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金老五
“使用”。
“叮”,扶苏从十几张卡片中拿出一张。
“恩?竟然是他”,扶苏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
“哈哈哈,吾之鬼才来了”,扶苏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
郭嘉,九州历史上的一代鬼才,可惜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英年早丧。
呜呼哀哉!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几大谋士中,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不多,贾诩的毒士,郭嘉的鬼才,荀彧的王佐,还有司马懿的冢虎,仅仅这几个。
郭嘉能占其一,才见奇才。
“哈哈哈,郭嘉,你最终还是到我碗里来了”,扶苏哈哈大笑着,十分地高兴。
扶苏看着手里的召唤卡片,在卡片的上面是一个十分年轻的青年男子,面色白净,头上被白色的头冠束缚,头冠上面插着一根簪子,看起来异常地风流潇洒。
这也是郭嘉为什么英年早丧的最大原因。
扶苏看着召唤卡片上面的郭嘉,他绝对不允许郭嘉再一次英年早逝,他一定会将其严加看管。
第472章 十胜十败 召唤结束
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
二十一岁时,郭嘉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
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就这样,郭嘉一直赋闲了六年。
建安元年,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伤心之余,曹操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
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
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讨论完后,曹操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
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郭嘉一声之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十胜十败论”了。
第一是“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第三是“治胜”:郭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上一篇:僵尸之邪恶道士
下一篇:喜欢本太一的居然只有你六翅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