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ilndのmiku酱
七夜很清楚,现阶段会去影院看R级电影的观众,基本上都是以后《哥布林杀手》的目标观众群体。所以自己一定要不遗余力的向他们宣传自己的电影,引发他们的兴趣。
圈定目标受众然后大力宣传一向是商业广告策略上的不二法门,特别是对于电影、电视剧来说更是如此。
因为这第二支预告就是奔着R级观众去的,所以在尺度上比第一支更加过分,观众甚至看到了哥布林杀死冒险者的血腥镜头。
第二支预告在剧情上基本维持与第一支预告差不多的基调,依旧是展现出哥布林的难缠之处。不过加重了初期菜鸡四人组在预告中的时间比例。
但是七夜非常鸡贼的没有直接把菜鸡四人组中三个打出GG的菜鸟结果展现出来。七夜剪辑了剑士被哥布林偷袭、女魔法师受伤以及女武斗家攻击巨大哥布林但是被对方接住的镜头。
但是七夜只展现了他们遇到的困难,并没有展现他们的结局。再加上七夜在这三个镜头后拼接的是四人组见到哥布林群落后吃惊的画面以及男主哥布林杀手现身的场景。
于是七夜的这个预告片给人以一种错觉,让观众误以为剧情是四人组在遇到哥布林群落后陷入苦战,随后男主哥布林杀手救场。
这年头的预告片虽然已经带有非常强的悬念成分,让观众期待故事的真正发展。但是七夜这样故意用错误剪辑方式让观众产生误导的情况并不多见。
不过,这种预告片误导骚操作倒是以后很多电影都会用到的技巧,为的就是害怕观众猜出剧情并在网上大肆宣传导致观众期待度降低。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漫威电影宇宙的预告骗了,特别是《钢铁侠3》预告宣传中的骚操作,让所有人以为这部电影会是一场科技与魔法之间的大战。
但结果却完全与观众想象的不一样,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在七夜看来《钢铁侠3》的宣传无疑是成功的,可是最终观众对于这个宣传的评价普遍不太高。其中的最大的原因就是代替片中“曼达林”的真正boss基里安的塑造实在是太过于扁平与直白了。
七夜从来不是一个忠实的原著党,事实上他从来不认为一部漫画或者小说改编成电影与电视剧需要多么尊崇原著,毕竟两者的载体都不一样,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生搬硬套并不是一件可取的事情。
只要故事足够精彩,角色动机信服度高,角色曲线与戏剧张力充足,无论怎么改编原著七夜都能接受。不过《钢铁侠3》明显在某些方面做得不是太好,或者说稍微有那么一点不足,用表面Boss与里面Boss这个想法非常有创意,但执行的不算太到位。
作为漫威传统免洗反派,基里安肯定不是最差的,但作为一个要代替表面反派的里boss,那么这个角色就这么点角色张力是还远远不够。如果漫威的编剧们能够将基里安这个角色再深度挖掘一点,让他的能力更强,动机信服度更加高一点,七夜相信那些对《钢铁侠3》抱怨的观众绝对会少很多。
作为商业化到极致的成功典范,七夜这位后来的小辈当然要好好看,好好学。
所以预告骗这种小技巧,在满足七夜自己的恶趣味的同时又能够给影片制造话题性的宣传,这么好的手段七夜不利用一把都对不起他狗头军师的名号。
唯一比较可惜的是,七夜没办法搞的和漫威一样把假镜头混在预告片之中。倒不是七夜不想,只是预算不够了。
所以说,你漫威爸爸就是你爸爸,钱多的随便烧。
这支预告的反应比第一支预告要好的多,毕竟这支预告的争对性很强,面向的就是R级片观众。
于是连带着的,欧美的观众们也开始关注起了《哥布林杀手》的导演桐生七夜。虽然这样的人非常少,但总归是一个好的开始。
在紫苑把这个利好消息报告给了七夜后,七夜立马给龙谷能成打了电话,告诉他希望林宝能够配合鹫峰的宣传,将自己的两部作品《空之境界》与《魔法少女伊莉雅》引进到欧美。
当然,七夜走的是线下录像带与DVD租售,毕竟这两部都不适合走线上,做了肯定要亏本。
《空之境界》这种日系都市传说味道浓重的电影在欧美受众不多,而《魔法少女伊莉雅》的尺度根本不适合在电视台放送。
毕竟欧美对儿童剧的要求可是比其他国家与地区严格的多,看看欧美出身的怕瓦特奥特曼就知道了,这位老哥明明在战斗力上比初代强多了,可在剧情里只能给怪兽和宇宙人做推拿。
七夜也不指望这两个项目赚大钱,不过能赚多少是多少,毕竟它们在日本的油水已经被榨的差不多了。
“道理我都懂。”龙谷能成在听完七夜的解释后,有些无奈的问道,“但为啥这种小事是你直接联系我?直接找个林宝的中层让他向发行部打报告不就好了吗?”
“我也想啊,但是我在林宝的熟人除了老爷子你以外就只有海内经理了,可是他现在和我一起在新西兰啊。”
面对七夜理直气壮的回答,龙谷能成心里憋着一句mmp不知道该不该吼出来。
尽管隔着电话,但是七夜多少也感受到了老爷子的怒火,于是他立马丢下一句“剩下的就万事拜托了”后就挂掉了电话。
上一篇:最终BOSS来自二十年后
下一篇:鬼灭之刃里的锻造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