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 第1817章

作者:黄金老五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母亲为杨氏。

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获赐号“武媚”,人称——武媚娘。

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李治并称“二圣”。

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

天授元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史称——武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武则天在位时,杀唐宗室,任用酷吏,但她多权略,能用人,所以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她在位期间的年代,被称为——贞观遗风。

可惜的是,晚年逐渐豪奢专断,颇多弊政。

神龙元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中宗恢复唐朝后,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

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开元四年,改谥则天皇后。

天宝八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

有《垂拱集》、《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

第1254章 华夏女帝——武则天

永徽元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永徽二年,因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高宗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

萧淑妃是南朝士族兰陵萧氏望族,齐梁皇室后裔,也就是隋炀帝萧皇后的侄女,长得和萧皇后十分地相像,倾国倾城,有绝色倾城之姿。

李治听到王皇后的提议,眼睛一亮,他早有此意,当即应允。

永徽二年五月,唐高宗孝服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入宫前武则天已怀孕了,入宫后生下儿子李弘。

武则天回宫后的确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李治的宠爱,次年五月,便被拜为二品昭仪。

当时王皇后、萧淑妃经常与武昭仪争宠,互相说坏话,李治都不听。

武则天天生就是一个政治家,善于察言观色,在太宗时期不是特别得宠,就转向了储君李治,后来李治当了皇帝,就把出家为尼的她又接进宫去,拜为昭仪。

此后因为高宗体弱,武则天就借机一步步地干涉朝政、收买人心,最终,以周代唐,当上了皇帝。

上元元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名为避先帝、先后之称,实欲自尊。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

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

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华夏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渔轮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