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良心未泯啊
谎言被无情揭露,郑反只能从门上跳下,但身躯依旧是魁梧的石像鬼:“好吧我知道了。真的是,养一个‘植物人’怎么跟养宠物似的。”
那自己算是催孩子照顾好自己要养的宠物的家长吗?林一琳顺着这个思路突发奇想。
“全是程非自己耐抗而已。”林一琳道。
夏日炎炎的时候,程非被丢在无通风储藏室里差点因为中暑从半死不活变成真的尸体这件事,林一琳历历在目。
郑反去帮程非大神换衣服了。
有一个人,即使是死后的尸体对郑反也依旧影响深远,郑反和他在一起必然压力巨大、疲于奔命,最后甚至要好好供着他的遗体。
这就是程非大神的含金量。
“话说为什么程非的内裤是粉色的?”
“因为粉色和黄色是互补色。”
“这和我知道的常识不太一样。”
“这是属于比奇煲的常识。”
石像鬼先生说着去往事务所里面,林一琳也是坐回了她自己一贯的位置上。今天要做什么?
打开电脑翻看委托,但一时间没有找到非常有趣的内容。
浏览候车室论坛,昨天夜晚大家经历的站点似乎也是平平无奇。
今天真平和啊,让这几个月忙得不可开交的林一琳感受到了一丝空虚和放松。
这么想着,她看到了一则新闻,是《希希柯柯秘报》媒体网站上更新的新一则新闻。
【震惊!灾后在希希柯柯地下呼风唤雨,将无数事务所和处理局戏耍的主谋大揭秘!?其真实身份是——!!!】
大量标点符号的复用,夸张的字体,经典的“营销号风格”。密传事务所负责“秘报”新闻这块的人说真的能不能早点换一批啊。
不管做多大了也改不了的风气,哪怕在情报这块上在整个大都都称得上有名,却唯独在这里充斥着小家子气。
这就是所谓的“草台班子”么。
不过林一琳还是点进来了。
“震惊体”真的有用。
她对这个还真的好奇,如果没有有用的消息她就去找星期雾先生投诉。
前阵子解决掉的那个委托极其背后的案件,很多地方都有人为统合的影子,那么大的犯罪网络,指望那些潜藏在地下轨道中的乌合之众自发形成有些强人所难。
背后可能有高人指点。
因此看到这个新闻,林一琳不算意外。
她看到了下面的内容。
主谋名为“哈弗恩”,在身份曝光之后履历身世被立刻曝光,展开在了这则新闻上。
这个人,是一个漫画家。
新闻文章中没有明确指出,不过根据一些文字中的暗示,林一琳不难看出这个人恐怕是个超灵感者。
笔名“速度线”,虽然是超灵感者,但是和正常的超灵感者在自己擅长领域有着超然统治力的情况有所不同,他在漫画领域并不出名,甚至可以说是平平无奇。
处理局并没能抓获这位主谋,他提前闻到风声,摆脱追捕后如今推测前往的是诺兰街道。
“诺兰街道?正好啊,马上就是小羊在那边的巡回演唱会了。”郑反的声音突然在旁边说道。
林一琳回头一看,震惊地发现……
郑反的身体居然还是个石像鬼!
第379章 诺兰街道
虽然诺兰街道距离希希柯柯街道并不算遥远,但林一琳并不打算过去。
这事和她没什么关系,反正大都官方盯上了对方,那抓获应该是迟早的事情,她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对方在希希柯柯的布局已经是大功一件。
了解相关的内容更多还是出于她自己的好奇心。
要过去也不算麻烦,诺兰街道和希希柯柯街道在灾后一个月内就实现了交通网络的重新连接,部分铁路与公路都重新修缮完毕,两个受灾情况不算特别严重,同时又足够发达的大型灰色街区群相互扶持,给互相间的灾后重建都添了不少力。
关于哈弗恩的追捕,希希柯柯这边应该会派出一支代表队伍,但毕竟是别人家的地盘,所以后续处理还是要看诺兰街道那边的情况。
林一琳不认为这之间会有什么麻烦,虽然处理局内部也有派系之分,尤其是震灾前的疆闻街道处理局,作为处理局模式最初诞生之地,庙很大,妖风更大,可以说是一团乱麻。
至于现在,倒是有重新整合的可能了。
而诺兰街道和希希柯柯街道关系友好,在决策层上大体是一边的,这点从红家的影响力就可以看出来。
红以嘉一家的祖籍在希希柯柯旁边的积云城区,但是创下功绩的发家地点在诺兰街道,实际影响力也是在那边最强。
莫名有种水端平了的感觉。
于是林一琳说不去,郑反去了。
不过他也只是说顺便会关注一下,毕竟他作为修道院乐队经常失踪的一份子,还要参加这次的演出呢。
……
诺兰街道旁边,与灰色街区挨靠的一片白色城区,名为“圣木镇”。
虽然名字上是镇,实际上它的内里却十分繁华,哪怕与灰色街区紧挨接壤也不妨碍它成为无数人的神往之地。
它也被称作“梦幻之城”,“梦想之地”。
只因为它有着全大都最为发达的娱乐产业。
电影、流行音乐、动画、漫画……许多大都耳熟能详的公司厂家聚集在此,无数业界内的传奇人物从此处走出,甚至有夸张的传闻称这里是被超越的灵感眷顾之地。
比如姜思很喜欢的动画角色“布拉丘先生”,其公司库库漫的总部也在此处。
当然实际上这里走出过的真正超灵感者并不多。
先不说很多超灵感者隐藏得很好,外人完全无法简单辨别,圣木镇哪怕算上一堆无法肯定的“超灵感者”,放眼整个大都的数据也称不上多突出。
不过这种印象却已经不知不觉地深入人心,无论如何这背后有意无意的宣传都已经完美地达到了它想要的效果。
为了出名,为了扬名立万,为了干出一番大事业,不论白色城区还是灰色街区,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人奔赴“圣地”,希望能闯荡出什么。
圣木镇与诺兰街道的交界处,这里有一座地标建筑,形象为一个千层饼构成的高大灰色人像,一道斜着“圣木镇”贯穿在这个人像的胸口。
感觉像是这个人被圣木镇的“圣木”钉穿胸口了一样。
“这东西……为什么会被称作是诺兰街道必打卡点的?”此时,在这个人像前方,几个人普通游客打扮的人站在一起,而说话的是其中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子。
他们就是当下赫赫有名的修道院乐队的成员,真正来自某个龌龊黑暗修道院的年轻人。
“我感觉确实有意思,带着一种抽象的艺术感。千层饼可能是在用玩笑和谐的形式代指多重世界,而人像并没有采用保守的白色或逆反的黑色,反而选择了中间争议不小但又在大都中占取极大比重的灰色。当初设计这座人像的人,别的不说,他心中的抱负和期盼无疑是令人尊敬的。”高嵩突然开口,一通话说下来就像是在做阅读理解。
“呃……”摩拉确实被吓了一跳,“你难得说这么多。”
高嵩耸耸肩:“它值得我说这么多。”然后又是闭口不言了。
一旁的陶智只是一味拍照,听了高嵩的话点点头:“虽然看不太懂,但看到这种大东西还是会不自觉地感慨的吧。而且这里是灰白交界,它受到的地震影响可不轻,但是居然没有什么损伤,真的是精神象征一般的存在,仿佛命运使然屹立不倒。”
“我对纯粹人造的东西不感兴趣。”摩拉依旧很扫兴,看得出来是真不感兴趣。
“要合照吗?”旁边的多莉丝说道。天气冷起来后,多莉丝虽然并不在意温度但她并不吝啬于跟着季节,准确说是跟着常人的节奏切换穿搭。今天她内衬是黑色的短毛衣外套宽大的灰色直筒大衣,下身的灰黑格子纹A字长裙覆盖修长的双腿,只在小腿下方露出一抹白皙,双脚穿着一双马丁靴。
“我要。”
摩拉毫不犹豫地应道,虽然对建筑风景不感兴趣,但是对和多莉丝合照这件事兴趣相当大。
陶智见状便摆好了摄像机,立好三脚架。自从巡回演出开始他就想办法整了这么一套看着相当专业的摄影设备,并一直带着跑。
虽然一开始的水平只能用惨不忍睹形容,但后来进步显著,总算是能入眼了。
如今至少摩拉能接受让他来帮忙照相。
他热衷于此,算是又解锁了一个小小的爱好。
四个人站在一起,多莉丝挂上一丝恬静的微笑,摩拉笑得相当灿烂可爱,陶智有些拘谨,高嵩一整个好像还在纪念自己兔子的无表情。
这么一张照片就在圣木镇的地标前留下。
陶智来到相机前查看效果,结果面色一变。
“怎么了?”高嵩凑上来问道。
“见鬼了。”
照片上,本该是四人的合照,在连续多张照片中其中一张里出现了第五个人!
陶智张大嘴巴,目瞪口呆。
但高嵩瞥了一眼后直接对多莉丝道:“多莉丝,音乐先生过来了,你找找!”
喊完又转头对陶智道:“多莉丝不是给我们描述过那位的长相吗?大惊小怪。”
“描述过也不妨碍人家突然出现在照片里带来的灵异恐怖感啊!”陶智辩解。
“你最近网上冲浪有点多了。”高嵩只是如此评价。
“咳咳,毕竟出门在外也没什么事做嘛。”
另一边,多莉丝在听到高嵩喊声之后,立刻下意识地回头,然后就见到了正若无其事看着圣木镇地标的郑反。
巨大的小灰人和一个黑色打扮的奇妙男子,在不算晴朗的多云天,淡淡的阳光照耀下形成别有意境的构图。
至少对于多莉丝而言是这样。
感觉灵感在脑海中喷涌。
第380章 乐队组
“你们公费旅游也算是爽到了。”郑反转头道,“不过这个地方我也只是在大都的网上看到过没实际来过。”
高强度的巡回演出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不过对于修道院出来的他们而言倒是完全可以如此。
也就是诺兰街道的企划比较大,所以比起之前几个地方停留的时间要更长。最开始的演出他们完全是临时起意,由提克曼开着一辆大面包车,载着他们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斯坦利街道开了四起演出,都是租个大些的露天场地再自己搭个简单的舞台就开始表演,初步打响了名气。本身音乐文化氛围相当浓厚的斯坦利街道给修道院乐队的名声传播提供了相当的支持。
一首首重量级的优秀音乐,又恰好能够结合当下的灾情背景,给无数灾难后的人们带去希望。
借着这个势头,许许多多的人爱上了他们的乐队,网上关于他们演出时粉丝私下录制的视频转发量都相当可怕,如今已然有成为灾后时代一个文化符号的趋势。
那种自由的感觉很不错,不过有赞助只会更好。
谁要说不想让自己乐队有知名度,让自己的歌曲音乐让更多的人听到,那多莉丝绝对上去给那人一巴掌说反正她是真的想。
而有赞助,才会有在大都系统中更好的宣传资源,同时让他们去往更大的平台。
这方面,提克曼先生可以说是大展身手,作为经纪人为他们严加挑选蜂拥而至的各方公司。
反正多莉丝他们这边是有恃无恐的,有帮助是最好,但如果实在不行,大不了就这么一直小打小闹下去。
在网上形成潮流的是他们,这么一支乐队能在灾后混乱的情况下还能自费巡演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信号,聪明人不会在这方面上过不去。
要知道多莉丝他们是能在灰色街区巡演的,或者说他们主要的巡演区域就是在灰色街区,原计划中都没有白色城区的份。
因为多莉丝感觉白色城区不需要他们,反正灰色街区普遍肯定比白色城区更需要抚慰。
不是没有类似的音乐公司及相关艺人想要借着抚慰灾情的旗号进行慈善演出,大赚一波口碑和知名度,但他们也基本只能在白色城区进行。
对于他们来说,在灰色街区演出吃力不讨好,危险性还很高,哪怕是慈善演出,灰色街区人也不一定能带来足够的收益。
可修道院乐队完全不担心什么危险什么收益,围绕着灰色街区的演出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也是他们能掀起潮流的因素,甚至那些公司和艺人都很难复刻。
修道院乐队硬实力很强又成为了这条道路的先驱,其他人跟上去先不说能不能喝到汤,先保证演出结束之后他们能完好无损地离开现场再说吧。和“歌迷”现场“激情互动”这种事,在修道院乐队的现场演出中算不上偶然,尤其是热度规模大了之后尤其多。现在可正是大都治安的低谷期。
能打的人很多,会音乐的人很多,但能打又会音乐的,为啥又要想不开在灰色街区搞演出呢?
这不,这就有想不开的乐队爽到了。
无论如何,这是难以复刻的成功,其他人只能发酸。
提克曼也没有让多莉丝失望,找到了一家比较值得信任的制作公司,能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同时又不过多限制他们各方面的决策。
乐队的发展方向与规划,大体都可以交由他们自己决定,之后只要和公司那边再讨论确认即可。
条件上可以说诚意给得相当足。
于是修道院乐队在几趟自费演出后不久,就算是正经出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