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哥火啊
实际气温已经低至零下20度。
前几日下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地面还有一层薄薄的松散积雪。
贝加尔湖已经封冻,冰层不厚,但是全域都基本结冰,除了北部少量不冻区。
渔船捕捞,不得不暂停下来。
即将开启冰面冬捕模式。
不过,现在还没有到冬捕期!
冰层不够厚,作业太危险了。
捕捞船队破冰归来,十几艘小渔船跟在风叶号屁股后面,回到小码头。
最后一批渔获六三零也被运回农场!
50吨凹目白鲑、三文鱼、细鳞鲑、哲罗鲑和淡水鳌虾等等,入库又安排发货。
亚历山大开车送去伊尔库茨克。
安娜也告辞返回克格勃上班。
她的元旦节休假只有短短两天。
阿芙罗拉、亚历山大、安娜,三人一起开车去伊尔库茨克,叶风原本也想去,可惜捕捞队又预约想来拜访,商量冬捕的大事情。
安娜还专门劝解叶风以工作为重!
好吧,老婆大人深明大义,叶风只能同意她的要求,让亚历山大夫妻帮忙送去。
自己等待渔民们前来拜访。
渔夫三人组结束休假回到农场,参加安排后续的工作。
巴沙船长带着十几位渔船船长还有他们的渔夫过来与叶风见面洽谈合作。
不过内容并非价格的问题,而是大家要分配好捕捞的区域问题、分组问题、安全问题。
这次冬捕,他们上百人参加。
分工合作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冬捕虽然有趣,大家经验丰富,但是如有谁掉进冰窟窿,99.99%必死无疑!
冰层下的水很冷,冰又非常厚,往往根本来不及救援,就会漂到更远的区域。
水深千米,尸体都不用找了。
端足类虾会把垃圾清理干净。
凿冰?没有五分钟可凿不穿!
以前大家是用雪橇捕捞,现在已经有汽车和气垫船运输,更安全,效率更高。
每个组,差不多十五人即可。
七个组相当于五条船的产能。
没错,冬捕,效率比较低,肯定是比不上船的捕捞效果,没办法,只能这样。
还好,冬捕也没有那么辛苦。
只需要凿两个洞,下网,等待,然后用机械自动收网,不过选位置也有技巧。
今天就是来与老板商量分工!
确认捕捞队的地盘儿和分组。
原本十几条渔船的船员,还有一大堆兼职的新渔夫,合并,临时在一起合作。
运气,实力,经验,都不同!
如何分配?大家想听大老板的。
上午,巴沙船长,还有另外上百名老老少少的大汉,在停车场上集合。
其中很多人并不是职业渔夫。
兼职、农夫、菜鸟,甚至学生,有大学生来赚生活费,吵吵嚷嚷,人声鼎沸。
叶风与彼得罗夫大叔、巴沙、瓦列里他们先讨论之后决定,让这些人自由合作。
反正,只要七个小组就够了!
“老石头船长,你看看他们,有冬捕经验和物资的船长,先找七个人出来。”
“然后,自由选择,公平分配,以小组单位各自合作,我们农场负责运输。”
“大家安安心心的捕捞即可。”
冬捕,毕竟效率低,帮忙运输就相当于扶持大家的运营,又增加了生产效率。
“老板,我要申请一个小组,我们有冬捕的全套设备,还可以再邀请两位船长,一起去贝加尔湖中部合作捕捞,总收入均分。”
“还有我,我有冬捕的机械!”
“我们有二十年冬捕的经验。”
彼得罗夫大叔和巴沙他们,非常认真的考虑之后建议挑选,决定了组长名单。
然后有他们再自行邀请分配捕捞成员。
七支捕捞小组,明确了区域,在一条线上的位置捕捞,方便农场去运输鱼获. .......
让他们回去做好准备!
等一月七号东正教圣诞节后就开始。
叶风并不担心货源,万一不够,派人直接在市场上收购,反正没有什么区别。
瓦列里和安德烈他们一脸敬佩的看着老板,知道马上又有工作了。
运输中转,还是干本职工作。
彼得罗夫大叔好奇询问:
“老板,你刚刚说要负责运输问题,咱们买轻型小货车吗?”
上一篇:型月:我,莫德雷德,真是太孝顺了
下一篇:精灵:死都不信你们是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