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334章

作者:一条咸鱼

友人决然的话语在耳边回荡,就像一个烈士般。

周博恩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许英智手腕上多了一条丝帕。

那是陈月给晕车的许英智擦嘴的丝帕。

周博恩浑身颤抖着,扶着额头,抿着嘴,泪水忍不住往外流:“可惜我是文学系毕业,法律那些框框条条看的我头疼。”

那只手腕裹着丝袜的大手啪的一声排在周博恩肩头。

“我走了。”清脆坦荡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当周博恩再起抬起头来时,只看到许英智走出医院大门的背影。

黑云压顶、暴雨急骤的曲阜,一名长衫的年轻人走在雨中,走上了医院门外的阶梯中央,面向汇集在这里的数万佃户,挥舞起手中的文件。

周博恩走到大门口,扶着门框,大雨之下他听不清许英智说了什么。

但下面数万佃户们爆发出了排山倒海的声势,他们仿佛一群虔诚的信徒,狂热的怒吼渐渐汇聚成一个震荡天地的词——“罢耕!”。

第471章:推开大国之门【4/5】

曲阜农民大罢耕在短短两天内席卷了整个鲁地!

此时大部分地区已经收割了第一季水稻,正在抢时间播种下第二季的水稻,但在这个时候,曲阜农会和曲阜大火事件飞速向外蔓延,无数被压迫的佃户、长工们纷纷展开了激进的大罢耕行动。

不仅如此,许英智带着仅剩的手记,组织曲阜农会,状告曲阜五百三十六位地主违宪,长工文契不合法,这份长长的名单中,第一位就是当代衍圣公孔德诚!随后则是诸多孔~氏地主!

一时间,曲阜罢耕运动迅速向外扩张,曲阜农会状告536位地主违宪在全国造成空前-的轰动效应!

整个华北都闹起来了,那些被一纸‘卖身契’禁锢的佃户们纷纷发出了自己的怒吼,农会从曲阜向外蔓延,仅仅一个星期,华北三省十七个县市_组建起了农会。

甚至波及到了中原以及江南,不少佃户也躁动了起来!

而曲阜农会状告536位地主违宪的案子也很快摆在了薛霖的桌头。

他没想到,事情竟然进展得这么快。

那日收到曲阜大火的消息,知道了农会和曲阜地主阶级的矛盾后,就猜到了一些,吩咐薛思在国内的情报部门向曲阜调查一下,同时将在外担任奉天代理省长的端木宇调了回来,还给在平津一带考察观摩的唐邵仪去了一封电报。

今天,正好两人都来到了北平。

“总理是想让老朽出山去办这个案子?”白发苍苍的唐邵仪杵着一根拐棍,坐在薛霖对面的沙发上,看过这份关于曲阜最近发生的这些事儿后,皱起了眉头。

薛霖点点头,看向面前已经古稀之年的老人说道:“委员长那边肯定会参合,所以我希望唐老能出任曲阜特别法庭大法官一职。”

随后他看向一旁刚从沈阳回来的端木宇:“同时我会让端木宇负责组建北方陪审团。”

以唐邵仪在民国的威望,这个特别法庭大法官没人能跟他挣,但唐邵仪也有疑问:“判决可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两方组建陪审团的话,难免会出现其他判决。”

薛霖挥了挥手,身后的苏秉文向唐绍仪递过去两份文件,薛霖接着道:“这是曲阜一份普通的长工文契,以及华夏民国宪法第二章关于人民权利的法律。”

翻开这两份文件,唐邵仪看了片刻后便明白了过来,笑了一声:“如此,这一案,农民是必胜了。”

“可是就算判处这些‘卖身契’无效,那超过百万的士绅阶级该如何处置?他们毕竟也是这个国家的人民,有些地方阳奉阴违又该如何处置?”唐邵仪提出了两个新的问题。

“关于这些,北方联合议会已经讨论出了初步的法案。”等苏秉文将一份新的法律草案递给唐绍仪和端木宇后,薛霖继续说道:“说来惭愧,新的土地改革法案的基础是那几个青年提出的,地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这一点不容置疑,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但‘卖身契’无效后,地主和农民签订的新契约必须以雇工承包制合同的方式履行。”

“雇工承包制合同?”唐邵仪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倒是在奉天干了大半年省长的端木宇若有所思道:“类似工商业的承包制度吗?”

薛霖笑道:“是的。”

“简单说来,就是农民承包地主的土地后,耕种权、管理权都在归农民,将地主的收租变成固定红利分成,最大限度透明和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 ·求鲜花…… ……

“再加以新发布的《土地移民法案》,一旦‘卖身契’无效,关内无数农民会涌向关外,特别是适合耕种的东北,到时候关内的农民迅速变少,地主们为了得到稳定的农民耕种土地,在新的契约中农必然要减少租金,我们的减息法就能更好的推广下去,将压迫农民的六七成租子减到五成甚至四成,三成!”

唐邵仪认真的听着,一对半百的眉毛忍不住凝在了一起,他似乎,从哪儿听说过类似的说法?

“以往关内的可耕种土地就那么多,农民却是越来越多,大部分土地却集中在地主们的手中,这样农民们为了有地种,不得不接受地主的残酷契约,毕竟‘你不种,多的是人想种’,但《土地移民法》和新的土地改革法案发布后,这样的情况将颠倒过来!”

……

颠倒过来!

唐邵仪猛地一震,立刻回想起了女婿顾维鈞在国外发回来的一些见闻。

农民少了,都跑去移民了,关内的地主们想不要土地荒废,就必须得招人种地,相当于是反过来求着农民们种地,这样下来条件自然会优厚很多,大规模移民后关内出现的真空能大大缓解国内的矛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移民到东北、西北还能巩固疆防!

光是东三省就能容纳一亿人口,西北五省也能容纳近数千万人口!

而新的土地改革法案限制了土地的利益,数以百万富有的地主士绅们转行工商业,其爆发出来的能量将会是何等可怕?!

一个工商强国之路陡然出现在唐邵仪面前!

“如此一来,大国之门便推开了!”唐邵仪激动不已,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了!他终于看到了国家强盛的希望!。

第472章:追随者【5/5】

等唐绍仪和端木宇下去后,薛霖仰躺在沙发上,他今天已经在办公室里待了快十个小时了,身心都有些疲惫。

薛霖不由想起了那个自己从未谋面的女孩以及牺牲的那些青年。

陈月、李向阳、许英智他们不仅是政府办事员,同时也是华夏青年团发展的新青年团员,他们在曲阜的很多行动都是因为自己颁布的新法案。

从下乡发动群众,到移民法案发布为被禁锢了人身自由的佃户们提供法律援助,争取自由,他们满腔热血的为民办事,为这个国家办事,想方设法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投身到国家建设中。

就是这样一群人薛霖从未见过,仅比自“二七零”己大两三岁的年轻人,却坚定的成为了自己的追随者。

因为他们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国家会越发强大!

那个曾经傲视天下的华夏终将王者归来!

不知何时,追随薛霖在北方似乎成了一股潮流,年仅二十岁的他成为了无数华夏青年的偶像。

他国战逆境中强势崛起,保住了国家的疆域,更护住了无数国民!维护了这个国家的尊严!

对内的大力建设让人目瞪口呆,政府的廉洁和效率让无数人向往,相比南边一成不变的死气沉沉,北边每天都在变化,人们生活中充满了希望,大家携手建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