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善若无水
不苟言笑,冷静到可怕的程度。
军中的卫青,心中只有军事。其他的那些东西,像是卓王孙所考虑的那些,他根本就不会去在意。
愣神之中的卓王孙没有回应,卫青那边当即冷脸“嗯?”
什么叫做不怒自威,这下卓王孙算是亲眼见识到了。
他心中大惊“年纪轻轻就已如此出色,这以后必然是个大人物啊。”
“粮草军资就在城内,等下就运过来。若有丝毫差池,某愿领受军法处置。不过,天子应允的战利品收购之事...”
卫青摆摆手“可。”
汉时大商人们的实力是很强大的,毕竟还没到重农抑商的时代。
后世儒家强行压制商人社会地位,是因为资本家们有钱之后就会xx,将没钱的人视为xx。甚至于,就连他们养的狗都要比普通人xx,得罪了狗就要弄x人家xx。
这种事情会严重影响到根基,所以儒家一向都是强力压制商人。
现在的话,儒家自己都在挣扎求生,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商人不商人的。
没过多久,城门终于被打开,一车接一车的粮草军需被运送进入卫青的营寨之中。
卫青的大军一路上整顿,接收人员外加重新编组的时候。卓王孙已经是联合了一大群有实力的大商家,互相之间配合着向辽东郡这边运送储存了海量的物资。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卫青的大军还没来到辽东郡,这边的所有能用的仓库都已经被装满了。
卓王孙完全不担心卫青的需求量大,反倒是希望卫青要的越多越好。
因为这次是天子买单,支出物资越多报账也就越多。
现在王霄的信誉还是很高的,大商家们也愿意相信王霄的信誉。
供应几万人的需求而已,对于这些联手起来的大商家们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因为是天子名义下的私人行动,卫满朝鲜安排在辽东郡的探子们,之前根本就没有收到丝毫的消息。
甚至卫青带着几万人马来到了城外的时候,这些探子们都还不知道这些汉军是哪来的,是来做什么的。
等到他们终于得知卫青的大军是来干掉卫满朝鲜的时候,想要传递情报都来不及。
卫青带着羽林军从长安城出发,一路来到辽东郡这里,差不多花费了四个月的时间。
相比于正规的行军速度来说,这肯定是太慢了。
但是实际上这并非是卫青年轻没得经验,一开场就吐。而是他在利用行军淘汰那些不合标准的投军者,同时进行编制与训练。
至于为何卫青会懂得这些,那是因为王霄给了他好几本的兵书。
像是什么‘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司马法’‘吴子’‘孙子兵法’等等。
这其中既有战略方面的书籍,也有战术方面的。
更加还有如何练兵,如何了解军中编制如何行军如何补给如何侦查如何作战等等,实用性各方面的详细介绍。
在这个知识被垄断的时代里,能够看到这么多的兵书,就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收获了。
王霄对卫青的栽培,还不仅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