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第82章

作者:花雪飘飘飞

  一切消息来源,皆是源自司马光的人,让人难分真假。

  这种难辨真假的处境,让人甚是内耗。

  好在,从此刻起,一切将大不一样。

  十三位进士,已然齐齐入了京兆府。

  自此,源自于司马光的权力孤立,注定减弱。

  江昭扫视了一眼,叹道:“本官承蒙圣恩,外放陕西路,意欲治政一方,成就功业。不曾想,这转运司竟是成了副使一言之堂。陕西几百万黎民百姓,苦之久矣。”

  说着,江昭炯炯有神的望向几人:“不知诸位,可否相助江某一臂之力?”

  话音一落,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官员轰然起身,拱了拱手。

  “大人是朝廷任命的主官,副使不听朝廷诏令,擅自做主,实乃大逆不道。”

  “下官王韶,当为大人驱使。”

  三十岁的王韶,一脸的果决。

  他太想进步了!

  作为小乡绅出身的人,他背后没有人支撑,哪怕考上了进士功名,却也仅仅是外放任职一九品小官。

  九品官身,哪怕心中谋略万千,也实在难以施展。

  江昭的一封诏令,让他察觉到了机会。

  淮左江郎,这是一位集圣眷与权势与一身的人物。

  这种人物,可是少有遇到窘境的机会。

  小阁老因【韩门立雪】而拜师落魄的韩大相公,一朝有了靠山。

  他未尝不能助力小阁老,以小阁老为靠山。

  小阁老的进步速度,不见得就比同一时期的韩大相公慢!

  同一时间,十三位官员齐齐起身一礼,坚定道:“还请大人示下!”

  就如王韶的想法一样,余下的十二位官员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江昭与韩章的佳话,实在传播太广,已然深入人心。

  尊师重道的背后,隐含着权势的腾飞,着实让人心神澎湃。

  韩章一生,宦海势如破竹,少有落魄。

  江昭一生,又何尝不是势如破竹?

  庙堂上都能杀穿的人物,此刻所谓的窘境,也仅仅是手中无人可用而已。

  这个时代,非进士而不翰林,非翰林而不入阁。

  没有大人物支撑举荐,非翰林出身,区区二甲、三甲出身的九品小官,要想出头实在太难。

  所谓的“从龙之功”,并不一定是指从龙,更多是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如今,有此机会,要是都不把握住,那可就真的不配有所成就。

  “哈哈哈。”江昭欣慰点头,压了压手:“都坐吧!”

  十三位进士落座。

  江昭招了招手,书童禾生走上前去,一人送了一份文书。

  司马光滞留转运司八年之久,拉拢了不少官员。

  那些官员,都是上了吏部名册的人物。

  时值六月末,官员的政绩大考早就已经过去。

  若欲调整官员官位,无非就是走“举荐”的路子,州县官员向安抚使举荐,路一级的官员向吏部举荐。

  不过,举荐一两人尚可,一下子贸然举荐十几人,让转运司腾出十几个官位,未免影响不好。

  并且,转运司的官员,大多数都是七品、八品。

  这十三位进士,都是二甲、三甲出身,除了有几位已经是正九品,其余的才从九品。

  官位品级存在不小的差距,贸然让十几人跳级,还是通过“举荐”的方式,影响也不太好。

  也因此,十三位进士入转运司的名义都是“协理转运司政务运转”。

  官职还是在本来任职的地方,仅是暂时抽调到了京兆府而已,职务定位上则是偏向于小官小吏,并不直接负责某一方面的职责。

  不过,官位低、权责轻都不是什么问题。

  既是协理转运司政务运转,那无论官位如何,名义上都得听从转运使的指令,执行一定的职责任务。

  作为主官,江昭是有“大义”的人。

  一份主官亲笔的文书,就代表着名义,足以让十三位官员光明正大的去争权,抢夺司马光一方的官员的权责。

  要去往州县执行一些事情,也无人敢阻拦。

  司马光的手,还没那么长。

  “程颢、张载两人负责起草文书,誊写政令。”

  这两人是学术性人才,适合待在治所。

  “蒋之奇,王韶,负责监察一路官员,行财政审计,务必清查贪腐,无论是谁,都在清查之列。”

  江昭没有明说。

  但为官之人,自当耳目清明。

  蒋之奇、王韶两人,自然清楚特意查贪腐之事究竟是为了什么。

  司马光!

  但凡是人,就会产生利益交集。

  司马光定然也是如此。

  余下之人,江昭一一安排,要么是起耳目作用,要么是起实干作用。

  “且去适应一二吧。”

  江昭罢了罢手。

  其实,真要论起来,这十三位进士也不影响大局。

  特意调来十三人,更多的是为了培养班底。

  治理一方,那些长久与司马光有交际的人注定养不熟,还是得培养自己人。

  转运副使厅。

  司马光签署了几份政令,举目望向判官。

  “江昭选定的十三位进士,也该抵达京兆府了吧?”

  堂堂小阁老,肯定有自己的骄傲,司马光并不认为江昭会坐以待毙。

  而事实要的确如此,江昭一举划了十三人的名字,欲一举夺权。

  “这会儿已经到了转运使厅。”刘平出声答道。

  不知何时,他眼眶周围却是有些发黑,俨然是作息有问题,或许是失眠。

  “嗯。”

  司马光点了点头,这事在他的意料之中。

  治政一方,本质上就是通过底下人掌握实权。

  江昭初入陕西路,手下无人可用,也唯有召集一些不可能与他有利益关联的进士听用。

  哪怕他蓄势八年之久,甚至提前打了先手,但要想真正从权力上架空一位江昭,也几乎不可能。

  单是挂着“主官”这一名义,江昭就能有不小的操作空间。

  要想真正让江昭难受,还是得结合舆论操作。

  司马光沉吟了一会儿,拎起砧基薄,喊上刘平,往转运使厅走去。

  所谓砧基薄,也就是记载了田亩、四至、田主等信息的账簿。

  这是征收田赋的重要凭证。

  而今,自然是要让江昭去征收赋税。

  江昭的背景太吓人,容不得他不重视。

  为免夜长梦多,还是得快刀斩乱麻。

  “江大人。”

  转运使厅,司马光一脸的儒雅笑意,走了上去。

  这会儿,江昭正观读一些账簿、文书。

  这些都是已经上报三司的内容,转运使观读一二也并不稀奇。

  事实上,从正规流程上讲,这会儿江昭已经开始掌权。

  可惜,遇到了架空之事。

  司马光闲庭信步,转运判官刘平则是收敛不少。

  无论是司马光,亦或是江昭,都是他得罪不起的人。

  “君实,怎么了?”江昭淡淡问道。

  “方才听闻大人召集了一些进士要取用,不知大人打算怎么处置上任安抚使留下的官员?”司马光暂且不急账簿的事情,出声问道。

  作为老大,架空的前提,他起码得把底下人的官位保住。

  “君实消息倒也真是灵通。”

  江昭阴阳了一句,淡淡问道:“你以为,该作何处置?”

  “底下人长久执行政令,都是有本事的好官。下官以为,大人方才担任陕西路转运使,实在不太立刻就替换掉这些官员。以免有人说大人专横霸道,急于结党啊!”司马光平和的劝道。

  说了这话,他就不信江昭真敢蛮横的换人。

  否则,他是真的会上书朝廷,让人弹劾江昭“急于结党”。

  “有道理。”江昭点了点头。

  “协理政务如何?”江昭淡淡瞥了一眼司马光,反问道。

  协理政务?

  司马光脸色微变。

  以这个名义诏人,甚至都无需安抚司过问。

  政务繁忙,特意找了新晋进士来应急帮忙,有问题吗?

  司马光眉心微皱,摇了摇头。

  没事,不影响大局。

  但凡赋税一事可让江昭挂上“平庸无能”的标签,他就还能赢。

  “大人,这是一些账簿,事关税收。转运司主官财务,最近这些日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收税。”

  司马光呈上账簿。

  江昭接过,罢了罢手。

  司马光与刘平相视一眼,就要离开。

  就在这时一道温和的声音传出:“君实,你认为刘判官怎么样?”

  此话一出,司马光与刘平二人齐齐回首。

  司马光一回首,只见江昭一脸真诚的望向他。

  司马光斟酌了一下,答道:“刘判官政绩斐然,兢兢业业,自是一等一的好官员。”

  这是他手底下的老人,他肯定是往高了赞誉。

  “这样啊!”