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便喊吧
但再看看元朝和清朝最开始的时候,那可都是用屠杀也鲜血来镇压的。
是他们的统治者不知道要施以仁政吗,是因为他们知道根本没用。
自汉朝以后,无论多乱,只要是汉人政权一统,在百姓的心中,那都是被自己人统治,是能够接受的。
但你外族来了,最初的时候,无论你态度多好,你在百姓的心中,仍然是一个强占了自己家园的外人。
你占了我的家,你对我好点,我就能认你做为这个家的主人?这不是扯淡嘛。
而秦国此时所面临的情况正是这样,七国的百姓,身上流淌着的,是七国的血脉。
不是简简单单的用一些所谓的仁政就可以解决的0 .........
嬴政统一之后的做法,完全没有任何毛病。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这都是为了抹去七国百姓血液中那七国的烙印,让天下真的一统,增加天下百姓的凝聚力。
秦国在中原百姓们的心中,那就是西方蛮夷,被蛮夷统治,自然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会奋起反抗。
况且,春秋战国纷乱了数百年,各国百姓之间的血仇,又怎么可能这么容易的被轻易化解。
赵国举国男丁,皆战死长平,被白起屠了,这种血仇,没有足够的时间,又怎么能够消除的了。
白起的死,从屠了长平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并非是什么君王听信谗言,也并非是什么范睢嫉恨他。
范睢虽然出了名的睚眦必报,但白起却并没有得罪他。
况且,范睢也是一个聪明人,在昭襄王的麾下,排除异己,做权臣,那根找死没什么区别。
以白起在秦国的威望,即便嫉恨他,以范睢的智商,也不可能弄死他。
对于范睢来说,白起可以被罢官,可以被流放,但不能死。
在明知道白起不能死在他的手上的时候,他还是要弄死白起,无外乎就是心甘情愿的做刀,替昭襄王做出他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罢了。
杀白起,和除三贵一样,他不过是做了秦王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正如他投奔秦王的那5.3一刻所作出的承诺一样。
他要让秦王,变成一个没人掣肘,可以真正为所欲为的王。
纵观范睢一生,很多行径同小人无二,但却能够与商鞅、张仪等并列为秦国名相,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对秦国所做出的贡献,并非仅仅只有远交近攻,仅凭着一个远交进攻,还不足以能够与商鞅、张仪并列。
...........................
PS:应大爷们的要求,新建了一个裙:儿伞酒流儿儿流流拔,有兴趣的大爷们可以加一下。.
第370章 狗血言情剧?(求鲜花 求月票)
秦国一统之初,天下纷乱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所谓的秦法苛刻,这不过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即便嬴政改了秦律,结果未必会好到哪去。
很多东西,是必须要有血的洗礼,再经过实践的融合,才可能会发生质的变化。
一统之后,嬴政所要做的,就是以强硬的手段,去清楚一些必须要清楚掉的东西。
商鞅变法之初,即便当时的秦国都已经是一个不堪到了一定程度的破罐子了,几乎大部分人都能够接受变法这个现实了,不依旧还是流了很多血。
嬴政要将七国融合到一起,难度并不亚于来一场大规模的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