对于七夜来说这点钱让他在国外稍微潇洒一下还是可以的。

当然七夜在国外能够潇洒的机会倒是真的不算太多,相反的他真的很忙,很忙。

作为自己的第一部大型商业片,《哥布林杀手》的前期准备工作让经验不足的七夜有些手忙脚乱的。比起《空境》与《魔伊》那种人到齐就可以开拍的小成本不同,《哥布林杀手》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复杂的多。

这段时间,七夜为了商讨《哥布林杀手》的制作,多次从日本来往伦敦、洛杉矶、惠灵顿和玛塔玛塔(新西兰的小镇)。

除了工作,七夜基本上其余时间都是在飞机上度过了。就算如此,此七夜在飞机上也是工作的时间居多,因为他要利用在天空的这段时间制作电影2分镜草图。

也幸好,鹫峰这边帮他解决掉了绝大部分资金与技术上问题,不然七夜这边估计是真的要忙死了。

对于鹫峰紫苑找来的特效团队,七夜整体上还算是满意的。唯一比较让他遗憾的是,这个团队是以模型制作与电脑特效为主,七夜最想要的动作捕捉技术,这些人并不擅长。

其实这也不能怪鹫峰紫苑找来的人不专业,毕竟动作捕捉技术这玩意儿现在实在是太稀罕了。

目前,即便是在好莱坞,动作捕捉技术依旧没法看,人物僵硬,面无表情这种情况可以说基本上就是给动作捕捉技术特效的实际应用判了死刑。

这种情况一直要到2002年底《指环王》系列的第二部《双塔奇兵》上映后才会改变,由安迪·瑟金斯饰演的咕噜这个角色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动作捕捉这种技术的固有印象。

“根据目前《指环王》系列的拍摄进度,他们应该已经开始第二部的拍摄了吧,不知道彼得·杰克逊的维塔工作室有没有点出动捕技术的天赋点。希望有了,这样可以借用一下。”

这段时间,七夜抽空去了几次就位于惠灵顿的维塔工作室,只可惜《指环王》项目因为是工作室目前的重点项目,所有有关的项目事宜都处于保密状态。

不过七夜还是初步与这家日后首屈一指的特效工作室达成了合作协议,虽然没有见到彼得·杰克逊本人,不过关于借用群演与布景的事情彼得大帝得知后倒是欣然同意了。

毕竟现在的维塔工作室不要说和业内顶尖的光魔比了,就是和其他特效工作室比起来也依旧算是一个小作坊。所以七夜带着项目与对方进行合作的时候,对方还是举双手赞成的。

在《指环王》这个项目前途未卜的情况下,这个日本人想要给自己送钱,那么他们也不能拒绝不是吗?

然而让七夜感到有些不爽的是,因为目前双方并没有签订最终的合作协议的关系,在《指环王》的特效技术应用上面这群新西兰人有些遮遮掩掩的。这让七夜无法确定对方动作捕捉技术的天赋技能树到底已经点成什么情况了。

七夜虽然准备用化妆搞定大部分哥布林,但是一些特别的哥布林与怪物并不是能够靠化妆来搞定的,毕竟化妆加皮套会给人一种僵硬感,远没有动作捕捉技术来的那么方便。

如果维塔工作室已经把这个天赋点点出来了,那么七夜这边就可以轻松不少。

不过这些都是与维塔工作室正式签约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七夜需要那些鹫峰的美国员工做的事就是利用《魔伊》完成团队成员之间的磨合。

幸好,七夜在《魔伊》上的工作进度上大大领先于电视台的播放进度,这让他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对整个团队进行调和。

不过同样的,因为中途更换了特效制作公司的关系,《魔伊》的后期制作进度立马就慢了下来。

这一方面有的来自美国的团队磨合的原因,当然也有一部分美国人工作习惯的问题。

倒不是说这些美国佬不工作敬业,而是这些人没有日本人的加班精神。除非有特别紧急的工作,不然这些美国佬到5点半的时候就必定准时下班走人。

这就搞得七夜非常难受,以前混在日本职场圈子里的时候,虽然他也讨厌加班。但是到现在这个情况,他反而有些怀念那些热情工作,自觉加班到9点再走人的员工们了。

至于双休日加班,那是更加不存在的。

幸好TBS这边也知道这些美国佬制作的特效会更好,所以虽然在进度上有些慢,但是TBS这边也没有太过催促,只要保证提前一周将原片提交给电视台送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