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238章

作者:一条咸鱼

PS:有得不能写……大家懂得……和谐社会……

第320章:北王之怒

北平琼华岛。

悦心殿外,以陈震和李渡为首的数名政府高官与几名将军的竖立在外。

每人都脸色深沉,连一向悠闲的蒋白里也脸色凝重,他们的目光都盯着折扇古老的雕花红门,虽然里面暴躁的声音已经消失了,那位被称之为‘北王’的年轻人估计也发完火了,但每一个人都是汗流浃背,心里暗松了一口气。

不一会儿,惊魂未定的秘书长苏秉文从房间内走出,众人纷纷急切的望去。

“副总理请陈震将军和李渡副议长,还有蒋白里先生进去。”苏秉文说完三人从队列里出来,正准备进去,苏秉文又补充了一句:“副总理很愤怒,我从未见过他如此愤怒,战争可能无法避免了。” “四九三”

他这句话不仅仅是说给陈震三人听的,更是说给书房外这些政府高官和军队高层说的。

同时陈震和李渡三人心里也有了底,蒋白里微微叹息一l声,北方战争和山东战争结束才没有一个月,西北又出事儿了,这个动乱的年代,就不能让人好好安稳一段时间吗?

随后蒋白里率先推门而入。

三人进入悦心殿内,走在最后的陈震负责关上了大门,当他转过头时,看到的是在书桌前背对着众人,看着墙壁上那副华夏民国地图的薛霖。

“副总理!”李渡微微躬身。

“薛帅!”陈震和蒋白里则立正敬礼。

薛霖慢l慢转过身来,坐在了椅子上,单手扶着额头,像是累及了一般。

他们观察着一身上将军服的薛霖,手握权柄,近百万大军拥护,统领北方九省,虽然南京国民政府给了薛霖副总理兼海陆军副元帅的军职,但更多人却喜欢称呼他的另一个外号——“北王”!

如今的华夏民国,不仅抵挡住了来自日国的第一波战争侵略,更是将侵略者赶出了华夏土地,而在经历了北方战争和山东战争后,坐拥北方九省,手握百万大军的薛霖为代表的北方政府已经成为了与南京政府相抗衡的势力。

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双雄争锋的局面,而相比之下,其他如西北军阀、四川军阀、桂系军阀、粤系军阀等等,均已经成为双雄之下的地方势力。

不仅仅是华夏人,很多外国人也在关注着华夏的局势,很多人都相信能统一华夏的政府,必定只有南京和北平这两个地方。

而如今,眼前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北王’,发怒了。

地上散落还来不及清理的茶叶以及茶杯碎屑见证着刚才的狂风暴雨,将自己关在书房内一l阵咆哮怒吼之后,他回复了冷静。

但这极端的冷静和睿智的目光更加让人担忧。

“我们能调动多少军队?”薛霖单手揉着额头,让人只能通过手指间的缝隙看到他那清澈冷冰的目光。

蒋白里刚想开口劝导什么,张了张嘴话还没说出口就被人抢先了。

“五万人。”面无表情的陈震向前一步,说出了一个很让人惊愕的数字。

“怎么可能只有五万?!”薛霖放下扶着额头的手,满脸不可思议的望着自己的总参谋长,喉结中发l出压到极限的低l沉之声:“除去收编三阀联军整顿的四十万军队,以及维护地方的三十万国民警卫队和警察部队,陆军难道连两个师都无法调动吗?”

陈震直视着薛霖的目光,沉着解释道:“第一师驻扎绥远、察哈尔两省的乌兰擦布盟和锡林郭勒盟,监视并防御外蒙的骑兵部队和苏国驻外蒙部队,第二师驻扎河北以及京畿,不可调动,第三师驻扎山西,需要防备陕西和河南的十万中央军,最多只能抽调一个旅,第四师驻扎山东,正在对第十六师进行整编,而且周围有近二十万中央军。”

“第五师分散在察哈尔、热河、以及奉天,第六师驻扎辽东半岛和鸭绿江,可调动一个旅的兵力,第七师驻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防御苏国,不可调动。”

“而且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正在进行摩托化升级,收编的旧军队还在加紧训练以及剿匪实战训练,进度最快的第八师和第九师至少还需要十天才能完成整顿,目前只有驻扎在白云鄂博,最先完成整编的第十三师能拥有一定战斗力,但考虑道白云鄂博、鄂尔多斯以及包头等绥远南部的安全,最多只能调遣两个旅0”

“综合以上,我军短期内能抽调的,只有四个旅,以及三个独立炮兵旅,五万余人。”

陈震沉着冷静的分析给薛霖的怒火浇上了一盆凉水,他缓缓坐了下l去。

急速扩张之后,是部队战斗力的严重下滑,虽然在极端时候,他能通过红警士兵将起家的七个师最先调遣到前线投入恶战并保证部队战斗力,但其他部队至少要经过两三个月的整顿才能回复战斗力。

除非他不顾人命用战争和鲜血将这些部队提前形成战斗力。

但这样残忍的练兵方法,在对外战争非不得已的东北时就已经用过了。

而且现在是薛霖准备主动出击,对付的又是西北军阀,人多了反而会给后勤造成极大压力。

见薛霖渐渐冷静下来,蒋白里和声细语道:“其实西北环境恶劣,补给更是恶劣,投入少量精锐军队反而更有利。”

李渡也建1.8议道:“是啊,西北那边很荒芜,人口也很少,马家军也才五六万人,镇北军都是精锐,从前七个师中调集两个旅组建战斗力强悍的特遣部队,一定可以平定西北乱局。”

薛霖扶着额头想了想,面对目前西北恶劣的补给环境和庞大的土地,也只能走精兵路线了。

但是派谁去又是一个问题了。

作为西北特遣部队的统帅,不仅要坚定拥护北方政府,拥护自己,还要有非同常人的军事指挥能力,敢于镇压马家军和四十一军等一切反抗势力的铁血手腕。

忽然,一个非红警系统出身的将领出现在薛霖脑海中。

PS:上一章被整改了……正在审核中……

第321章:第十七师

听到薛霖提议的主帅人选后,蒋白里和李渡互相忘了眼,陈震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面瘫,却也同样思索了起来。

蒋白里摸了摸下巴,回忆起这个人来,他缓缓道:“他的确很适合,不过他还在东北陆军大学接受高级指挥军官培训,虽然目前表现的各项成绩都名列前茅,不过,让他独领一军征战西北……是不是有些太过冒险?”

作为东北陆军大学的校长,蒋白里最近可是即忙着保定军校的重开,又要坐镇北平筹备新建国防大学的建设,可以说是忙得脚不沾地,连回东北陆军大学的时间都没有。

不过对薛霖提出的这个主帅人选,他还是非常又映像的,毕竟此人在军队中可也是最出名的年轻军官,当初他战场杀俘的时候,还是薛帅保下了他。

没错,薛霖提议的主帅人选就20是被军中称为‘刽子手’‘秀才将军’的赵鹇。

出身薛霖在长春起家时发展的部队,并且拥有南下突击东北平原时的先锋部队经验和装甲部队作战经验,军事知识储备丰富,进入军校进行高级深造后一直是东北陆军大学的佼佼者。

而同时,赵鹇也是坚定的薛霖拥护者。

他信奉薛霖所提出的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他为百姓报仇,战场杀俘之举与陈震毒灭旅顺日军一起被称之为镇北军的两大血将。

这样一个在自己的军队系统中成长起来,坚定拥护自己的人,薛霖可是喜欢的紧啊。

“赵鹇在军事理论学习上已经提前完成了这学期的任务吧?”薛霖对手下的这些军官可是非常关心,特l别是军校里成绩凸出的军官。

蒋白里点点头,回忆道:“是啊,从二月末战争停止他们进入军校深造,到现在不过三个月的时间,赵鹇、吴风等一批军官的学习速度最快,短短三个月时间已经完成了这学期的学习量,甚至已经开始提前进行下一学期的学习,进行沙盘模拟检测。”

薛霖嘴l角一翘,他当然知道,拥有国民训练中心加成的陆军大学中军官生们的学习速度可是成倍提升的。

“不过,我还是哪句话,赵鹇太年轻了,他之前不过统帅一旅,现在要统帅三四个旅,而且还是进入西北荒芜之地进行征战,无论是后勤补给还是对当地百姓和官绅的处理,都有可能成为问题。”蒋白里看的比较全面,提出的问题也是赵鹇最大的短板。

书房内,三人竖立在书桌前等着薛霖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