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软饭王 第393章

作者:夜幕下的鬼

  居然能做到共用笔名,一定是相当亲密的关系吧。

  佐佐木衫还以为黑羽明和爱园萌绘是一对恋人,但现在看来还有第三人在。

  真是青春啊……不过这和创作无关,他也没有深入询问的打算,反正以后混熟了就都能打听到了。

  “啊,对了,这件事情还请您帮忙保密,毕竟白子这个笔名也有用来写轻小说。”

  “我知道,是飓风文库吧,我和森编辑也有一面之缘,只是我着实没想到,当下最热门的轻小说作家会来挑战漫画,而且还能拿下我们这边的短篇大赏,甚至能开启连载……这已经是足以拍电视剧的剧情了哦,黑羽君。”

  “多谢夸奖,您和森编辑一样有着伯乐般的眼光呢,那么这个故事,您觉得如何?”

  “哎呀呀……如果已经把故事完善到这个程度了的话,似乎也没有我插嘴的份儿了。”

  佐佐木衫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有‘余裕’的团队。

  只负责创作文字故事的原作,能将原作故事转化为充满张力的分镜的……嗯,二原?

  最后就是将分镜变成漫画原稿,有着夯实画功基础的作画……

  这反而更像是动画的分工。

  每一个部分都是由天才来完成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才会如此顶级吧。

  就像是一道精美的料理,离不开刀功,调味,火候,装盘一样。

  能完美做好全部环节的特级厨师可能举世罕见,但是只有一项技能拔尖的厨师还是能找到的。

  这种合作模式是否能够复刻呢?

  不拘泥于漫画家一个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的传统创作法,而是让那些作画优秀却对创作故事感到苦手的漫画家,与那些脑洞大开但画功尚待提升的漫画家合作,共同创作出一部优秀的作品……

  其实之前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二人合作,但是一般都是连载屡次受挫,故事能力不足的漫画家走投无路了,才会在编辑部的推荐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一般漫画家都有自己的骄傲,谁也不想当一个只负责作画的工具人。

  然而也许这不应该是无可奈何的最后选择。

  眼前不就有着最棒的例子吗?

  说起这个,佐佐木衫开始好奇起这两人到底是如何开始合作的了。

  “说起来,黑羽君和爱园酱,你们两位是因为什么而开始合作的呢?已经合作了多久呢?”

  能默契到这种程度的话,一定已经合作了很久吧,说不定是儿时的青梅竹马,梦想就是一起成为漫画家,如此苦练十年才有了如今的超规格水准。

  “哦,就是萌萌她特喜欢少年漫画,尤其喜欢少年boom,然后我刚好看到你们这边在征短篇,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拉上大伙儿出了一部作品……至于合作时间,要说漫画的话,这是我和萌萌的第一次合作吧,之前只在轻小说的插画上合作过,嗯……可能也就三个月?”

  “……”

  佐佐木衫第五次震惊,整个人都无语了。

  太随便了!

  而且这居然是第一次合作!

  天才都是这么不讲道理的吗!

第四百一十五章 领衔时代的漫画家

  “那么故事方面,我这边也没有什么问题了,之后两位回去之后可以先画出前三话的分镜稿来给我审查,我会拿到连载会议上进行评估……嗯,应该也没有需要特别叮嘱的事情了。”

  虽然这部漫画的故事和作画都很顶级,但其实最让佐佐木衫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那将张力完全激发出来的热血分镜。

  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种级别的分镜了,上一部还是如今被大部分战斗类漫画当成教科书来模仿的龙珠。

  分镜说到底就是想象力的具体体现,而漫画可谓是‘定格的艺术’,仅仅只是空间想象力很好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能从中挑选出‘最棒的一帧’的审美能力,就很难画出让人觉得‘震撼’的分镜。

  在佐佐木衫看来,如果真要将这三人组的天才成都分个高低的话,他认为黑羽明才是最天才的那一个,因为拥有这种分镜能力的漫画家实在是太稀有了。

  说的极端一点,就算只是一个无聊的故事,而且画工十分粗糙,但是有厉害的分镜的话,也能让人觉得是一部‘好看的漫画’,当然有趣就另当别论了。

  佐佐木衫不知道的是,这并非是黑羽明的天赋才能,而是他所积累的阅读经验。

  就如同黑羽明靠着轻小说的阅读经验,能在这个时代创作出领先时代的新颖题材的轻小说一样,他所看过的那些分镜更进一步的漫画,也成为了他做出分镜时的强有力的参考。

  他并不是靠天赋来顿悟,而是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就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课本上的知识一样,把已经总结出来的优秀的东西全都学会了。

  所以在外人眼里看来,他相当于是未来十五年的‘天才漫画家们的集合体’,当然会让不知情的人感到吃惊。

  这些都是黑羽明所具有的隐藏财富,哪怕是不去文抄公,光是凭借这样领先的经验已经足以让他在这个业界成为领衔者。

  应该说,正因为黑羽明没有选择去文抄公,所以才没有被‘原作品的框架’给限制住,去把更多的优秀的东西给融会进去。

  以及这也让黑羽明能够自主判断关于这部作品的一切,而不是当一个没有大脑的抄袭犯。

  就像是抄同学的作业和自己写作业,中间的差距就在自主思考的过程。

  “稍等一下,佐佐木主编,其实这次过来,我们这边也有想要商量的事情。”

  “哦?是什么事情呢?任何事情都可以提出来,只要有我们编辑部能帮上忙的地方,我们都会尽全力援助漫画家。”

  “就是关于连载的长度,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编辑部不要因为人气原因而强行延长作品的长度。”

  “什么?”

  居然是要缩短篇幅!

  这完全出乎了佐佐木衫的意料,因为运动类漫画的一大特征就是长寿。

  先不说有高中部分的剧情,还可以将成为职业后的剧情,而且一场比赛根据讲述的细致程度也有可能画个几十话,按现实时间来讲就是一整年,多来几场这样的重要比赛就是好几年。

  超过三百话应该是轻轻松松,只要人气长盛不衰,这部作品将会成为少年boom的又一部常青树。

  但是他居然反其道而行!

  和那些妄图靠着运动类漫画获得长篇连载的漫画家们完全就是两个极端。

  “……能让我听听理由吗?在我看来,根据黑羽君你给我的大纲来看,就算略过一些不重要的剧情,这也是能够连载三百话以上的超长篇作品。”

  “是这样的,但是我打算加快这部作品的剧情进度,浓缩其故事,大概一百话左右就完结掉。”

  “一百话吗……确实是有点短啊,而且这一部还是运动类漫画,真的要一百话就完结吗?”

  “是的,虽然并不是全部的分镜,但我也已经根据故事大纲想好了大概前十话的分镜,然后这十话差不多就是整个故事的十分之一,就算中途加上一些新构思的剧情,我想漫画的总长度大概也就在一百五十话左右。”

  如果全年无休的话的话,每年能更新五十话左右,也就是三年不到就能完结。

  “而且……”

  黑羽明看了一眼萌绘,萌绘感受到黑羽明的视线后,也转头看向他,但因为不明白黑羽明的意思,就可爱地歪起头来,头顶冒出问号。

  “我不希望萌萌的初连载就变成‘一生中的唯一一部知名作品’。”

  “唔?”

  萌绘没太理解黑羽明这句话的含义,她的思想觉悟还没到达这个层次,但佐佐木衫就还是GET到了。

  “……原来如此,确实是很重要的理由。”

  他再一次惊讶于黑羽明一介高中生居然看的这么长远,甚至考虑到了身为漫画家的‘职业寿命’。

  在少年boom连载,能获得巨大知名度的同时,也容易被曾经达到过的高度给局限住。

  尤其是那些连载超长篇作品的漫画家,很多都是一生只画一部作品。

  等到这部作品完结时,再想开新连载,要么是没那个心气儿了,要么就是跟不上时代了。

  而且过去的作品越是知名,被打上的标签也就越重,运动类漫画的作者就很难去画恋爱类漫画。

  虽然或许有人会说一部作品就够吃一辈子了,干嘛还想着开新连载?

  但是对漫画家来说画不出新作品就相当于职业意义上的‘死亡’了。

  很多漫画家到后面早就财富自由了,坚持他们继续创作的动力其实就跟艺术家没区别了,就是对自我实现的追求。

  就像是写出一部名作的小说家会想要超越过去的自己,写出更好的作品一样,创作者就是这样一群贪婪的,不知满足的存在。

  这就是对精神食粮的饥渴。

  虽然现在的萌萌还觉得只是能连载就很厉害了。

  但总有一天,她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想要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而这第一部连载刚好能锻炼她各方面的能力,等到作品完结,她也能独当一面地去画自己想画的作品了。

  “但是我认为过分加快剧情,无异于拔苗助长,会让剧情变得很跳跃,甚至于让读者感到莫名其妙。”

  “您多虑了,在我看来是现在的漫画太拖沓了,很多时候看完一话内容都不需要一分钟,当然我指的不是那种纯战斗的部分,而是指有剧情推进的部分,纰漏的信息含量太少了。”

  “这还真是犀利的评价啊……”

  佐佐木衫并没有觉得被冒犯到,因为这是确实存在的问题,编辑部也早就发现了。

  现在编辑们也有在提醒那些在水内容、骗稿费的漫画们加快剧情节奏,但对于那些老牌漫画家又不敢以命令口吻去传达这个意思,只能商量着来,所以成效缓慢。

  “而且我认为以后的漫画大概不再会是超级大长篇了,二百话到三百话是一部作品比较适合的完结长度。”

  在之后的人们的兴奋阈值不断被拔高的短视频内容时代,漫画也会进入剧情节奏越来越快的高速阅读时代。

  像是之后的电锯人,鬼灭之刃,都是二百话出头就完结了,较长的咒术回战也没超过三百话,而这些都是以后的新台柱作品。

  大家想要的是更爽,更快,烈度更高,转折更戏剧性的内容。

  “为什么黑羽君你会这么想呢?哦,我并不是质疑你,只是想知道你产生这种想法的依据。”

  其实佐佐木衫作为主编自然也是有察觉到现在的读者正在变得越来越浮躁,前三话没啥意思的话,读者就弃坑不看了。

  这也是腰斩率在逐年不断攀升的理由,因为前期都在铺垫的话,人气调查的排名真的会掉的很厉害,读者们根本就等不到后面更精彩的部分了。

  佐佐木衫觉得这和当今的社会环境有关系,但黑羽明给到的却是他完全没有想过的另一种理由。

  “因为移动阅读会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

  “移动阅读?”

  “是的,我不知道您有没有关注智能手机相关的新闻,很快面向大众的智能手机就要上市了,智能手机就是一块巴掌大小的小型屏幕,非常适合用来看小说、漫画,还有视频。”

  智能手机的事情,佐佐木衫当然也有所耳闻,虽然目前因为造价昂贵,所以只有少部分追求高科技的人才用得上,但随着技术升级,是有可能普及到一般人手上的。

  他也是经历过传呼机到手机的通讯手段升级和时代变迁的中年人,也明白联络工具的换代会带来很多改变,但是在他的观念里,手机仍然只是用来‘交换信息’的工具,而非阅读或是娱乐用工具。

  这也是他本人的时代局限性,完全想不到以后的手机‘最不重要的功能’就是打电话。

  在穿越之前,如果不是还能接到骚扰电话和诈骗电话,还有验证码短信,黑羽明都快要忘记手机还有这种功能了。

  毕竟消息用聊天软件,通话也打语音通话或者是视频通话,原本的联络功能已经被app升级取代了。

  哪怕是在传统守旧的日本也是一样。

  “但是黑羽君你凭什么能肯定大家就一定会去买新设备呢?也有人会不想要改变吧,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突然改用新东西会很不适应。”

  “当然会有不想改变的人,但那只是少数,因为人就是会图方便的生物,当便利程度超越了改变习惯所需要的代价时,人们就会倾向改变,就很简单。”

  当扫码支付成为常态时,连不怎么会用手机的老年人都会学会挂二维码,这就是便利性的力量。

  “比起抱着一本厚的跟词典一样少年boom,还是拿着手机来看漫画会更轻松吧,尤其是在人挤人的电车里。”

  “电车……!地铁!交通时间会变成阅读时间!”

  这就是碎片化阅读。

  现在的日本电车里,在人多的时候那就像是殡仪馆一样,每个人都目光呆滞,无所事事,要看书看漫画还得是电车里的人比较少的时候才能翻开来。

  但是有了手机,所有人就会呆立丧尸变成趋光丧尸……就都看手机屏幕了。

  “小说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小,因为屏幕上的文字会比较小,看起来很不方便,大概还是会有人更愿意买纸质小说,而且还能拿来装饰书架。”

  当然以后还会有一种东西叫听书,也会将看小说转变为听小说,在中老年里大受欢迎,但这先暂且不提。

  “但是漫画是看画面,文字量也不多,读起来会更轻松,而且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不再受杂志厚度的限制,作品数量可以进一步扩大,读者们不再需要为了追看想看的连载而买下一整本杂志,而是可以选择性地只购买自己想看的作品,而且还可以将一部作品的连载内容全部刊载,读者们可以‘从头看起’,如果这时候再把前几话的内容免费公布……”

  “……!”

  佐佐木衫一下子就睁大了眼睛。

  因为这些确实是周刊连载漫画的弊端。

  杂志不能搞得太厚了,所以刊载的作品数量有限,僧多粥少,竞争才会如此激烈,漫画家们挤破了头也想在少年boom上连载,对作者不利。

  然后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想入坑一部漫画就要先去买单行本,直到追上最新连载后再买杂志,而且很多人看到前面还有几百话就望而却步了。

  毕竟单行本还是比较贵的,买来发现不合自己口味就只能当二手书卖掉了,还浪费了时间。

  手机就能做到先看前几话免费的‘试阅’,然后觉得有意思再继续看下去。

  创作门槛和阅读体验都有了全方面的升级!作者和读者都更好入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