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雪飘飘飞
偏东有清秘堂,西有柯亭。
清秘堂是三品大员翰林学士的办公区域。
游了没一会儿,雨后初霁,日光洒落。
江昭祭拜了孔夫子,就往清秘堂赶去,拜访翰林学士海承晏。
海承晏字明远,号云壑居士。
海氏清流,五世翰林!
这位是清流官员的代表人物,于仕林一途颇有声望,并非是韩系的人。
不过,是江昭的人。
海承晏,江昭的外祖父!
如今,海承晏已经五十七岁。
要是不出意外,过个几年也会乞骸骨,告老还乡。
正三品的翰林学士,乃是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也是所有翰林官员的上官。
历来就任拜访上官,都是必要的流程。
清秘堂。
其内可见一须发微白的老者,这会儿正待在书案边处理公务。
翰林院历来清闲,但所谓清闲也是相对于其他衙门而言,海承晏好歹也是三品大员,公务并不少。
“外祖父!”江昭大步走进,恭谨一礼。
“昭儿?”
“来来来!”
海承晏爽朗一笑,放下手中的笔:“我得到了通报,可是等了你好一会儿啊!”
江昭走近,海承晏望着外孙,越看越稀罕。
一晃,也是步入朝堂的青年才俊了啊!
“这些日子,过得怎么样?”海承晏关怀的问道。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江昭一笑:“人生大喜之事,莫外乎如此,过得自是极好的。”
不出意外,海承晏又是勉励,又是关怀。
半个时辰过后。
两人走到了堂口。
“孙儿告退。”江昭礼貌的行了一礼。
海承晏颔首,就这样望着外孙远去,眼中尽是殷切期盼。
半响,一笑。
“状元啊!”
近午时,江昭与上一任翰林修撰郑獬进行了工作内容的交接。
凡是内阁的文书,究竟是什么样式,都有详细规定。
那些政令又应该是什么样式,也有规定,不可有丝毫差错。
内阁大学士下达政令,经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修撰拟诏,还得再送到内阁去经过阁老披红,方才下达六部或者地方,进而实施。
翰林修撰要说权力,实际上的近乎没有,就是个单纯的拟诏机器而已。
内阁大学士下达政令,自动弹出拟好的文书!
其后,江昭去了内阁。
富弼、文彦博、王钦若、申伯远、刘沆、庞籍。
这六人,就是大周权力巅峰的代表。
说是言出法随神仙,也毫不夸张。
而内阁,作为一道集中权力的机器。
翰林修撰就是这道权力机器运转的柴薪。
江昭进了内阁没一会儿,出来时手上就多了十几份政令。
政令涉及经济,税收,官员选拔、考核、任免,甚至有一份是涉及军务的政令。
十几份政令,单是撰写就起码得四五个时辰,这还只是一天的量。
江昭心头一叹。
考上了状元,带上这个紧箍咒,自此再也不是凡人,人世间的情欲不能再沾半点.
这能怎么办呢?
干呗!
作为新任翰林修撰,江昭也只好研究过往的政令样本,仿着撰写政令。
好在,目前尚且是在交接工作的阶段,有着上一任翰林修撰郑獬的帮助,倒也不耽误大事。
饶是如此,两人一起也是干了三个时辰才搞完一天的政令。
近黄昏,江昭缓步走出修撰厅,长长喘了口气。
这强度,简直逆天!
江昭倒也不是撑不了三个时辰。
实际上,他是那种一天就睡两三个时辰就精神饱满的人。
这也就意味着,他要是真心发狠,他一天可以有八九个时辰忙于政令学习。
只是,一想到以后的三年都要过这样的日子,江昭只觉胸口压着一块大石,实在是很难放松。
散值期间,江昭顺路往庶常馆去了一趟。
可惜,没有望见苏轼、苏辙等人。
庶吉士平日里就深造学习,早就散值,金贵着呢!
哪像状元郎一样苦?
深夜,曲院街。
江昭坐在床沿,长长舒气,一脸的享受样。
此刻,他双脚浸泡在木盆里面,盛华兰跪坐在床上,轻柔的为他捏着肩。
“夫君,力道怎么样?”盛华兰没有乱问翰林院的事情。
从郎君的疲敝样就可看出一二,治理天下的事情怎么可能轻松呢?
不过,翰林清贵!
有此四字,足矣。
“甚好啊!”江昭一脸的舒畅。
有媳妇疼就是好!
说着,他干脆一伸脚,反手把妻子抱在怀中,一只手顺势就蔓延了上去。
盛华兰俏脸微红,轻哼了一声,清润的眸子似是能滴出水一样。
这些日子,初为人妻,她可谓是食髓知味,享受了不少难以言喻的欢乐。
如今,一经挑逗,不免情动。
“夫君,洗脚水还没倒呢!”盛华兰温声道。
“明儿再倒吧!”
江昭摸了摸少妇的泛红脸颊,重重的吻了上去。
一吻,顺势翻身!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妙不可言!
第37章 第一次上朝!(4k)
寅时三刻,天色黝黑。
文德殿外,陆陆续续点上了不少灯笼,满朝朱紫,文武百官依品级井然有序的一一列队。
不时有官员的交谈此起彼伏,声音不大不小,恰到好处。
江昭一袭六品官袍,身姿挺拔立于文官一方的末位,手持象牙笏板,眼中略有兴奋。
这是五天一次的常朝。
诚然,这种天都没亮就上朝的事情不太好,有点折磨人。
但,这是他的第一次上朝!
难免有些兴奋。
江昭扫视了一眼。
三四十位紫袍,两百余位红袍。
起码都是五品以上的大人物。
至于六品、七品官员的绿袍,却是要少得多,甚至比紫袍还要少,仅是不到十人。
甚至,还有一人身着青袍,为八品、九品官员的服饰。
这不到十人的绿袍、青袍官员中,就有记载起居注的翰林起居舍人章衡。
其余的几人,要么是因职位特殊,要么是御史一道的人物。
因御史一道职责特殊,不少御史六品就有机会上朝。
此外,诸如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这两个官位涉及记录百官考勤,哪怕一个是从七品,一个是从八品,却也不影响两人可以走进文德殿。
当然,这种因职责问题上殿的官员,本质上就跟记载起居注的章衡一样,就是个无情记录事务的工具人,没有说话的资格。
“当——”
一声钟响。
文德殿偏殿的一道殿门打开,走出七位紫襕袍老者。
其中,有六人官袍上的锦绶、玉环、玉钏、章纹,余下一人挂金鱼符袋,着锦绶、印绶,官袍绣有威风凛凛的麒麟纹,却是一位武将。
单从官袍,就可知这七人无一不权势滔天的人物。
六位阁老!
武将之首英国公!
偏殿常规性休息,这是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使等人的特权。
本来,因历代枢密使都是文官的缘故,武将已经断绝了去往偏殿的机会。
不过,历代官家都会钦点一人,以议事之名让其入偏殿。
这人,也就是武将之首。
而这一代的武将之首,就是英国公张辅。
几位阁老到场,也就意味着即将开启朝会,文武百官皆是噤声不言。
江昭向前望去,心头一叹。
他身前的人实在太多,仅能勉强望见几位阁老的衣袍。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鲤啊!
一念未落,一念又起。
大丈夫当如是也!
上一篇:聊天群:我的群友全在反派阵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