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条咸鱼
“既然如此,政治能力方面,我来考考你……”薛霖话还没说完,李渡就丢了一张纸给他。
“这是什么?”薛霖打开一看,原来是李渡不知道什么时候从端木宇那里要过来的孔佩玲的笔试卷子。
这些题目有好几道还是他自己出的呢…
第582章:李渡的调侃话
看着上面批卷官给的评价和一路飘红的成绩,薛霖有些尴尬啊。
这个小姑娘在这政治上的见解非常深,或许和家族以及自己身处上海中高层社会有关吧,反正薛霖是找不出什么问题来的。
甚至对她的一些见解非常赞扬,只要稍微培养下,必定是称量天下的上官婉儿那般的奇女子。
只是薛霖还是有些纠结她的身份,如果她在自己身边的消息传开,恐怕蒋委员长手下的那几个情报部长,陈果人和戴立就有些坐立不安了吧。
“老弟啊!”在薛霖犹豫不决的时候,李渡出声唤醒了他“一八七”。
“渡兄有话要说?”薛霖收起这张试卷,看向李渡。
后者咳嗽了一声,淡然道:“无论她跟蒋委员长什么关系,你启用她跟蒋委员长可没什么关系。”
一句看似没头没脑的话,却是让薛霖恍然大悟。
这何尝又不是一个向全天下有志之士们展示雄心的机会呢?
自从上次曲阜事件一举将衍圣公从神坛上拉下来,将山东士绅官吏杀了一个血流成河,北方还好,在薛霖的直接统治下,但南方很多政客都是出身士绅豪族,普遍对薛霖这样的掘他们根的行为很抵触。
这也是为什么薛霖开公务员考试广招天下有志之士的原因。
打了一巴掌,再给一个甜枣。
不过若是自己连蒋委员长的亲戚都启用了,哪怕是远方亲戚,但只要和蒋委员长有些关系,那么天下人自然会看到一个不问出身的统治者!
哪怕他是敌对势力的人,也大胆放心的启用!这样广阔的胸怀,是多少华夏志士们希望在自己辅佐的统治者身上见到的!
连敌对势力的人都能任命为亲信,更何况是他们这些人呢?
辗转思索间,见孔佩玲在侧,薛霖对她说了一句后世很公式化的句子:“这样吧,你先回去等通知吧。”
说完后他自己都愣了下,略带着苦笑,如果是后世,恐怕自己这么说,别人已经觉得自己八成不会被录取了,赶紧找下家吧。
“好的,薛总理,李省长,那我先回去了。”幸好这个年代还没有这个说法,孔佩玲起身端庄地向两人行礼告辞。
薛霖亲自将她送出门,吩咐一名机要秘书将她送出去,顺带通知下一位面试者。
等将大门关上,薛霖刚转过身就见到李渡在哪儿叹气:“人家小姑娘千里迢迢从上海来投奔你,没想到你竟然还不想要她。”
语气颇为怪异。
“嘿你个老不羞的!”薛霖眉头一凝,笑骂道:“我好歹家里已经有三位夫人了,马上就要结婚的人了,你怎么平白诬蔑我清白呢?”
“就你还清白?”李渡撇了撇嘴,不屑一笑:“哥哥给你打个赌,这小丫头对你绝对有意思你信不信?!”
薛霖还真不敢跟李渡打这个赌,好歹人家比自己多活了三十多年,年龄都够当自己爹了,什么世面没见过?!
“一个秘书而已,你想什么呢?”薛霖挥了挥手,坐回了自己的沙发,端起茶杯大口喝了一口。
“你也不是那种有色心没色胆的,你第一次去上海就带回来了一个唐丫头,第二次虽然没带人回来,但看看,这人家不是自己就追上门来了吗?放心吧,老哥哥我绝对不会嚼舌头的,你家里那三丫头短时间内绝对不会知道!”李渡用一种我懂你的眼神看着薛霖,笑呵呵的说着……
有种损友的感觉让薛霖哭笑不得。
李渡看了眼大门,见人还没来,继续说道:“啧啧,我看你呀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魅力,像你这种比张少帅还优秀的年轻人,即便是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当年玄武门兵变的时候也才二十八岁,而你一旦统一全国,年龄必定不会超过二十二岁!”
薛霖现在已经二十岁了,所以哪怕在李渡心中,统一全国的战争也不会超过两年。
“这是什么概念啊?二十二岁不到的……到时候叫你总统呢还是首相呢?!”李渡脸上的笑意正盛,他继续说:“其实你也想开点嘛,虽然现在国内是提倡一夫一妻制,但现在还在过度期,历史遗留问题嘛,自然属于历史问题咯。”
“你这人啊……”薛霖无奈的背靠在沙发上摇着头:“我怎么说跟她真的没有什么关系,你都不信啊?”
“信啊,当然信。”李渡先是一本正经,随后3.5露出一个男人都懂的笑容:“不过嘛,有句俗话怎么说来着?‘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
正巧这时敲门声响起,薛霖连忙止住李渡的话:“够了你喂!”
“哈哈哈哈!”李渡放声大笑。
直到第二位面试者进来的时候,都没有止住笑容。
第二位面试者一进来就看到李渡哈哈大笑,薛霖一脸无奈又冷峻的面容,有些惶惶不安。
“嗯?怎么又是个熟人啊?”薛霖看了眼来人,发现竟然是周博恩!。
第583章:四面楚歌
时间渐渐进入六月,气温开始逐渐升高,北华夏虽然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旧军阀、土匪豪强等势力被极大打击,基本看不到他们的踪影,不少人感慨北华夏在薛帅的统治下即使是乱世中难得的太平地。
而且他们也希望这个太平能一直延续下去,甚至将南方也给统合进去,进入真正的盛世。
但南方却不是那么平静。
蒋委员长展开大规模整顿军备后,各地部队纷纷被调动驻防,以及展开新一轮的训练,但这个时代旧军队的风气非常差,军队开拔或驻停,都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不少麻烦,但人家当兵的枪在手,百姓们也只有敢怒不敢言。
而北方在大规模推行《移民法》和《许英智法案》后,北地的农民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仅有一河之隔的中原地区,不少农民眼看着北方的同胞们解除了禁锢人生自由的‘卖身契’,日子越来越好后,对南方的士绅阶级和统治阶级越来越18不满。
与山东近在咫尺的苏北地区也是全华夏土地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甚至比河南的土地还要集中。
陆路最为接近北方的苏北,北方的消息几乎是最快传递到这里的,眼见着北方执行两大法案的彻底,农民们彻底躁动了起来。
爆发了好几次小规模农民请愿,要求按照民国议会通过的《许英智法案》来保障农民的利益,取消六七层的高田租,取消‘卖身契’,但却遭到了士绅阶级和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甚至出动了当地警察部队和驻军,请愿者中发生了伤亡。
参与请愿的不仅有签了‘卖身契’的农民,还有很多试图改变这种土地高度集中的社会结构的知识分子,但一次次的请愿却遭到残酷正压,消息通过这些人传出去,各大城市报纸争相报道,一时间南方各界举众哗然!
明明曲阜特别法庭已经宣判这类‘卖身契’违宪,明明已经在民国议会通过了《许英智法案》,不仅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也保障了地主的利益。
但从南京政府高层到下面的基层都没有将这个法案执行下去,南京政府中少数心有抱负的政治家见状,无不长吁短叹,默默辞官离去。
这更加剧了南北双方的社会差距,无数知识分子和普通农民冒着被抓的生命危险往北方而去。
而南方现在的戒备情况甚至比后世国统区还严格!
在西南,卫立皇部被整编为第四集团军正在沿着长江西进,却在万州一带遭到刘缃部的顽强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