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善若无水
当然了,这也与之前王霄不断派人去拉这些人入田蚡的伙有关系。
可你若是没有这个心思,这次的倒霉事情自然也轮不到你。
剩下的那些勋贵们,全都噤若寒蝉,再无往日里横行跋扈的姿态。
报纸上连篇累牍的给王太后泼墨水的同时,还大力抨击了黄老派所主张的保守态度。
最近这几十年里,窦太后就是黄老派最大的靠山与支持者。
王太后本来也想要接过这份影响力的,可现在反倒是连累了黄老派。
百姓们看到这些,听到这些都是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声吆喝着谁谁谁倒霉了云云。
而那些诸子百家的人看到了,却是立马开始动身前往长安城。
因为他们都能够从报纸之中看的出来,黄老派要完了。
7017k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覆水难收
诸子百家百花齐鸣的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那个时代真的是一个思想爆发的时代,什么样的学派都有。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优胜劣汰的选择下,最后声息的那都是华夏精神文化的精髓。
秦国用法家治国,用墨家造兵器农具,用农家生产粮食,用纵横家破坏六国合纵。
可以说,秦国的成果并非是一家之功,而是许多人才一起努力的结果。
只不过是因为法家治国,所以大家都当秦国是法家当道。
秦末天下大乱,整个国家几乎都被逐鹿中原的诸侯所摧毁。
高皇帝刘邦在废墟之中建造大汉的时候,采用了休养生息的方式来治愈伤痛与损失。
因为当时的人口数量,经济能力,粮食产量等等方面都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
继续横征暴敛,又或者穷兵黩武的话,结果只能是直接崩溃。
从那之后,无论是吕雉临朝称制,还是文景之治都是尽可能的保守。
诸子百家之中,讲究无为而治的黄老派,很是契合这种现象,所以也就很自然的被当做了国策。
黄老派已经吃了几十年的红利与好处,早就是让其他诸子百家们羡慕妒忌恨到了极致。
没有哪个国策是能永远不变的。
大汉没有实力的时候,缩起头来韬光养晦,自然是黄老派说啥就是啥。
可现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大汉重新站起来了,黄老派的那一套自然也就会被抛弃。
所谓的黄老派,实际上就是道家的其中一个分支。
而道家作为诸子百家之一,并非是后世之人所认为的那样,真的清静无为什么都不在乎。
在外来教派传入之前,道家的势力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