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条咸鱼
他倒吸了一口冷气,自己这二十万部队光养起来就要一千五百多万元,比东北军还贵!
四十万东北军的军费才两千多万,镇北军只有东北军的一半,军费却是东北军的四分之三!
主要还是薛霖手中的装甲部队养起来太费劲了,这还是依靠着红警系统组建起来,依靠红警后勤中心才养起来的,不然光是一个装甲师每年就要花费五百万军费。
而正规装甲师的组建费用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没有真正发展起来重工业力量之前,薛霖不打算再组建装甲师了,目前光这一个装甲师,160辆KV重装坦克和300多辆BT-7坦克和步战车就让他心颤得不行。
即使1944年的德军装甲师也远远不及这个配置,德军装甲师自从1941年取消了装甲旅的编制后,装甲师直接下辖两个坦克团或者三个坦克团,虽然编制很混乱,但一般的坦克团也就160辆坦克,一个装甲师不过三百辆左右的坦克。
薛霖这个第一装甲师本来只有两个装甲旅,一个重装坦克团,但现在扩编一个装甲旅后,已经是超重装甲师级别的战略力量了……
目前镇北军每个团有两千人,三团组成一旅,加上其他炮兵、通讯、后勤、野战医院、工兵、侦查兵等等附属部队,一个旅已经超过七千人了。
三个旅组成一个师,人员编制超过两万五千人,跟欧美国家不同的是,镇北军的部队都三三制,超大编制,一个旅就差不多是人家的加强旅级别,一个师顶欧美国家的两个师。
这样超大的编制也不是没有好的地方,加强了旅级力量后,在空军的掩护下,可以直接用旅级作为主战单位,镇北军的一个旅七千多人,而欧美国家一个师一般是四团两旅制,才一万一千人左右。
“哎,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薛霖拿着镇北军统计清单向蒋白里笑道:“我都不知道我什么时候竟然拥兵二十万了?!”
一旁的蒋白里也赫然一笑:“岛国日军全军也才三十多万,等打完小鬼子,你这二十万人怕是会让华北的三十多万东北军和南面的中央军瑟瑟发抖啊!”
“哈哈哈哈!”薛霖爽快地大笑出声。
不过笑过之后,又一个问题让薛霖皱眉起来。
军队扩编了这么多,按照10:1的比例,至少需要两万红警士兵才能将这些部队全部转化为精锐部队啊。
但根本不可能,薛霖还差一点就升级到红警系统的少将军衔指挥官了,到时候也才两万红警单位的招募数量。
· ……求鲜花… ……(之前有一章写错了,目前薛霖在红警系统的指挥官级别是上校军衔,旅级,可以招募八千红警单位,下一个等级少将,师级,才可以招募两万红警单位。)
正规军五个师是必须要安排红警士兵的,到时候等打完日军,埋头发展东三省的时候,也要将军队送进国民训练中心整编一下,至少要保证这五个师,近十二万精锐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下面的地方守备部队则可以适当减少一下红警军官的人数,警察部队和基础官员则可以安排伤残后即将退役的红警士兵。
“报告!”这时,一名参谋忽然小跑进来:“上海急电!”
……
“哦?”薛霖接过电报,陈震和蒋白里也围了过来。
“庙行大捷!”看到电报的内容,蒋白里忍不住念了出来。
随后惊讶道:“日军增兵上海三个师团,近八万人,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竟然打赢了?!”
不仅蒋白里惊讶,就连薛霖也忍不住惊讶。
在历史上,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加起来才五万多人,而庙行大捷的时候日军才增援一个师团一个旅团,三万多人,轻敌之下惨败也有所理解。
但没想到日军增援三个师团和一个旅团,总兵力达到近八万人后,只有五万人的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竟然也打胜了?
仔细看了下电报,里面提及日军出动两个师团,但第十九路军火力强大,炮火支援源源不断,最终将日军两个师团击败,取得庙行大捷。
薛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看来是当初支援的那一批军火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将华夏军队和日军的炮兵力量拉平了不少,使得日军炮兵没有办法取得压倒性优势。
“北海舰队到哪里了?”薛霖向参谋问道。
听到这个编制,蒋白里疑惑中忍不住皱起眉头。
“报告!北海舰队已经到达吕宋海域北部!预计明日到达上海!”参谋官立刻翻出舰队的电报,向薛霖汇报道。
PS:求鲜花!。
第123章:北海舰队【三更求全定!】
薛霖看了下时间,已经是5日上午十一点了。
负责海军联络的红警参谋立刻拿过来一张亚洲地图,在桌上摆开,给薛霖讲解起来:“薛帅,从吕宋海到东海只有三条路可以走。”
说着他在一手指在了已经被日军占领并作为殖民地的宝岛上,陈震和蒋白里等人也凑了过来,认真听着这个海军联络参谋的讲解。
只见参谋在宝岛左右点了一下:“宝岛海峡和东侧海域只有120公里的距离。”
众人定眼一看,果然,在宝岛西侧是大陆,最窄处只有120公里不到的海峡距离,而西侧距离与那国岛只有110公里左右。
“而在琉球岛屿链这篇海域的最小距离有220公里,完全可以让我们的整支舰队在夜晚安全通过!”说着,他指向了琉球岛屿“八四零”链上的宫古岛和冲绳岛。
“北海舰队正在以15节的航速向上海航行,大概需要三十个小时才能到达上海。”
也就是说明天晚上的时候才能到达上海,而晚上的时候自然是无法作战的,只能等到后天了。
薛霖看着这么长的距离,微微点了点头:“对海军我不太了解,这次的海战只能全权交给林永昌了。”
“林永昌?”蒋白里虽然是陆军体系,但海军也有所耳闻,略微惊讶道:“莫非是前北洋水师镇远管带林曾泰之孙?”
“哦?白里先生也知道他?”薛霖略有好奇地看向蒋白里。
蒋白里点了点头,似乎在回忆什么,缓缓说道:“林氏也是海军将门,子弟多在军中任职,这个林永昌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曾被陈少宽提及过,这个林永昌和其兄林永健都是非常不错的海军军官,两人先在烟台海军学院毕业,其兄参加了第二舰队,而林永昌去了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成归来后参加了东北海军。”
蒋白里笑道:“没想到,他竟然归入薛帅麾下了。”
看来林氏子弟在海军中也是赫赫有名的后背啊,薛霖嘴角一翘,冲陈震努了努嘴:“林永昌也是和陈震一起救下来的。”
“哦?那他……”蒋白里微微低声询问。
薛霖自然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比较幸运,没什么大碍,一切正常。”
“那就好。不然恐怕难以向萨老交代啊。”蒋白里感慨了一声。
薛霖微微一怔,这才想起来,海军常青树的萨真冰可是参加过甲午战争的,尤其遗憾为难参加黄海海战,对当年北洋舰队死去将士的后人可是非常关照。
说起来,这个时间点,萨老已经72岁了,自从十年前卸去海军总长职务后,一直在福建办慈善,救灾施善,在海军中威望是最高的。
连现在的海军副部长陈少宽都不及他。
想到陈少宽,薛霖自然想到了中央海军的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在上海战事中孤立一旁的民国海军……
哎,海军也不容易啊,蒋委员长不想打成全面战争,海军又有两艘最先进的军舰在岛国建造,即便整个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与日军第三舰队死拼,也不过是送死罢了,两只舰队除了逸仙号,其他基本都是服役了二十多年的老船,从清末一直用到现在的老船,最大的海容号也不过三千吨。
而对面日军第三舰队光是5000吨的巡洋舰就有三艘,还有排水量近万吨的出云号巡洋舰,27000吨的加贺号航母,7400吨的凤翔号航母。
两国海军差距太大了,怎么看都是都不可能赢得。
但让民国海军舰队像历史上一样冷眼旁观也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薛霖早已命令北海舰队司令林永昌全权负责上海战事,相信身为一名海军人,林永昌会用自己的办法说服陈少宽带着两支舰队加入战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