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金老五
徐福,齐地琅琊人,秦著名方士。
在历史上的徐福,传闻是灵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据史记溱王本纪记载:溱王二十八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溱王同意,但是坑爹的是,溱王等来的却是徐福空手而归。
后来,溱王三十七年,徐福再次求见溱王。徐福自称见到海神,海神以礼物太薄,拒绝给予仙药。
溱王相信了徐福的谎言,第二次派徐福出海。徐福于是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弓弩手,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东渡,成为迄今有史记载的东渡第一人。
徐福东渡扶桑产生了巨大影响,使扶桑从没有文字,也没有农耕的原始社会,忽然飞跃到会使用青铜的弥生时代。
大正年间,扶桑的考古学家们在扶桑的西南部海域岸发现了大量的铜铎、铜剑、铜鉾。这些金属器物,与九州北方及南安国半岛出土的均极为相似,有的则完全一致。考古学家后藤守一等认为,这是从公元前四世纪或三世纪起,至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的器物。这些武器很可能是徐福东渡时带来的。 ..
第1469章大秦后裔——扶桑
神武纪中有明确记载,扶桑第一代人间神子神武人间神子即位之年为辛酉年,距离徐福之生有四百多年,所以徐福似乎不可能就是神武。
所以很多人不认同。
不过,在神武时代,扶桑根本没有历法,到了钦明人间神子时代,才由一名叫观勒的高僧传授得来,到了推古女帝九年辛酉,才由当时主政的圣德太子推行历法于全国。圣德太子为了表示扶桑是与我国相埒的古国,于是订了推古九年辛酉以前的第二十一个辛酉,为神武即位之年。
也就是说在神武人间神子去世千余年后,他四十余代的子孙硬替他按了一个生辰年代,不足信!
根据古事记与扶桑书纪记载,神武之后有八代帝王,只有名字而无事迹。据扶桑学者水野佑的研究,这八代帝王根本无其人,名字是虚构的。
这当然可能。
那是因为把神武的存在提前了四百年,中间产生了很长的空隙,为填这四百年的历史空档,至少需要八代以上的君主,于是这八位有名无实的人间神子就出现了。
徐福东渡,其实在九州历史上也有记载。
清人丘琼山纲鉴合编曾云:“始皇既平六国,凡平生志欲无不遂,唯不可必得志者,寿耳。”
一些方士投其所好,编织神仙之说,声称海上有仙人仙药,吃了仙药便可长生不死。徐福就是这种情况下航行入海的。
溱王第二次出巡,大队人马在泰山封禅刻石,又浩浩荡荡前往渤海。抵达海边,溱王登上芝罘岛,纵情浓览。只见云海之间,山川人物时隐时现,蔚为壮观,尤令溱王心驰神往。
这种景象,本来是海市蜃楼,但方士为迎合溱王企望长生的心理,将其说成传说中的海上仙境。徐福乘机给溱王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以得到长生仙药。溱王大为高兴,随后根据徐福的要求,派童男、童女数千人随他出海求取仙药。
他本人也在此留连忘返,等候徐福佳音。然而,等来的只是徐福空手而归。徐福自称见到海神,海神以礼物太薄,拒绝给予仙药。
对此,溱王深信不疑,增派童男童女三千人及工匠、技师、谷物种子,令徐福再度出海。溱王则不肯离开,一直等候三个月,不见徐福消息,才怅然而回。
其后几年中,溱王又派燕人卢生等入海寻求仙药,也是一无所获。
溱王三十七年,溱王第五次出巡,再次来琅琊。当年徐福入海寻找仙药,已经九年过去,一直未来归报。当即派人传召徐福,徐福连年航海,耗费很大,担心遭到重谴,奏告溱王:“蓬莱仙山确实有仙药,出海时常遇大蛟鱼阻拦,所以不能到达。请派弓箭手一同前往,见到大蛟鱼用连弩射击。”
溱王下令入海时带足渔具,自己也准备了连弩。海船由琅琊起程,航行数十里,经过荣成山,再前行到芝罘时,果然见到大蛟鱼,当即连弩齐射,大蛟鱼中箭而死,沉入海底。溱王认为此后当可无虞,又命徐福入海求仙药。这次,溱王再也等不到徐福音讯了。
当年溱王病死于沙丘,而徐福“得平原广译,止王不来,”一去再也不回了。
史记封禅书说:“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炎夏国。”这里所说的“三在夷蛮”的名山,便是所谓的“三神山”。这是战国方士们都极其向往的地方,曾争言之于皇帝,这当然也是皇帝所求之不得的好事。
据统计,在扶桑的徐福遗迹有五十多处。清代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写有“避秦男女渡三千,海外蓬莱别有天。镜玺永传笠缝殿,倘疑世系出神仙”一诗,并注有“扶桑传国重器三:曰剑、曰镜、曰玺,皆秦制也。”
上一篇:僵尸之邪恶道士
下一篇:喜欢本太一的居然只有你六翅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