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344章

作者:一条咸鱼

夜幕降临,大上海开始了它流光溢彩的夜生活。

位于租界内的德意国领事馆旁的私人俱乐部内灯红酒绿,悠扬的笛音伴随着唱片机的歌曲,让舞池中央轻歌曼舞的男男女女们忘记了时间。

佳丽名媛游走在男人们之间寻找着目标,作为晚会交际花的她们非常善于依偎在男人们的怀里巧笑嫣然。

门口的警卫以薛霖的红警士兵和德意国领事馆士兵联合组成,每一名士兵都瞪大了眼睛,仔细检查着每一位来宾的随身物品。

见到德意人竟然允许薛霖带兵进入租界,不少人都不得不重新思索德意国和薛霖的关系。

孙科和唐生智与薛霖站在一起,成为了此次晚会的明星,与会的不仅有国内各界名人,还有来自国外的无数商人、政客以及外交家们。

相比保守并且已经被英格兰吃得差不多的南方,华夏北方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巨变,每年数以300亿计的资金投入,无数订单洒向欧美各国,在这经济大萧条的年代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

当薛霖来到上海的消息传遍上海滩后,无数商人闻风赶来。

虽然北方还需要很多很多工厂和订单,但作为如今华夏最有希望统一全国的大人物,薛霖自然不会亲自跟这些商人们谈小合同。

随行的端木宇则开始应付这些人。

“真是没想到,薛总理竟然这年轻!”胡汉明以友人的身份参加了宴会,此时正在孙科的带领下与薛霖握手相交。

“久仰胡先生大名,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对于这个华夏革命的先驱者,薛霖还是报以尊敬的态度。

虽然从后世的角度来看,他们有很多过错,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贡献,(bhai)只是共和建立后内部的争权夺势让他们陷入了迷惘,仿佛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这也是这个时代众多有志之士们的通病。

总想着一刀子割,一刀子下去国家就能强大,就能变好,将一些国家落后的原因甩锅到其他老祖宗留下的的东西身上。

随后,薛霖观察了下三人的关系,发现胡汉明与孙科站的比较近,而唐生智则站在另一边,简单的站位就已经出卖了他们的关系。

看来孙科与胡汉明走的更近一些,也是,两人都是政治家,民党元老,而唐生智则是军人出身。

虽然孙科与唐生智都想利用薛霖从国民政府中恢复一部分自己的权利,但显然只是临时联合在一起,彼此还存在着一些竞争关系。

现在的国民议会主要是孙科这种民党元老主持,胡汉明虽然被蒋委员长踢出了南京政府,但其威望是完全能进入国民议会担任重要职务的,而军人出身的唐生智想在议会上插一手必然是不可能的。

三人手中都端着一杯酒,聊着近来华夏的南北趣闻,聊着南方的李宗仁能坚持多久,却对时政只字未提。

薛霖也学会了与他们虚与委蛇,至始至终都保持着一副微笑。

当胡汉明终于有些坐不住,想套出薛霖对如今国民议会的看法时,英格国驻上海领事汉斯,以及美利坚驻上海领事休斯顿走入了这个小圈子。

随后德意国领事贝克尔也凑了进来,一时间薛霖身边围拢了不少人,争先恐后地想从他这里得到更多的贸易订单,嫣然成为了圈子中心。

咔嚓!

这个时代的老相机独有的快门声响起,薛霖寻着镁光灯的方向望去。

披肩小袄、青花旗袍、波浪卷发,纤细如藕的双手捧着一台相机,随着薛霖的目光,一双黑色的眼睛从相机上抬起来,犹如满天繁星的瞳孔般好奇的打量着薛霖。

“《学报》记者,孔佩玲。”女孩眨了眨眼睛,做着自我介绍。

原本正为聊天突然被这些外国人插足进来有些不满的孙科和唐生智听到这个名字,本能的愣了一下。

“孔姑娘,没想到你也来了,今日没课吗?”孙科有些略感意外,也有一些些尴尬,不过也笑着为薛霖介绍道:“这位是上海孔家的大小姐,她的父亲是孔部长的堂兄。”

“哦?孔小姐晚上好!”薛霖心头微微思索起来,自己那点仅有的历史知识可没有关于这位孔小姐,更没有上海孔家的信息。

反而是陪同的苏秉文上前在他耳旁小声介绍道:“上海孔家是孔氏的分支之一,主要从事的是工商业和海贸方面,山西孔家随着孔祥喜迁到南边后,两边来往频繁,而且这位孔小姐的母亲是宋家人。”

薛霖略微点头,怪不得孙科和唐生智的脸色不太好,这位孔小姐说白了出身四大家族的孔家,见到蒋委员长说不定还得叫一声姑父。

不过嘛……

薛霖目光略微大量了下眼前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的女孩,那温婉的旗袍下玲珑有致的身材曲线,散发着微微青春少女气息是真的诱人…

第486章:专访

虽然已经有了两位待娶过门的夫人,不过薛霖毕竟是男人,在这位青春无敌美少女面前,心中不由悸动了一下。

随后以欣赏的眼光微笑着问道:“孔小姐今日是以报社记者的身份想采访薛某?”

孔佩玲眼波盈盈:“薛总理执政北方,此次南下自然成为了全国的焦点,佩玲可是好不容易才混进来的呐。”

一旁的德意国领事贝克尔忍不住笑道:“哦,上帝,为什么柏林晨报的那几位小姐没能来东方,不然今日的专访就该归她们了。”

这个严谨的德意国人竟然也开启了玩笑,让众人不禁莞尔,其他几位领事也善解人意地纷纷主动散去,给这位年轻的总理和这~位少女腾出了空间。

“既然孔姑娘要做专访,那我们这些老人家也不打扰了,薛总理,一会儿见。”孙科和唐生智三人也微微一笑,退了下去。

一时间周围只剩下了薛霖的秘书苏秉文和_贴身保镖雷武。

“孔小姐,请把,总不能这样站着采访吧,那别人可能会怪我薛某不懂风情哦。”薛霖做了可请的手势,指向了一处角落的沙发。

孔佩玲娇嗔地耸了耸小香肩,小动作惹得周围的男士们忍不住发出一片惊呼,这位孔小姐在上海滩也是位名媛,追求者可不少。

两人在角落的沙发坐下后,苏秉文稍微靠后一点,雷武则带着几名贴身警卫散开,将他们围了起来。

孔佩玲坐下后注意到这些警卫,好奇的打量着这些身材健壮的士兵,不由看向对面同样身材健硕修长,样貌俊郎,仅比自己大三岁的年轻人。

国战逆境中崛起,驱逐日寇,上海谈判,北方战争,西北平乱,年过双十便已名震天下,手握百万大军,成为各国公认的最有可能统一华夏的第二位人选!

第一位自然是她那位只见过几面的姑父。

不过现在的情况,似乎自己的那位姑父也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啊。

薛霖保持着军人的坐姿,年纪轻轻便散发着沉稳、厚重的气势,不仅如此,或许是因为从白山黑水间一路杀出来的缘故,孔佩玲感觉眼前的年轻人比自己那位姑父多了很多血气,仿佛一并出鞘的宝剑般散发着骇人的锋利剑芒!

苏秉文为两位倒了一杯茶,薛霖端起茶杯润了润嗓子后望向孔佩玲,问道:“孔小姐想采访些什么呢?”

孔佩玲回过神来,却再次迎上了薛霖那双清澈剑意的双眼,心底不由自主地起了一丝涟漪,不过她也不是一般人,良好的家教让她迅速从话语中转移了这种气氛:“薛总理,我们《学报》主要是面向社会学生群体,所以想问问薛总理对国内现在的教育怎么看?”

“教育吗?”薛霖单手撑着脸,眼前这位少女没有采访话题正热的土地改革和《许英智法案》,而是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让他有些略感意外。

整理了思绪后,薛霖缓缓说道:“目前国内教育的主要问题还是难以普及。”

“难以普及?”孔佩玲颦眉。

“是的。”薛霖微微点头:“没有普及的教育,再改革也是空中楼阁!我在东北的时候,仅东三省孩童入学率不到20%,也就是说十个孩子里,只有两位能接受教育,而且还没有算中途辍学率,要知道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很多孩子都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德意国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经验之路,一个国家要走出贫困,走向强大,教育是重中之重,德意国还是普鲁士王国时期便勒紧裤腰带普济义务教育,强制规定每个孩子都必须进入学校学习,当第一批孩子毕业后,给普鲁士王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不仅是军队和政界,乃至整个普鲁士社会都受到了义务教育的丰厚滋润!为后来普鲁士打败法兰国,称霸欧陆奠定了基础!”

“再看看欧美,西方已经开始普及小学教育,民众识字率超过了80%,即使是我们的恶邻日国,从明治维新开始也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识字率正在往50%以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