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善若无水
除此之外,让皇帝更加愤怒的是,朝中大臣们都在推荐哥舒翰统帅大军去迎战安禄山。
至于为何愤怒哥舒翰,那就要牵扯到另外一个人,也就是哥舒翰曾经的上司,王忠嗣。
说到王忠嗣,或许知道他的人并不多。
可实际上,在唐玄宗的时代里,王忠嗣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将。
他活着的时候,安禄山根本就不敢反叛。
大名鼎鼎的哥舒翰,郭子仪等人,也不过是他的部将而已。
此人猛到了什么程度,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参加了玉川战役。亲自率领三百骑兵,星夜出击突袭吐蕃军队。
阵斩数千,逼迫吐蕃大军直接营啸崩溃,吐蕃王赞普仓皇逃走,几乎被活捉。
之后他北上草原,去讨伐北宋时期打的北宋喊爸爸的契丹。
在桑干河畔三战三捷,打得奚和契丹联军足足二十万人马全军覆没。
之后挥兵向西,大败突厥叶护部落,诛杀乌苏米施可汗。
参加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导致吐蕃两王子阵亡,吐谷浑依附大唐。
可以说,王忠嗣打遍天下无敌手,他就是大唐中期最牛笔的那个军事统帅。
而身为唐玄宗假子的王忠嗣,却是被唐玄宗深深的忌惮,屡次下手终于除掉。也算是解除了安禄山叛乱路上的一座大山。
至于原因,那是因为王忠嗣支持太子李亨。
唐玄宗不怕外部威胁,也不担心藩镇叛乱。他真正畏惧的,就是有着合法名义的太子。
王忠嗣这样的大军头支持李亨,当然是要被严厉打击。
在王忠嗣死后,西北军镇各部分散。被推举出来的代表性人物就是哥舒翰。
至于郭子仪,现在还只是个中层。
而西北军镇,基本上都是支持太子李亨的。
现在朝廷上下都推举哥舒翰领兵出战,他李隆基能不生气畏惧吗?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全天下都明白,只要哥舒翰谨守潼关就能安心等待安禄山灭亡,可为何唐玄宗一定要逼着他出关决战了吧。
并不是唐玄宗老糊涂了,也不是他不懂的军事战法。他年轻的时候,也是打老了仗的马上皇帝。
真实的原因在于,哥舒翰手握大军还是支持太子的。等到他大获全胜回长安城的时候,失去了自己枪杆子安禄山支持的唐玄宗,肯定是要面对新一个玄武门之变的。
这,才是最为真实的原因所在。
不甘心失去现在一切的唐玄宗,当然是对朝廷上下的推举不满意了。
可问题在于,现在除了哥舒翰之外,也找不到别的能打仗的名将了。
高仙芝与封常清被逼死之后,除了哥舒翰已经没了别的选择。
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的唐玄宗,很是清楚的看到了哥舒翰领兵的结果。所以现在正在竭尽全力的阻止。
听到这儿,王霄就没了再听下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