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友是大提琴家 第584章

作者:七页情书

  通常情况下,拥有更加广泛的传唱度和统治力,哪怕在意义和地位上不如其他一些似乎更加牛逼的作品,但在流传度上,就算·过了数百年,仍然不输给任何这些在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作。

  而林天现在弹奏的这首曲子。

  就属于是这种“非常好听”的进行曲。

  而且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首进行曲的流传程度,能够跟这首曲子碰一碰了。

  说是“进行曲皇帝”,也不为过。

  “为什么突然就想到这首曲子了哇?”

  一旁的甘言雨问道。

  从落地维也纳开始,林天就一直是“不急”“不急”的状态。

  她也没有催促,但林天是真不慌。

  一直到科尔杯今天正式开打了,林天没有说他们要演奏哪一首曲子。

  甘言雨倒不是有意见。

  如果真着急,她早就催促林天了。她对林天现在已经是绝对信任的姿态。

  哪怕是第二赛段的前一天晚上,林天再将曲谱拿给甘言雨看,甘言雨也一定会相信林天。

  只不过,她比较好奇。

  为什么独独是在看完第一赛段回来之后?

  为什么偏偏是这首曲子?

  “因为,这首曲子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在舞台上,想要发挥你的优势,把它的情绪拉到最高,是很难的。”

  林天解释道,

  “它需要的,是一个绝对自信的状态!”

  “绝对自信?”

  “嗯。”

  这首曲子,林天很早之前,就已经想把它端上比赛的舞台了,但是苦于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机会。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首曲子,必须要一个“对自己能力有着绝对自信的甘言雨”,才能将它演奏好。

  本质上,这样的曲子,跟《康康舞曲》有点类似。

  只是创作视频,发布网络平台还好,一旦要拿到舞台上演奏,他们就必须做到“旁若无人”,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如果是情感深沉的,悲伤的音乐,反倒是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因为这种类型的音乐天生自带故事,很轻易地就能让甘言雨沉浸其中,并且,哪怕受到评委和观众的现实影响,由于站在舞台上,本身因为“紧张”和“惶恐”心态,这些影响也不会打断甘言雨。

  但是这首进行曲中“愉悦”、“浪漫”、“欣喜”的情感则不同。

  它对心态的要求其实更大。

  在紧张的状态下,幽默难一点还是悲伤难一点,还是不难分辨的。

  说实话,

  第一次来到维也纳,第一次站上金色大厅的舞台。

  就连林天这样的人,都会不免感觉到紧张。

  说什么要在舞台上将其他所有人当作萝卜青菜,一心沉浸在自己愉悦的世界里面,这简直太难了。

  但是,

  在刚才的观赛室内,甘言雨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目空一切”,没有将哪个对手放在眼里的感觉

  虽然只有一瞬,虽然甘言雨自己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也带了一部分惶恐。

  但是林天认为,这足够了。

  在舞台上,他们一定可以将这点做到极致。

  林天拿出纸笔,飞快地将乐谱写了下来。

  并在纸张的标题上,最后写下了这首,由莫扎特所创作的曲子的名字——

  《土耳其进行曲》。

  时间飞快,转瞬即逝。

  转眼间,

  世界“科尔杯”大提琴第二赛段比赛日,到来了!

  这天一早,

  换上新西装,打上与甘言雨礼服同一个颜色的领带。

  在走出酒店房间,相视一笑的瞬间。

  他们都清楚。

  今天,注定是他们名震维也纳的一天!

  林天拉上少女的手,出发了。

第432章 他们好像叫什么月光和猫

  在前往金色大厅的路上。

  林天在手机上,了解了一下这几天因为埋头训练,而错过的科尔杯赛讯。

  几天前。

  在林天和甘言雨为了第二赛段的比赛进行紧张的准备中时。

  第一赛段的结果,也已经全部出炉。

  在入围赛全部结束后的第二天,科尔杯官方网站,与推特账号共同公布了本次的第一赛段结果。

  总计【476位】选手参与了第一赛段的比赛,第一赛段整整持续了三天。

  最终,一共是【26位】选手成功晋级第二赛段。

  晋级率达到了非常恐怖的5.4%。

  加上总计【38位】保送选手。

  第二赛段选手人数,为64人,刚好对应上了万棋老先生之前给他们提供的数据。

  真残酷啊。

  38位保送的琴手,从四百多人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却只有26个名额。

  看起来,似乎好像很不公平。

  但是,作为邀请制的比赛,这又十分合理。

  “外卡”之所以叫做“外卡”,就是因为,他们是本没有资格拥有正式名额的,是额外增设了一个赛段,给了他们竞争正式名额的机会,所以才能参加比赛。

  而事实上,在相当多科尔杯观众的眼中,第二赛段的比赛,才算是“科尔杯”的真正开始。

  不过即便如此,为期三天的第一赛段比赛,还是在网上炒起了相当的热度。

  在国际最大的社交平台推特上,就有不少网友表示:

  【(这一次的第一赛段,真是超出预期了!)】

  【(远比想象中的精采啊!今年的琴手太强了吧?!)】

  【(好看!今年入围赛里,已经出现了好几个让我眼前一亮的大提琴手了!)】

  自从国际音协统一更改赛制之后,国际大提琴赛事的发展,每年都在以迅猛的速度进行发展,年轻人受众一年又一年狂飙。

  前年的第一赛段时,参赛人数还只有385人。

  而今年,不仅一举超过了400的大关,而且距离500也只剩下了二十多人的距离!

  名额的增加,说明了,世界各地优秀大提琴手越来越多,也更加说明了,赛事热度的逐渐增高。

  上一届科尔杯,油管的官方直播间里,第一赛段的观赛人数峰值为【224万】。

  而到了今年,为期三天的科尔杯第一赛段,观赛人数峰值超过了【300万】。

  并且,亚洲地区,以天朝、日本、韩国为主力,观众比例明显大幅度提高。

  当这则数据被官方公开时,立刻引来了国际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怎么回事?今年的亚洲朋友们好像变得更加关注大提琴了啊!)】

  【(我记得亚洲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科尔杯冠军了吧?每年都守在直播前也是难为他们了!)】

  【(哈哈,看来东亚的大提琴手们要加油了!总不能每一届都让自己的国家的乐迷去支持其他国家的大提琴家吧?)】

  【(毕竟艾萨克老师真的是太有魅力了,吸引全世界的乐迷也是很正常的!)】

  评论区里,许多欧洲国家的网友们表面上好像是在分析原因,实际上都在暗戳戳地阴阳怪气着嘲讽的言论。

  什么“你们没有自己国家的大提琴手可以支持吗?”

  “从来没有拿过冠军还这么爱看,真是不容易”等等。

  侮辱性极强!

  理论上来说,作为音乐赛事,不应该有这么重的戾气才是。

  但是,俗话说的“音乐无国界”,基本上只停留在21世纪以前了。

  自从国际改制之后,竞技性被放大,年轻观众越来越多。

  国际音协有意将科尔杯办成“体育竞技”类型的比赛。

  就一定会将赛事的风气,也变成跟“体育竞技”一样。

  饭圈、拉踩、嘲讽.这些以前只在体育竞技比赛中能看到的粉丝大战,如今也能在大提琴比赛上出现。

  不过,也有一部分客观的海外观众,比较中肯地发表了意见:

  【(亚洲,尤其是日本,虽然大提琴不行,但是在国际钢琴大赛上,一向都是高手频出的,这一次有新一代钢琴家代表人物西川悠柏老师的加入,亚洲观众应该是来为西川悠柏老师加油的吧?)】

  【(而且,谁说一直输比赛,就不能为自己国家的大提琴家加油了?就算能力再差,跟我们欧洲大提琴手之间确实存在差距,毕竟也是自己国家的琴手啊.)】

  网友们的这些发言,虽然看上去似乎始终带着一股傲慢的劲头,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理所应当的。

  欧美国家的网友,早已经习惯了自己作为世界话语权的中心。

  只有自己所在的地方,所持有的观点,才能被叫做“世界的主流”。

  至于亚非,或者其他什么地区,对于他们来说,那都是太过于遥远的声音。

  无论是音乐,亦或是其他的领域。

  一百多年了,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

  欧美,才能代表“世界”和“国际。”国际音协的总部,也始终位于欧洲。

  所以,对于大家来说,伫立于世界的中心,他们不了解,也不关心其他地方的事情。

  而随着话题的进一步发酵。

  在网友们的讨论中。

  越来越多的亚洲网友现身说法,开始参与推特的讨论。

  无论是对于阴阳怪气的人,还是那些理中客。

  亚洲网友们普遍都秉持了一个观点——

  滚你妈的!

  体育竞技喜闻乐见的互联网对吼环节再度上演。

  只是这一次,欧美网友们都被骂懵了。

  不是,

  我都这么帮你们说话了!

  我说的不是客观事实吗?

  已经非常理中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