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具?我只要女王 第311章

作者:伊程雪

  清流派的官员们对此颇有微词,他们普遍认为伊城根本配不上这个谥号。

  但是武将的谥号轮不到他们说话,这是纹章院定的,他们倒是不好反驳。

  只要不按照文官的身份来安排,他们倒是无话可说。

  然而,小皇帝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所有的官员都懵逼了。

  伊莲娜平静的说道:“既然伊城亲王允文允武,那为什么谥号没有文谥呢?难道你们觉得他配不上吗?”

  全场鸦雀无声。

  有了武谥,哪儿来的文谥?

  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二选一的啊。

  清流派官员们也是有脾气的,他们绝不允许伊城这个莽夫再弄个文谥,于是一个个的撸起袖子,开始据理力争。

  这架势,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思。

  面对一众官员的咄咄逼人,小皇帝再次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刚才那位官员。

  培根再一次出列,侃侃而谈道:

  “沧海桑田,千年剧变。就连龙江和清河的河道,都曾经变化过无数次。我们当然不能固守祖宗之法。”

  “如果某项变革是有利于帝国发展的,老祖宗们知道了也会高兴,他们一定会赞成,而不是指责我们。”

  这句话说得太大,让不少清流派官员群起而攻之。

  他们不满的说道:“培根大人!您说的轻巧,可是祖宗之法......”

  培根鄙夷的看了他们一眼。

  对这些老迈而迂腐的清流派官员,他是打心眼里瞧不上。

  于是,他声音提高了八度,大声反驳道:“既然要说祖宗之法,那么始皇帝的金口玉言算不算呢?”

  虽然感觉到这是个坑,但是谁敢说始皇帝说的话不算数?

  于是,清流派官员不甘心的点了点头。

  培根哈哈大笑道:“始皇帝在遗诏中对后世的皇帝提出了九条要求,其中的第八条就是当与时俱进,不可墨守成规。”

  “这句话,可以说是始皇帝陛下一生征战、治国经验的总结。”

  “伟大的始皇帝陛下,就是打破陈规的第一人。要是没有他,我们的国家何时才会有皇帝呢?”

  “由此可见,祖宗之法不但可以变,而且可以大胆的去变。”

  清流派的官员们知道,这厮用始皇帝来压人,确实不地道。

  但是谁敢说始皇帝说的话是错的?

第二一〇章 真龙

  培根说的也没错。

  这个世界每一秒都在变化。

  要是墨守成规,很多事情都办不成。

  比如你要在某某地方修一个水坝,说是老祖宗在这里修过,可是这个地方已经是沙漠了,修水坝有用吗?

  官员只能文谥或者武谥,这是一个惯例,甚至不是明文的法律规定。

  利用这个机会,让伊城可以享受双谥,他们未来也可以照此办理,对于他们的未来也是好事。

  所以大家虽然对培根的嚣张态度不太满意,但都不再反对。

  现在讨论的焦点是给伊城一个什么文谥。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小皇帝不耐烦了。

  她直截了当的问道:“文谥最好的谥号是什么?”

  纹章院院长无奈的说道:“文正。”

  伊莲娜立即结束了争论。

  “那就这么定了,伊城亲王的谥号为‘文正忠武西阿斯兰亲王’”。

  文武双谥号,都是最好的,在站的诸位官员,羡慕嫉妒恨,几乎是溢于言表。

  人死一切成空,但是子孙后代还在。

  能拿到一个文正或者忠武的谥号,子孙后代也不会被人欺负。

  这个谥号,代表着功绩和忠诚双双达到了巅峰。

  结果伊城这个二十岁的毛头小子,就这样拿到了?

  所有的官员都傻眼了。

  伊莲娜知道,伊城其实还活着。

  她就是要为伊城造势。

  皇帝封出去的东西,是不会悔改的。

  即便伊城活过来了,那也不会变。

  所以,等到除掉大臣之后,以伊城的功绩、爵位和荣耀,直接接替大臣执掌朝堂,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小皇帝虽小,但绝对不是没有政治嗅觉的白痴。

  如果不是因为伊城死了,想要给他弄到这些东西,只怕要拼到七老八十才能做到吧。

  帝国的风气就是人死为大。

  伊城大人都为国捐躯了,享受一点略微超规格哀荣,有什么问题?

  最终,虽然清流派官员极不情愿,但他们还是支持了小皇帝的决定。

  最终,一道圣旨昭告天下,宣布了对伊城的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