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战神崛起 第1477章

作者:迷你小龙

听到有这么高的粮食产量,张汉卿当即就不淡定了。这个粮食产量可不低,这可是很高的粮食产量了。

“不不不!虽然现在我们的粮食产量很高,但不代表我们就不屯粮。自古以来粮食就是稳定民心的重要物资。现在未发生战争,我们还感觉不出粮食的重要性。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我们国内的经济发展肯定是要受影响的。如果战争持续的时间太久,甚至会出现通货膨胀等事情。

这个时候真正能够稳定民心,让民众支持战争,将战争打下去的前提就是粮食。

而粮食也是我们最后的保障,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其他各种物资受到影响,但只要我们的手中还有足够的粮食,全国的粮价还被我们所控制。

百姓吃饭无忧,我们的国内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变故,民心就能够稳定下来。”

其实还有一些东西没有说。那就是粮食多,还可以做其他事情。

现在其他国家向大汉帝国购买军事武器,就是用粮食所支付的。

现在也许看不出来粮食的重要性,但一旦战争爆发,粮食将会成为真正重要的东西。此外大汉帝国还可以用旧粮饲养各种牲畜,用来供给大汉帝国国内的肉类供应。

而再加上蒙古大草原上的牛羊,韩凌也有信心即使爆发战争,粮食和肉类的价格不会出现什么大的波动。

所以这也是韩凌不断囤积粮食的原因。

一九三四年,这正是风起云涌的一年,同时也是大汉帝国最为平静的一年。

前些年,大汉帝国年年征战,特别是去年,灭弹丸小国,大汉帝国阵亡的将士就有上百万。再加上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而一九三四年,大汉帝国则是进入到了告诉发展的时期。

同样也是二三计划,也就是第二个三年计划发展的第一年。

一三计划进行的很完美,长江以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突破了千万吨,长江以北地区的民众生活有了很大改变,农业机械开始在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东北平原,河套平原上奔驰。

二三计划的第一年,钢铁产量就已经突破了两千万吨。

究其原因还是人才的大量补充,事先从美利坚过来的有两三百万人,但里面真正的人才缺失只有一百万人不到。

因为里面还有他们的家属这些,所以三百万人里面,真正的技术性人才,只有一百万人不到。

一百万人,洒在全国上下,特别是大汉帝国遮掩的大帝国可不明显。

先前还只是长江以北地区的时候还够用。

但是一统全国,加上全国上下到处都在兴建工厂,这人手就不够了。

所以一三计划的时候,在美利坚的人才刚刚补充过来的一段时间,钢铁产量的增幅很明显,也是最大的。但这后面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增幅开始见小。

但三三年年底,信息库升级,韩凌开始在银河系的其他行星上采集资源,特别是现在早就已经开采的月球上面开采,让韩凌不再为资源而担忧。

也开始大力的生产克隆人。

这其中南海舰队等军方要走了不少的人才,但每一周最多可以生产十万克隆人。

就算你要再多,韩凌都拿得出来。

所以这里面的大量克隆人被韩凌填补到下面的工厂当中充当技师、工人师傅。

所以这一年,因为人才得到充足的补充,不再因为缺少基础人才而拖慢发展,钢铁产量,一年的时间,增加八百万吨。

这可以说是世界史上的奇迹,嗯!反正就是发展很快就是。

而在民生上,因为克隆人的大量生产,下面的许多基层当中也充斥着克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