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群,开局和爱莉希雅交换身体? 第822章

作者:怠惰的杨桃

  下一刻,空气仿佛静止、凝滞了一般。

  紧接着,伴随着金色的涟漪。

  一根根锁链以令人头皮发麻的声响鱼贯而出,一条、十条、百条...前条。

  “呛”。

  令人牙酸的洞穿声仿佛构成了一幅庄严肃穆的交响乐。

  无尽的神恩锁链,束缚、洞穿了每一个试图阻挡前进之人的‘小丑’,在这份力量面前,即便是联通虚数之树的回复能力也黯然失色‘德丽莎’充分的阐释了一个字。

  什么叫,露头就秒!

  我倒要看看,是你恢复的够快,还是我杀的够快!

  2..jpg

  3..jpg

第三百八十章 永别了,我的大发明家

  事实上,如今奥托所面临的意料之外的困境,某种意义上正是姜巧带来的。

  因为在五万年前、在那个按理来说早应破灭的前文明,他就已经预先做过一次类似的事情了。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五万年后的今天,奥托以身入局、欺骗世人以及规则之上存在的行为,才会遭到远超原本剧情发展之外的强烈抵抗。

  而他,也正是因为预见了这一点,才会出现在这里。

  “此番坎坷,我之罪也。”

  鲜活的少女嗓音轻叹着,尽是悠长、‘德丽莎’直面着那些随着自己的到来,气势进一步拔升、就仿佛发生了质的飞跃的‘小丑’如果说,先前这些东西,仅仅只是堪比战车、圣殿级崩坏兽的杂兵,那么此时此刻、这成千上万个往日的失却之影,便是尽皆达到了帝王级崩坏兽的层次。

  成千上万只帝王级崩坏兽....这是极其恐怖的一幕,毕竟,帝王级崩坏兽可是仅次于审判级崩坏兽的强大存在,往往一次大崩坏之中,也就诞生那么一只人类真正面对的,总数也就那么十几只。

  可此刻,它们却是以堪比军队的规模出现于此。

  哪怕帝王级崩坏兽和律者之间亦然有较大的差距,可这恐怖的数量、却已经足以弥补这份差距了。

  “还真是有够会折腾人的。”

  少女如此抱怨了一句。

  他知道,这并非来自于茧,而是来自于虚数之树、乃至于其规则之上存在的手笔。

  但这绝非是愤怒、怨念所致,如果对方一定要有什么理由来解释,那么想必祂给出的回答一定是因为想到这么去做,所以这么去做。

  而面对这份对方所抛出的‘挑战’,‘德丽莎’依旧平静、波澜不惊。

  一如先前讨伐伪神之战中,作为伪神的奥托并未发挥出属于伪神的真正、完全力量一样。

  他,当然也是一样的。

  “吞噬吧,毗湿奴。”

  “解放吧,犹大。”

  “全功率展开”

  为少女的身前度上一层耀眼的华彩、澄净的蔚蓝美眸之中就仿佛静止的湖面一般,在虚数之树的光芒照耀下显得波光粼粼。

  轻呼声仿佛一个钥匙,彻底解开了沉重的枷锁。

  宛如游蛇一般的约束之锁链,洞穿一个个前拥后继的人影、自地底涌现,自空中涌现,填满这里的每一个空隙,完成了....封天锁地。

  而那些被缠绕的身影,尚且来不及挣脱,就被随之而蔓延的黑影所笼罩,然后、犹如溶解一般,消失在其中。

  这,是属于毗湿奴的力量。

  足以吞噬一切的力量。

  通过约束限制敌人的行动、反抗能力,然后再通过毗湿奴的吞噬之力将其‘吃掉’,化作自己的一部分就宛如永动机一般,循环往复,川流不息。

  就这样,‘德丽莎’一口一个酷似奥托外形的小丑旧日的怨念余音,品味那份爆浆的滋味的同时、目睹着那个男人朝着其所追求的终点前进。

  “卡莲....我来见你了。”竭尽所能的,触及那虚幻、却又实际的存在之树,奥托虚弱的嗓音之中、透露着一丝怀念、期待,以及....释然。

  古朴的绞形场上,此刻已然因为崩坏兽的出现而乱作一团。

  那引颈待戮、只在朝夕的圣女卡莲,神色惊怒、以极其轻易的方式,便破坏了束缚自己的枷锁于她而言,真正杀死她的,从来都不是这可笑的刑具。

  只要她愿意,天命根本不可能抓得住她。

  她,是自己选择了去死。

  不愿与那些卑劣的人同流合污,不愿为了苟延残喘、而背弃心中的信念,卡莲。卡斯兰娜,因时代而死。

  可,在那之前,直到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前,她依旧会恪守卡斯兰娜作为人民之盾的诺言。

  哪怕为了保护民众,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时间过于仓皇、命运也不曾仁慈,以至于她无法做出有效的反抗。

  如果按照既定的命运那么名为卡莲。卡斯兰娜的天命圣女,便必然会因为为民众挡枪、贯穿要害而死。

  前提是。

  那是既定的命运。

  而今,有一个男人,愿意倾尽所有、痴愚了五百年的光阴,只为弥补这份遗憾、只为改变这该死的命运。

  于是....

  象征着圣女落幕、在历史上灰濛濛的那一日,如今却是染上了希望的晨曦、无比明亮。

  白发的少女抬头望向澄净的天空、望着那被火焰焚尽的罪孽。

  “轰”

  沉闷的轰鸣声、火焰的飞溅,那命运的帮凶、迫害民众的崩坏兽,便彻底的化作点点光点、逸散在空气之中。

  从余波之中回过神来的卡莲呆呆的看着这一幕、并未有劫后余生的侥幸,反而更多的,是一种打自心底的失意,就仿佛、重要的人离去了一般。

  ....是很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