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式模式
“你们想一想我的每个决定是否都恰当呢?”
“你们肩上的责任很重,因为我们想走上那条路的话,就要先成为那条路。”
“昔日,我曾说‘任何想听闻真理之人,我们的法门都为敞开,不因任何身份而加以区别’。”
“我又曾说‘我如正法长河的一条溪流,现在万千溪流已尽汇其中’。”
悉达多回忆过往,并望着眼前的所有待在这里的人的脚下,那曾经是和缓的平原与小草组合成道路,他曾经数年待在这里,来往于婆罗多大地上,如今却变得残破不堪。
……但就算这样,依旧有人在这样的土地之上顽强地生存着。
不知何时,强烈的震动伴随轰隆声响,地面因此到处塌陷,来自地底深处的地壳变动,使得大地产生几十公尺的龟裂,即便是人为修整的农村也逐渐粉碎破裂,有些地方已经丝毫没有农村的样子,更何况是这森林之中呢。
同时,悉达多也明白,这也是湿婆,毗湿奴,梵天三位相神尽全力抵抗至高梵的怒火才让其‘只是这样’,若不然,恐怕早已一切都崩坏,化作虚无了。
实际上,悉达多知道三位相神完完全全不是至高梵的对手,因为作为造物,是难以违背制造者的意志的,之所以能够有这几十年,恐怕是对于那样的存在来说,几十年和几毫秒或者更少都毫无区别就是了。
这个世上,若有谁能够与至高梵抗衡的话,恐怕便只有已然超脱了自己和迦维亚了。
想到此处,不知为何,悉达多叹了口气,随后望着下方的僧人们微微一笑。
“今日,我见证到这一滴水是如何汇成了汪洋,有三条真理,每个人都应该做到。”
“广袤之心。”
“友善之词。”
“以慈悲根性奉献终生。”
“这三句真言将重塑人性之本,令众生有爱,无论贫穷,富有,生命皆有痛苦,所区别处只是量的不同。”
“比丘和比丘尼们啊,时至今日,我传授给你们的知识要细心研读,审慎观察,不断地去实修,先亲身体证,才可分享给他人,今日起你们就要肩负起向终生弘传无上真理的重任,在诸多的轮回之中。”
作为开悟,已有真正的宇宙级别规模的觉者,对于印度神代来说说的上是一个奇迹,在无数轮回之中只有一例的奇迹,因此能够看到‘未来’的觉者,纵然还未入灭,离开这个宇宙,但也依旧看到了未来。
印度神代的‘重启’将会被打破,但仍然要度过诸多轮回之后。
古老的束缚将被埋葬于过去,继承于全新的时代。
在那无尽光辉的尽头,生命将永远地延续下去。
“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事物,即便是我说过的话,直到你运用学识和智慧,加以思辨,确信不疑。”
“一切法无常,生而后死,起而后灭,你们要时时刻刻在诸多轮回中精进,以得解脱。”
说到此处,悉达多于树下闭上了眼睛,转眼间他就身处宇宙之中,而四周充满了各种婆罗多刹帝利的仙人在怒视着他,仿佛巴不得将其生吞活夺一般。
“你说得正好相反,你相信来世,却不相信自我的存在!”
“没有自我,又怎会有来世!”
“你根本就不是转轮圣王,是比六师还要非法的邪恶!”
“您说得没错,但这并不冲突。”
面对诸仙人的怒骂,悉达多并未激动,而是缓缓地解释。
“无自我,也会有来世。”
“为何?”
“您见过芒果吗?我们重新在泥土里播种,还会长成芒果树,再结出许多果实,这难道不是芒果的来世吗?”
一位仙人无言以对,只能低下头。
“你这是在否认个性!”
这时,又一位仙人走过来,狠狠地指着悉达多。
“佛陀,您的第一条圣谛就是‘一切皆苦,世间皆苦,生为苦,死亦苦’生命处处是苦,这难道不是消极的想法吗?”
“说得没错,但在第一个圣谛后,我又说了第二条‘苦是有终结的’,说到苦之终结,我先讲了什么是苦,告诉世人如何去战胜苦,这又怎是全部消极的呢。”
“放屁!”
一位怒不可遏的仙人直接破口大骂,“你就是来毁灭这个世界的!自从你来后,相神已然无踪影,世界的秩序濒临崩坏,一切都要被毁灭了!你让年轻人去当比丘,不顾未来,不顾将来!”
“这不是毁灭世界,我让世人放弃的是,世间虚假的欢愉,引他们探寻生命之源,走上这条路需要极大的勇气,只有勇敢者方可做到,在这广袤世界,手持钵盂,念念专注自身,如同行走在刀刃之上,一个没觉醒的孩子可能升华他的家人,却也有可能带来极大的损失,同样的,比丘将整个世间视为他的家庭,一位觉醒的比丘也会令世间有所升华。”
“您说得对,但是您说的不杀之道,让战士们都做了弃绝者,这让他们想要正义,却又有负罪感。”
“没错,但不杀是一种转变,并不是要求立刻放弃武器,不反抗,需要站在同等的角度上才可实施,暴行永远无法终结暴行,人人都畏惧死亡,如同你认识到他人同样的思想,也会自觉地放弃暴行。”
悉达多再度睁开眼,此刻天已经亮了,距离他的入灭之刻只剩下几个小时了。
这个时候,环绕在他身边安静不已的弟子们,其中的金蝉突然开了口:
“如来,您知道我想起了什么吗?一次您来讲法,却保持沉默,一言不发,只从池塘中摘起一朵莲花,拿到比丘们面前,莲花的根上还带着污泥,您微笑地看着他们,只有迦叶他哭笑……后来大家都称那次为‘拈花一笑’。”
金蝉接着说。
“我们都没能明白,而只有迦叶他明白和理解了您的意思……”
“我交给你们的,有一些能够诉诸语言,有一些却无法用语言形容,我将它传给了迦叶。”
觉者带着笑容,望着四周的弟子,“如果花开的这一奇迹,为我们禅定之眼所观,那一朵莲花,它的生命旅程始于水中,开花,生长,再后来,亭亭独立于水中,同样的,我已将那无上真理往立于轮回世间。”
觉者的‘拈花一笑’中的迦叶为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是中国禅宗认可的‘西天第一代祖师’。
片刻之后,迎着阳光,悉达多又说:
“接下来,我要去燃灯法师那儿了,我去见证我老师的未来所至了。”
往昔。
“一切法之自性,即‘如来’。”
“万事万物,皆从‘如是’来。”
“于是莲花从‘如是’生,所有人皆从‘如是’生,于是皆是‘如是’生,既从‘如是’中生起,而后又回归到‘如是’,便可称之为‘如去’,一切法不生起于何处,亦不消失于何处,一切法常住,一如曾经。”
悉达多曾这样讲法,而僧人们称其为如来,是希望提醒自己都具备‘如来’本性。
之后,众多僧人随着悉达多前往此刻燃灯法师迦维亚所在的地点去了。
枯瘦的枝干在阳光照耀下的大地上随风摇曳,一碰就折的脆弱树枝发出干燥的声音,像是被磁铁吸附的针山一样连成一片。
若是抬头仰望,就能看到往昔难以见识到的仙人和神明在天空之上飞翔,这幅梦幻的光景完全占据了视野。
也就是这个时候,随着悉达多而来的僧人们,看到了迦维亚坐在树下,其面前堆满了数不尽的夫妻,在听着他的教导。
“婚姻生活,平等为要。”
“丈夫和妻子的结合是恩爱的,家庭才会有生气繁荣,这样的繁荣可以传播开来,令人人都感到喜乐。”
“恩爱的两人在世间的结合,是要超越躯体,于金钱物欲的。”
“丈夫应给予妻子尊重与荣耀,不应让妻子在人前蒙羞,妻子不违背作为人妇的准则,丈夫亦担当起正法,远离诸恶习,丈夫的每个决定要考虑妻子的愿望,深爱丈夫是妻子的责任,将丈夫的家庭视为自己家,常做爱的港湾,对夫家的成员关心照顾,礼敬宾客,彼此互相信任,那无上真理将共属这样的二人。”
事实上,迦维亚也并非整日待在屋内不出来见人,时不时也会出来行走世间,而每当恰巧有人遇到他,便会祈求他这位被誉为‘燃灯法师’的佛的指引,好比今日,这些夫妻便是希望迦维亚告诉他们‘在家生活的要点’。
“尊者慈悲。”
众人双手合十祷告。
“亲近善友,创造立于生活的环境,你的心境清净无染,行业也便符合正法,无论你做什么,你的生意抑或是日常琐事都要先行了解,尽最大努力去完成,比如烹饪饭食,不要看作是一项工作,而是当作一次机会,去照顾好自己,公婆,孩子和任何生活中的善缘。”
“万勿自私自利,若可以,你的幸福,成功可与最亲近之人分享,远离赌博,饮酒,为人谦恭有礼,亲切而坦率,要记住,清晨我们睁开眼睛,眼前是新的黎明,清楚认识自己要做什么是很重要的。”
“人须铭记所亏欠的事物,这样去思考去生活,就会像美丽的花朵盛开在这世上。”
如此说着的迦维亚的下方,是无数安安静静的影子,从树叶中透出的阳光中浮现出人们真诚的脸庞。
“善。”
等待迦维亚的话语结束后方才开口的悉达多,瞬间引得原先安安静静的人们的嘈杂,毕竟悉达多正是这‘佛’之正法的开创者,贫苦家庭的夫妻们看到两位尊者以及身后诸多僧人的到来,有这样的反应实在是正常。
于是他们邀请迦维亚和悉达多以及僧人们一同共进午餐。
然而,当与迦维亚并肩而坐的悉达多望着人们送上来的,单独采摘的蘑菇时,露出了一丝微笑。
虽然只有短短刹那,但已足以让迦维亚看到了,于是他止住了悉达多准备吃蘑菇的那只手。
“老师,今日即我的入灭之日了。”
悉达多如此回应。
“既然如此,何必要遭受这样无谓的痛苦呢。”
“我在度众生,众生也都在度我,更何况如老师你一样,这是极其有意义的。”
根据诸多佛典记载,在乔达摩悉达多入灭圆寂的那日,于正午之时他因受到信徒的邀请,明知道蘑菇有毒却依旧吃了下去,最终如他所决定的那番在沙罗双树下迎来入灭。
“老师,我这一生,有三餐是最难忘的,第一是我在四门之游后,和您一同和处于新城的人们进食的那餐,第二是我证得无上真理前的那餐,第三,就是这我入大般涅槃前的这餐。”
悉达多虽然依旧睁着眼,但仿佛短短几秒便做了一个很长的回忆之梦。
梦的具体内容无比的清晰,但同时,梦中的一种寂寞而怀念的奇妙余韵,仍萦绕在心间。
“所以,老师,一同跨过金栏河吧,快要到了……”
绿发的青年依旧记得,那一年的此刻,就在金栏河对面的沙罗双树上,开满了无数美丽的花朵,好像琥珀一般,那些鲜艳多彩的花。
就这样,众人踏着大步,朝着金栏河对面而去。
灿烂的阳光从碧蓝的天际洒落,可越是接近金栏河对面的森林,枝叶的阴影就越是复杂地交错,伴随着无数的闪烁光芒,飘散起令人眼花缭乱的阴影的涟漪。
迦维亚的脸上,黄色的衣服上,以及闪耀着璀璨光辉的大地上,影子与光芒交织在一起,色彩斑斓地摇曳舞动。
到了一处后,悉达多自然而然地停下了脚步,他站在摇曳的影子中间,在他的眼前,是无比巨大的沙罗双树,阳光和风在树梢卷起了旋涡,就像命定之日一样,枝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影子在晃动。
乔达摩悉达多笑了。
他朝右侧卧倒,头朝北方,在沙罗双树下,用着往昔的姿势,也就是一只手撑着脑袋。
“你们看,春天还未到来,沙罗树上的红花却已经开始了摇曳,这些花就像一滴一滴的雨水,滴在我们的衣上,太阳向西而落,晚霞照耀大地,你们可曾听到这沙罗双树随风摇曳的乐音吗。”
“生命,本就是向死之路,聚合就昭示了分离,有潮起就会有潮落,若无死亡,怎可会有诞生。”
“我的路并非让你们弃世消沉,我深信人们会因他人的善行或恶行有所转变,这希望寄托于高尚的灵魂,我们生于大地,所受皆苦,轮回世间哭悲充斥其中,世间却非痛苦的驻留之处。”
“这世间是觉悟者的居处,但觉悟者须得醒觉,对失眠者而言,夜晚格外漫长,对疲惫者而言,目的地各位遥远,对盲目生存,不解正法者而言,生命中处处皆苦。”
“无明生起痛苦,忧伤与妄念,嗔怒,贪婪,傲慢,自负,妒忌,皆由无明而起,幻象将人诱入歧途,虽为二相,但生死无别,竟为一体,我们为妄见所障碍,一旦诸障破除,即可独立而生。”
“戒,定,慧及八正道,可破种种妄见,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任何的知识都要用自己的学识和指挥去验证,不可盲目顺从。”
这个时候,悉达多望着一侧的迦维亚,露出了笑容。
永存心中的,是老师曾留给自己的话语,自己曾一再反复阅读,并刻印在脑海里,仿佛黑暗中亮起的指引之星的那番话。
在贫者的灯们暗淡燃烧着照耀前路的那个夜晚。
如果是这个来迎接我,或许也不错。
会的,老师,万事万物皆在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强者,也无永恒不灭的国度,世上的所有事物,正如沙罗双树,盛开,飘零,周而复始。
你所抵达并破解的那个地方,众生定然会到达那里——
“现在,便是众生之明日,未来,必终将到来之日。”
瞬间,数之不尽的璀璨辉光从破裂的大地之上升起,飞扬,宛如萤火那样,在消散之前,将黯淡的世界最后照亮——觉者,作为人的乔达摩悉达多入灭圆寂。
然后,那一瞬间,时间仿佛真正地化作了静止,作为能够看到那个‘房间’的迦维亚来说,就像是感触到了某种的感应一般,房间的一个大门自己打开了。
随着它的打开,收在其中的无尽色彩,像是宇宙的一样的东西出现了。
在房门完全地打开后。刹那间,“房间”的内部充满了某种东西,就如同感应到了悉达多的入灭和迦维亚的想法一样,“房间”的内部有什么东西正在茁壮成长,那几乎可以称为“意志”。
在超越人智所能见证的,非人,非兽,亦非物的至高梵的外壳之中,茁壮成长的意志以印度神代的历史进程的形式显现出来。
与此同时,群星震撼,吹起贯穿万千宇宙的风暴,一切都在迅速地融解,天穹褪色,大地崩裂。
仿佛千万年的时光一瞬而过,足以一击毁灭印度神代的一个宇宙的漆黑焰流没入了此刻的世界之中,在点点绚烂的幻光的笼罩下,一切仿佛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弥散,化为溶解的粒子。
数之不尽的摩耶在宇宙之海之中生灭,随着至高的意志的运转扩大或者是收缩,彼此汇聚一处,就形成了看不见的无尽转轮。
然而在令人瞠目结舌的宏观尺度俯瞰之下,就算是足以一击斩断直径数万千米的行星的转轮,也变成了绕指柔一般的线,在随意的撕扯和运转中,迅速的消磨,无声地将其平息,犹如同化。
直到最后,来到迦维亚的面前时,便只剩下一缕清风,扰动了他的银色长发。
阻止了并磨碎了至高梵这一击的乃是从‘房间’之外,是从彼方的宇宙因悉达多的入灭传来的金色之光。
就这样,迦维亚的世界渐渐失去‘情报’,一切仿佛化作了空白的白纸。
但那清明的蓝色眼眸牢牢捕捉着‘房间’中的意志,没有任何迷惘,没有任何矛盾,要杀死至高梵,就只是为了这个目的。
于是,看着这从在印度诞生起过了数百万年的岁月,跨越犹如无尽的夜晚,却破坏完美运行的第一次的世界的事物,终于——
上一篇:我在综漫叠心之钢
下一篇:长生了,你告诉我这是碧蓝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