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612章

作者:一条咸鱼

只要给他们吃饱饭,给他们战死后的保障,这些士兵们就会前仆后继地拥护他们的统帅。

袁世凯的北洋军为什么在清末时几万人就把华夏北方掌控,连清廷都不敢吱声,不就是因为袁世凯能搞到银子把北洋这几万人养的人强马壮吗?

所以当北洋士兵们喊出‘拿袁大人的银子,为袁大人效命!’这样的口号时,清廷也视而不见。

所以当南方十八省起义,星火遍布全国后,几万北洋军在华北坐上旁观,只有袁世凯能调动。.

第925章:拔剑四顾

“目前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已经调到贝加尔湖地区,第三集团军镇守疆省,第四集团军接应了东三省的防务,第五集团军全面进驻外蒙三省,再加上后续三个集团军的调动,我们在西线和北线已经动员了五百万兵力了啊。”毕业典礼之后,蒋白里与薛霖走在一起,谈起了部队的调动。

“国内第一批两百万新兵整编完成后,又来了三百万新兵,这些部队你准备放在哪里?”在回校长办公室的走廊上,蒋白里侧头询问道。

自从3月1日向苏维埃联盟宣战以来,已经过了半个月了,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华夏民国动员的新兵超过了五百万,第一批紧急动员的两百万兵力已经整编成了三个集团军分配到外蒙三省和绥远铁路线上,随时准备北上支援大军的西进攻势。

还有三百万的新兵部队正在全国各地的新兵营里进行紧张有序地训练。

统合后的华夏展现出来的爆兵能力也不弱于苏俄,仅北方地区动员兵力就超过了三百万,这400些地区都是最早进入薛霖统治下,政令最早抵达乡村的地区。

而南方在经过这两年的变革后,士绅的影响能力变弱,政府的组织力度空前强大,在大规模北方官员和红警基层退役官兵的努力下渐渐整合成一块铁板。

再加上薛霖的个人影响力,以及国防军的赫赫战功,可以说此时的华夏政府的组织力仅次于后世五六十年代的华夏。

所以自从宣战后征兵令下达,各地涌现的参军青年如洪流般波澜壮阔,毕竟参军就可以获得家庭免田税政策,北方的大量新土地也优先供给军属,伤残退役有抚恤金,战死还能上英雄卑,家人都由国家照顾,没有后顾之忧,百姓们对参军的热潮可是一波又一波蜂拥而至。

要不是在征召满了五百万兵员后暂停了征兵,还不知道最终会征到多少兵力。

“北线和西线维持五百万大军足以和苏俄在西亚进行争夺战了,剩下着三百万大军我准备编成五个集团军,华北一个、华中一个、华南一个,西南一个、西北一个。”薛霖早已对新兵部队的部署有所准备。

鉴于即将和日国爆发的战争,国内抽调了大量老兵部队和警备部队北上和西进参加对苏俄的战争后,国内维持治安的主要是不到二十万人的武装警察,关内可没有民兵部队,原本驻防西南和东南的警备部队也全部调走了,所以国内比较空虚。

如果是和平时期还好,但一海之隔的日国虎视眈眈,新的法西斯军政府上台后已经开始在库页岛进军试探华夏的态度和军力,联合苏俄提前开战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薛霖需要在沿海地区保持一定的兵力,以防止日国从沿海发动进攻。

台湾那边根据最新的情报,已经从本周调遣了两个师团的兵力赴台,再加上原本在台湾的守备师团,整个台湾的驻军超过了二十万人。

“你是在担心中南半岛和天竺那边吗?”蒋白里眼睛微眯。

以现在华夏国防军的实力,即使新编部队也能(adec)在一个月内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日国现在整个陆军才两百万左右的兵力,就算再爆兵一两百万,华夏国防军在沿海只需要一个集团军就能让日国的登陆计划彻底破产。

毕竟此时的华夏海军已经不是当年那支只拥有几艘烂舢板的近海舰队了。

再加上沿海地区的驻防空军和海岸警备队,日国要想登陆华夏沿海,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那么这么多兵力囤积在沿海和西南,意图明显是防备中南半岛的中央军反攻,以及天竺的英格兰人对藏省的窥视。

那么薛霖在沿海和南方囤积超过两百万兵力只能是准备对其他地区了,整合了国内后,薛霖拔剑四顾。

两人来到了校长办公室,薛霖直径走向挂着地图的一面墙壁,蒋白里紧随其后。

“老蒋可是把法兰西人折腾够了,现在两军已经实际上停战了,但他依然保持着一百万以上的兵力,可是半个越南可养不活着一百万人。”薛霖那带着白手套的右手指向中南半岛。

蒋白里的目光循声望去。

只见代表中央军的蓝白旗帜已经占领了上丁、隆发到归仁以北的大片土地,这一年来,法军与中央军在这条线上打了三次大型战役,一胜两负,唯一胜利的那次还是惨胜,此时法兰西远征军只剩下十万正规军和不到十三万的仆从军,根本无力反攻北方,而法兰西国内政局也风云变幻,民众们对这场战争的厌战情绪高涨。

暹罗王国最终被法兰西的许诺吸引,派遣了十七万部队向乌隆和马拉信等原本法兰西占领的暹罗国土进军。

但是吃下这些地盘的中央军可不会那么容易就放手,而且暹罗王国的主动进攻也给了老蒋一个出兵暹罗的理由。

要知道暹罗可是中南半岛的产粮大国,仅曼谷平原就占据了全国大米产量的一半,以百万吨为数字的庞大产能!.

第926章:中南半岛局势

曼谷平原这样一个大粮仓,对于兵多人多,却缺少粮食的蒋委员长来说,是非常急需的。

虽然红河平原也是一个大粮仓,中南半岛沿海都非常适合种植水稻,著名的占城水稻就是在如今中央军与法军争夺的~地区。

但中南半岛原本的土人就有三千多万,蒋委员长控制的越北地区、老挝地区等就有近一千万的土人,而且蒋委员长出国的时候可裹挟了三百多万的民众,再加上百万中央军和一些军属,依附四大世家和中央军的士绅,至少有五百万华人,再加上控制区原本的上百万华人,就是-六百万华人。

为了养活这些人,仅仅一个红河平原的粮食显然不够,蒋委员长将目光看向了暹罗王朝的核心地区——曼谷平原!

中央军为了在中南半岛立足,蒋委员长和四大家族可是拼命拉拢这些本地的华人家族和商业团体,甚至渐渐的在中南半岛中央军的控制区内形成了一个华人特权结构。

这种三角形的特权结构最上层的自然是蒋委员长和四大家族,第二层则是依附四大家族的士绅豪族、以及中南半岛投向中央军的华人豪族,第三层则是普通华人,下一层则是本地的土著家族和商业团体,最下面则是普通土人。

这样一级一级的特权机构,不仅让蒋委员长得到了本地华人和土人家族的支持,也使得华人更加团结。

毕竟以前南洋的华人没有一个人强有力的统治者,就是一盘散沙,兰芳国、飞龙国、顺塔国,都是这样被西方殖民者灭掉的。

但现在中央军虽然是以中原大统争夺失败者的身份进入南洋,却通过与老牌列强法兰西在中南半岛这两年来的战斗证明了他们的实力,使得不少南洋家族,特别是中南半岛上的华人家族纷纷倒向了中央军。

“委员长在越北的统治越来越稳固了,这小半年来法军在中南半岛的攻势也渐渐转入了放手,总督帕斯奇尔甚至将总督府搬到了西贡城,看来是准备以现在的实际控制线和中央军南北分治了。”蒋白里看向地图,中南半岛南部地区那一条长达五百公里的战线,中央军和法军自从去年八月结束了第三次大型战役后,已经小半年没有战斗了。

“南方开春比我们早多了,甚至中南半岛很少有冬天的概念,如果中央军或者法军要发动攻势的话,二月和三月是最好的选择。”薛霖在那条对峙战线上点了点,说道:“所以现在的形势看来法军是准备放弃北方的殖民地了,保留了西贡和柬埔寨的殖民地,毕竟这里也是一个产粮区,每年给法兰西输送的粮食可不少。”

“那这样暹罗岂不是被法兰西坑了?”蒋白里笑了。

“是啊,西方列强坑人的还少吗?上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怎么向全世界许诺的?结果战争一结束,我们华夏都被提出会谈厅,山东险些被列强分给日国,可想而知其他国家的待遇。”薛霖微微摇头。

这个世界只有实力才是一切。

“如果蒋委员长吞并了暹罗王国,那他可相当于拥有了四个省份了啊!曼谷平原和红河平原的粮食绝对够他再扩军上百万的!”蒋白里的目光移到了中央军的西进攻势,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0 …求鲜花0 ……

“这是陈诚的第三路军。”薛霖伸手在加拉信和乌隆点了一下,这是暹罗在上一次战争中被法兰西占领为殖民地的领土,现在被陈诚的第三路军驻守,而且已经开始在向暹罗进攻。

“如果蒋委员长一鼓作气占领了暹罗,那么他的统治区将扩大到八十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广和两湖的面基总和。”薛霖当然明白蒋白里在担心的问题,不过他却挥了挥手:“虽然这曼谷和红河的另个粮仓足以让他再拉出上百万部队,但这些兵力只能从土人抽调,但我们不用担心他北上。”

……0

“法兰西人也希望他北上,但我在云南和广西新征召了三十万山地步兵,就是专门做最坏打算的。而且……”薛霖自信一笑:“我老蒋可不会不懂柿子要找软的捏的道理。”

“法兰西人想祸水东引,甚至支持老蒋所谓的‘北伐计划’,但看着我在北方都轻易就用五百万大军发动了对苏战争,老蒋对于打暹罗还是打广西、云南,心里还是有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