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398章

作者:一条咸鱼

第571章:第二次当学生

5月6日,北平,国防大学。

高级指挥系进修班中,有几名插班生,年纪四五十岁了,肩上的军衔却着实闪耀刺眼,引起了不少修进将官们的注意。

虽然在进修班中,所有进修学员在第一次集合训话的时候都摘掉了军衔,以示在进修班中无论军衔高低~,都为同学!

但大部分军校生都是大校、少将的军衔,而这几位肩扛中将甚至上将的军人-不引人瞩目才怪。

这群插班生自然是四月初从香港来投靠薛_霖的蒋光等人。

虽然隐隐的和其他的学员有很大区别,但在校风以活跃开明著称的国防大学,又是镇北军中晋升最快的一批进修学员,每人都有自己的傲气,对这些中将、上将也没有那么多畏惧,而蒋光等人也知道镇北军中盘龙卧虎,没有拿出自己军衔高的傲气,在学习过程中很是虚心请教,因此在进修班中蒋光等人的名气和人脉都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蒋光,白里校长让你去一趟校长办公室!”上完一节课,进修班学员们正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一名缺了一只胳膊,穿着朴素军装的老师走了进来,对蒋光喊了一声。

“是!钱老师!”四十五岁的蒋光立正敬礼,充满了敬意。

那名老师也是高级红警军官退役,大连战役时是装甲团副团长,一次巷战时他所驾驶的坦克被日军火炮击中,左臂被炮弹隔着坦克装甲震碎了骨头,不能再军中服役,退役后担任了东北陆军大学高级指挥系装甲战略战术讲师,国防大学主办后,蒋白里看重他的才能,将其从东北陆军大学调到了国防大学。

无论是蒋光还是进修班的其他学员,无不对这位在国战中抛头颅洒热血的老师无尽地尊敬,那只飘飘的袖口,犹如一枚无形的军功章!

在进修班其他学员们打闹声中,蒋光小跑着出了教室,跟在钱老师的身后。

一边走,他不由感慨,国防大学很多老师都很年轻,二三十岁,但他们的军事理论却非常高深,甚至随便一个老师出来,无论兵力优劣,都能在模拟沙盘上将自己打得落花流水。

这就是镇北军和其他部队的差距啊!

思绪辗转,很快两人便来到了走廊尽头的校长办公室。

“我就不进去了。”钱老师对蒋光说了一句,随后自己离开。

蒋光有些紧张的呼吸了两口气,这才敲响了校长办公室的大门:“高级指挥系进修班学员蒋光报道!”

“进来吧。”蒋白里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蒋光这才打开门走了进去。

见到在办公桌后的蒋白里,他将大门关上后大步走到蒋白里面前,站立如标杆,听侯吩咐。

蒋白里处理完这一份文件,才抬起头,看了蒋光一眼,收起钢笔,淡淡说道:“这是你第二次做我的学生了吧。”

蒋光心头一震,目不转睛的同时大声回答道:“是的校长!第一次是1912年初夏,在保定军校!”

“整整二十一年了啊……”蒋白里感慨万分的呼出一口气,双手十指交叉,看着眼前军姿挺拔的蒋光,注意到他的脸上已经有不少沟壑皱纹,头发也白了几根。

一瞬间,他回想起当年那个参加完辛亥革命,还带着几分血色来到保定军校就读的少年,当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如今转眼就是二十年过去了。

当初的少年军人也长大成为了一方军阀。

“黄兴那个纸上谈兵的老家伙,不知在武汉断送了多少英才!”蒋白里忽然骂了一句。

“黄兴总指挥当年也是被逼无奈。”哪怕当年在龙王庙差点死在北洋军手里,蒋光依旧对黄兴前辈充满了敬意:“黎元洪能出任都督已经是被革命党人逼得无法,让他指挥首义军队作战,不仅是下面的人不服,他自己也宁死不屈啊!”

0 ……求鲜花0 …

当年武昌首义后,在南京第四陆军中学就读的蒋光和很多学生们前往了武汉,当时那批人里,不仅有蒋光和陈铭枢,还有陈果人、李章达、袁煦圻、张廷辅、詹蒙等人。

他们被编为了第二敢死队,参加了汉口龙王庙的登陆作战,与北洋军拼死奋战,死伤惨重!

……

南北和谈后,幸存的学生们大部分都去了保定军校,随后一路走来,在内战中渐渐形成了后来十九路军的主要高级将官团。

“黎菩萨指挥万把人还行,让他和冯国璋打,最多也就比黄兴多坚守半个月罢了。”蒋白里可是出了名的口无遮拦,对谁都能骂上几句。

蒋光不敢回答,心中却是也赞成蒋白里的说法。

黎元洪当年不过是二十一混成协协统,也就是一个旅长,手下四五千人,让他指挥上万人作战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当年武昌局势太险,不仅有新军,还有从各方汇集来的革命党人,为争一个首义,一个国府大义,各方势力明争暗斗!

黎元洪在武昌军政府的势力斗争中明哲保身,从不参合太多,因为他也明白下面那些起义的革命党人个个傲气十足,对他这个大家推举出来的首义大都督都敢拿着枪威胁。

因此黎元洪也被戏称为自身难保的‘黎菩萨’。

就连黄兴,当年不也是为了掌握一支能打的军队才来摘取武昌首义的果子吗?只不过这位从来没打过胜仗的同盟会‘战神’,第一次指挥大规模战役,直接被冯国璋给打懵了。.

第572章:第八军

“这二十年来,你也算是走遍了大江南北,参与了那么多场内战,还是有些没想通是吧。”叙旧之后,蒋白里笑着询问道。

蒋光微微点头:“是啊,这么多年了,还是没想通。”

当年武昌起义,如星火燎原,41天间席卷了大江南北,关内十八省有十四个省份宣布独立,长江以南的省份基本宣布独立,连黄河以北的山西也宣布独立,阎百川北攻包头,南克运城,前置了数万北洋军不得南下。

南面更是集结了数十万大军随时准备北伐。

如此大好局面,却最终落得个凄“零零零”惨无比的结尾。

明明已经推翻了清廷,明明已经开始了共和!连试图称帝的袁世凯也被他们击败了,为什么国家最终会变成军阀混战的这样?

这是那个年代,所有有志之士们共同的疑惑。

人人都知道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但又有几人知道,若是袁世凯真心帮清廷打击革命党,只需五万北洋军便可横扫南方数十万乌合之众!

没错,乌合之众说的就是那些革命党人、同盟会。

辛亥年的成功,有太多巧合和意外,袁世凯已经被清廷差点取了姓名,自然不会再帮着清廷,不愿革命不过是不想让自己落得个弑君的称号罢了。

“算了,当年的事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你慢慢会明白的。”蒋白里叹息一声,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递给蒋光:“这是薛帅对你们的新任命。”

蒋光接过文件,翻越起来。

只是看了一眼,他的双眸就噌地绽放出光彩,神色激动,迫不及待的追问道:“薛帅要组建第八军了?”

蒋白里笑道:“嗯,是啊,组建地在河北保定,第八军下辖一个机械化步兵师,两个摩托化步兵师,一个装甲旅,一个重炮旅,以及其他部队,总兵力近十四万人,主要兵源从国民警备队和民兵预备役调动,另外,我会从三所军事院校抽调500名中高级军官,其中还有国防大学提供的一百名高级军官,涉及全方面的。”

来北方也有一个多月了,蒋光对北方的国民警备队和民兵预备役非常了解,国民警备队是二线部队,主要任务是国内的治安和剿匪,大部分都是老兵,而民兵预备役是今年才开始组建的非军事化组织,只是普通农民在农闲时定期进行军事化训练,仅河北一省至少就有上百万民兵预备役,两者抽调出来的十四万兵员绝对不会是新兵蛋子!

这样一支部队,只需要进行一个月的整合训练就能初步拥有作战能力!

而蒋光不知道的是,薛霖还准备投入一万人的红警士兵,让这个军迅速成长起来,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他们拥有和中央军精锐硬碰硬的战斗力!

第八军军长蒋光,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