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条咸鱼
“赵师傅,这是最后订下来的菜单,您看看。”琼华岛的管家叫周蔡,是薛霖起价部队退役下来的红警士兵,如今已经适应了作为琼华岛管家的身份,正在和赵仁斋商讨着菜单。
五十多岁的赵仁斋带上眼镜看了看,点点头道:“都是一些不麻烦的,很快就能做好,那周管家,我们就按照这个做咯。”
周蔡看了看手腕的表,说:“六点半开席,麻4.7烦您勒。”
“应该的应该的。”赵仁斋作揖将周蔡送出了厨房。
这才转过身子,对厨房内的众多御厨们道:“今天可是薛帅的家宴,还望诸位多心神。”
御厨们也好久没有这样专门为一家一人做菜的感l觉了,纷纷回应道。
“赵主厨放心,这可事关我们的招牌!”
“诸位可听互大街小巷胡同里,大家都叫薛帅北王,为他做饭可差不多就是当初那样为皇帝老爷做饭啊!”
“哈哈哈,自从满清倒台后,我们连个去住都没有,还是赵师傅收留了我们,不管是御厨还是仿膳庄的牌子,今儿个过后,可就彻底打响了!”。
第331章:烧尾宴
众多御厨纷纷忙碌起来,赵仁斋身为主厨,除了要负责几道主菜外,还要对厨房内的其他厨师和他们的菜品进行监督。
若是让会吃的人看见琼华岛的厨房只怕会口水直流,五位御厨同厨一桌,就连打下手切菜、配菜的墩子都是仿膳饭庄的御厨们带出来的大厨,而厨房内更是山珍海味齐聚一堂。
不过,很快御厨们就发现,他们做的几道菜深有意味。
做了十年御厨的罗福贵主要负责点心制作,他吩咐自己的弟子准备配菜时来到赵仁斋身旁,小声疑惑道:“这菜式也不是清廷八珍啊?”
所谓清廷八珍,意指满清宫廷的八种山珍海味,而且还细分为‘山17八珍’、‘海八珍’、‘上八珍’、‘下八珍’等。
仿膳饭庄的厨子们本就出自北平宫廷,做的最拿手的,自然是清廷八珍,但今日这菜式,罗福贵只是看了自己负责的几道点心,就看出来了虽然也是北味宫廷菜,却不是清廷菜。
另外一名满头白发包裹在厨师帽下的老御厨洗了洗手也走了过来,胡子敲了敲,同样疑惑问道:“诶,赵主厨,您是和周管家沟通交流过的,这菜品俺们几个老家伙都看不懂啊。”
“是啊是啊,你看看我着还有四川的麻婆豆腐呢。”
“我这还有淮扬菜的狮子头!”
“我负责的是闽菜的佛跳墙。”
几位御厨纷纷抽空看了过来。
赵仁斋好歹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哪里不知道这些老人精一个个不懂装懂的,不就是为了向自己打听打听薛帅喜欢的菜式嘛!
毕竟薛帅如今可是北方的实际统治者,犹如一位王者威震北华夏,以后若是成了华夏民国的总统,那这些老御厨们以后可有得吹了。
他们这些为薛帅做过菜的厨子们以后不管走到哪儿,都会在厨师界相当于多了一枚无形的功勋章!
而更重要的,若是打听到了以后薛帅喜欢的菜式、甚至薛帅设宴时的菜式,那必然会引领整个华夏的菜式风格,更甚至会影响到八大菜系在接下来数十年内谁的地位更高。
“你们这些老油条们。”赵仁斋看着这些好友们摇了摇头,哭笑不得道:“菜单都在你们手上,真看不出来?薛帅这次家宴的主菜的可都是唐代宫廷菜的烧尾宴!其他菜嘛,自然是根据参加家宴的人的口味配置的。”
“哦~原来如此。”虽然心里早有预料,但亲耳从赵仁斋口中听到,众人还是心里放心不少,心情也愉悦不少。
作为宫廷御厨出身的他们,自然知道唐代宫廷菜中鼎鼎大名的烧尾宴。
‘烧尾宴’是唐代最著名的宴会之一,景龙年间,韦巨源官拜尚书令,也就是宰相之位,在家中设“烧尾宴”请唐中宗。
烧尾宴的说法有很多种,但都与升迁和登第有至关重要的联系,由此诸位御厨们便不难猜出,此次薛帅家宴,又是以‘烧尾宴’请,必然是亲密之人的升迁之喜。
至于其他的菜品,也不过是根据宴会上不同人不同口味增设罢了。
谜题解开了,各御厨所带的墩子们也配好了菜,就等着御厨掌勺了。
众人纷纷回到各自的灶台前,开始细心准备起来。
而此时,月夜当空,琼华居内,刚与柳静海一同在管家周蔡带领下走进来的赵鹇发现,参加薛帅家宴的可不止他们两人。
客厅的沙发上,一身黑色玄端常服的薛霖正与一名带着黑边眼镜的青色长衫男子闲聊着,一旁的唐悠悠一袭蓝色洋装正在和蓝色旗袍的甄珍一起研究茶道,另一旁的赵双双身穿翠竹儒裙贴在薛霖右侧为他轻锤着肩膀。487
而另一张沙发上的陈震一身直裾和大氅的组合,再配合他那张始终冰冷的僵尸脸和看着的线装古书,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
“诶,那人是谁?有些眼熟啊。”柳静海低咛了一句。
“管他是谁,先过去见礼吧。”赵鹇虽然也有些好奇,却按下了心中的好奇之心,两人则是一身中山装作为晚宴的礼服。
“少爷,赵师长和柳参谋来了。”周蔡来到薛霖身旁轻声提示道。
“哦,都来啦,坐坐。”薛霖转过头,两人正对他见礼,薛霖挥了挥手,让两人坐下,随后又对周蔡道:“老周你去看看厨房有什么甜点先上一点。”
“好的,少爷。”周蔡领命退下。
客厅内,赵鹇只是看了来人一眼后就继续翻书去了,双双则从接替了甄珍的工作,给两人泡上了一杯茶。.
第332章:文化复兴
“你们可能不认识,我给你们介绍下。”薛霖指向自己身旁刚才一起闲聊的眼睛男子:“这是唐清风,我给你们配的西路军情报局长,负责和西北那边的探子们联络主官。”
赵鹇和柳静海微微一愣,纷纷看向唐清风,后者微笑着,眼睛微眯对两人笑道:“两位长官好,共同西征的路上,还请多多指教!”
说着,起身对两人敬礼。
赵鹇和柳静海纷纷回礼。
“好了好了,在家里又不是在军队,别那么紧l张,放松一点。”介绍三人认识后,薛霖便看向赵鹇淡然一笑道:“是不是对我们这些衣服很好奇呀?”
赵鹇点头,柳静海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道:“薛帅穿的是汉服?”
自从满清入关,汉人削发易服已经过去两百八十年了,虽然辛亥年间的那场大革命将腐朽的满清政府推翻,建立了华夏民国新政府,但因为西方爆发式发展的科技浪潮,让无数人对老祖宗的东西都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就如同之前钱玄同和一些学者提出的废除汉字,全盘西方化的理念。
在被满清愚弄了两百多年的汉人已经快要忘记自己的先祖们所创造的伟业,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工业大发展,以及思想上的大碰撞,让汉文化的复兴举步维艰。
薛霖点头,手臂微微张开,让他们看了看自己的衣服,介绍着:“这是先秦时通用的士礼服,玄端,乃天子燕居之服,被文化馆长杨晨恩复原,不只是玄端,还有直裾袍、领袍等正在通过民间搜集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复原…“。”
两人不太明白薛帅谈及汉服是和意思,柳静海皱眉深锁,眼睛眼睛看了看薛霖,又看了看一旁的陈震,提问道:“莫非薛帅是准备复兴汉服?”
“不只是汉服。”薛霖端坐在杀伐上,散发的气场宛如古代的天子般,让赵鹇有一种伴君的感l觉。
“我们的文化出现了断层,满清入关的这两百多年来,给我们造成的伤害太大了,再加上现在西方大力发展科学和工业,提倡技术革新和工业革命,西方各国强大的国力给人一种我们的文化很差的错觉。”想到哪怕道了自己那l个年代,身穿自己民族服饰的年轻人经常被人误解为和服、韩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下,却是连自己的文化都不认识的那些广大人民,薛霖就很担忧。
他担忧在自己的统治下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打破旧时代后人们追求西方的工业革命,追求西方的文化发展,甚至演化为崇媚洋外,贬低自己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