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一男人成了北齐皇后? 第76章

作者:风月笔

  两人都无心说话,全身心的投入到战争之中。

  这是第一战,是以太后准备充分,精力强盛!

  她不光是准备了:

  ‘美人计’、

  ‘瞒天过海之计’、

  ‘围魏救赵之计’、

  ‘左右夹攻之计’、

  更是出奇地用上了‘水攻’!

  让李安久违的感受到了外界的压迫力。

  进而爆发出了更强的攻击力度来!

  借着月光,李安的双眼觉得很享受,那是‘特殊事物’所带来的攻速加成。

  感受着上面触觉传来的质感,李安心中不禁要问了:

  这三体人都还没来,为何物理学已经不存在了呢?

  这沉甸甸的硕大...重物。

  为何能够脱离地心引力而傲然挺立?

  不解!!

  那便要求知...

  这一晚的李安很忙。

  初战稍歇,李安留给了佳人稍事休息的机会,大摇大摆的返回了永安宫,给外人留下了一种就是太后也不能因户部尚书一事而对娘娘做出惩处的错觉来。

  太后说的没错,小皇帝今夜的确没在永安宫中,看来这是早有预谋呀!

  没有停留。

  也就是前后脚的功夫。

  李安便趁着夜色,再次返回了寿康宫中.....

  大战再起!

  .....

  寿康宫外值守的宫女们心中泛起阴霾...她们总是觉得最近此处不太干净!好似有什么脏东西藏在里面一般,时常发出些鬼路狼嚎来,让她们担惊又受怕的,就连这夜间也变得难熬了起来。

  太后今晚哭得很伤心,断断续续的.....

  李安也算是完成了今日的誓言,将太后给整哭了。

  天亮前,李安望着已是昏死过去的太后,在留下了一本《红楼》后,已是消失在了这寿康宫中。

第102章 李安欲行那刺杀之道。

  永安宫。

  天光大亮,当李安再次醒来时,已是临近正午时分了。

  也不知道昨日太后都吃了些什么,不光是体力能跟得上,就是战斗热情都不带消减的,让李安好一阵舒爽....咳咳,我是说苦战。

  同样是五个翰林院老头起手,下过五子棋后,李安用过午膳,才见赵高的身影缓缓而来。

  “娘娘,丞相府中已有消息传来。”

  “详细说说。”

  “是。”赵高回忆起传回来的信息,精简着说道:“周璟昨夜去到丞相府后,便入了书房之中。其间,奴才送去的美婢被丞相收做了妾室,也端了茶水前去书房,并未遭到丞相拒绝...”

  “停!”

  李安用清水洗着手,用毛巾擦净后,便挥手让侍女下去,随后陷入到思索之中。

  片刻后,他抬起头来看着规规矩矩立在场中的赵高,疑惑地问道:“丞相不曾防范那两位美婢?”

  “不错,不光是没有任何防备,还给了那二人自由出入府中的权力。”

  “你接着说。”

  “...丞相虽未防范,但奉茶的时间过于短暂,其中一女奉茶途中只听到‘郊外’与‘大公主’二词后,便不敢过多停留,出了书房。”似乎没什么遗漏了,赵高回想着一些细节,又补充了一句,“在女婢入内之后,周璟便收口不再说话了,待我们的人走后,这才又与丞相攀谈了起来。”

  “从周璟入丞相府,再到他出府,一共待了多长的时间?走时又是作何表现?”

  这方面赵高心中有着计较,也打听清楚了,是以回答得很迅速:

  “一个多时辰...走时,神情不忿,似乎是没有谈妥。”

  “呵呵呵,可真是有趣。”

  李安呵呵笑了一下,点点头,貌似赞赏般说道:“不防备本宫派去的人,状似坦荡,毫无芥蒂,实则才是内里野心极大的表现!若是两人没有谈妥,如何会相谈一个多时辰呢?临去时表现得不忿,也不知是做给谁看的...这丞相呐,与南庆那位姓林的宰相可是差出去老远...”

  “娘娘!”

  赵高心中一惊,娘娘说丞相野心极大,可对方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了,还能有怎样的野心?

  难不成还能架空朝堂不成?

  李安心中微沉,结合着周璟蹦出的那两个词语‘郊外’、‘大公主’,他已是十分确定了:

  周璟的确是要行报复之事。

  还好自己先一步让锦衣卫前去村里,不然,恐事情将难以挽回!

  而丞相之前的谋算李安亦有所猜测:

  他想在规则之内反制自己,第一步便是送秀女入宫,以繁衍皇室血脉为由,让陛下扩充后宫;

  第二步便是对自己下药,在宴会结束后,借着一把大火让自己从德妃之位上退下来;

  第三步,也就是如今这般,与朝中各大臣进行利益交换,达成同盟,送指定人选成为大公主的驸马,拿下大公主...

  这中间,也许是以君山会为纽带,集合群臣之力。

  第四步,便是着手于太后,让太后出手对付自己...而理由,周璟已经为她送去了。

  如此这般,皇室,朝堂,后宫便都被他所掌握。

  以大公主生日宴为契机,堪称是一石三鸟!

  届时,四方压力传来,自己将会很被动!

  不过,让李安疑惑的点也随之产生....那夜,宫里宫外戒严,金惟贤没能得到自己的确切信息,这才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行出了错误的反应来。

  但要想彻底扳倒自己,以及自己麾下的东、西二厂、锦衣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还得有着最后一步,让李安手中的力量消散...最不济,也得让雨化田几人对自己离心离德.....

  心中一动,李安冷声道:“小高子~”

  “奴才在。”

  “最近这些时间里,你可曾关注过你那位‘义父’?”

  “这...奴才与高公公可是没有联系了,只为能全心全意替娘娘办差!”

  这是送命题,可赵高知道问题的答案,便义正言辞地回答道。

  李安摇了摇头,给出了吩咐来:“今日过后还得要多亲近亲近才是。”

  赵高也不当真是蠢人,闻弦声而知雅意,他不确定般问道:“娘娘是说,丞相或许会与高公公?”

  “这只是本宫的猜测。”

  李安站起身来,左右缓缓踱着步子,他想到什么也便说什么,“丞相之前的布置已是无用,但如今他的当务之急便是去掉本宫手中的力量...哪怕有陛下为本宫撑腰,但若是想要找到人手,重建势力,亦是需要时间。”

  “而两国大战可是不远了!”

  “本宫可没有这许多的时间来用以消耗.....”

  “若是你的话,你会如何做?放心大胆的说!”

  赵高将身子压低,心思急转,结合着娘娘对高忠贤的猜忌考虑片刻后回应道:“在内收买联合宫中之人,在外趁着东、西二厂建设的途中安插人手,最好是趁着他们出任务时,制造冤假错案,栽赃嫁祸,泼娘娘的脏水?”

  突然,他心中想到了那周璟,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来:

  “莫非...这一次对方会对娘娘您下死手?”

  话未说满,却已经表露出了自己的意思来:非是小打小闹,丞相或许是要以自己为主导,策划刺杀娘娘了!

  可对方为何会这般?

  难不成是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或是是娘娘已经查到了些什么,让这金惟贤不得不这般着急的用出杀手锏?

  这些时日里,他可是一直在娘娘身边办事的。

  任何吩咐也都是他着手去办的,按道理来讲,娘娘能察觉到异常,自己也应该能知晓才是啊。

  “你说的正是本宫所想的。”

  李安缓缓站定,对着赵高解释,也像是在梳理着自己的思路,“这些话你不要告诉他人...本宫猜测,丞相与庆国长公主的君山会有牵连。这些年来,一直在幕后帮助控制着郭横的也是他,他以恭王为傀儡,打着幌子行事...想来,那东海郡的陈氏也被他给收入囊中.....”

  如此人物,大胆至此,很难说对方不想成为这北齐真正的主人。

  至于大宗师苦荷的威胁...只要皇帝姓战不就成了?

  此前的小皇帝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性格宽容平和,便于控制。在金惟贤手握北齐经济,在朝中统领百官时,无须什么恭王,他便可达到真正权臣的顶峰!

  可如今情况大为转变,在有着太后压制的情况下,自己突然冒出头来,让小皇帝锋芒日盛,已经让金惟贤隐隐感觉到了威胁...并且,他与恭王之间的联系已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难以隐藏了,他想要在一切浮出水面之前,直接再行逼宫之举。

  此举风险很大!

  最大的危险点便在于要让苦荷默认,不出手灭杀对方,要做到这一点,便要对时机把握精准。

  自然的,便是来自外界庆国的战争压力了。

  李安甚至怀疑,金惟贤与庆国陈萍萍之间也有着联系...不然,很难解释肖恩被掳时的各种状况了!

  所有州军好似睁眼瞎,以及肖恩回乡参加婚礼的消息被泄露,这些动作想要瞒过当朝丞相,那是如何都说不过去的。

  “金惟贤已是不得不除了,不说其他,就是他不防备你送去的美婢这一点,就已是取死有道!”

  李安给出了最后的结论来。

  赵高心中灵醒,上前一步沉声问道:“不知娘娘想要如何做?有什么用得着小高子的,请娘娘尽管吩咐!”

  “嗯...第一,联系雨化田,查一查这几年来大齐诸地可曾有何天灾上报至朝中,继而让朝中拨款的?”

  “娘娘在处置那金惟贤之前,可是要先行对付周璟?”

  赵高面露疑惑,这二人看着好似串联,但整倒了周璟,对那金惟贤又有何影响呢?无外乎不过是再换一个人上来罢了...

  在封建王朝之中,天灾时有发生,就是这几年大齐没发生过什么大灾,但一些小麻烦还是不断的。

  那么自然,作为灾害之地的父母官,也不可能看着百姓们活活饿死,必须立刻将灾情上报至朝堂。在灾情文书中,把灾情了事化小、小事化吊不过是寻常操作,更有甚者,甚至是会凭空捏造灾情,骗下赈灾款来,中饱私囊。

  这在北齐,已是形成了常态。

  而北齐每年的财政中,也会留出一部分来用以应对这种情况。

  众所周知,灾情有轻重。

  灾情越严重,朝廷下发的赈济也就越丰厚,地方官员捞钱的空间也就越广阔,而在通信条件并不发达的如今,一旦发生天灾,传递消息更是难上加难,灾情只能通过地方官员派出的人逐级上报,上下信息的不透明也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当然,这些操作很多人都是清楚的,自然,也要打通与户部之间的关系。

  举个例子。

  当朝廷知晓一地发生了灾情,也不可能全然听信地方官员的灾情文书。

  一边下发赈济款,一边也会派出钦差下去调查,而地方官员的应对呢也很简单。无外乎是把钦差领着,往那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引,一边消磨着钦差的耐心与时间,一边将其困在那里,最终,也只会得到一个灾情严重的结论来回禀朝廷.....

  这些手段很粗浅,却很好用。

  你说能瞒得过当权者吗?那自然是瞒不过的,但能做皇帝的,最看重的是什么呢?

  是手下人不贪污吗?

  不是的。

  而是地方不发生民变!

  只要是任过地方官员的,都不可能不知道这些贪腐的手段,又何况是统领朝纲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