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善若无水
她的精神状况也是逐渐好转起来。
不是人人都有王霄这样的经历的,肥环接连遭遇各种打击和背叛,熟悉的亲人朋友几乎全灭。
她能够一直撑到现在,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而王霄能够趁虚而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山林之中行走,本就是一件很困难外加危险的事情。
这里几乎没有道路,有的也只是野兽走出来的兽道。
更别说毒蛇猛兽,蚊虫瘴气的侵扰。
如果是肥环一个人进山,估计是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不过有王霄陪在身边,那所有的危险都不叫事儿。
毒蛇猛兽什么的,遇到王霄都是直接逃跑。甚至还有食铁兽被王霄哈哈大笑着追了一段的事儿。
没办法,野外生活的猛兽都有敏锐的直觉。它们都能察觉到这个两脚兽的可怕压力。
王霄做菜的手艺精湛,而且精通医术。
在山林之中随意采摘些蘑菇,熬煮出来就是一锅鲜汤。
在溪水湖泊里抓些小鱼,仔细烹饪一番就是美味。
住宿的时候,王霄会在营地四周撒上他自己调配的药粉,阻隔所有蛇虫的袭扰。
就连对肥环来说,最为困难的行走。王霄或是背着或是抱着,压根就不会有丝毫的疲惫。
衣食住行之中,也就是衣服方面比较麻烦。毕竟王霄不能拿树叶来做衣服。
肥环的衣服,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停的磨损被撕扯,越来越少。
好在这天,他们终于是找到了一处道观。
与其他道观不同的是,这处道观里面都是女道士。
男道士的称呼是道长,而女道士的正式称呼是坤道,而不是什么道姑。
真正的道家之中,根本就没有道姑这个称呼。这是标准的民间演变。
其来源,指的是明初时候的陶宗仪。
他在自己的书‘辍耕录’里面,发明了‘三姑六婆’这个词。
其中三姑指的就是道姑,尼姑,卦姑。从那以后,道姑就开始在民间流传。
而明朝又是高度发达的时代,所以很多里都是这么说,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后世的称呼。
这个道观不大,里面也只有区区几个身形消瘦的女道士。
原本王霄带着肥环来这儿,是为了换个衣服什么的。
可肥环却是有些激动,她在观中与主持谈了一天。
主持不是电视台的主持人,而是道观的掌门人。道家的称呼,就叫做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